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5.3《正确运用复合判断》教学设计【课标要求】1.知道判断的基本特征;了解形成恰当判断的条件;学会正确运用判断;结合具体的判断活动,区分不同的类型。2.掌握演绎联言推理、选言推理的方法;评析常见的推理错误。【学习目标】1.通过对中美关系的分析,把握联言选言判断的含义、逻辑结构;借助对中美关系的推理,学生能够掌握联言判断的推理规则,体会联言判断与推理的价值。(政治认同 法制意识)2.通过典型观点的评析,学生能够掌握选言判断两种类型的区别;通过对美国推理逻辑的批判,学生能掌握选言判断的逻辑规则,体会到选言判断及推理的价值。(科学精神,公共参与)【重难点】1.联言判断的真假值及推理2.选言判断的真假值及推理【教学方法】议题式、情境探究式【课前任务单】自主阅读课本,预习以下知识1.了解复合判断的含义、构成、种类及分类依据。2.了解联言判断、选言判断的含义、构成。3.了解联言判断、选言判断的真假值特征。4.了解联言推理及选言推理的推理规则。5.阅读时政资料【课堂任务单】议题如何运用联言选言把握中美关系?新课导入:中美关系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双边关系,中美关系搞好了,世界受益。但令人遗憾的是,目前中美关系依旧是春寒料峭。今天就让我们运用逻辑与思维中,联言、选言判断与推理的知识,沿着这四个议学环节分析中美关系,完成本节课的学习任务。议学环节一:中美关系,如何把握?【议学情境】视频《全国两会外长记者会》当前,中美关系又走到一个新的历史关口,面临空前复杂严峻的局面。请你来当新闻评论员,结合视频记录和时政素材就当前的中美关系用复合判断作出评论。【议学任务1】当前,中美关系又走到一个新的历史关口,面临空前复杂严峻的局面。请你结合视频记录和时政素材就当前的中美关系用复合判断作出评论。【议学成果】一、复合判断及种类联言判断 选言判断 假言判断含义 断定对象的几种情况同时存在的判断 断定对象的可能情况的判断 断定事物某种情况的存在(或不存在)是另一情况存在(或不存在)的条件的判断常用联结项 既......又......; 并且; 不但......而且......; 虽然......但是; 或者.....或者......;要么.....要么......;不是.....就是......; 如果......那么......;只有......才......;......当且仅当.....老师关于中美关系也有自己的几个观点,请同学们来辨别一下。请同学们自主探究,完成以下议学任务。【我来辨别】1.中国和美国是世界上举足轻重的大国。2.中国和美国是贸易合作伙伴。3.合作共赢是中美关系半个世纪以来的真实叙事,也是双方应当继续争取的共同目标。4.“印太战略”,有利于维护美国的利益,但不会破坏亚洲地区的和平。【议学任务2】自主探究:1.观点一、二是否为联言判断,并说明理由?2.你是否认同观点三、四对中美关系的判断?说明理由。【议学成果】联言判断的真假值特征:(1)联言判断的真假取决于联言支的真假。(2)联言判断中,当且仅当,组成它的每个联言支都是真的,这个联言判断才是真的通过我们刚才对中美关系的分析,我们知道了中美之间存在竞争、合作、冲突。以这些联言支为前提,你会推出什么结论?学生自主探究,完成以下任务【我来推理】从当前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我们更应该认识到合作才是两国关系健康发展的基础。这就是联言推理的分解式。通过联言推理的分解式,我们可以将中美关系中的合作从众多共存的情况中分割出来,从而实现了认识由肯定主体到突出重点的转化【议学成果】二、正确运用联言判断和推理1.联言判断的含义、结构2.联言判断的真假值特征:3.正确运用联言推理的方法①联言推理的合成式:前提断定联言支都为真,结论中联言判断就为真。①联言推理的分解式:前提断定联言判断为真,结论中联言支就为真。4.联言推理的意义(1)将分别存在的对象情况综合成比较全面的认识(2)实现认识由肯定总体到突出重点的转化议学环节二认知偏差缘起于何?可是美国在对待中美关系上,认知出现了偏差,接下来让我们通过一段材料,来分析美国的认知偏差,及其原因。【议学情境】美方一些政客长期抱守过时的冷战思维不放,把中国当成最主要对手和最大地缘政治挑战。美国总统拜登公开片面渲染两国竞争,美国会众议院继续鼓噪所谓“中国对美国安全和利益构成威胁”。从特朗普政府到拜登政府,美国不断借口泛化国家安全概念,滥用国家力量、无理打压中国企业,将经贸科技问题政治化、武器化,将两国间正常的企业和市场竞争异化为国家存亡之争。深陷“竞争”焦虑的美国政客们仍摆脱不了零和博弈思维,认为中美关系不是你输我赢就是你兴我衰的。