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25张PPT)如何防范电信网络诈骗?班级:时间:2023年4月11日01如何防范电信网络诈骗?慎重转账01不管不法分子采取“法院传票”“电话欠费”“熟人出事”等任何手法,最后都是为了诱骗事主将银行卡内资金进行转账,事主一旦转账,资金就会被骗子迅速提走,逃之夭夭。因此,切勿轻易在网上银行、银行柜台、ATM机给陌生人转账,谨防受骗。沉着应对02电信网络诈骗主要采用电话等非接触式手段进行恐吓引诱,大家应该要认识到这种手段的欺骗性,银行、医院、学校、公检法等相关部门,是不会通过电话让您进行转账汇款的,大家遇到此类可疑电话时切记不要惊慌。拒绝诱惑03天上不会掉馅饼,中奖、退税、无担保低息贷款等“好事”不会无缘无故找上你,大家对这种陌生人来电或手机短信应一概不要理睬。陌生短信链接不要点04手机收到陌生人发来的短信,特别是里面含有“链接”的内容的短信,最好不要点击。不透露验证码05银行、支付宝等支付类APP发来的【短信验证码】都是非常重要的隐私信息,用户不要向任何人和机构透露短信验证码,以免被他人窃取财产。网上注册要谨慎06各类网络平台的发展的确给我们带来了很大的便利,但其中却也鱼龙混杂。网上注册一般需要填写手机号等信息,如果在一些不规范的网站上填写个人信息,就很有可能会泄露您的个人隐私。02如何应对电信诈骗1、即使遇到能够说出自己姓名、住址等个人相关信息的电话、短信也不要轻信,需要通过其他渠道核实;账号密码要区分,密码定期修改,谨防信息泄露。2、特别是冒充公检法进行调查、冒充航空公司进行退改签机票、冒充亲朋好友进行转账、冒充淘宝、商家客服进行退款,此类电话基本为诈骗;3、陌生短信、邮件、社交工具中发来的链接不要轻易点击,陌生应用不要随便安装;4、手机上要安装安全软件,可以有效识别和拦截诈骗电话、诈骗短信,钓鱼软件,木马程序;5、不轻易将个人信息留在不熟悉或不正规的机构、网站中,网银账号、普通社交03遇到此类骗局怎么办?下面这个可要认真看反诈提醒1、不轻信不要轻信来历不明的电话和手机短信,不管不法分子使用什么甜言蜜语、花言巧语,都不要轻易相信,要及时挂掉电话,不回复手机短信,不给不法分子进一步布设圈套的机会。反诈提醒2、不透露巩固自己的心理防线,不要因贪小利而受不法分子或违法短信的诱惑。无论什么情况,都不向对方透露自己及家人的身份信息存款、银行卡等情况。如有疑问,可拨打110求助咨询,或向亲戚、朋友、同事核实。反诈提醒3、不转账学习了解银行卡常识,保证自己银行卡内资金安全,绝不向陌生人汇款、转账;公司财务人员和经常有资金往来的人群等,在汇款、转账前,要再三核实对方的账户,不要让不法分子得逞。反诈提醒4、要及时报案万一上当受骗或听到亲戚朋友被骗,请立即向公安机关报案,可直接拨打110,并提供骗子的账号和联系电话等详细情况,以使公安机关开展侦查破案。04主要有哪些电信诈骗方式1、冒充公检法诈骗骗子分别冒充“公安局、检察院、法院社保、医保”工作人员,用网络电话虚拟上述单位电话号码,以“恶意透支、社保、医保账户异常或涉嫌洗钱、贩毒罪等”为名要求受害人将个人资产转到所谓“安全账户”进行诈骗,或让受害人登录虚假的公、检、法网站查看通缉令,后再实施诈骗。1、冒充公检法诈骗2、补贴退税类诈骗骗子冒充“财政、税务、卫生、残联、教育”等部门,谎称事主享受“购房退税、购车退税、新生儿补贴、残疾补贴、教育补贴”,向事主提供所谓的相关部门咨询电话通过电话诱骗事主到ATM机上进行转账操作,后通过利用被害人对ATM操作不熟悉将钱款转走。1、冒充公检法诈骗3、小额贷款诈骗骗子通过发送短信或网上发布虚假信息称可提供低息或免息贷款,受害人与其联系后,对方就以先汇款至指定账户证明有偿还能力或缴交保险,公证费等各种方式实施诈骗。1、冒充公检法诈骗4、提高信用卡额度诈骗骗子在网络上推广谎称能为受害人办理提高信用卡额度的业务,利用受害人急于提高信用额度来获取资金的迫切心理,套取被害人银行卡卡号及消费验证码等信息后,将所消费购买的充值卡等物在网上销赃套取钱财。谢谢聆听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