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1 化学反应的方向 同步测试题一、单选题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冰在室温下自动熔化成水,这是熵增的过程B.能够自发进行的反应一定是放热反应C.ΔH<0的反应均是自发进行的反应D.能够自发进行的反应一定是熵增的反应2.下列几个过程中,属于熵减的变化是( )A.干冰的升华 B.NaCl溶于水C.NH3(g)+HCl(g) = NH4Cl(s) D.2Na+2H2O(l) = 2NaOH+H2↑3.灰锡结构松散,不能用于制造器皿,而白锡结构坚固,可以制造器皿。现把白锡制成的器皿放在0 ℃、100 kPa的室内存放,它会不会变成灰锡而不能再继续使用(已知:在0℃、100 kPa条件下白锡转化为灰锡的反应焓变和熵变分别为ΔH=-2.18k J·mol-1,ΔS=-6.61 J·mol-1·K-1)( )A.会变成灰锡 B.不会变成灰锡C.不能确定 D.升高温度才会变成灰锡4.某反应:A=B+C在室温下能自发进行,但在高温下不能自发进行,对该反应过程△H、△S的判断正确的是( )A.△H<0、△S<0 B.△H>0、△S<0C.△H<0、△S>0 D.△H>0、△S>05.在溶液中滴加5~6滴溶液充分反应后,再进行下列实验,其中可以证明溶液和溶液的反应有一定限度的是( )A.取反应后的溶液少许,再滴加溶液,观察是否有沉淀产生B.加入振荡后静置,取出下层液体,观察下层液体颜色C.加入振荡后静置,取出上层液体,滴加溶液观察是否变红D.加入振荡后静置,取出上层液体,滴加溶液观察是否有白色沉淀6.化学反应中,有时存在“一种物质过量,另一种物质仍不能完全反应”的情况。下列反应中不属于这种情况的是( )A.常温下,过量的Fe与浓硝酸反应B.过量的Cu与浓硫酸反应C.过量的Zn与浓硫酸反应D.过量的H2与N2在催化剂存在下反应7.在298K和100kPa压力下,已知金刚石和石墨的熵、燃烧热和密度分别为:物质 S/(J·K 1·mol 1) H/(kJ·mol 1) ρ/(kg·m 3)C(金刚石) 2.4 395.40 3513C(石墨) 5.7 393.51 2260此条件下,对于反应C(石墨)→C(金刚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反应的 H<0, S<0B.由公式 G= H T S可知,该反应 G=985.29kJ·mol 1C.金刚石比石墨稳定D.超高压条件下,石墨有可能变为金刚石8.相同温度和压强下,关于物质熵的大小比较,不合理的是A.31g白磷(s)< 31g红磷(s) B.1 molH2(g) < 2 molH2(g)C.1mol H2O(s)< 1molH2O(l) D.1molH2S(g) > 1molH2O(g)9.下列关于化学反应方向的说法正确的是( )A.凡是放热反应都是自发反应B.凡是熵增大的反应都是自发反应C.凡是吸热反应都不是自发反应D.反应是否自发,需要综合考虑反应焓变和熵变10.下列反应中熵显著增加的是( )A.2N2O5(g)=4NO2(g)+O2(g) B.Cu(s)+Cl2(g)=CuCl2(s)C.C(s)+O2(g)=CO2(g) D.2H2(g)+O2(g)=2H2O(1)11.工业上用和合成甲醇涉及以下反应:I.II.在催化剂作用下,将和的混合气体充入一恒容密闭容器中进行反应,达到平衡时,的转化率和容器中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随温度变化如图。下列判断合理的是已知:平衡时甲醇的选择性为生成甲醇消耗的在总消耗量中占比。A.,B.250℃前以反应Ⅱ为主C.,平衡时甲醇的选择性为60%D.为同时提高的平衡转化率和平衡时甲醇的选择性,应选择的反应条件为高温、高压12.下列反应不属于可逆反应的是( )A. 与B. 与C. 与D. 与13.一定温度和压强下,当△H-T△S<0时,反应能自发进行。下列反应△H>0,△S>0的是( )A.HCl(g)+NH3(g)=NH4Cl(s)B.高温下能自发进行的反应:2N2O5(g)=4NO2(g)+O2(g)C.2H2(g)+O2(g)=2H2O(l)D.任何温度下均能自发进行的反应:COCl2(g)=CO(g)+Cl2(g)14.下图在密闭容器中进行合成氨反应: 一定温度和压强下, 和 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如下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点a的正反应速率比点b的大B.