在全国两会外长记者会上,外长秦刚强调,所谓“战狼外交”就是一个话语陷阱,制造这个话语陷阱的人,或者不懂中国和中国外交,或者无视事实,别有用心。中美关系健康与否关系亚太发展,亚太要么成为合作共赢的舞台,要么成为地缘博弈的棋盘。【议学任务3】结合美方的观点,谈谈其对中美关系的认知有何偏差?为何会存在这样的偏差?要求:对照导学案先自主思考,再合作探究。我们从材料中提取了几个观点,请同学们来辨析。请同学们小组合作探究,完成以下议学任务【我来辨别】1.王毅认为制造“战狼外交”话语陷阱的人,或者不懂中国和中国外交,或者无视事实,别有用心。2.亚太要么成为合作共赢的舞台,要么成为地缘博弈的棋盘。3.中美两国竞争的结果,要么是美国赢了,要么就是中国赢了。【议学任务4】合作探究:1.从判断的结构上,分析以上判断有何不同?2.你是否认同以上观点?并说明理由。【议学追问】美国的错误认识启示我们在运用选言判断时应该注意什么问题?【议学成果】三、正确运用选言判断和推理1.选言判断的分类2.选言判断的真假值特征(1)相容选言判断:①相容选言判断是真的,要求它的选言支中至少有一个是真的,也可以都是真的。②如果没有选言支是真的,这个选言判断就是假的。(2)不相容选言的判断:①不相容选言判断是真的,要求它的选言支中有且只有一个是真的。②如果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选言支是真的,或者没有选言支是真的,这个不相容选言判断就是假的。3.正确运用选言判断需要注意的问题:议学环节三 利益交织如何选择【议学情境】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但是一段时间以来,美国一些政客在国际上大肆鼓噪“脱钩”,以所谓“战略竞争”定义中美关系,对中国采取一系列贸易限制措施和保护主义做法,美国这些政客对世界经济科技发展进行政治化操弄,鼓吹和推动“脱钩”。不仅损害他国利益、国际社会共同福祉,而且也将对美国自身利益带来深远负面影响。美国种种行径严重破坏市场规则和国际经贸秩序,威胁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稳定,危害世界经济复苏发展,引起国际社会普遍担忧有些美国政客认为,中美经贸关系,要么是合作关系,要么是战略竞争或贸易冲突。既然美国将中国视为“战略竞争对手”,那么便不存在美国对中国制造贸易冲突的事实。 亚太要么成为合作共赢的舞台,要么成为地缘博弈的棋盘。中方认为,地缘政治陷阱会给全球带来灾难性后果,必须摒弃以实现合作共赢。【议学任务5】结合材料和现实,请分析美国政客和中方的推理结论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要求(1)将思路写在导学案上(2)小组合作探究补充完善答案(3)小组代表上台讲题【议学成果】【议学延伸】人间正道何惧沧桑当理性战胜情绪,和平才能迎来希望,相信中美两国一定能回归建设性发展轨道。作为勇担历史使命的新时代中国青年,我们一定要学会科学思维方法,理性地观世界,自信地看中国。【课堂小结】【课后作业】我是外交发言人——美国,我要对你说......当前中美关系处在十字路口,面临前所有未的挑战和不确定性。中美关系何去何从,直接影响两国根本利益,并影响世界和平与发展。【议学追问】综合运用本节课所学的联言、选言判断与推理的知识,撰写一篇短评。要求:①围绕主题,观点明确;②论证充分,逻辑清晰;③学科术语使用规范;④总字数在250字左右。【课后任务单】1.收看2023年两会外长记者招待会的视频2.收看习近平出席中国共产党与世界政党高层对话会并发表主旨讲话的视频附随堂练习一、单选题1.某单位要给职工发书报费,其过程如下。之所以会有误解,是因为员工理解的单位通知与领导解释的区别在于①通知是一个联言判断,解释是一个相容选言判断②通知是一个相容选言判断,解释是一个不相容选言判断③通知要求两种情况同真,解释要求两种情况至少一真④通知要求两种情况同真,解释要求两种情况有且只有一真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2.某中学举行校运会,高二年级5班的同学对男子长跑1500米项目由谁来参加,班委会进行了如下摸排:①如果王一玮参加,那么方子乐不参加②只有方子乐参加,陈世杰才参加③只要陈世杰不参加,段成化就会参加④要么王一玮参加,要么林佳庆参加最后,段成化确定不参加那么,最终参加的是A.陈世杰、王一玮、方子乐B.方子乐、林佳庆、陈世杰C.陈世杰、方子乐、王一玮D.陈世杰、方子乐、林佳庆3.疫倩面前,一幕幕感人的画面在各地上演,医务工作者、社区工作人员、网格员等冲锋在前,奋战一线,虽然我们叫不出他们的名字,但是他们有着共同的名字“抗疫勇士”。“虽然我们叫不出他们的名字,但是他们有着共同的名字‘抗疫勇士’”,该判断是A.简单判断中的性质判断B.