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 勇担社会责任 复习学案(含解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三单元 勇担社会责任 复习学案(含解析)

资源简介

第三单元 勇担社会责任
第一步:学习目标整合
知识目标 命题趋势
第六课 责任与角色同在 1.责任的含义、来源 2.责任与角色的关系 3.自己对自己负责的表现、意义 4.他人对自己负责的表现、意义 5.自己对他人负责的表现、意义 6.承担责任的代价与回报 7.面对责任,我们应该怎么办 8.如何正确理解“我承担,我无悔” 9.如何做一个负责人的人 有一部分同学对责任的概念认识不清,认为只有法律规定的才是责任,其他的都不是责任。而且随着年龄的增长,青少年的独立意识在不断增强,一方面希望自己获得更多的自由空间,另一方面却忘了自已应承担的责任,甚至有了过失行为或犯了错误时缺乏承认错误的勇气,还有一些同学面对责任采取能躲则躲、能逃则逃的态度,不能清楚的认识到逃避责任的后果,如失去人们的信任、受到舆论谴责、受到法律的惩罚等。另有一些同学不能全面认识承担责任所获得的回报与付出的代价之间的关系,如在承担责任后获得回报兴高采烈,一旦付出代价则垂头丧气,更有些同学受自我为中心的思想影响,不能从他人的角度着想,缺少关爱他人、服务社会的意识。因此学生应在学习过程中认清自己的角色及其所承担的责任,不言代价与回报,并以真诚的态度、积极的行动,关爱他人、服务社会,做一个负责任的、有益于社会的人。
第七课 积极奉献社会 1.关爱他人的意义 2.如何做到关爱他人 3.服务和奉献社会的意义和价值 4.如何服务和奉献社会
第二步:思维导图回顾知识
第三步:重难知识易混易错
(一)责任与角色同在
1.责任的含义及来源
(1)含义:责任是一个人分内应该做的事情。
(2)来源:责任来自对他人的承诺、职业要求、道德规范、法律规定等。
【例题】
1.一个人分内应该做的事情是( )
A.爱好 B.责任 C.兴趣 D.情感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责任的含义。联系教材知识可知,责任是一个人分内应该做的事情,责任来自对他人的承诺、职业要求、道德规范、法律规定等,故B符合题意;爱好、兴趣是个人选择,情感是自然产生的,不是分内应该做的事,ACD排除;故选B。
2.责任与角色的关系是怎样的?
(1)在社会生活的舞台上,每个人都扮演着不同的角色。随着时代发展和所处环境的变化,我们会不断变换自己的角色,调节角色行为。
(2)每一种角色都意味着承担相应的责任。
(3)只有人人认识到自己扮演的角色、承担应尽的责任,才能构建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社会。
【例题】
作为中学生,遵守学校纪律、完成学习任务是我们的责任。学生的责任来源于( )
①职业要求②法律规定③公民身份④分配的任务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责任的来源。作为学生,遵守学校纪律、完成学习任务是我们的责任。学生的责任来自法律规定、公民身份、分配的任务,②③④正确;学生不是一种职业,①错误;故选C。
3.对自己负责的原因及表现
(1)原因:作为社会的一员,我们每个人首先要对自己负责。只有对自己负责的人,才能使自己的潜能得到充分挖掘和发挥,才有资格、有能力、有信心承担起时代和国家所赋予的使命。
(2)表现:小到按时完成作业、为自己的一次约定守时,大到终身信守承诺、认真做事,都是对自己负责任的表现。
【例题】
刘某为发泄个人情绪,一怒之下,驾驶一辆两轮摩托车,持砖头砸坏了停放在小区多处停车场的33辆汽车前挡风玻璃。随后,刘某被公安机关抓获。据统计,被损坏的汽车前挡风玻璃价值13余万元。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
①消极情绪对个人会产生不良影响,因而我们要通过各种途径进行发泄
②发泄情绪要在法律和道德允许的范围内进行
③要明辨是非,对自己的行为后果作出正确判断,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④心理冲动若解决不好,会使自己的身心受到不良影响,也会给他人带来不应有的伤害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调控情绪、做负责任的人。