点c处反应达到平衡C.点d( 时刻)和点e( 时刻)处 不一样D.e点反应停止15.一定温度下,将 2 mol SO2 和 1 mol O2 充入一定容密闭容器中,在催化剂存在下进行下列反应: 2SO2(g)+ O2(g) 2SO3(g);△H= -197 kJ/ mol,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达到反应限度时,生成 SO3 为2 molB.达到反应限度时,反应放出 197 kJ 的热量C.达到反应限度时SO2、O2、SO3的分子数之比一定为2∶1∶2D.达到反应限度时SO2的消耗速率必定等于SO3的消耗速率16.某化学反应其△H=﹣122kJ mol﹣1,△S=231J mol﹣1 K﹣1,则此反应在下列哪种情况下可自发进行( )A.在任何温度下都能自发进行 B.在任何温度下都不能自发进行C.仅在高温下自发进行 D.仅在低温下自发进行二、综合题17.(1)Ⅰ.利用测压法在刚性反应器中研究 T℃ 时:3NO2(g) 3NO(g)+O3(g) ΔH=+317.3kJ·mol-1的分解反应,体系的总压强 p随时间 t 的变化如下表所示:反应时间/min 0 5 10 15 20 25 30压强/MPa 20.00 21.38 22.30 23.00 23.58 24.00 24.00该反应达到平衡后的熵值较平衡前 (填“增大”“减小”“不变”)。(2)若降低反应温度,则平衡后体系压强 p 24.00 MPa(填“大于”“等于”“小于”),原因是 。15min 时,反应物的转化率 α= %(3)Ⅱ.一定条件下,在体积为 2 L 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2NO2(g) 2NO(g)+O2(g) ΔH>0。投入 2 mol NO2发生反应。实验测得:v正=k正c2(NO2),v逆=k逆c2(NO)·c(O2),k正、k逆为速率常数,受温度影响。在温度为 T℃ 时 NO2 的转化率随时间变化的结果如图所示。①要提高 NO2转化率,可采取的措施是 、 。②前2min内,以NO2表示该反应的化学反应速率为 。③计算 A 点处v正/ v逆= (保留一位小数)。18.氨气可作为脱硝剂,在恒温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一定量的NO和,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6NO(g)+4NH3(g) 5N2(g)+6H2O(g)。(1)能说明该反应已达到平衡状态的标志是 (填字母)。a.反应速率b.容器内压强不再随时间而发生变化c.容器内N2的物质的量分数不再随时间而发生变化d.容器内n(NO)∶n(NH3)∶n(N2)∶n(H2O)=6∶4∶5∶6e.有12 molN-H键断裂的同时生成5 molN≡N键f.混合气体的总质量不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2)某次实验中测得容器内NO及的物质的量随时间变化如图所示,图中b点对应的速率关系是v(正) v(逆)(填“>”“<”或“=”),d点对应的速率关系是v(正) v(逆)(填“>”“<”或“=”)。(3)已知拆开1 mol 键、1 mol 键、1 mol 键需要的能量依次为436 kJ、946 kJ、391 kJ,在该温度下,取1 mol 和3 mol 放在一密闭容器中,在催化剂存在时进行反应,测得反应放出的热量总小于92 kJ,其原因是 。(4)一定条件下,在2 L密闭容器内,反应2NO2(g) N2O4(g),n(NO2)随时间变化如下表:时间/s 0 1 2 3 4 5n(NO2)/mol 0.040 0.020 0.010 0.005 0.005 0.005①用N2O4表示0~2 s内该反应的平均速率 ,在第5 s时,NO2的转化率为 。(转化率是指某一反应物转化的百分率。)②根据上表可以看出,随着反应的进行,反应速率逐渐减小,其原因是 。19.(1)如图是1mol NO2(g)和1mol CO(g)反应生成CO2和NO过程中的能量变化示意图,已知E1=+134kJ·mol-1、E2=+368kJ·mol-1,若在反应体系中加入催化剂,反应速率增大,E1的变化是 (填“增大”“减小”或“不变”,下同),ΔH的变化是 。请写出NO2和CO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 。