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三单元 物质构成的奥秘—2023~2024学年九年级化学人教版期末复习知识小锦【学习目标整合】知道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等微观粒子构成的,知道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分子是保持其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能用分子的观点解释生活中的某些变化或现象。认识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的;能根据原子的核电荷数判断核内质子数和核外电子书。了解原子结构示意图是一种模型化的方法,知道可以通过实验、想象、推理、假说、模型等方法探索物质的结构。了解原子核外电子是分层排布的;了解典型元素(稀有气体、金属和非金属)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特点。知道原子可以结合成分子,也可以转化为离子。认识相对原子质量的含义及应用。认识物质是由元素组成的,知道质子数相同的一类原子属于属于同种元素。了解在化学反应中元素的种类是不变的,能对元素进行简单的分类。了解元素符号所表示的意义,能正确书写常见元素的名称和符号。初步认识元素周期表,能根据元素的原子序数在元素周期表中查到该元素的名称、符号、相对原子质量等信息。初步认识元素性质与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特别是最外层电子数密切关系。【思维导图回顾知识】【重难知识易混易错】一、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种类 构成物质分子 气体(如N2,稀有气体除外)、非金属氧化物(如H2O,CO等)、有机物(如CH4,C2H5ОH等)原子 金属单质(如Fe、Al等)、稀有气体、金刚石、石墨离子 大部分碱(如NaOH等)、盐(如NaCl,CaCl2等)二、分子1、定义: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2、性质:(1)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2)分子总是在不断运动着,温度越高,运动速率越快(3)分子之间有间隔。且温度越高,间隔越大;压强越大,间隔越小。(4)同种分子构成的物质化学性质相同,不同种分子构成的物质化学性质不同。3、分子运动的实验(1)现象:烧杯a中的溶液逐渐酚由无色变为红色(2)结论:分子在不断运动;浓氨水能使酚酞溶液变红。三、原子1、定义: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一定条件下可再分,如核裂变)。.原子的结构(1)构成原子是不显电性的,原子序数=质子数=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表示(原子结构示意图)用原子结构示意图可以简明、方便地表示原子核外电子的分层排布, 现以钠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为例说明:应用应用分类 结论及判断依据判断原子、离子 原子 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离子 阴离子 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阳离子 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判断得失电子情况 易失电子 最外层电子数<4易得电子 最外层电子数>4化学性质对比 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相等,化学性质相似注意:a.原子核内一定有质子,但不一定有中子(如:有一种氢原子核内只有1个质子)b.原子核内质子数不一定等于中子数c.不同种类原子的原子核内质子数不同3、相对原子质量(1)定义,以一个碳12原子质量的1/12为标准,其他原子的质量与它相比较所得到的比,称为这种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2)近似计算式:原子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十中子数。(3)单位:相对原子质量的单位是“1",不是"g",一般省略不写。四、离子1、定义: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2、分类:阳离子为带正电的原子或原子团。阴离子为带负电的原子或原子团。3、表示:在元素符号的右上角用“+”、“-”号表示离子的电性,用数字表示离子所带的电荷数,先写数字,后写正负号,当数字为“1"时,省略不写。4、离子符号及其周围数字的意义表示离子所带电荷数:表示一个氧离子带2个单位负电荷2O2- 表示离子:表示氧离子表示离子个数:表示2个氧离子五、元素1、元素(1)定义:质子数(即核电荷数)相同的一类原子的总称。元素属于宏观概念,只讲种类不讲个数。(2)分类分类 依据和性质金属元素 “钅”字旁(汞除外),最外层电子数一般少于4个,易失去电子,形成阳离子非金属元素 “石”、“氵”、“气”字旁,最外层电子数一般多于4个(H、B除外)易得到电子,形成阴离子0族元素 最外层电子数为8(He为2),化学性质稳定,不易得失电子(3)在自然界中的分布(按质量分数)①地壳中含量居前四位的元素是氧、硅、铝、铁②生物体内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氧;人体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是钙③空气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氮④农作物生长必需的化学元素——氮、磷、钾(4)元素与原子结构的关系:元素的种类由原子中的质子数决定,元素的化学性质和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密切相关(5)元素符号①写法:由一个字母表示的元素符号要大写;由两个字母表示的元素符号,第一个字母大写,第二个字母小写,即“一大二小”。