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 设计的一般原则(上)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高中通用技术苏教版(2019) 必修《技术与设计1》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2 设计的一般原则(上)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高中通用技术苏教版(2019) 必修《技术与设计1》

资源简介

2.2《设计的一般原则》
教材分析
1.知识结构分析本节课是有关“解开设计的面纱”中“设计的一般原则”的学习,力求以通过经典的“案例分析”、“阅读材料”、“问题思考”和师生“讨论”为课堂主线,从一个个学生感兴趣的现实生活和知识经验中的实例出发展开教学,引导学生由浅简到深繁、由易到难地参与讨论和分析,去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和概念,在完成教与学的过程中,适时地了解有关的概念与思想,掌握相应的学习方法。
本节内容分为了七个小节:
①.科学性原则;
②.实用性原则;
③.创新性原则;
④.安全性原则;
⑤.经济性原则;
⑥.美观性原则;
⑦.技术规范性原则。
根据需要,在学习的过程中可以再加上道德原则。这七个原则的出现顺序,并不是按着重要程度呈现。这里没有谁比谁更重要的问题,几条原则都是设计时应该考虑的。各个原则之间并不是孤立的,而是彼此联系,彼此制约的。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应注意引导学生以联系的观点看待各个原则的关系,引导学生运用这些原则去对一些技术产品进行评价。本节内容宜安排2个课时。第一课时学习前5个原则,第二课时学习后3个原则以及运用设计的原则去评价技术产品。
2.知识发生发展过程分析《设计的一般原则》主要阐述了设计应当遵从的一般准则,这些准则是指导设计过程和进行设计评价的基本准则。这些准则为后期深化理解和学习设计过程的各个主要环节起到引导作用。3.知识学习意义分析学生通过本章节的学习,会感受到按照设计原则开展设计和评价更有助于设计活动的有效开展,养成在设计实践全过程中遵循设计的基本原则的良好的设计习惯和全面的技术素养。
核心素养目标 工程思维、创新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学生将知道)要设计好一个产品,应遵循一些基本的原则;设计的一般原则,包括七个内容;各个原则在设计过程中的关系;
技能目标:(学生将能够)能对具体案例,分析出设计体现的原则;能对产品的设计方案,依据一般原则进行简要评价;
理解目标:(学生将理解)将设计的一般原则应用到具体的产品方案构思设计中;阐明设计的一般原则在设计中的应用。
教学重难点:
1.熟悉设计的一般过程。经历发现与明确问题制定设计方案,制作模型或原型优化设计方案。编写技术作品说明书等技术设计环节的实践。
2.根据设计的一般原则,运用一定的设计分析的方法,制定符合设计要求的完整设计方案,并通过技术试验等方法对多个方案进行比较,权衡和优化,形成最佳方案。
教学过程
学习任务 引导性问题 学习工具 过程性评价
以小组为单位,展示课下收集的公共座椅的图片或视频。选出你们认为最满意的一款设计方案详细介绍(也可从以下学校公共座椅中选择),并用几个词语来描述设计中考虑了哪些方面的问题。 从学校公共座椅设计的角度出发,设计中应该考虑哪些问题? 学生课下自行收集的公共座椅图文资料 水平A:能在具体是技术产品设计案例中指出6-7种产品设计应考虑的原则。并能准确的分析出这些原则在产品设计中的重要作用。水平B:能在具体是技术产品设计案例中指出4-5种产品设计应考虑的原则。并能大致的说出这些原则在产品设计中的重要作用
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概况技术产品设计应遵循的原则。整体快速阅读课本任务一。结合上一环节归纳 出的设计要考虑的内容,整体全面的了解设计的一般原则的内容。 技术产品设计中应遵循的一般原则? 课本任务一(七项原则内容) 水平C:能在具体是技术产品设计案例中指出2-3种产品设计应考虑的原则。并能给出相应的理由。
重点讲解创新原则、道德原则、技术规范原则。 对于学校公共座椅,你有何创新思路?你们小组的设计中有何技术规范?技术规范有何好处? 案例与图片、视频 水平A:在产品设计中能根据产品是特点、需求恰到好处的选择合适的原则来完成方案构思设计,并准确的知道通过何种途径来实现某一原则,能平衡好各原则之间的关系,实现设计需求。利用雷达评价表对设计方案进行准确评价。水平B:能将产品设计应遵循的一般原则体现在具体的产品设计当中,能适当的取舍相关原则,会用雷达评价表进行评价。水平C:能知道产品设计应遵循的一般原则,并能简单说明之间的关系。
深入理解:再次阅读课本,完成表格内容。(掌握各个原则实现的途径。) 实用、经济、可持续发展原则的实现途径? 课本任务一内容,深入理解表格。
考虑学校实际情况,对学校公共座椅设计方案是实现的原则进行设计反思。 能否对所有的原则都考虑的面面俱到?如有冲突,如何取舍? 学生设计的学校公共座椅设计方
课堂留白,对本节课内容进行回顾、知识梳理。一分钟反思,课堂答疑。课堂小结。 有哪些收获?哪些问题尚未解决?产生了哪些新的问题?
