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九:逆境中的成长 教案(表格式)《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高教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专题九:逆境中的成长 教案(表格式)《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高教版)

资源简介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课程教案(教学设计)
授课题目(教学章、节或主题): 专题九:逆境中的成长 ——大学生压力管理与挫折应对 课时安排 2
授课时间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理解压力和挫折的概念及其表现,认识大学生可能面临的压力事件(压力源),了解压力和挫折对心理的影响及其积极意义,理解并掌握压力管理与挫折应对的策略。 技能目标:能够妥善管理自己所面临的压力,即使遭遇挫折,也能运用策略调整心态;能够运用科学的方法积极管理压力、应对挫折,以指导自己的问题解决,并最终走出困境。 自我认知情感体验目标:评估自己目前的压力状态和应对方式,扬长避短,培养应对压力和挫折的积极心态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压力管理与挫折应对。 难点:培养应对压力和挫折的积极心态。
授课类型:理论课 活动体验课□ 其它□
教学方式:讲授 讨论 活动体验□ 其他□
教学资源:多媒体 模型□ 实物□ 挂图□ 音像 其他□
教学过程与内容: 导入(10分钟) 让学生课前完成心理自测《我的压力指数》 在学习小组中呈报自己的压力指数,并讨论大学以来自己遇到的压力事件,然后由各小组代表总结发言。 教授新课(75分钟) 压力与挫折的概述 (一)什么是压力 个体面对具有威胁性刺激情境时,伴有躯体机能以及心理活动改变的一种身心紧张状态,也称应激状态。 (二)什么是挫折 个体在某种动机的推动下,在实现目标的活动过程中,遇到无法克服或自以为无法克服的障碍或干扰,使其动机不能获得满足或目标不能实现时,所产生的紧张状态和消极的情绪反应。 包括:挫折情境、挫折认知、挫折反应 二、大学生压力和挫折的产生与特点 大学生压力的产生与特点 1.大学生压力的产生 1)压力源:客观环境压力源、个人压力源 讲解教材上的表9-1和9-2 压力人格 2.大学生压力的特点 压力具有主观性和客观性 压力具有正性和负性作用 压力具有累积效应 大学生挫折的产生与特点 1.大学生挫折的产生 (1)客观因素 ①家庭环境因素 ②学校环境因素 (2)主观因素 ①生理发育与心理发展不平衡 ②心理冲突 ③个性心理品质不完善 ④抱负水平不合适 ⑤挫折承受力较低 2.大学生挫折的特点 三、压力和挫折对大学生心理的影响 压力对大学生心理的影响 积极影响: 压力是我们积极应对困境的动力 压力为采取行动提供了必要的准备 压力可以促使我们成长 压力能够增进我们的幸福感 压力过度带来的消极影响:可能导致生理、心理、行为上的消极反应,如果长期得不到疏导,则会导致心理危机(应激相关障碍)的产生 (二)挫折对大学生心理的影响 1.积极影响 2.消极影响 四、压力管理与挫折应对 大学生压力管理 1.识别压力信号,增强对压力的觉察 (1)压力反应机制 (2)压力信号 ①情绪信号 焦虑情绪、抑郁情绪、愤怒情绪 ②行为信号 直接症状:经常的冲动行为、公开场合的吞吞吐吐或结巴、对他人进行语言攻击、讲话语速比平常快、磨牙、不能专注于一件事情、容易受到惊吓、不能单独安静坐一段时间、明显的人际冲突、有退缩行为、抨击某人或某事、容易发脾气,更有甚者会哭泣。 间接症状:开始抽烟或抽烟增多、沉溺于电视、对茶或咖啡类需求增大、开始喝酒或喝酒增多、使用安眠药、为没有明显器质性病变看医生、嗜睡、使用药物或非理性消费,例如疯狂购物等。 ③生理信号 2.培养积极看待压力的心态 带领学生完成课后心理工作坊活动二,并分组讨论,然后小组代表在全班分享。 加强自我生活管理 学会减压放松 带领学生进行各类放松训练,然后请学生发言谈感受。 (二)大学生挫折应对 1、正确认识和评价自我,制定恰当的目标 2、正确认识挫折 3、学会合理的自我归因 带领学生完成课后心理工作坊活动三,并分组讨论,然后小组代表在全班发言分享。 4、宣泄内心的挫折感 5、构建成熟的心理防卫机制 6、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 课堂小结(2分钟): 压力伴随着人的一生,谁都不可能避免。在众多压力面前,有的人积极乐观,越战越强,越挫越勇,不断成长、成功;有的人却无所适从,心浮气躁,牢骚满腹,怨天尤人,在惶然中一事无成;也有的消极回避,退缩不前,还有的身心俱疲,积劳成疾,或重病缠身或英年早逝。区别就在于你怎么应对你的压力。因此,要利用今天所学的压力与挫折的知识,帮助自己积极应对压力和挫折,实现自我的成长。 布置课后任务(3分钟) 完成课后心理自测,并计算得分了解自己的压力应对方式。 观看电影《当幸福来敲门》,并写观后感。 推荐阅读《自控力》。
参考资料(含参考书、文献等): 1、教材及参考书:《自主与成长——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育科学出版社方平著 2、视频(推荐):TED演讲(凯利·麦格尼格尔(Kelly McGonigal )《如何与压力做朋友》) 3、其他资源链接:智慧树公开课《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西南民族大学) 公众号:心提升课堂、东方明见心理、简单心理
教学反思: 1、目标反思:教学目标实现要突出本课的重点,能够管理压力与应对挫折。 2、教法反思:除了理论讲解以外,采用视频与练习活动的方式,很好地促进了学生对知识点的形象理解,化解了教学难点,突出了教学重点。 3、经验提炼:充分利用形象化的视频资源以及参与性强的课堂练习活动,将抽象的知识具体化生动化,能很好地促进了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