题文内容说明消极情绪对个人会产生不良影响,因此我们要学会合理调控情绪,认识到发泄情绪要在法律和道德允许的范围内进行,心理冲动若解决不好,会使自己的身心受到不良影响,也会给他人带来不应有的伤害,同时我们要明辨是非,对自己的行为后果作出正确判断,对自己的行为负责,②③④正确;发泄情绪要在法律和道德允许的范围内进行,不是通过各种途径进行发泄,①错误;故选C。
4.对他人负责的原因、意义和做法
(1)原因:很多人在为我们的成长和幸福生活承担着责任。
(2)意义:只有人人具有责任心,自觉履行应尽的责任,我们才能共享更加幸福美好的生活。
(3)做法:学会感恩,主动关心、帮助和服务他人,在辛苦付出中体验对他人负责的快乐和幸福。
【例题】
“阳康”是否要带口罩?明明认为“戴口罩一是能够降低二次感染的概率,保护自己;二是每个人体质不同,所以戴好口罩也是为了保护他人的健康”。明明的观点表明( )
A.要承担起对自己对他人的责任
B.我国对每一个公民的健康、安全负责
C.承担责任,会得到物质方面或精神方面的回报
D.每个人的角色虽然不同,但承担的责任是相同的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做负责任的人。
明明认为戴口罩可以保护自己,也是为了保护他人的健康,这个观点表明我们要承担起对自己、对他人的责任,A符合题意;题干材料没有体现我国对每一个公民的健康、安全负责,B排除;承担责任往往伴随着获得回报的权利,但承担责任不是为了获得回报,也不一定会获得回报,C错误;角色不同,责任也不同,D错误;故选A。
5.承担责任的代价与回报
(1)代价:不仅意味着付出时间、精力和金钱,而且意味着可能因为做得不好而受到责备,甚至受到处罚。
(2)回报:既包括物质方面,又包括精神方面。如良好的自我感觉,获得新的知识和技能,赢得他人的尊重和赞许等。
【例题】
山河无恙,岁月静好,只因千千万万奋斗者负重前行,担当尽责。每一种角色都意味着承担相应的责任,承担责任有利于( )
①获得更加丰厚的物质回报②构建更加和谐稳定的社会
③拥有更加广泛的民主权利④共享更加幸福美好的生活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答案:D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责任与角色的相关知识。
根据教材可知,承担责任有利于构建更加和谐稳定的社会,共享更加幸福美好的生活,②④正确;承担责任的目的不是获得更加丰厚的物质回报,①错误;承担责任不能使公民拥有更加广泛的民主权利,③错误;故选D。
6.承担责任的意义
(1)对自己:是自身成长的需要,是自尊自信的具体表现,是自立自强的必然选择,是走向成功的重要标志。
(2)对社会:是社会发展的需要,促进社会和谐,形成“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良好氛围。
7.怎样承担责任?
(1)面对可以选择的责任:要有勇气凭借自己的经验和智慧,对承担责任的代价与回报作出正确的评估,作出合理的选择,义无反顾地担当起应负的责任。
(2)面对非自愿选择的责任:应该自觉承担相应的责任。不抱怨,不懈怠,全身心地投入。
(3)努力提升自身素质,增强履行责任的能力,勇于承担责任。
【例题】
小雨不小心摔坏了同桌的文具盒,下面对其做法评价正确的是( )
①当场跟同桌赔礼道歉-----这是文明有礼的表现
②与同桌商量赔偿问题-----同学之间不必这么计较,不用赔
③告诉父母事情的经过-----咱们是未成年人,所有的事都应该由父母负责
④无论怎样都给予赔偿-----赔偿是以实际行动担当起应负的责任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文明有礼、承担责任。
当场跟同桌赔礼道歉,是勇担过错,文明有礼的表现;无论怎样都给予赔偿,是以实际行动担当起应负的责任,①④符合题意;不用赔的说法是缺乏责任意识的表现,②错误;即使是未成年人,也要自己承担责任,③错误;故选B。
8.不言代价与回报履行责任的表现及意义
(1)表现:为灾区捐款、山区支教、勇救落水者、保护野生动物。
(2)意义:正因为有许许多多敢于承担责任的人,我们的生活才更加安全,更加温暖,更加充满阳光和希望。
9.如何做一个负责任的人?
(1)树立强烈的责任意识,勇于承担责任。
(2)慎重许诺,坚决履行诺言。
(3)努力向履行社会责任却不计代价与回报的人学习。
(4)学会反思自己的责任,更好地履行责任,在承担责任中不断成长。
10.公民应如何承担对国家和社会的责任?
