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30张PPT)欢迎来到读一读一起朗读台湾诗人余光中的小诗《乡愁》、感受诗歌所表达的情感。《乡愁》——余光中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后来啊,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思乡曲这首乐曲是由什么乐器演奏的?小提琴音色纯净优美、柔情,表现力极强 。聆听与鉴赏《思乡曲》是马思聪于1937年所写《内蒙组曲》(又名《绥远组曲》)中的第二乐章,主题音乐来自内蒙名歌《城墙上跑马》。《城墙上跑马》这首民歌表现了漂泊在外的青年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马思聪选择它作为音乐的主题,即是战乱年代人们生活的真实写照,也是对自己人生经历有感而发的真情流露。哼唱主题,唱唱歌词歌曲的主题是内蒙古民歌《城墙上跑马》再次聆听:《城墙上跑马》主题旋律出现了几遍?用模仿演奏的动作来表示听出的演奏乐器;当主题再次出现时,用举手示意4遍马思聪是我国著名小提琴演奏家、作曲家和音乐教育家,早年留学法国,1931年回国后主要从事音乐教育工作,解放后曾担任中央音乐学院首任院长,并兼任中国音乐家协会副主席,《音乐创作》主编等职。1967年在“文革”中被迫出走美国,1987年在美国费城逝世。《思乡曲》作于72年前的1937年。当年,日寇的铁蹄蹂躏了满蒙华北大地,东三省的学生唱着“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流亡关内。马思聪行脚北国之后折回广州,从一首绥(sui)远民歌中引发灵感,谱下了这首《思乡曲》,拨动了多少为抗日救亡而奋战的中华儿女的心弦,并且一直流传下来,引发了一代代爱国爱乡的炎黄子孙的共鸣,成为了中国现代民族音乐不朽的经典。《思乡曲》创作背景边听音乐边用 “la”哼唱旋律,边用手划旋律线,体会乐句旋律的走向。主题音乐主题一乐曲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缓慢的速度、轻柔的力度、深情、缠绵、忧伤的情绪。表达了作者思念故乡的思想感情。乐段一速度力度旋律情绪缓慢轻柔连贯、 缠绵深情、忧伤思乡曲第一段变奏手法第一次变化第二次变化音乐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第一部分主题旋律第一变奏第二变奏这段音乐与前面音乐的情绪有什么不同?主题二音乐主题与主题一有什么不同?速度略快,情绪稍活跃,显得略为激动,表现出沉醉在幸福回忆中的激动情绪。感觉作者的思绪如海水般汹涌澎湃,在回忆故乡。乐段二第一句旋律深情地~第二句旋律幸福地~第三句旋律欢快地~第四句旋律迫切地~第二次变化这段音乐与主题旋律完全一样吗?再现主题三乐曲出现了三次明显的情绪对比,第三乐段和第一乐段的音乐有相似之处。就像在回忆童年时光,追忆往昔的岁月和欲说还休的乡愁。乐段三是第一乐段的缩减再现,旋律比第一部分高出了一个八度,显得更加缠绵悱恻,荡起回肠。如果把第一乐段称作A, 第二乐段我们把它称作B,最后一乐段我们把它称作A’。曲式结构:带再现的三部曲式A B A’主题 展开部 再现部这首乐曲的曲式结构带再现的三部曲式A + B + A’主题部 展开部 再现部课堂小结音乐的内涵和外延给予人们数不清、点不尽的言外之意,而马思聪先生的《思乡曲》创作于抗战的烽火之中,既反映了离乡者对国土沦丧的乡恋悲情,又使受众在诗意的感性审美中激发起中华民族复兴图强精神的理性思考。下 课 啦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思乡曲音乐教案一、教学目标1. 审美感知目标:通过欣赏和学习歌曲《思乡曲》,学生能够体会到游子的思乡之情,从而珍惜与家人的团聚时光。2. 音乐表现目标:通过聆听、演唱、演奏等多种音乐活动,学生能更好地理解和表现歌曲。3. 创意实践目标:学生能够准确地演唱歌曲,了解歌曲的创作背景和音乐特点。4. 文化理解目标:学生可以运用自己的音乐创造力,对歌曲进行改编或创作,以表达自己的思乡之情。二、教学重难点1. 重点:学唱歌曲《思乡曲》,并能用深情的歌声表达歌曲的情感。2. 难点:体会歌曲中蕴含的思乡之情,并运用到自己的演唱中。三、教学过程 导入用李白的静夜思引导学生联想情节。教师播放歌曲《思乡曲》,让学生朗诵乡愁。请学生欣赏并思考:这首歌曲表达了怎样的情感?你从歌曲中感受到了什么?2. 新课学习(1)提问乐曲用的什么乐器,介绍乐器的构造。小提琴音色纯净优美、柔情,表现力极强 。教师介绍歌曲的创作背景和作者生平。《思乡曲》是马思聪于1937年所写《内蒙组曲》(又名《绥远组曲》)中的第二乐章,主题音乐来自内蒙名歌《城墙上跑马》。介绍主题音乐的创作背景,以及原歌曲的乐谱。《城墙上跑马》这首民歌表现了漂泊在外的青年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马思聪选择它作为音乐的主题,即是战乱年代人们生活的真实写照,也是对自己人生经历有感而发的真情流露。学生跟随教师的钢琴伴奏,逐句学唱主题旋律。《城墙上跑马》主题旋律出现了几遍?用模仿演奏的动作来表示听出的演奏乐器;当主题再次出现时,用举手示意介绍作者的生平。乐曲的创作背景。试唱主题音乐。缓慢的速度、轻柔的力度、深情、缠绵、忧伤的情绪。表达了作者思念故乡的思想感情。详细讲解第一乐段主题加变奏手法。第二乐段展开部的讲解。速度略快,情绪稍活跃,显得略为激动,表现出沉醉在幸福回忆中的激动情绪。感觉作者的思绪如海水般汹涌澎湃,在回忆故乡。第三乐段再现部的讲解。是第一乐段的缩减再现,旋律比第一部分高出了一个八度,显得更加缠绵悱恻,荡起回肠。如果把第一乐段称作A, 第二乐段我们把它称作B,最后一乐段我们把它称作A’。(13)总结三个部分的用图示表示。(14)引导学生理解歌曲的情感内涵,体会作者对故乡的思念和热爱。3、 情感表现请学生根据自己对歌曲的理解,用不同的力度和速度演唱。就像在回忆童年时光,追忆往昔的岁月和欲说还休的乡愁。4、 课堂总结(1)请学生谈谈这节课的收获。(2)教师总结:通过学习歌曲《思乡曲》,我们感受到了作者对故乡的思念和热爱之情。希望同学们能珍惜自己的故乡,热爱生活,用歌声表达自己的情感。四、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引导学生理解歌曲的情感内涵,通过多种方式让学生感受和表达歌曲的情感。同时,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音乐才能。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11.小提琴独奏:思乡曲.mp3 21演示.pptx A'一段.mp3 A段.mp3 B段.mp3 二段第三句.mp3 二段第四句.mp3 五上思乡曲教学设计.doc 第一主题.mp3 第一主题变奏一.mp3 第一主题变奏二.mp3 第二段第一句.mp3 第二段第二句.mp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