复合判断中的选言判断C.复合判断中的联言判断D.复合判断中的选言判断4.随着我国二孩三孩政策的实施,儿童经济成为更为活跃的消费力量。有人认为:“儿童经济既有衣食住行的现实考量,又有精神滋养的渴求理想。”该判断①是复合判断中的联言判断,断定两种情况同时存在②组成的两个联言支都是真的,因此这个判断是真的③是人们对实践的切身体会,因此可以断定为真判断④属于简单判断中的特称判断,断定认识对象的性质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5.微电子科学与遗传工程学都是新兴科学。这一语句表达的是A.性质判断B.关系判断C.联言判断D.选言判断6.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上述论断属于A.简单判断中的性质判断B.复合判断中的选言判断C.复合判断中的联言推理D.复合判断中的联言判断7.2022年12月16日《阿凡达:水之道》正式在国内院线上映,观众虽然期待值爆表,但是对于电影本身的评价却褒贬不一,观影后,观众一致认为:电影的视觉效果很壮观,叙事技巧很平庸。上述观众的判断①是复合判断中的联言判断,断定几种情况同时存在②属于简单判断中的关系判断,断定对象之间的关系③若有一个支判断是假的,那么这个判断就是假的④若是真的,要求其所有的支判断至少有一个是真的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8.一般认为,国家的基本构成要素包括人口、领土、政权和主权,它们是国家得以存在和发展的基本条件,缺一不可。据此,就国家和上述四个基本要素之间的关系作出的假言判断正确的是①一个政治实体只有具备人口、领土、政权和主权等基本构成要素,才能称其为国家②国家作为一个政治实体,不仅有人口,而且要有领土、政权和主权等基本构成要素③只有一个政治实体是国家,才会具有人口、或领土、或政权、或主权等基本构成要素④如果一个政治实体是国家,那么它由人口、领土、政权和主权四个基本要素构成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9.“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这一判断是A.特称肯定判断B.单称肯定判断C.联言判断D.选言判断10.小华读了篇散文后,评论道:“这篇散文不但文笔生动,而且富有哲理。”对此,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这个判断的联言支是“这篇散文文笔生动”B.当“富有哲理”为假时,整个判断则为假C.这是一个联言判断,其判断结构是p或者qD.从真假值上看,该联言判断的真假无法断定11.下列对联言判断理解正确的是①只有需要将分别存在的对象情况综合成比较全面的认识时才运用联言推理②如果一个联言判断是真的那么它的联言支一定都是真的③其前提所断定的几种对象情况同时存在,在结论中断定其中的个别情况也存在④由前提所断定的几种情况同时存在,结论中断定的个别情况不一定存在A.①②B.②③C.①③D.③④12.“小明并非既会骑马又会驾车。”根据联言推理及其方法,下列各项中断定必然为真的是A.如果小明不会驾车,那么他一定会骑马B.如果小明会驾车,那么他一定不会骑马C.小明既不会骑马,也不会驾车D.小明会骑马,但不会驾车参考答案1--5:ADCAC 6--10:DABCB 11:B 12:B教学反思1.优点本节课以培养科学精神为主旨,渗透大教单元教学理念,坚持整体构建、层次推进实施综合性教学。采用议题式教学,结合真实的具体案例情景,体现了活动型学科课程的特点。本节课以“如何运用联言选言把握中美关系”为议题,沿着“中美关系如何把握?认知偏差源起于何?利益交织如何选择?人间正道何惧沧桑!”四条脉络,注重正向价值引领,立足立德树人,发展学生学科核心素养,创设导向课堂教学任务、富有思辨拓展特点的问题情境,在分析中美关系中,让学生学会运用联言、选言判断及其推理的方法这些相关核心概念和方法。本节课渗透大单元教学理念,加强模块间知识融合,以中美关系作为材料背景,在分析中美关系中,将选择性必修三与选择题必修一国际关系的知识融合在了一起。本节课还加强了模块内知识融合,将第五课第三框的联言、选言判断的内容与第六课第三框的联言选言推理的知识融合在一起。同时,本节课坚持了教考结合,在设置第三个议学情境时,仿照青岛一摸中的17题的第(3)问的材料呈现及问题设置方式,让学生分别评析中美两国不同的推理,从而实现了学生在做中学,用中学。2.不足本节课的知识容量大,学生的巩固落实时间不足。教师在点评上有的环节不及时,课后作业环节挪到课内做情感升华会更好。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