(1)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胸怀天下,努力营造“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社会氛围。
(2)当国家的尊严受到侵犯时,坚决维护国家的荣誉、利益和尊严
(3)主动为国分忧、勇担重任、与国家共渡难关。
(4)要肩负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任,积极投身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
【例题】
某市政协发起寻找城市“金角银边”活动,倡议市民群策群力把城市的空余场所合理利用起来。鹿鸣小学6名学生通过项目化学习,提出两项关于“学校老校区如何利用”的建议,经政协提案建议,最终被政府采纳。鹿鸣小学6名学生通过项目化学习提出的两项建议被政府采纳。这充分展现了新时代学生( )
①勇于承担社会责任②全面做好人生规划
③主动参加社会实践④养成了亲社会行为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承担社会责任。材料中,6名学生通过项目化学习提出的两项建议被政府采纳。这是他们勇于承担社会责任的表现,主动参加社会实践,养成了亲社会行为,①③④正确;这与人生规划无关,②与题不符;
故选C。
(二)积极奉献社会
1.关爱的含义及表现
(1)含义:关心爱护。
(2)表现:①在长辈的呵护下,我们健康成长。
②在老师的鼓励下,我们增强学习信心。同学之间相互帮助,我们更懂得友谊的珍贵。
【例题】
我国自古就有“廉者不受嗟来之食”之说。这告诉我们( )
A.不需要接受他人的关心和爱护
B.关爱他人一定要注意方式方法
C.接受他人帮助是丧失自尊的表现
D.有气节的人拒绝任何帮助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关爱他人。关爱他人要讲究策略,要考虑他人感受,不伤害他人自尊心。“廉者不受嗟来之食”充分说明了这一点,启示我们要注意关爱他人的方式方法,B符合题意;生活需要相互关爱,要接受他人的关心和爱护,同时也要关心爱护他人,传递爱心,A错误;接受他人的帮助并不会丧失自尊,C错误;
每个人都会遇到困难和问题,在他人遇到困难和问题时,我们要伸出援助之手,同时自己遇到困难时,也需要接受他人的帮助。“拒绝任何帮助”的说法过于绝对了,D错误;故选B。
2.关爱他人的意义
(1)对他人:传递着美好情感,给人带来温暖和希望,是维系友好关系的桥梁。
(2)对社会:关爱是社会和谐稳定的润滑剂和正能量。有利于形成良好的人际氛围,促进社会文明进步。
(3)对自己:关爱他人,收获幸福。关爱他人的人往往能够赢得他人的尊重,得到他人的关心和帮助,获得更多的发展机会。从一定意义上说,关爱他人也是关爱和善待自己。
3.怎样关爱他人?
(1)要心怀善意。当他人遇到困难的时候,我们应该在道义上给予支持,物质上给予帮助,精神上给予关怀。
(2)要尽己所能。关爱不分大小,贵在有爱心。
(3)要讲究策略。帮助他人时,要考虑他人的内心感受,不伤害他人的自尊心;面对复杂情形,要善于作出明智的判断,增强安全防范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
【例题】
观察下边漫画,下列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奉献爱心应不分大小,做到尽己所能
B.捐助钱款不利于受助者变得自立自强
C.关爱他人就是给予他人物质上的帮助
D.奉献爱心是老年人和青少年的首要责任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关爱他人。仔细观察漫画内容,“再小的力量也是一种支持”,这表明了奉献爱心应不分大小,做到尽己所能,A正确;这歪曲了题文的主旨,B说法错误;关爱他人并不仅仅是给予他人物质上的帮助,C说法错误;青少年的首要责任是学习,D错误;
故选A。
4.为什么服务社会?
(1)服务社会体现人生价值。一个人的价值应该看他贡献什么,而不应当看他得到什么。只有积极为社会作贡献,才能得到人们的尊重和认可,实现我们自身的价值。
(2)服务社会能够促进我们全面发展。在服务社会的过程中,我们的视野不断拓展,知识不断丰富,能力不断提升,道德境界不断提高。
5.怎样做到服务和奉献社会?
