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课程教案(教学设计)授课题目(教学章、节或主题): 专题五:解读人格密码 ——大学生健康人格塑造 课时安排 2授课时间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人格的基本知识以及当代大学生的人格特征;认识大学生常见人格缺陷和人格障碍的表现。 技能目标:能根据健康人格要求发展和完善自己的人格,结合自身实际找到适合自己的健康人格塑造的方法和途径,并加以应用。 自我认知情感体验目标:评估自己目前的人格发展状况,培养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个性品质,做一个健康快乐的大学生。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学生的人格特征;大学生人格完善的途径和调适方法。 难点:在活动中充分参与并敢于展示自我授课类型:理论课 活动体验课□ 其它□教学方式:讲授 讨论 活动体验□ 其他□教学资源:多媒体□√ 模型□ 实物□ 挂图□ 音像□√ 其他□教学过程与内容: 导入(5分钟) 角色扮演:四位迟到的观众 提问:为什么同样的环境和社会条件下,有些人成功,另一些人却一事无成?为什么有些人总犯同样的错误?究竟是什么决定了我们的命运?是运气还是努力?是别人还是自己的性格? 教授新课(80分钟) 一、人格概述 (一)什么是人格 “人格”一词来源于拉丁文“persona”,原意是面具,是戏剧中表明人物身份和 性格的道具。而该词在心理学中广泛运用则始于20世纪30年代,心理学界借用“人格”这个术语,指出每个人在人生舞台上扮演的角色及其不同于他人的精神面貌。 人格的特征 通过人格的定义,探析人格特征: 独特性、整体性、稳定性、功能性、自然性和社会性的统一 这些特性是人格定义中包括的人格的基本属性,也是至今心理学家对人格本质的基本一致的认识。影响人格形成和发展的因素:遗传、社会、家庭 (三)人格的结构 1、气质类型及其行为特征 通过西游记中四位人物气质类型的分析,讲解气质的四大类型:胆汁质、多血质、黏液质、抑郁质。气质对人发展的影响:无好坏之分,不决定个体活动的社会价值和成就的高低、气质影响人的活动方式与效率。 活动:气质类型测试 测试:解析气质类型及其行为特征 2、性格:性格表现在个体对现实的态度和在一定场合下采取的行动,也是最能表现个性差异的心理特征。性格是人格中具有核心意义的部分。 3、二者关系 同:气质赋予每个个体的活动以一定的外貌,性格在一定条件下可以改造某些气质特征。 异:从起源看,气质是先天的,性格是后天的;从可塑性看,气质可塑性小,性格可塑性较大;从行为内容看,气质无好坏之分,性格有好坏善恶之分。 二、大学生的人格特征 (一)能客观认识自我 (二)具备合理的知识和智力结构 (三)具有良好的思维习惯 (四)富有进取性、创新性和协调性 (五)具有团队协作精神 (六)具有较强适应能力 (七)情感饱满适度 三、大学生常见的人格缺陷和人格障碍 人格缺陷是相对人格障碍而言的, 人格障碍是一种病态,其反面是人格健全;而人格缺陷是人格的某些特征相对于正常而言的一种边缘状态或亚健康状态,正常人身上均有所体现,是介于人格健全与人格障碍之间的一种人格状态,也可以说是一种人格发展的不良倾向,或是说某种轻度的人格障碍。 (一)大学生常见的人格缺陷 1、人格缺陷:懒惰、狭隘 、拖拉 虚荣 自我中心 急躁 嫉妒 焦虑 自卑 猜疑 2、人格障碍: 偏执型人格障碍、强迫型人格障碍、冲动型人格障碍、表演型人格障碍 自恋型人格障碍、依赖型人格障碍、回避型人格障碍 临床上人格障碍者,大多具有以下特征: 1、一般于早年有不同于大多数儿童的迹象,至青春期前后,畸形开始明显化; 2、其人格明显偏离正常限度,而且各人格特点间互不协调; 3、社会适应不良和内心痛苦; 4、矫正比较困难。 (二)当代大学生理想人格的特征 马斯洛归纳出16条理想的人格特征 四、大学生健康人格塑造 (一)健康人格的标准 (二)健康人格塑造途径 课堂小结:(3分钟) 重点讲清气质类型及其行为特征。特别提醒学生,不要随意贴标签,在人格缺陷与 人格障碍知识点的讲解方面,由于心理咨询师或心理教师并非专业精神科心理医生 或医师,所以不作具体化的归因和下定论。明确告诉学生需要进一步专业医生判定。 布置课后任务(2分钟) 气质类型测试量表,并计算得分了解自己气质类型。 观看电影:《致命ID》(Identity)或《Hello!树先生》并写观后感。 推荐阅读《九型人格》了解自我、洞悉他人的秘诀。参考资料(含参考书、文献等): 教材及参考书:肖永春 幸福心理学[M] .北京:复旦大学出版社,2014 张海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程[M]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 钱铭怡,变态心理学[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2、视频(推荐):北大六院精神卫生系列科普动画、《美国精神病》(American Psycho) 3、其他资源链接:智慧树公开课《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西南民族大学) 公众号:心提升课堂、东方明见心理、简单心理教学反思: 1、目标反思:教学目标实现要突出本课的重点,通过这部分内容的讲解,除了让学生了解自己的气质类型外,还需要掌握各种气质类型的特征,并运用于生活,为后续专题的讲解作铺垫; 2、教法反思:根据该部分内容的特征,除了理论讲解以外,还可以采用情境模拟,角色扮演、视频观看、案例分析等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形象直观地让学生理解知识点,突出重点突破重点。 3、经验提炼:充分利用学生身边的案例和形象化的视频资源,将抽象的知识具体化生动化,能很好地促进了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