②意义分类 举例宏观 表示一种元素 O表示氧元素表示由原子构成的一种物质 Cu表示物质铜微观 表示组成元素的一个原子 O表示一个氧原子2、元素周期表(1)组成及规律①横行(周期)每一个横行叫做一个周期,共7个周期;同周期元素原子的电子层数相同,最外层电子数从左至右逐渐增加。②纵行(族)每一个纵行叫做一个族,共18个纵行,16个族(8,9,10三个纵行共同组成一个族);同族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化学性质相似)电子层数逐渐增加。单元格以氢元素为例六、分子、原子、离子的比较分子 原子 离子区别 化学变化中 可以再分 不能再分 原子团在有些化学变化中可以再分电性 不显电性 不显电性 阳离子带正电荷, 阴离子带负电荷相同点 (1)都是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2)粒子间都有一定的间隔(3)都在不停地运动(4)都有一定的质量联系元素与原子的区别和联系元素 原子含义 质子数(即核电荷数)相同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具体的微观粒子)区别 只讲种类,不讲个数。如不能说水是由两个氢元素和一个氧元素组成的 既讲种类,又讲个数。如一个水分子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适用范围 用于描述物质的宏观组成。如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 用于描述分子或某些物质粒子的微观结构。如水分子是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的联系 元素和原子是总体和个体的关系,元素是一类原子的总称【单元核心素养对接中考】1.(2023·天津)人体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 )A.O B.Ca C.Na D.H2.(2023·重庆)2022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对点击化学等领域作出贡献的科学家。铜离子是点击化学常用的催化剂,铜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关信息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铜的元素符号是Cu B.铜的原子序数是29C.铜属于金属元素 D.铜的相对原子质量为63.55 g3.(2023·河南)我国化学家张青莲教授主持测定了铟、锑、铈等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的新值。铈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关信息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铈属于金属元素 B.铈的元素符号是CeC.铈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40.1 g D.铈原子的质子数为584.(2023·山西)海浩现象是在持续-15 ℃的超低温度下,蒸发的海水与低温冷空气中的颗粒物相结合,形成冰晶后,呈现出烟雨茫茫的自然景象。这种由水蒸气形成冰晶的过程发生变化的是( )A.分子的种类变多 B.每个水分子体积变大C.分子的间隔变小 D.每个水分子质量变大5.(2023·河北)荧光灯内的白色粉末涂层是一种叫钨酸钙()的化合物,如图所示为钨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部分信息。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钨原子中的质子数为74 B.一个钨原子的质量为C.中非金属元素有两种 D.中钨元素的化合价为06.(2023·吉林)锂是制造新能源汽车电池的重要原料。图1是锂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图2是锂原子的构成示意图。(1)锂原子的质子数为_______。(2)锂的相对原子质量为_______。(3)图2中带负电荷的微观粒子名称是_______。答案以及解析【单元核心素养对接中考】1.答案:A解析:人体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氧,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钙。2.答案:D解析:3.答案:C解析:4.答案:C解析:水蒸气变成冰晶的过程是物理变化,分子本身不改变,主要是分子间间隔变小。5.答案:A解析:C(×)中含有氧元素一种非金属元素,钙元素和钨元素为金属元素。D(×)中Ca的化合价为+2,O的化合价为-2,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0的原则,设W的化合价为x,则有,D错误。6.答案:(1)3(2)6.941(3)电子解析:(3)原子是由原子核[由质子(带正电荷)和中子(不带电)构成]和核外电子(带负电荷)构成的,故题图2中带负电荷的微观粒子是电子。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