(2)以CO2与NH3为原料可合成化肥尿素[化学式为CO(NH2)2]。已知:a: 2NH3(g)+CO2(g)=NH2CO2NH4(s) ΔH=-159.5kJ·mol-1b: NH2CO2NH4(s)=CO(NH2)2(s)+H2O(g) ΔH=+116.5kJ·mol-1c: H2O(l)=H2O(g) ΔH=+44.0kJ·mol-1①对于a反应来说, (填“高温”“低温”或“无影响”)更有利于该反应的自发。②写出CO2与NH3合成尿素和液态水的热化学反应方程式: 。20.某反应在体积为5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进行,各相关物质的物质的量随时间的变化情况如图所示(已知A、B、C均为气体)。(1)结合图像信息,判断该反应可能是 (填选项序号)。①;②;③(2)试计算:①反应从开始至2分钟时,以B的浓度变化表示的该反应的平均反应速率 ;②反应达到限度后A物质的转化率 。21. 在一定温度下,向体积为1L的密闭容器中通入1molX气体和0.5molY气体,各物质的物质的量随时间变化如图所示:(1)该反应是 (填“可逆反应”或“非可逆反应”),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2)在2min内X平均反应速率 。(3)若在2min末时,放出18.16kJ热量,则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答案解析部分1.【答案】A【解析】【解答】A.同种物质的熵值,液体大于固体,故冰在室温下自动熔化成水,这是熵增的过程,A说法符合题意;B.能够自发进行的反应中, G<0, G=ΔH-TΔS,不一定是放热反应,B说法不符合题意;C. G<0的反应能够自发进行,ΔH<0的反应不一定是自发进行的反应,C说法不符合题意;D.能够自发进行的反应一定是 G<0,不一定为熵增的反应,D说法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分析】易错分析:B.大多数自发进行的反应是放热反应,但是有些吸热反应也可以自发进行。D.判断一个反能否自发进行要结合熵判据和涵判据,单一判断都是不准确的。2.【答案】C【解析】【解答】熵减即混乱程度减少,气体转化为液体、液体转化为固体、体转化为固体、气体化学计量数减少,均属于熵减的过程;A、干冰升华为固体转化为气体,熵增加,A错误;B、氯化钠溶于水,属于固体转化为溶液的过程,熵增加,B错误;C、气体转化为固体,熵减少,C正确;D、固体、液体转化为溶液、气体,熵增加,D错误;故答案为:C【分析】熵减即混乱程度减少,气体转化为液体、液体转化为固体、体转化为固体、气体化学计量数减少,均属于熵减的过程。3.【答案】A【解析】【解答】在等温、等压条件下,自发反应总是向着ΔH-TΔS<0的方向进行,直至达到平衡状态。因此,在0 ℃、100 kPa条件下,白锡会不会变为灰锡的问题就转化为求算ΔH-TΔS值的问题。ΔH-TΔS=-2 180 J·mol-1-273 K×(-6.61 J·mol-1·K-1)=-375.47 J·mol-1<0,因此在该条件下白锡会变为灰锡。故答案为:A。【分析】结合熵判据和涵判据,利用ΔH-TΔS,小于0,可以进行。4.【答案】A【解析】【解答】化学反应能否自发进行,取决于焓变和熵变的综合判据,当△G=△H-T △S<0时,反应能自发进行,当△H<0,△S>0时,△G=△H-T △S<0,在室温一定能自发进行,而△H>0,△S<0时不能自发进行,△H>0,△S>0时,在室温下不能自发进行,在高温下能自发进行;故答案为:A。【分析】本题考查反应能否自发进行的判断,题目难度不大,注意根据自由能判据的应用,当△G=△H-T △S<0时,反应能自发进行。5.【答案】C【解析】【解答】A.FeCl3的量少,I-有剩余,Ag+跟剩余的I-反应生成AgI沉淀,跟反应是否可逆无关,A不符合题意;B.无论该反应是否可逆,溶液中一定有碘单质,下层一定会呈紫红色,B不符合题意;C.由分析可知,加KSCN溶液,如果溶液变红,证明溶液中还有Fe3+,该反应为可逆反应,若溶液不变红,证明溶液中Fe3+已经全部转换为Fe2+,该反应不可逆,C符合题意;D.上层清液一定含Cl-,一定会产生白色AgCl,与本反应是否可逆无关,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分析】A.KI过量,加入硝酸银,银离子直接结合碘离子生成AgI;B.