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16张PPT)发声练习声部对比要清晰聆听这首歌曲:同学们,歌曲中的“叮铃铃”,你觉得有几种?歌曲的情绪是怎样的?活泼、愉快的情绪两种叮 铃 铃叮 铃 铃跟音乐轻声哼唱歌中的两种“叮铃铃”分别是什么声音?羊脖子上的铃声,牧童的歌声叮 铃 铃试着演唱歌曲视唱《叮铃铃》前4小节旋律,比较 “ ”和 “ ”的不同。顿音要唱得有弹性叮 铃 铃注意主音为主装饰音要唱短※ 这是什么?顿音记号渐强渐弱音乐小知识叮 铃 铃按照歌曲的力度变化记号演唱。这首歌曲用了哪种演唱形式?同学们回答对了,这是一首二声部合唱歌曲。合唱部分是歌曲的扩充,烘托出一个交织在一起的热闹场面,从中听到了铃声、吆喝声、琴声等,表现了牧童赶着羊群悠闲自得地歌唱着的情景。叮 铃 铃分声部试着演唱歌曲,唱出湖南地方风格。《叮铃铃》根据湖南民歌曲调创作而成。湖南民歌不仅有美丽动人的歌词,曲调也清新脱俗,别具一格。有浑圆嘹亮的山歌、优美抒情的小调,有欢快活跃的花灯、还有气势磅礴的劳动号子。代表曲目:《浏阳河》、《刘海砍樵》这是一首具有浓郁的地方风格的歌曲,旋律流畅,情绪欢快、活泼,它描绘了在绿草茵茵的山坡上,牧童们赶着羊群发自内心的欢乐歌唱,抒发了对大自然和生活的热爱之情。总结: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叮铃铃》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音乐表演目标:学生能够用欢快、活泼的情绪准确地演唱歌曲《叮铃铃》,并能够用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2. 创意实践目标:通过整体听赏法、视唱法、奥尔夫教学法等教学手段,学生能够体会歌曲的情绪,感受音乐的旋律美。3. 审美感知目标:通过学唱歌曲《叮铃铃》,学生能够感受到大自然的美丽,激发对生活的热爱之情。4. 文化理解目标:了解湖南民歌的风格特点,体会民族音乐的独特魅力。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能够用欢快、活泼的情绪演唱歌曲《叮铃铃》。2. 教学难点:能够用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体会二声部的和声效果。三、教学过程1. 导入(1)发声练习,声部对比要清晰。(2)同学们,歌曲中的“叮铃铃”,你觉得有几种?两种(3)歌曲的情绪是怎样的?活泼、愉快的情绪2. 新课教授(1)跟音乐轻声哼唱,出示乐谱。(2)歌中的两种“叮铃铃”分别是什么声音?羊脖子上的铃声,牧童的歌声(3)学唱歌曲旋律a. 教师范唱歌曲旋律,学生跟唱。b. 学生分声部视唱旋律。c. 用奥尔夫教学法,引导学生用身体律动表现旋律的高低。(4)学唱歌词a. 教师弹琴,学生跟琴唱歌词。b. 分声部演唱歌曲。c. 引导学生用欢快、活泼的情绪演唱歌曲。(5)视唱《叮铃铃》前4小节旋律,比较 “ 5”和 “ #5 ”的不同。顿音要唱得有弹性注意主音为主装饰音要唱短介绍音乐小知识 。按照歌曲的力度变化记号演唱。这首歌曲用了哪种演唱形式?同学们回答对了,这是一首二声部合唱歌曲。再次聆听歌曲,引导学生发现歌曲的二声部特点。合唱部分是歌曲的扩充,烘托出一个交织在一起的热闹场面,从中听到了铃声、吆喝声、琴声等,表现了牧童赶着羊群悠闲自得地歌唱着的情景。3. 拓展延伸(1)介绍湖南民歌的风格特点。(2)欣赏其他湖南民歌,如《浏阳河》《刘海砍樵》等。4. 课堂总结学生分享本节课的收获,教师总结。这是一首具有浓郁的地方风格的歌曲,旋律流畅,情绪欢快、活泼,它描绘了在绿草茵茵的山坡上,牧童们赶着羊群发自内心的欢乐歌唱,抒发了对大自然和生活的热爱之情。四、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不仅学会了演唱歌曲《叮铃铃》,还了解了湖南民歌的风格特点,体会到了民族音乐的独特魅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运用了多种教学方法,如整体听赏法、视唱法、奥尔夫教学法等,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同时,通过打击乐器的运用,培养了学生的节奏感和协作能力。然而,在教学中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如在二声部的演唱中,学生的和声效果不够理想,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训练。此外,教师还可以提供更多的湖南民歌作品,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湖南民歌的风格特点。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21演示.pptx M09060201A.mp3 M09060201B.mp3 五上6单元叮铃铃.doc 张也 - 浏阳河.mp3 戏剧 - 刘海砍礁 (花鼓戏版).mp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