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课时教学设计课题 正确认识中华传统文化1.教学内容分析本课是统编版高中思想政治——必修四哲学与文化第七课第二框的内容,本课再文化生活中的学习处于一个承上启下的位置。 本块内容主要依据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思想,讲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主要内容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特点,以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 党的18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始终从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深度看待优秀传统文化,从国家战略资源的高度继承优秀传统文化,从推动中华民族现代化进程的角度创新发展优秀传统文化,使之成为实现两个100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根本性力量。 通过学习本框内容,引导学生在辩正认识中华传统文化、正确对待外来文化以及科学分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等过程中,帮助学生树立科学精神,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正确认识中华传统文化,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2.学情分析 在学习本科之前,我们已经初步的学习了文化相关的内涵和功能,因此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学习的基础,中华文化是文化特殊性的展示。 中华文化与我们的学生的实际生活息息相关,在混乱而复杂的文化生活中,中学生已经初步的具备了一些辩证辩证先进文化和落后文化的能力。 在现如今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展现出来的形式多种多样,容易激发学生对于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兴趣。3.目标确定 (1)结合具体实例,了解中华文化的产生发展,讲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主要内容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特点。 (2)通过自主探究,理解中华文化的特征,懂得中华文化是世界文明古国中唯一没有中断而延续至今的文化,明确中华文化的影响,认同中华文化。 (3)通过合作探究,明确对待中华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和原则,能够用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等认识、分析、对待中华传统文化。 (4)通过情景材料分析,明确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更好地同中国当代文化相融通,展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4.学习重点难点 难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容及特点 重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5.学习活动设计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环节一:视频导入教师活动:PPT展示《新龙门客栈》的视频展示越剧从兴起到发展过程的材料,思考:中华文化是怎么产生和发展的?学生活动:学生根据情景材料自主思考,中华文化的产生和发展过程。设计意图:通过最近的文化现象视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以正确态度看待中华传统文化的历史发展,探究中华文化的产生和发展过程。环节二:合作探究教师活动:展示《新龙门客栈》的核心主题。兴起到发展过程的材料,思考:《新龙门客栈》体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哪些内容?学生活动:学生根据情景材料,同桌合作探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容。设计意图:坚持以学生为主体,通过合作探究的方式进行难点突破。环节三:自主学习教师活动:提问:我国中华传统文化体现在哪些方面?学生活动:学生自主思考,以文学、艺术、科技 等等各个方面。设计意图:以提问的方式展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富多彩,增强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环节四:合作探究教师活动:展现材料——越剧从时间线上到现如今流派的划分。补充中华的特征——包容性学生活动:学生分小组讨论,中华文化的特征源远 流长、博大精深以及包容性设计意图:通过合作探究,引导学生突破本节课的重点,深入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特点环节五:情景探究教师活动:展示材料古代中国的“汉字文化圈”。京剧大师梅兰芳率团访问美国。思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什么意义?学生活动:学生自主探究,总结中华优秀传统文 化的意义。(对本民族、对世界)设计意图:通过情景探究,引导学生体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性,认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环节六:情景探究教师活动:展示《梁山伯与祝英台》历史剧材料,梁祝二人因封建礼教的阻挠导致了悲剧结局,思考:中华传统文化我们要全盘继承吗?学生活动:学生自主探究,对待中华传统文化的 正确态度。设计意图:通过情景探究,引导学生总结概括对待中华传统文化的态度,引导学生在纷繁复杂 的文化生活里,明辨文化糟粕和文化精华。环节七:合作探究教师活动: 思考:越剧走上亚运开幕式舞台,走向世界,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影响力。说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今天有何价值? 材料①:《穆桂英挂帅》中“有生之日责当尽,寸土怎能够属于他人”饱含家国情怀等,这些戏词为什么能深入人心,引发人们的共鸣? 材料②:我国传统的孝强调“君为臣纲”“父为子纲”的“忠孝”。我们在倡导孝敬父母的前提下,强调权利与义务相统一,孝道由此推动了家庭和谐、社会稳定。思考:材料说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解决今天遇到的现实问题有何价值? 材料③:自古以来,中华民族爱好和平,始终崇尚和谐和睦、友好合作。“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中国传统文化崇尚和合共生,主张和而不同。“和合”理念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标识,也是新时代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思想基础与价值支撑。思考:材料说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今天有何世界意义?学生活动:合作探究,同桌两人为一组,根据情景 材料,分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 ①对中华民族的意义: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共同的 精神标识,涵养着中华民族共同的价值观。能够激 发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有助于促进民族团结,维 护国家的安全和统一,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②对解决社会问题的意义:能为解决当代中国和世 界发展中的许多问题提供有益借鉴。 ③世界意义:有助于正确认识和处理国际关系,推动建立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设计意图:通过合作探究,引导学生根据情景材料,共同探讨探讨出中华优秀文化在当代社会中 价值体现,突破难点环节六: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懂得了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共同的精神标识,涵养着中华民族共同的价值观。我们要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鉴别地加以对待,有批判地予以继承,用中华民族创造的一切精神财富来以文化人、以文育人。学生活动:学生根据情景材料自主思考,中华文化的产生和发展过程。6.板书设计7.作业与拓展学习设计:1.预计四十分钟的时间完成优化设计1-10题。 2.尽可能多的收集我国传统文化的表现形式,并且思考我们现如今应该如何对待传统文化?8.特色学习资源分析、技术手段应用说明:收集传统文化的热点视频,用情景探究的方式,将社会热点与知识点相结合,将课本教学与新媒体手段相结合,体现学科的特点。9.教学反思与改进:优点:1.将社会热点新闻与课本知识将结合,将教学理论与具体实际相结合,充分体现出学科的特点。2.在授课中插入视频,能够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 缺点:1.本人在优秀的传统文化方面见识浅薄,底蕴不够深厚,在文化生活的讲解中捉襟见肘。 2.在课例中缺少党和国家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视案例,不能从高度上展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性。 改进:1.深入学习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加自己的文化底蕴。 2.在后期的学习中,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党和国家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视,引导学生以自身的努力,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换、创新型发展。10.学习评价设计:知识获得:通过本节课的情景探究、合作探究,学生可以掌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容和特点。能力提升:通过情景探究,提升学生的思辨能力,增强学生对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