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课程教案(教学设计)授课题目(教学章、节或主题): 专题十一:起航爱的风帆 ——大学生恋爱心理 课时安排 2授课时间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了解爱情的内涵、爱情心理发展的阶段以及恋爱三角理论,认识大学生恋爱 的发展规律及特点,了解大学生在恋爱心理方面存在的问题,形成对恋爱心理的正确认识。 技能目标:掌握常见的恋爱心理困惑的调适方法,培养爱与被爱的能力。 自我认知情感体验目标:评估自己的恋爱观,树立正确健康的恋爱观和择偶观。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大学生恋爱心理的调适 难点:树立正确的恋爱观和择偶观授课类型:理论课 活动体验课 其它□教学方式:讲授 讨论 活动体验 其他□教学资源:多媒体 模型□ 实物□ 挂图□ 音像 其他□教学过程与内容: 互动暖场(2分钟) 拉歌引主题:将学生分为若干组,依次传唱包含“爱”字的经典歌曲,从“歌曲 传唱”中感受到从古至今,爱情都是永恒的话题。 话题交流(3分钟) 古今爱情颂: 1.学生分享古今爱情、教师介绍经典爱情古诗句、革命爱情名言、周恩来和李大钊的爱情故事。 2.新时代大学生爱情街坊,播放课前自制《爱情校园街坊》视频 爱情之初探: 1.提问:你相信爱情吗?学生回答并分享理由 2.讨论分享:学生对爱情的理解 教授新课(40分钟) 一、爱情的内涵 (一)爱情的真谛 一个根本目的:渴望对方成为自己的终身伴侣 两个本质属性: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二)爱情三角理论 爱情的特征及发展阶段 特征:依恋、平等、信任、排他 阶段:绚丽、幻灭、内省、启示 案例分享,结合师生讨论 爱情中的依恋关系 案例分享,结合师生讨论。 二、大学生恋爱的心理特点 (一)大学生恋爱心理的发展过程 大学生的恋爱心理不是一成不变的,虽然大学生的年龄、生活阅历和生活环 境有相似性,但不同年级的学生之间也呈现出不同的特点。结合学生实际,分享 讨论学生的恋爱心理过程。 (二)大学生恋爱心理特点 1.自主性强 案例分享,结合师生讨论 2.追求浪漫和理想化突出 校园身边案例分享,师生讨论 3.不成熟性与不稳定性 数据展示,案例介绍 4.自控能力和耐挫能力较弱 视频分享,讨论交流 (三)从性别角色理解男女生不同的恋爱心理 活动:针对相同恋爱情境,分别请男女生谈谈自己的理解和感受 分享小结:爱情中男女角色和心理特点是有区别的 三、大学生常见的恋爱心理困惑及调适 1.展示课前恋爱调查数据,让学生大致了解目前自己所处的状态是个正常的 情况,无需担忧。 2. 活动:恋爱盲盒 学生随机抽取现实恋爱中各种现象与困惑,给出自己的建议和调适方法,并进行 全班讨论,达成一致认同。 3.教师总结所有大学生恋爱的常见问题,根据学生的达成意见提炼出合适的解 决思路和方法。 四、大学生恋爱能力的培养 (一)学会爱自己 (二)鉴别爱的能力 (三)迎接爱的能力 (四)拒绝爱的能力 (五)发展爱的能力 (六)提高恋爱受挫折承受能力 活动:恋爱通关考验,针对社会和校园各种恋爱案例,能否利用正确的恋爱观和方法合理对待和处理恋爱中的问题。 爱情之辩(40分钟) 结合第一节课的学习,再次进行巩固提升,采取辩论的活动形式让学生们对这个 主题更加深入的探讨和交流,辩题参考: 1.大学生恋爱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 2.爱情需不需要门当户对? 教学应变:若“恋爱盲盒”中,学生观点有明显冲突则增设为辩题供学生辩论。 课堂总结(3分钟) 爱不仅仅是一种强烈的感情,爱更是一种勇气、一种抉择、一种责任,如果你恋爱了,真诚显示足够的诚意;男生要勇敢承担责任,女生要坚强;每个人都需要多多倾听,多多沟通,换个立场看问题,多体谅对方,互相尊重,好好珍惜。 如果你还没有恋爱,好好安排自己的学习生活,完善自己的人格,真诚地与人交往,多交朋友。 布置课后任务(2分钟) 完成课后《依恋类型自测量表》测试,并计算得分了解自己的依恋类型。 观看电影《怦然心动》 推荐阅读《亲密关系》参考资料: 1、教材或参考书:《自主与成长——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育科学出版社方平著 2、视频(推荐):校园自制街坊视频、《男人的心思VS女人的心思》 3、其他资源链接:智慧树公开课《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西南民族大学) 公众号:心提升课堂、东方明见心理、简单心理教学反思: 1、目标反思:教学目标实现要突出本课的重点,能够调适自己的爱情心理,树立积极、正面的恋爱观 2、教法反思:除了理论讲解以外,采用活动体验与案例教学的方式,很好地促进了学生对知识点的形象理解,化解了教学难点,突出了教学重点。 3、经验提炼:充分利用学生身边的案例和互动性强的体验活动,将抽象的知识具体化生动化,能很好地促进了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以及反思感悟。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