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26张PPT)防范校园欺凌遭遇校园欺凌怎么办 学习交往技巧,对校园欺凌说不,提高预防各种侵害的警惕性,树立自我保护意识。掌握一定的安全防范方法,使自己在遇到异常情况时能够沉着镇静、机智地保护好自己。1.保持镇定。2.求救,向路人呼救求助,采用异常动作引起周围人注意。3.人身安全永远是第一位的。可以试着通过警示性的语言击退对方,或者通过有策略的谈话和借助环境来使自己摆脱困境。但是不要去激怒对方。4.在学校不主动与同学发生冲突,一旦发生及时找老师解决。5.告诉孩子如果遭遇校园暴力事件一定要告诉家长,不管遭遇了怎样的恐吓,都要告诉家长,不要自己承受身体和心理上的创伤。家长如何应对校园暴力受害儿童家长1.直接与孩子讨论。孩子会因羞耻尴尬不愿谈论。要适时鼓励,让他们知道可以信任你,随时可以得到你的协助。2.确认学校是否对施暴行为有所处置且学校对学生的管教和注意是适当的。3.如果施暴情形发生在往返学校的路上,应安排较年长的学生陪同上下学,或亲自接送孩子直到问题解决。4.如果孩子内向害羞而缺少社交,应多帮他安排兴趣相符的社团活动以用心培养孩子适当的社交技巧并且建立自信心。家长如何应对校园暴力·施暴儿童家长1.清楚地告诉孩子你不能容许这样的行为,决不能接受孩子“只是好玩”之类的理由。2.安排一个有效而非暴力的惩罚。3.增强对孩子活动的掌控,花时间陪孩子并为他们制定规范。4.与学校合作矫正孩子的攻击行为,经常与学校老师保持联系。5.避免让孩子收看有暴力的电视影片、卡通或是玩暴力的电玩。6.确保孩子没有看到家庭成员间的暴力行为,家庭中显力行为的模仿会导致他在学校使用暴力。校园“小霸王”是如何出现的 家庭·过度溺爱导致任性、骄横等不良心理。不良家庭环境让孩子背负过多压力,催生心理障碍学校·只重视成绩而忽视了道德教育·平时缺乏管理,出了事又急于息事宁人社会。暴力影片、游戏等,引起青少年模仿。社会不正之风影响青少年的是非观·部分媒体过度过细再现犯罪经过司法·法律界定不清晰、惩戒不严·法制教育缺失法律规定,14 周岁以下属于完全无刑事责任能力人。这些可能是校园欺凌的信号!1.身体伤痕,孩子身体表面无故出现瘀伤、抓伤等人为伤痕2.孩子鞋子、首饰、文具等个人物品经常丢失或破损3.如厕习惯改变,比如孩子非得回家才上厕所4.回到家常带着伤心、沮丧情绪,很可能在学校受到言语诽谤等精神伤害5.任何形式的自我伤害甚至自杀行为6.孩子非常不想上学,甚至逃学,装病请假7.索要、甚至是偷窃家里的钱物,来替换被盗的钱或物8.拒绝谈论学校里的事情或与同学之间的关系,或闪烁其词9.携带或试图携带“保护”工具(棍子、刀等)去学校,并且表现出“ 受害者 ”的肢体语言,如拒绝眼神交流、耸肩弓身等10.失眠、噩梦、尿床等国家出手治理校园欺凌!《关于防治中小学生欺凌和暴力的指导意见》指出:·对屡教不改、多次实施欺凌和暴力的学生,应登记在案并将其表现记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必要时转入专门学校就读;·对构成违法犯罪的学生,根据有关法律法规予以处置,区别不同情况,责令家长或者监护人严加管教必要时可由政府收容教养,或者给予相应的行政、刑事处罚,特别是对犯罪性质和情节恶劣、手段残忍、后果严重的,必须坚决依法惩处。对校园欺凌说“不”!谢谢观看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