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 周 星期 第 节 年 月 日课题 降水的变化 执教教学 目标 1.了解降水的定义及降水量的测量方式。 2.通过降水柱状图,说明降水量的变化规律。重点 降水量的变化规律。难点 降水量的变化规律。教具 演示 PPT、教材学生主 要 教 学 过 程 二次备课教学过程设计 导入:欣赏不同降雨形式的图片 二、新课讲授 (一)降水的定义 1.定义:大气中降落的雨、雪、冰雹等,统称为降水。 2.注意:降雨是降水的主要形式。 3.平常所看到的露、霜、雾不属于降水,它们是近地面的水汽直接凝结而成。 (二)形成条件(观看降水形成过程学习视频) 1.充足的水汽 2.降温 3.充足的凝结核(灰尘及其他颗粒物) (三)降水的类型 (1)对流雨:一般出现在赤道附近或者夏日午后。 (2)地形雨: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 (3)锋面雨:影响我国东部地区。 (4)台风雨:我国一般出现在东南沿海的夏秋季节。 (四)测量(观看视频) 1.工具:雨量器 2.单位:mm 3.位置:开阔无遮挡的室外 4.分级:小雨、中雨、大雨、暴雨 (五)降水的变化 1.月降水量:把一月内每日的降水量相加即为月降水量。 年降水量:把一年内每月的降水量相加即得到年降水量。 多年平均降水量:通常所说的年降水量,是指多年平均降水量。 2.季节变化:一个地区,一年内各月的降水量是有差别的。 年际变化:一个地区,不同年份的降水量也是有差别的。 思考:如果降水的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不均衡,则易出现什么灾害?又该如何应对? 易出现旱涝灾害;措施:兴修水库/水利 3.降水量柱状图:一个地区,一年内各月的降水量是有差别的,通常用降水柱状图来表示降水的季节变化。 判读: 根据降雨的季节变化,可将降水分为:全年多雨型、全年少雨型、全年湿润型、夏季多雨型、冬季多雨型。作业布置板书设计 降水的变化 一、定义、主要形式 二、形成条件、类型 三、测量 四、变化:季节变化、年际变化——不均匀——易发旱涝灾害——对策:兴修水库 五、降水量柱状图的判读教学反思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