氯化铁和KI反应一定有单质碘生成;C.若存在Fe3+,说明Fe3+未完全反应,该反应为可逆反应;D.上层清液一定含Cl-,一定会产生白色AgCl。6.【答案】C【解析】【解答】A、常温下,Fe和浓硝酸在常温下发生钝化反应,浓硝酸有剩余,选项A不符合题意;B. 随反应进行,浓硫酸变为稀硫酸,而Cu与稀硫酸不反应,故Cu过量不能使硫酸完全反应,选项B不符合题意;C、Zn与浓硫酸反应得到二氧化硫,与稀硫酸反应得到氢气,Zn过量可以是硫酸完全反应,选项C符合题意;D、氢气与氮气反应生成氨气为可逆反应,反应存在限度,氢气、氮气不能完全反应,选项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分析】A.常温下铁与浓硝酸发生钝化;B.铜与稀硫酸不反应;D.可逆反应不能进行到底。7.【答案】D【解析】【解答】A.根据燃烧热的定义可知:C(金刚石,s)+O2(g)=CO2(g) ΔH=-395.40kJ·mol 1,C(石墨,s)+O2(g)=CO2(g) ΔH=-393.51kJ·mol 1,反应C(石墨)→C(金刚石)的ΔH=(-393.51kJ·mol 1)-(-395.40kJ·mol 1)=1.89kJ·mol 1>0,ΔS=S(金刚石)-S(石墨)=2.4J·K 1·mol 1-5.7J·K 1·mol 1=-3.3J·K 1·mol 1<0,A不符合题意;B.由公式 G= H T S可知,该反应 G=1.89kJ·mol 1-298K×(-3.3J·K 1·mol 1)=2.8734kJ·mol 1,B不符合题意;C.由A选项可知,反应C(石墨)→C(金刚石)是吸热反应,说明质量相同时,石墨的能量较低,则石墨比金刚石稳定,C不符合题意;D.由于金刚石的密度比石墨大,故质量相同时,金刚石的体积小,则反应C(石墨)→C(金刚石)是体积减小的过程,由影响相变速率的因素可知,随着体积差的增大,增大压强,成核速率加快,有利于相变向密度大的多面体方向转变;故超高压条件下,石墨有可能变为金刚石,D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分析】A.根据燃烧热的定义;B.利用公式 G= H T S计算;C.由A选项可知,能量越低,越稳定;D.依据影响相变速率的因素可知,随着体积差的增大,增大压强,成核速率加快,有利于相变向密度大的多面体方向转变分析。8.【答案】A【解析】【解答】A.在隔绝空气条件下,白磷加热到260℃时会转化为红磷;红磷加热到416℃时就升华,其蒸气冷却后变成白磷,说明红磷能自发的转化成白磷,所以白磷的熵要大于红磷,故A符合题意;B.气态分子数越多,熵值越大,故B不符合题意;C.一般情况下,相同的物质的量的固体状态的熵值最小,液体其次,气体的熵值最大,故C不符合题意;D.硫化氢和水蒸气的物质的量相同,而且都是气态,原子数相同,但硫化氢的摩尔质量大,所以硫化氢的熵值要大于水蒸气的,故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分析】A.在隔绝空气条件下,白磷加热到260℃时会转化为红磷;红磷加热到416℃时就升华,其蒸气冷却后变成白磷,说明红磷能自发的转化成白磷,所以白磷的熵要大于红磷;B.气态分子数越多,熵值越大;C.一般情况下,相同的物质的量的固体状态的熵值最小,液体其次,气体的熵值最大;D.物质的量相同的气体,原子数相同,摩尔质量大的,熵值大。9.【答案】D【解析】【解答】A.若放热反应为熵减反应,当温度较高时,反应不一定能自发进行,A不符合题意;B.若熵增反应为吸热反应,在低温时反应难以自发进行,B不符合题意;C.若吸热反应的熵值增大,则在高温时可能自发进行,C不符合题意;D.反应是否能自发进行,需要从焓判据和熵判据进行综合分析,D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分析】放出热量的反应有利于反应的自发进行,熵增加的反应有利于反应的自发进行,但是化学反应能否自发进行要结合焓变熵变的复合判据来判断:△H-T△S<0的反应能自发进行,△H-T△S>0的反应不能自发进行,据此分析判断。10.【答案】A【解析】【解答】A.该反应中,反应后气体分子数增多,熵显著增加,A符合题意;B.该反应中,反应后气体分子数减少,熵显著减小,B不符合题意;C.该反应中,反应前后气体分子数不变,熵不变,C不符合题意;D.该反应中,反应后气体分子数减少,熵显著减小,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分析】反应过程中熵显著增加,则反应后气体分子数增加,据此结合选项所给反应进行分析。