(1)需要我们青年担当责任。
(2)需要我们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
(3)需要我们热爱劳动,爱岗敬业。
【例题】
自“下基层、察民情、解民忧、暖民心”实践活动开展以来,截至2022年9月16日,枝江团市委累计动员288支青年志愿服务队共1.6万人参与生态环保、防汛抗旱、创文创卫、应急救援、疫情防控、基层治理、乡村振兴、重点项目工程等工作。这些志愿者( )
①服务社会、奉献社会的行为体现人生价值,有利于促进自身全面发展
②履行了公民应尽的法定义务
③是为了获得更多的荣誉和利益
④具有强烈的责任意识,其行为会得到人们的尊重和认可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亲社会行为、服务社会。材料中的志愿者通过各种志愿服务服务社会、奉献社会的行为具有强烈的责任意识,会得到人们的尊重和认可;可以在活动中锻炼和提高能力,有利于促进自身全面发展,①④正确;志愿者履行了公民的道德义务而不是法定义务,②错误;志愿者们不计代价与回报的行为不是为了获得更多的荣誉和利益,③错误;故选B。
6.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的地位和作用
(1)地位:是先进青年的群团组织,是广大青年在实践中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学校,是中国共产党的助手和生力军。
(2)作用:带领青年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生力军和突击队作用。
【例题】
今年是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100周年。实践证明,中国共青团不愧为中国青年运动的先锋队。下列关于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的性质表述正确的是( )
是自我组织和领导的先进青年的群团组织
B.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主力军
C.是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专门学校
D.是中国共产党的助手和后备军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对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的性质的正确认识。依据教材知识可知,中国共青团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先进青年的群团组织,是广大青年在实践中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学校,是中国共产党的助手和后备军,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发展壮大,始终站在革命斗争的前列,中国共青团带领青年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生力军和突击队作用,D正确,ABC错误;
故选D。
第四步:核心素养对接中考
1.责任与角色的关系是怎样的?
(1)在社会生活的舞台上,每个人都扮演着不同的角色。随着时代发展和所处环境的变化,我们会不断变换自己的角色,调节角色行为。
(2)每一种角色都意味着承担相应的责任。
(3)只有人人认识到自己扮演的角色、承担应尽的责任,才能构建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社会。
2.如何做一个负责任的人?
(1)树立强烈的责任意识,勇于承担责任。
(2)慎重许诺,坚决履行诺言。
(3)努力向履行社会责任却不计代价与回报的人学习。
(4)学会反思自己的责任,更好地履行责任,在承担责任中不断成长。
3.承担责任的意义
(1)对自己:是自身成长的需要,是自尊自信的具体表现,是自立自强的必然选择,是走向成功的重要标志。
(2)对社会:是社会发展的需要,促进社会和谐,形成“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良好氛围。
4.怎样关爱他人?
(1)要心怀善意。当他人遇到困难的时候,我们应该在道义上给予支持,物质上给予帮助,精神上给予关怀。
(2)要尽己所能。关爱不分大小,贵在有爱心。
(3)要讲究策略。帮助他人时,要考虑他人的内心感受,不伤害他人的自尊心;面对复杂情形,要善于作出明智的判断,增强安全防范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
5.怎样承担责任?
(1)面对可以选择的责任:要有勇气凭借自己的经验和智慧,对承担责任的代价与回报作出正确的评估,作出合理的选择,义无反顾地担当起应负的责任。
(2)面对非自愿选择的责任:应该自觉承担相应的责任。不抱怨,不懈怠,全身心地投入。
(3)努力提升自身素质,增强履行责任的能力,勇于承担责任。
6.公民应如何承担对国家和社会的责任?
(1)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胸怀天下,努力营造“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社会氛围。
(2)当国家的尊严受到侵犯时,坚决维护国家的荣誉、利益和尊严
(3)主动为国分忧、勇担重任、与国家共渡难关。
(4)要肩负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任,积极投身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
7.怎样做到服务和奉献社会?
