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学 科 通用技术 年 级 高一 班 级 授课教师章 节 第三章第一节 课题名称 发现与明确设计问题课 型 新授课 授课时间课标要求 根据课标要求,本章的主体学习逻辑是让学生通过实践去体悟技术设计的一般过程,完成属于学生自己的设计方案。课标中要求: 熟悉技术设计的一般过程,经历发现与明确问题、制定设计方案、制作模型或原型、优化设计方案、编写技术作品说明书等技术设计环节的实践。 在本课时的学习中,学生主要就是“经历发现与明确问题”。学业要求 在第三章第一节发现与明确问题这一课时中,学业质量水平的要求主要体现在能体验技术设计的一般过程,理解技术设计的一般原则和方法…… 本课时以“体验”、“经历”为主,学业水平要求较低。教材分析 本课时是第三章第一节:发现与明确设计问题。按照教材教学内容,本课时要经历三个小的学习环节,即:1.设计问题的来源、2.收集和整理信息、3.设计问题的明确。教材中是以学生联想元宵节花灯,为学校校庆设计广告宣传灯为主线进行本课学习的。结合我校实际情况,教材主线并不十分贴合我校学生学情,故在研读教材后,在教材整体学习活动不变的情况下,更改了学生学习的情境,由“校庆广告灯组的设计问题”变成“观察日常生活、学习中的设计问题”,更贴合本校学生学习实际,学生学习主动性更好,学习效果更好。学情分析 本章的学习主题是“制定我的设计方案”,前期在第二章的学习中学生已经学习了设计的一般过程、设计的一般原则、技术图样等理论知识,有一定的理论基础。在本章的学习中,按照课标和教材要求,学生要想扎实的内化学习技术设计的基础知识,我们必须通过实践去体会和感悟。所以本章的学习,根据我校学生实际,创设了符合我学校学生真实学情的真实情境,即安排学生从“观察日常生活学习发现设计问题”为出发点,让学生经历发现与明确问题、制定设计方案等一系列设计的一般过程,完成属于自己的设计方案。 本课时就是本章学习的第一步,让学生从“观察日常生活、学习发现设计问题”为出发点,首先经历发现与明确问题,为本章学习开好头。 万事开头难,根据学生学情调查和学生心理分析,对于本课时的学习,学生是十分容易忽视的。课前教师学情调研时,绝大部分同学在被询问“让你设计制作一个物品,你要怎么一步一步来进行时”,答案都以画设计图为首,是极易忽视对于设计问题的发现和明确的,所以对于“发现与明确设计问题”在设计过程中重要性的认识引领,对于学生学习也是非常重要的,教师应当在课时教学中给予正向引导。教学目标(核心素养) 1、能结合具体案例的辨析,形成对技术的理性态度和评价。(技术意识) 2、面对熟悉的技术情境,能运用技术语言分析技术问题;能针对某个技术问题解决实例,设计一般的试验方案,撰写试验报告,形成良好的亲近技术的情感。(创新设计)教学重点 追溯问题的来源,明确发现设计问题的重要性,掌握发现问题的一般方法。教学难点 通过收集与整理信息明确设计问题。教学过程流程图教学过程教学阶段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新 课 引 入 情景引课 播放视频《一线万金》 思考;为什么经理会觉得非常值得呢? 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问题更重要。——— 爱因斯坦。 《学记》记载:“善问者如攻坚木,先其易者,后其节目,及其久也,相说以解。不善问着反此”。 陶行知先生也曾说过:“发明千千万,起点在一问。 从人类发展角度看,技术的发展过程也是也是人类不断地发现技术问题,不断进行设计从而解决问题的过程。 设计意图:指出发现设计问题的重要性。 学生观看视频,每位学生通过教师的情境导入,明确本节内容的重要位置,是本章开头的关键环节,发现生活和学习中的设计问题是一件非常光荣和自豪的事情,激发学习内驱力,进而为接下来课程的进行打下了坚固的基础。教 学 环 节 新课讲解 1、设计问题的来源 阅读案例 刘辉是李明的同学,在一次搭乘公交车时,他注意到城市街道交通繁忙,公交车走走停停,特别是交通路口遇红灯时更需等待一段时间。汽车在运行状态下经常停车,对油耗会有影响吗 是否会增加城市的空气污染 这些问题引起了刘辉的思考。为此,刘辉请教了一些汽车司机,他们都认为,运行状态下经常停车造成油耗增加;刘辉又访问了临街住户及路边行人,他们都觉得堵车路段的空气污染特别严重。根据调查的结果,刘辉提出了一个设想:能否在汽车上设计一个装置,在临时停车踩刹车时,发动机自动熄火。当松开刹车需要前进时,发动机自动启动。这样不但可以减少汽车的油耗,而且有利于减少空气污染。由于这项设计刘辉自己还难以实现,他通过邮件向一家汽车企业反映了调研的情况和设计问题,并提出了建议。 设计意图 :通过阅读案例使学生理解发现和明确设计问题的过程。 