11.【答案】C【解析】【解答】A.由图可知,温度越高,的转化率越小,平衡逆向移动,所以反应I为放热反应,反应II为吸热反应,A不符合题意;B.由图可知,当温度高于250℃,的转化率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则250℃以后以反应II为主,B不符合题意;C.,转化率为 ,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20,混合气体总物质的量为: 则为,设甲醇为,为,,,,,计算,,甲醇的选择性为,C符合题意;D.因为反应I为放热反应,升高温度,的平衡转化率降低,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分析】A.根据图像,利用化学平衡移动原理分析;B.利用图像分析;C.利用图像中的数据计算;D.利用化学平衡移动原理分析。12.【答案】D【解析】【解答】可逆反应是指同一条件下,既能向正反应方向进行,同时又能向逆反应的方向进行的反应,所以A、B、C均属于可逆反应,而D中两个反应条件不同,不是可逆反应;故答案为D。【分析】可逆反应是指同一条件下,既能向正反应方向进行,同时又能向逆反应的方向进行的反应。13.【答案】B【解析】【解答】A.HCl(g)+NH3(g)=NH4Cl(s),该反应是化合反应,气体物质的量减小的反应,即△H<0,△S<0,故A不符合题意;B.2N2O5(g)=4NO2(g)+O2(g)是熵增反应即△S>0,该反应在高温下能自发进行的反应,则△H-T△S<0,说明△H>0,故B符合题意;C.2H2(g)+O2(g)=2H2O(l)是放热的、熵减的反应即△H<0,△S<0,故C不符合题意;D.任何温度下均能自发进行的反应:COCl2(g)=CO(g)+Cl2(g),则△H<0,△S>0,故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分析】根据象限图,第一象限是高温下能自发进行即△H>0,△S>0,第二象限是任意条件下自发进行即△H<0,△S>0,第三象限是低温下能自发进行即△H<0,△S<0,第四象限任意条件下都不能自发进行即△H<0,△S<0。14.【答案】A【解析】【解答】A.随着反应进行,反应物的浓度减小,则正反应速率逐渐减小,可知点a的正反应速率比点b的大,故A符合题意;B.点c处氨气和氢气的物质的量相等,但随着时间的变化,二者的物质的量发生变化,说明点没有达到平衡状态,故B不符合题意;C.平衡状态时各物质的物质的量不变,d、e处氨气、氢气的物质的量不变,说明达到平衡状态,则点d( 时刻)和点e( 时刻)处 一样,故C不符合题意;D.可逆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时,反应处于动态平衡,各物质的物质的量不再发生改变,e点为平衡状态,因此反应未停止,故D不符合题意;综上所述,叙述正确的是A项,故答案为A。【分析】 反应中,随着反应的进行,反应物的物质的量逐渐减少,生成物的物质的量逐渐增多,当达到平衡状态时,正逆反应速率相等,反应物的生成物的物质的量不再改变,曲线为水平直线,以此解答该题。15.【答案】D【解析】【解答】A、此反应是可逆反应不能进行到底,因此达到限度生成SO3的物质的量小于2mol,故A不符合题意;B、此反应属于可逆反应,不能完全进行,放出的热量小于197kJ,故B不符合题意;C、不清楚转化率,因此达到限度时,SO2、O2、SO3的分子数之比可能为2:1:2,故C不符合题意;D、达到限度,根据化学平衡状态的定义,SO2的消耗速率等于SO3的消耗速率,故D符合题意。【分析】根据反应的可逆性和化学平衡状态的标志进行分析即可。16.【答案】A【解析】【解答】解:反应自发进行需要满足,△H﹣T△S<0:依据题干条件计算判断,△H﹣T△S=﹣122kJ mol﹣1﹣T×231×10﹣3KJ mol﹣1 K﹣1<0,所以反应一定是自发进行的反应;A、在任何温度下都能自发进行,故A正确;B、在任何温度下都能自发进行,故B错误;C、在任何温度下都能自发进行,故C错误;D、在任何温度下都能自发进行,故D错误;故选A.【分析】依据反应的焓变和熵变结合温度分析计算,△H﹣T△S<0说明反应自发进行;17.【答案】(1)增大(2)小于;体积不变时,温度降低,气体分子间间隙减小,总压降低;该反应是吸热反应,降低温度,平衡逆向移动,气体分子数减少,压强降低;45(3)升高温度;将生成物之一及时分离;0.2mol·L-1·min-1;9.1【解析】【解答】Ⅰ.