(1)需要我们青年担当责任。
(2)需要我们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
(3)需要我们热爱劳动,爱岗敬业。
【对接中考】
1.(2023·江苏南通·统考中考真题)“我为何把手/伸给了你/我也接受过陌生人的好意/你知道吗/我也曾是你/得到过/不相识的暖意……”2023年春晚歌曲中的这些歌词,启迪我们要( )
A.真诚待人,善于沟通 B.取人之长,补己之短
C.敞开胸怀,理解他人 D.拒绝冷漠,关爱他人
2.(2023·广东广州·统考中考真题)一群平均年龄77岁的爷爷奶奶借助短视频、直播等传播方式,将毕生所学通过网络授予他人,被授予“感动中国2022年度人物”。他们“春蚕不老,夕阳正红”“创造的流量,汇聚成真正的能量。”他们( )
①老当益壮,志在流量 ②与时俱进,终身学习
③热心公益,服务社会 ④充盈人生,实现价值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3.(2023·西藏·统考中考真题)在社会生活的舞台上,每个人都扮演着不同的角色,每一种角色意味着承担相应的责任。下表中角色与责任对应一致的是( )
序号 角色 责任
① 子女 爱岗敬业,教书育人
② 学生 遵守学校纪律,认真学习
③ 社会成员 遵守社会规则,维护公共秩序
④ 中华儿女 心系祖国前途命运,报效祖国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4.(2023·四川攀枝花·统考中考真题)“时代楷模”张连印老人,退休后回到家乡绿化荒山、改善生态、造福村民,即使身患癌症,依然奋斗不止。20年来,他带领团队共植树1.8万余亩、200多万株,为当地环境改善和京津风沙源治理作出了突出贡献,被人们誉为“绿化将军”。我们要学习张连印老人( )
①不忘初心、艰苦奋斗的责任担当 ②热心公益、服务社会的奉献精神
③不怕困难、勇于挑战的坚强意志 ④追求名利、不甘平庸的人生态度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5.(2023·湖北恩施·统考中考真题)2023年3月5日是第60个学雷锋纪念日,各地开展“向雷锋同志学习”主题活动。雷锋精神生生不息,奋斗在一线的基层干部、默默奉献的众多志愿者……每一个热心人,都在演绎着新时代的雷锋故事。你从中汲取成长的力量是( )
A.积极承担责任,只言代价与回报
B.“雷锋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
C.在平凡中创造伟大,绽放生命之花
D.坚持国家利益至上,时刻放弃个人利益
6.(2023·青海·统考中考真题)31岁的青海省人大代表梅朵拉毛大学毕业后返回家乡成功创业,她的创业故事激发了当地更多大学生返乡创业就业的热情,有效提升了基层女性创业率和求职率。这启示我们( )
①要努力学习回报社会 ②要套用他人的成功模式
③只有返乡创业才能成功 ④要脚踏实地艰苦奋斗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参考答案:
1.D
【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关爱他人。
ABCD:关爱传递着美好情感,给人带来温暖和希望,是维系友好关系的桥梁。题干中的歌词说明了人与人要相互帮助,启示我们要拒绝冷漠,关爱他人,D说法正确;材料没有体现出善于沟通、取人之长以及敞开胸怀等内容,ABC与题意不相符;
故选D。
2.D
【解析】本题考查对终身学习、承担社会责任、生命的意义和价值的认识和把握。
①:题文中感动中国年度人物通过网络授课的目的是为了帮助需要的群体学习知识,并不在于获得流量,①说法错误;
②③④:题文中感动中国2022年度人物的老爷爷老奶奶通过网络直播等方式授课的事迹中,学习使用网络直播等媒体平台是终身学习的体现,他们无私地将毕生所学授予他人,是热心公益、服务社会的体现,他们自身的价值也在奉献中得到提升,②③④说法正确;
故选D。
3.B
【解析】本题考查对角色与责任的认识和把握。
①:作为子女的责任是孝敬父母,爱岗敬业、教书育人是教师角色的责任,①说法错误;
②:作为学生的责任是遵守学校纪律,认真学习,②说法正确;
③:作为社会成员的责任是遵守社会规则,维护公共秩序,③说法正确;
④:作为中华儿女的责任是“位卑未敢忘忧国”,心系祖国前途命运,报效祖国,④说法正确;
故选B。
4.A
【解析】本题考查对责任担当、奉献精神、坚强意志的认识和把握。
①②③:题文中时代楷模张连印老人,退休后绿化荒山、植树造林,体现出他具有强烈的责任意识,具有热心公益、服务社会的奉献精神;身患疾病依然奋斗不止,体现出他具有艰苦奋斗的精神,具有坚强的意志,是我们学习的榜样,①②③说法正确;
④:题文中的时代楷模人物这样做的目的不是为了个人的名与利,而是为了社会、为了家乡的发展贡献力量,④说法错误;
故选A。
5.C
【解析】本题考查对在平凡中创造伟大、民族精神、责任、维护国家利益等知识的认识和把握。
A:积极承担责任,要发扬不言代价与回报的奉献精神,A说法错误;
B: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B说法错误;
C:题文中许许多多平凡的人们演绎着新时代的雷锋故事,启示我们要活出生命的精彩,在平凡中创造伟大,C说法正确;
D:国家利益和个人利益在根本上是一致的,坚持国家利益至上,在必要的时候要放弃个人利益,D说法错误;
故选C。
6.B
【解析】本题考查对奉献社会、发扬实干精神的认识和把握。
①④:题文中梅朵拉毛大学毕业后返乡创业的故事,启示我们要努力学习,服务社会、奉献社会,要发扬实干精神,艰苦创业,①④说法正确;
②:成功没有固定的模式,每个人的成功之路都是不一样的,②说法错误;
③:成功的道路有许多条,并不是只有返乡创业这一条,③说法错误;
故选B。
试卷第2页,共2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