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教学课题 第十章 第1节 辽阔的海域教学内容 世界海洋大国、漫长的海岸、众多的岛屿教学 目标 1.说出我国的近海海域,了解渤海、黄海、东海、南海之间的大致界线。(区域认知) 2.知道我国有漫长的大陆海岸,了解杭州湾南北地区大陆海岸类型的差异。(区域认知) 3.了解台湾岛、海南岛和崇明岛的形成原因;知道舟山群岛是我国最大的群岛。(区域认知) 4.能在地图上指出台湾海峡和琼州海峡,说出海峡在海上交通方面的重要作用。(区域认知、综合思维能力)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 说出我国的近海海域,了解渤海、黄海、东海、南海之间的大致界线。 2. 知道我国有漫长的大陆海岸,了解杭州湾南北地区大陆海岸类型的差异。教学难点 能在地图上指出台湾海峡和琼州海峡,说出海峡在海上交通方面的重要作用。教学辅助 材料与手段 多媒体课件 创设情境法、读图分析法、合作学习法、案例分析法教 学 过 程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一、导入新课 一、播放我国海洋宣传片《海洋是生命的摇篮》。 二.思考交流:1.为什么说海洋是生命的摇篮? 2. 视频中我国的海洋岛屿开发主要在哪些省份?涉及到哪些方面? 一、观看视频 二、思考并交流问题。二、教学过程 探究一:关注世界海洋大国 1. 认识近海海域 出示地图、问题,引导学生完成。 任务导向: (1)在图中圈出我国近海海域?找一找各海域之间的分界线分别是什么? (2)说一说我国14个沿海省区是哪些? 2.对比海洋特点:引导学生分析其位置特征和面积大小。 (1)渤海: (2)黄海: (3)东海: 补充介绍:台湾以东太平洋海域位于琉球群岛以南、巴士海峡以东,地震火山活动和灾害性海浪频繁。 (4)南海: 3.探我国的管辖海域 问题导向: (1)我国管辖的海域主要包括哪些部分。 (2)各部分的范围是如何规定的? 强化海洋领土,增强学生的爱国意识: 领海与内水同为我国领土的组成部分,我国对其水域及其上空、海床、底土拥有主权。 拓展学习:上网查阅《中华人民共和国领海及毗连区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法》及相关资料,了解我国管辖的各类海域的面积及我国享有的权益。 探究二:走进漫长的海岸 1.认识海岸界限 找一找:我国大陆海岸线南北各到什么地方? 2.辨识我国海岸类型 问题导向: (1)我国大陆海岸的类型有那些? (2)杭州湾南北的海岸类型有什么不同? 图文补充拓展: 在我国热带、亚热带部分大陆和岛屿,还分布有独特的珊瑚礁和红树林海岸。台湾东部的太平洋沿岸是我国海岸地形最丰富、奇特的地区。 归纳总结:我国海岸自然资源丰富,仅潮间滩涂面积就有3.8万平方千米,水深0~15米的浅海面积12.4万平方千米。 3.了解海湾与河口 读图分析: (1)找出长江三角洲地区的海湾及入海的河流,说说我国海湾和河口众多的原因。 (2)找出长江三角洲地区主要的港口城市,并说出它们所濒临的海。 拓展阅读:我国的海岸曲折蜿蜒,既有许多平直岸段,也有许多海湾、河口。我国面积大于10平方千米的海湾有160多个,较大的河口有30多个。海湾和河口地区自然条件优越,成为我国人口、城市密集和港口众多的地区。这些地区生态环境敏感、脆弱,大规模的开发、利用已经引发了许多严重的环境问题,影响到沿海地区的可持续发展。 探究三:认识众多的岛屿 1. 三大岛屿 我国拥有面积大于500平方米的岛屿6500多个,绝大多数分布在东海和南海。我国岛屿岸线的总长度约1.4万千米。 补充:台湾岛、海南岛均属于大陆岛,崇明岛属于冲积岛。 