资源简介 (共27张PPT)携手同行·家校共育—小学六年级家长会—汇报:日期:2023厚积薄发行稳致远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班级近况01态度决定一切:六年级孩子的特点02走出家庭教育误区: 为中学奠定基础03目录CONTNENTS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第一部分班级近况男生22人班级近况男生22人男生22人全班47名同学,男生22人,女生25人。六年级有XX个班;女生25人作业情况班级近况男生22人男生22人几乎所有同学都能按时完成作业,但完成的质量参差不齐,有的同学字迹潦草,练习正确率不高。部分同学没有意识到预习、复习的重要性。背诵情况男生22人部分同学不自觉背书,或者会背不会默。期中考试成绩分析张XX 李XX王XX 孙XX陈XX 刘XX张XX 赵XX张XX 李XX王XX 孙XX陈XX 刘XX张XX 赵XX张XX 李XX王XX 孙XX陈XX 刘XX张XX 赵XX张XX 李XX王XX 孙XX陈XX 刘XX张XX 赵XX前二十名名单期中考试成绩分析单科前十名英语张XX、李XX、陈XX、雷XX、杨XX范XX、孙XX、邓XX、熊XX、罗XX语文张XX、李XX、陈XX、雷XX、杨XX范XX、孙XX、邓XX、熊XX、罗XX数学张XX、李XX、陈XX、雷XX、杨XX范XX、孙XX、邓XX、熊XX、罗XX期中考试成绩分析idea态度:平时的懒散,结果的必然分数普高,含金量不高不应过于喜悦考试成绩分析心态:越在乎,越糊涂学习功利性——选择性偏科兴趣的幌子——能力性偏科知识的狭隘——必然性偏科期中考试成绩分析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成绩出现密切相关基础较好的孩子:立志高远,追求卓越学习中等的孩子:服从老师,稳步前进学习较差的孩子:端正态度,决不放弃在同样的年龄段里,在同样的班级里,授课的时间是相同的,教学环境是一致的,除个人差异则大部分是学习态度问题。我们要因材施教,制定不同的学习目标成绩带来的思考期中考试成绩分析个别同学不听老师管教需增强纪律意识增加阅读量,拓宽知识面使孩子全面发展学习,不仅需要付出努力还需要正确的方法不要给孩子太大压力注意孩子身心健康家长在孩子学习过程中是重要的引路人家长教育孩子需要以身作则成绩带来的思考期中考试成绩分析主要问题有些学生学习目的不明确,导致学习无动力,两极分化严重有些学生上课注意力不集中、课堂效率低、学习成绩不理想有些学生作业马虎,字迹潦草作业差错多,选择题乱猜存在的问题有些学生双休日在家不学习,打电话多,看电视多,上网多六年级孩子的特点第三部分态度决定一切六年级孩子的特点六年级是小学至关重要的一个阶段1、短时记忆力不低于成年人。2、记忆准确率也比较高。3、记忆力增强,使大脑中的 储存的信息迅速增加。4、是可以进行比较复杂地推理和运算。1、容易短时间失去自信,这是进入青春期的心理恐慌。2、帮助孩子正确理解自己的身份,位置,任务和将来的作为,把生活目标与这些有目的行为结合起来。1、六年级学生接触社会的面比以前广,吸取的信息也更多,对社会现象和国内外新闻也比较关心。2、他们除了主要课程之外,还喜欢设计一些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内容。记忆力迅速增强情绪波动大承受挫败能力趋弱扩大知识面的主动性增强学习生活紧张焦虑六年级孩子的特点独立性增强。六年级的孩子更渴望独立,希望得到他人的尊重与承认,比以前有更多隐私,也更容易发生拒绝和冲突。建议:允许他们做出自己的选择并承担后果;没有严格控制地指导;切勿粗暴地将孩子的决定权夺走。01人际关系发生变化。建议:接受自己影响力的减弱,从微观管理到宏观管理,了解孩子接触的朋友、媒体,支持,欣赏孩子。02六年级孩子的特点03认知的发展。思考抽象概念;能多维度思考,从一个角度到多个角度;从不同角度理解事情;情绪的发展。青春期是大脑发育的重要时期,此阶段达到最大脑容量。下丘脑刺激垂体分泌睾丸激素、雌激素和黄体酮,刺激卵巢和睾丸。也会促使青少年体验到非常丰富的情绪感受。大脑的前额叶皮层(额叶)并不像其他区域发育得那么快,事实上,直到18-20岁才完全发育成熟。大脑的这个区域控制情绪,在计划、决策和控制冲动方面起着很大的作用。建议:父母自己情绪一定要稳定,多一些温柔与包容,鼓励孩子有情绪表达出来。04走出教育的误区第四部分为孩子进入中学奠定基础家庭教育的误区家庭教育的误区——心理误区学习至上型急功近利型低估质疑型以偏概全型庸俗功利型忽略优点型家庭教育的误区家庭教育的误区——教育方式误区过分专制过度放纵乱发脾气限制说话漠不关心脸色严厉过度保护过分宠爱家庭教育的误区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一个学校最重大的事是教育孩子,一个家庭最重要的事同样也是教育孩子。而往往我们当中有很多家长会认为,孩子上了学,吃穿问题由家长解决,而教育问题全部由教师去管。这种观点是不对的,你想,同样一个教师在同样一个班级上课,为什么有的学生学习成绩好,而有的学生学习成绩差一些呢?这其中关键在于家庭教育。走出家庭教育的误区☆改变认知☆习得科学的育儿方法☆坚持执行!!!怎样走出家庭误区走出家庭教育的误区走出误区一:“撒手不管”等同于“静待花开”☆改变认知1只看到了“静待花开”而忽略了“默默耕耘”。2静待花开是对结果的不强求,但不是过程的不作为。3孩子的眼界和格局还没有足够大的时候,他需要我们指引。4成长是孩子的责任,浇水是我们的责任。走出家庭教育的误区走出误区二:把教育孩子全权“包”给老师。☆改变认知核心是唤醒孩子的自我教育,每一个孩子都是生命力极强的种子,自觉、自愿、自省、自发内驱力学校教育可以是雪中送炭,也可以是锦上添花。关键是家庭教育织出孩子人生的底色社会教育犹如阳光、空气、水和土壤,无处不课堂,无人不老师。02030401走出家庭教育的误区走出误区三:教育路上指望孩子“自觉”。☆改变认知1234世上没有生来就自觉的孩子,偷懒贪玩、喊苦喊累是孩子的天性。教育最忌讳的,就是父母怕麻烦。每一个自律自觉的孩子,都少不了父母的长期陪伴、严格监督和正确管教。孩子的自觉性需要从小培养,越早越好。不能急于求成。走出家庭教育的误区走出误区后教育,为孩子进入中学奠定良好的基础家长们走出误区后,一定能收获一枚拥有良好学习习惯、行为习惯、思想品德。孩子带着良好的学习习惯,与人为善,宽容的心态,在进入中学后会更好、更快地适应,也会受到老师和同学的欢迎。孩子的学习习惯好,中学再多的课业,他也能应对自如;孩子有好的品质,那么在和中学同学相处时就和谐了,孩子有了好人缘,他的心情就快乐,心情好了,学习的劲头的也就更大了。小结教育子女是一项浩大的工程,更是一项艰巨的工程,需要爱心,需要用心,需要细心,更需要耐心甚至是智慧。我希望在座的每一位父母都能成为优秀的父母,也希望你们的孩子都能成人,成才。非常感谢各位参加今天家长会!家校合作共助孩子成长携手同行·家校共育— 家和万事兴,学校也是您的家—汇报:日期:2023六年级家长会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