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2 绘制简单形体的正等轴测图 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高中通用技术苏教版(2019)必修《技术与设计1》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5.2.2 绘制简单形体的正等轴测图 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高中通用技术苏教版(2019)必修《技术与设计1》

资源简介

第五章第二节《常见的技术图样》任务二绘制简单形体的正等轴测图
课标分析
图样表达是通用技术学科核心素养之一,要求学生能够识读常见的技术图样,并能分析技术对象的图样特征,会用手工绘制简单的技术图样,进一步可以通过绘制技术图样表达设计构想。本课《绘制简单形体的正等轴测图》就是让学生了解并且掌握简单几何形体正等轴测图的绘制方法,后续进行产品设计时能会使用这种易懂、直观的表达手段。该部分内容学业质量水平等级要求为1级。
教材分析
《绘制简单形体的正等轴测图》是通用技术必修模块《技术与设计1》(苏教版)第五章第二节《常见的技术图样》的任务二,本课旨在使学生掌握绘制简单几何形体和圆的正等轴测图的方法,是在学生学习完草图、效果图之后学习的,主要侧重于一种绘图技能的训练。正等轴测图是进行设计交流时经常使用的一种技术图样,能直观立体的反映物体的外观、结构,符合视觉习惯,在工程制造当中经常被设计人员使用。
本课的教学目标主要有以下几点:
1、辨析三视图与正等轴测图的关系,感悟正等轴测图在表达设计图样时的重要作用,培养学生的技术意识;
2、能够正确识读、绘制简单形体的正等轴测图,形成良好的绘图习惯,并进行设计方案的表达,提升图样表达能力。
教学重难点是掌握绘制简单形体正等轴测图的几种常见画法:坐标法、切割法和叠加法。
学情分析
对于高中生来说,在初高中数学课中都学习过几何绘图,具备一定的绘图能力,并有一定的平面及立体几何知识,但是对于技术交流中应该使用规范的技术语言并没有很强的意识。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可以掌握简单形体正等轴测图的绘制方法,并能将这种设计表现图应用到设计交流中去。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展示以正等轴测图为基础的各种效果图装修图、房屋建筑图、产品图等等
2、学生观察绘图共同点:从上到下同一个角度绘制。顺势提出正等轴测图,在其上加入颜色、材料等效果就是效果图
3、提出本节课主题:正等轴测图的绘制和学习目标
二、新课学习
1、以立方体为研究对象:6个面均相等,对应平行。在平面上表示立体可以采用三视图,其特点是尺寸大小精确但不立体直观;还可以用一张图立体直观的方式表示,用三维软件进行展现,大多是三个面不相同,但有一个角度相同,就是正等轴测图展现的角度。此角度下观察坐标系,可以发现轴间角为120度。
2、绘制正等轴测图
1)为什么绘制:提出情境——制作天主教堂纪念卡可以送人。展示天主教堂并进行简化,分析基本形状组成
2)坐标法绘制正方体底座画坐标系,教师示范三角板工具;画长方体主体,教师示范平行性质、轴向度量。
(注重规范性,确定关键坐标点来绘制)学生实践,PPT循环绘图过程,不断提醒绘图不规范的地方,最后总结坐标法和绘图的两个性质。
3)切割法绘制侧塔提问如何绘制侧塔,明显是切除中间部分,师生交流确定切除的关键坐标点,展示绘图步骤。学生实践,PPT循环绘图过程,不断提醒绘图不规范的地方,最后总结切割法。
4)叠加法绘制顶塔顶塔很明显是在侧塔顶部直接绘制,关键是确定塔尖位置,告知学生塔尖坐标,学生自主或小组讨论方式确定位置,最后总结叠加法。
3、展示评价巡视过程中寻找每个小组比较好的作品,与标准制作对比,进行师生互评。最终,再明确还需去掉坐标系、看不见的先,课后再进一步修改完善。
三、总结归纳
学生自主总结本节课主要内容,教师展示点拨。
四、课后作业
依然以天主教堂为对象,为了绘制圆形玻璃窗,学生需要自主预习课本第115页圆的正等轴测图如何绘制,下节课继续完善。
板书设计:
一、正等轴测图的特征:坐标系轴间角120度。
二、绘制方法:坐标描点法、切割法、叠加法
三、绘图性质:轴向度量、平行性质
评测练习
1、判断下列哪个是正等测轴测图
2、绘制右下图几何形体的正等轴测图
主体尺寸:
长(厚)X=10mm,宽Y=30mm,高Z=45mm
侧塔尺寸:长(厚)X=10mm,宽Y=10mm,高Z=15mm
塔尖的坐标分别为(5,5,60)、(5,25,60)
课后反思
课后,经过反思,我认为还存在以下不足:
1.师生、生生之间互动交流不足,可增加与学生间的互动交流,多给学生表现交流的机会;
2.正等轴测图在工程设计和工业生产中常用作辅助图样,按照绘制的图样加工零部件,但本课并未展示实际应用或价值
3.作品评价时,只有老师点评,没有生生互评,交流评价环节不充分;同时,在评价的过程中没有按标准评价,仅仅是定性评价。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