1、第一种是人类生存遇到必须解决的问题,如:人类基本的衣、食、住、行问题; 【思考】日常生活中你看到的红绿灯能发现什么问题吗? 第二种是用户指定的设计问题,如青蒿素的发现与提取等。 主动地发现问题 第三种是设计者根据一定的目的,主动发现的设计问题。例如:弗莱明发现-青霉素、爱迪生-电灯、鲁班-锯子。 小结:第一种和第二种设计问题都是比较确定的,而第三种问题,需要设计者主动地寻找和发现。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技术设计的源泉,也是技术设计的动力。 活动一:学以致用 日常生活是设计问题的重要来源。请你通过对日常学习、生活的观察思考,提出你发现的设计问题并“制定我的设计方案”,指出你所用到的信息收集和整理的方式方法。(学习任务单) 1、日常学习、生活中发现的问题? 2、你们觉得怎样设计来解决这个问题,“制定我的设计方案”。 3、指出你所用到的信息收集和整理的方式方法是什么? 设计意图: 发现日常生活中的有意义的设计问题,对发现的设计问题收集和整理体悟收集和整理新的的方法。 收集和整理信息 (1)信息的收集:了解信息收集和整理的基本方法,并通过实践加以体悟。 要全面:信息收集的时间跨度要足够长;信息收集的覆盖面足够大。要真实准确:可靠性要高,力求准确无误。 收集信息的方式:实地调查,用户调查,向专家咨询,互联网调查。 (2)信息整理的常见方式 分类整理:把收集到的信息按性质和内容分类归纳整理。 去伪存真:把收集到的信息进行鉴别处理,区分信息的真伪和可靠性。 把握重点:对信息进行筛选处理,按重要性排序。 生成信息:进一步对信息进行分析与综合,抽象概括为所需要的信息。 (3)信息整理的常用方法 分类法-按信息的某一要素归纳整理。 比较法-对同类信息进行对比分析。 核对法-对可能有用的信息进行调查、收集、佐证、审核查对等。 评估法-请专家学者对信息的价值和可靠性进行评估。 分析法-对信息内容的可靠性、合理性,以及产生的效果因素、价值因素和成因素进行逻辑分析和判断,评价信息的可靠性和合理性。 设计问题的明确 (1)明确设计的价值 在开展技术设计前,一般需要对设计的价值、设计的技术要求、设计的限制、设计格力和条件加以明确。 计划开展的设计是否是市场或用户需要的,是否能满足用户对产品功能、性质量和数量的要求。 计划开展的设计的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如何。 计划开展的设计是否具有创新性,是否具有技术推广的价值。 计划开展的设计成本情况如何。 (2)明确设计的技术要求 设计的技术标准。设计的标准也叫设计规范,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设有专门的网站,提供免费的国家标准查询服务。 设计的主要技术难点。 要考虑设计委托人或者产品使用者的设计要求。 (3)明确设计的限制 设计的限制是指设计产品的活动受到时间、成本、环境等约束。 (4)明确设计的能力和条件 个人或团队的设计能力。设计需要的材料、设备和技术。其他设计的条件。 活动二:牛刀小试 请从明确设计问题的“设计的价值”、“设计的要求”、“设计的限制”以及“设计的能力和条件”的角度来分析学习任务一中所发现的问题是否明确。 设计意图:通过设计问题的明确理解开展设计前要从四个方面对设计问题进行明确有助于提高效率、满足用户的需求、避免资源浪费等。。 学生跟随老师的引导,通过带着问题阅读案例分析完成活动一。 学生跟随老师的引导,通过观察和回想,结合生活学习中的设计问题设计方案。小组长在此环节中组织小组人员自主探究思考后进行问题的汇总与整理,并组织小组成员思考讨论还有无其他设计问题。收集和整理信息,展示交流。 跟随教师根据课件学习信息收集的方法、信息收集的两点基本要求,信息整理的常见方式和方法等知识点。 学生先跟随教师的活动导入,明确本学习活动的学习任务。同时跟随教师的追问思考设计问题需要明确的“设计的价值”、“设计的要求”、“设计的限制”以及“设计的能力和条件”等方面内容相关信息。课 堂 小 结 技术设计界的问题形形色色,存在于世界的每一个角落。发现与明确问题是设计中的第一步,也是至关重要的开始。能不能发现问题、明确问题,将关系到能否找到一个好的切入点,能否推动科技的发展与创新。日常生活隐藏着丰富的问题资源,我们要做生活中的有心人,多观察生活,希望同学们都能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为社会做出小我的贡献。课 后 作 业 许多同学看书、写字的姿势不正确,你能从人的角度、笔的角度、书的角度提出一些设计问题吗?进行相关信息的收集和整理。板 书 设 计 3.1 发现与明确设计问题教 学 反 思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