(1)熵值是反应体系的混乱度,反应3NO2(g) 3NO(g)+O3(g)正方向是气体总物质的量增大的方向,则达到平衡后的熵值较平衡前增大;(2)平衡时气体的总压强为24.00MPa,在恒容条件下,该反应是吸热反应,降低温度,平衡逆向移动,气体分子数减少,压强降低,另外温度降低,气体分子间隙也减小,容器内的总压强也减小,故降温后平衡体系压强p小于24.00 MPa;在恒温恒容条件下,气体的压强与气体的总物质的量成正比,设起始时气体NO2的物质的量为nmol,则15min 时,容器内压强为23MPa,气体的总物质的量为 mol,则:3NO2(g) 3NO(g)+ O3(g) △n3 3 1 1nmol mol-nmol故反应物NO2的转化率α= ×100%=45%;Ⅱ.①对于反应2NO2(g) 2NO(g)+O2(g) ΔH>0,升高温度、减小NO或O2的浓度以及增大容器的体积,均能使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提高NO2的转化率;②反应进行到2min时NO2的转化率为0.4,则参加反应的NO2的物质的量为0.8mol,前2min内,以NO2表示该反应的化学反应速率为 =0.2mol·L-1·min-1;③T℃ 时反应达到平衡时NO2的转化率为0.5,则: 2NO2(g) 2NO(g)+ O2(g)起始(mol) 2 0 0转化(mol) 1 1 0.5平衡(mol) 1 1 0.5平衡时v正=v逆,即k正c2(NO2) =k逆c2(NO)·c(O2),故 = = =0.25;A点处NO2的转化率为0.3,则: 2NO2(g) NO(g)+ O2(g)起始(mol) 2 0 0转化(mol) 0.6 0.6 0.3平衡(mol) 1.4 0.6 0.3此时, = × =0.25× ≈9.1。【分析】(1)该反应是气体体积增大的反应,熵增加;(2)该反应是吸热反应,降低温度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压强减小;根据三段式计算反应物的转化率;(3)该反应是吸热反应,升高温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以及减小生成物的浓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根据反应速率的定义计算二氧化氮的反应速率;根据A处的正逆反应速率之比计算其数值即可。18.【答案】(1)bc(2)>;=(3)该反应是可逆反应,反应不完全(4)0.00375mol L-1 s-1;87.5%;随着反应的进行,二氧化氮的物质的量浓度减小,反应速率减小【解析】【解答】 (1)a.v(NH3)=v(N2),不能判断已达到平衡状态 ,a不符合题意;b.反应前后气体体积增大,压强不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能判断反应达平衡状态,b符合题意;c.N2物质的量分数不再随时间而发生变化,浓度不再改变,能判断达到平衡状态,c符合题意;d.容器内n(NO)∶n(NH3)∶n(N2)∶n(H2O)=6∶4∶5∶6,不能判断达到平衡状态,d不符合题意;e.12molN-H键断裂的同时一定会生成5molN≡N键,都表示正反应速率,不能判断达到平衡状态,e不符合题意;f.混合气体总质量始终不变,不能判断达到平衡状态,f不符合题意;选bc;(2)b点没达到平衡,反应正向进行,图中b点对应的速率关系是v(正)>v(逆);d点达到平衡状态,ν(正)=ν(逆);(3)生成1molNH3反应热为:△H=946 kJ/mol+3×436 kJ/mol-6×391 kJ/mol=92 kJ/mol,氮气和氢气合成氨气的反应是可逆反应,反应不完全,放出的热量一定小于92.4kJ;(4)①用NO2表示0~2s内该反应的平均速率是0.03/2/2=0.0075mol L-1 s-1;用N2O4表示0~2s内该反应的平均速率是1/2×0.0075mol L-1 s-1=0.00375mol L-1 s-1,在第5s时,NO2的转化率为0.04-0.005/0.04x100%=87.5%;②根据上表可以看出,随着反应进行,反应速率逐渐减小,其原因随着反应的进行,二氧化氮的物质的量浓度减小,反应速率减小。【分析】 (1)a.v(NH3)=v(N2),不能判断已达到平衡状态 ;b.反应前后气体体积增大,压强不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能判断反应达平衡状态;c.N2物质的量分数不再随时间而发生变化,浓度不再改变,能判断达到平衡状态;d.