《设计的一般原则》教学反思
1.本单元教学设计的思路。在前一单元学生了解了技术的起源、发展,感受到技术对于人、社会、自然等的重要价值和作用,理解技术本身所蕴含的性质。本单元是通用技术必修一第二单元的内容,重点让学生了解技术世界中的设计丰富内涵,掌握设计的一般原则,感悟设计的一般过程。考虑到大单元教学设计的整体性,本单元在教学设计时有意识的将学校公共座椅作为本单元教学的案例贯穿始终,以为学校设计更让学生满意的公共座椅作为真实性表现任务,学校环境是学生生活真实场景,学生对这一情境了如指掌,学生也喜爱这一场景,公共座椅又是其每天都在使用与其打交道的技术设计产品,提升改进校园公共座椅让其满足自己的使用需求,跟贴合他们的主观意愿,所以学生愿意为这一场景中公共座椅提出自己的设计创意,这无形之中激发了学生的热情,提升了其参与的积极性。第一课时通过典型的公共座椅案例让学生分析技术与设计之间的关系,并在课后留下让学生收集更多公共座椅的案例,组内交流,选出最满意或者最不满意的公共座椅设计在下节课进行展示、交流。这为下节课的教学做好铺垫。第二课时展示课下的作业,对学生选出来的公共座椅的进行展示交流评价,运用几个词语对其进行描述,以此来引导学生思考产品设计时应考虑哪些方面的问题,这些问题蕴含着产品设计的哪些原则。学生通过阅读课本了解设计的一般原则,并与自己作出的描述相对应。第三课时围绕公共座椅设计、制作到最终形成真正公共座椅产品来体验、感受设计的一般过程。如此设计更有利于对某一项目进入深层次的了解,留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和机会去思考同一主题的问题,将所学知识系统化、整体化,便于形成整体认识。
2.教学课标的把握。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中,第一版的教学设计更强调学以致用的真实性表现任务的设计,在学习完设计的一般原则知识内容后设计了“结合设计的一般原则,开展学校公共座椅的方案构思设计”的实践任务。如此设计的目的是为学生提供学以致用的实践机会,体现通用技术学科的实践性特点。正为本节课的“自主学习”——“初步技术实践”——“深度学习”——“再度实践,能力提升”的教学思路所庆幸时,重新研究课本后发现本节课的学习是目标是“结合实例,分析设计的一般原则,并能作出简要评价。”课标要求能对具体案例进行分析,找出其设计所体现的设计原则即可,没有达到会运用设计的一般原则去完成某一产品的设计。很明显之前的教学设计中的技术实践环节已经超出了课程标准的要求。这对学生学习能力水平提出了过高的要求。在实际的教学设计中,更好的深入研读课程标准,精准地把握好课程标准的尺度,以此来指导我们教学设计的高度和宽度,就不至于会迷失在自以为是、沾沾自喜的“合理”教学设计上。
3.真实性表现任务。
教学中创设真实情境,为课堂教学提供真实性表现任务,让学生学以致用,在任务的实施过程中将课本所学转化为解决问题的真实能力,并暴露出对所学内容的理解程度,为学生的学、教师的教提供准确、合适的评估证据。但在教学实施过程中何处使用真实性表现任务,是在单课时的教学中都要设计,还是在单元教学中的合适的环节中使用是我面临的一大难题。在单课时的教学中何处设计真实性表现任务?真实性表现任务在单课时中占用时间的多少,如何平衡其他学习任务?都是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左右难以权衡、取舍的问题。在整个单元中通过真实性表现任务收集到学生学习目标是否达成的证据后,如何去调整教学设计弥补教学中所暴露出的不足,也就是如何去解决没有达成学习目标的学生的问题。这也是我一直困惑的问题。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