拓展材料:崇明岛 崇明岛地处长江口,是中国第三大岛,被誉为“长江门户、东海瀛洲”,是中国最大的河口冲积岛,面积为1200.68平方公里。 崇明岛是长江三角洲发育过程中的产物,长江奔泻东下,流入河口地区时,由于比降减小,流速变缓等原因,所挟大量泥沙于此逐渐沉积。 2.两大群岛 我国有些岛屿成群分布,成为群岛,如庙岛群岛和舟山群岛。 展示:舟山渔场—最美海上牧场 补充材料:钓鱼群岛 我国台湾省的钓鱼群岛由8个无人岛礁组成,总面积约为6.3平方千米。其中,钓鱼岛面积最大,约4.3平方千米,最高点海拔约362米。该群岛散布于北纬25°40′~26°、东经123°~124°34′之间的海域,距离我国台湾省基隆市约190千米、福建省福州市420千米。钓鱼群岛战略位置重要,周围海域拥有丰富的资源。钓鱼群岛自古以来就是我国神圣的领土。 3.两大海峡 有些岛屿与大陆之间形成海峡,它们的宽度较小、水流较急、深度也较大,多为交通要道。 1.小组合作学习:读图分析+展示交流: (1)自北向南呈弧状分布的海洋有渤海、黄海、东海、台湾岛以东的太平洋海域、南海,其中渤海是我国的内海。 (2)海域分界线 渤海和黄海分界线:老铁山角——蓬莱角 黄海和东海分界线:启东角——济州岛 东海和南海分界线:南粤岛——鹅銮鼻 (3)我国14个沿海的省区: 辽、冀、津、鲁、苏、沪、浙、闽、台、粤、港、澳、琼、桂。 2.对比分析: (1)渤海是我国的内海,为山东半岛和辽东半岛环抱,面积最小。 (2)黄海因黄河泥沙导致的海水呈黄色调而得名。 (3)东海是东中国海的简称,其南部为祖国大陆与台湾省之间的台湾海峡。 借助地图说一说,并联系板块构造的知识。 (4)南海是南中国海的简称,分布有众多岛屿、岩礁、沙洲和浅滩,统称为南海诸岛。 3.合作学习: (1)内水、领海、毗连区、专属经济区、大陆架等。 (2)读材料解读:以我国政府公布的各相邻基点之间的直线连线为基线,该线向陆地一侧海域为我国的内水(内海)。 说出我国的内海有渤海和琼州海峡。 以我国的领海基线为界,垂直向外12海里为领海,再向外12海里为毗连区。领海基线以外200海里以内为我国的专属经济区。大陆架为我国陆地领土在领海以外的全部自然延伸。 课后利用网络查一查,做好记录。 1.阅读材料和地图,说一说:我国大陆海岸漫长曲折,北起辽宁省的鸭绿江口,南到广西壮族自治区的北仑河口,全长1.8万多千米。 2.图中标一标,说一说: 我国大陆海岸主要有平原海岸和山地海岸两大类,大致以杭州湾为界,以北两类海岸交错分布,以南则基本上是山地海岸。 说一说 3. 分析交流: (1)地形平坦,水源充足,土壤肥沃,农业发达,交通便利。 (2)上海、宁波、舟山临东海。 苏州濒临京杭运河。 读一读 1.分析交流:在图中圈出我国的三大岛屿,并说出其特点及成因。 台湾岛、海南岛、崇明岛 记录整理 读一读 2.说一说:庙岛群岛位于黄、渤二海交汇处,北与辽宁省的老铁山对峙,南与蓬莱县相望。军事上,为渤海"咽喉",卫京津"门户”。 舟山群岛是我国最大的群岛,附近的舟山渔场是我国最大的渔场。 读一读 3.标出海峡并说一说:台湾海峡和琼州海峡。三、课堂小结 总结归纳,本节课的主要知识框架。四、板书设计五、作业布置 教材课后作业及教辅资料作业六、教 学 反 思 1.问题导向,引导学生自主读图,标画、读取、归纳,培养学生良好的用图习惯,培养学生良好的地理素养。 2.利用影像资料拓展学生的视野,能真实的去感受海洋国土,注重爱国主义教育,增强学生的海洋领土意识。 3.注重课堂所学知识之间的关联,引导学生建立清晰的知识网络。 4.课堂中利用适当的问题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全员参与,提高学习的效率。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