物质的量之比,不能判断达到平衡状态;e.都表示正反应速率,不能判断达到平衡状态;f.混合气体总质量始终不变,不能判断达到平衡状态;(2)达到平衡状态,ν(正)=ν(逆);(3)反应热的计算;(4)①平均速率的计算,转化率的计算;②随着反应的进行,浓度减小,反应速率减小。19.【答案】(1)减小;不变;NO2(g)+CO(g)=CO2(g)+NO(g) ΔH=-234kJ·mol-1(2)低温;2NH3(g)+CO2(g)=CO(NH2)2(s)+H2O(l)ΔH=-87.0kJ·mol-1【解析】【解答】(1)图中E1的能量表示该反应的活化能,加入催化剂,可以降低反应的活化能,故E1的值变小;而催化剂不改变平衡移动的方向,故反应放出的热量保持不变。该反应的反应热 H=E1-E2=(+134kJ·mol-1)-( +368kJ·mol-1)= -234kJ·mol-1,故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NO2(g)+CO(g)=CO2(g)+NO(g) ΔH=-234kJ·mol-1。(2)①a反应为放热反应, H<O,且反应前后气体分子数减小,即 S>0,根据 H-T S<0,反应自发进行可知,该反应需在低温下,更有利与于其自发进行。②CO2与NH3合成尿素和液态水的化学方程式为:2NH3(g)+CO2(g)=CO(NH2)2(s)+H2O(l),根据盖斯定律,可得该反应的反应热ΔH=ΔHa+ΔHb-ΔHc=(-159.5kJ·mol-1)+( +116.5kJ·mol-1)-( +44.0kJ·mol-1)= -87.0kJ·mol-1故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2NH3(g)+CO2(g)=CO(NH2)2(s)+H2O(l) ΔH=-87.0kJ·mol-1【分析】(1)催化剂可以降低反应所需的活化能,但不改变反应热;根据公式 H=E1-E2计算反应热,再写出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2)①根据熵判据和焓判据分析分析反应的自发过程;②根据盖斯定律计算反应热,从而写出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20.【答案】(1)②(2)0.1mol/(L·min);40%【解析】【解答】 (1) 由图像可得,AB是反应物,C为生成物,2分钟内A的物质的量变化量为 2mol ,B的物质的量变化量 1mol ,C的物质的量变化量为2mol故答案为: 第1空、② 。(2) B的物质量变化量为 1mol, 平均反应速率V(B)等于1mol /5L/2min,等于0.1 mol/(L·min) ,A的物质量变化量为 2mol ,A的转化率为2/5x100%,等于40%。故答案为:第1空、0.1mol/(L·min)第2空、40%【分析】反应物物质的量在减少,生成物物质的量在增加,再根据公式可求出。21.【答案】(1)可逆反应;2X+Y Z(2)(3)【解析】【解答】(1)由反应过程图可知,当反应进行到2min后,反应物X和Y都有剩余,因此该反应为可逆反应。反应过程中参与反应的n(X)=0.4mol、n(Y)=0.2mol,反应生成n(Z)=0.2mol,因此其物质的量之比为2:1:1,故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X+Y Z。(2)在2min内X的变化浓度,因此2min内用X表示的反应速率。(3)在2min末时,参与反应的n(X)=0.4mol,反应放出的热量为18.16kJ,因此当有2molX参与反应时,放出的热量为,因此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2X(g)+Y(g) Z(g) ΔH=-90.8kJ/mol。【分析】(1)反应过程中,生成物都有剩余,因此为可逆反应。根据反应过程中各物质的物质的量变化确定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根据图像确定2min内X的变化浓度,结合速率公式计算反应速率。(3)根据2min内时参与反应的n(X)以及反应过程中放出的热量,计算2molX参与反应时放出的热量,从而得出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