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安全教育】《食品安全 健康第一》主题班会课件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食品安全教育】《食品安全 健康第一》主题班会课件

资源简介

(共17张PPT)
案例引入——路边的野果别乱吃
2017年2月12日下午,广西南宁市四塘镇一学校出现群体性食物中毒现象,至少五十名学生被紧急送往当地卫生院接受治疗观察。当天下午两点多,该校教师陆续发现有学生在课堂呕吐,遂查问缘由,后获悉是有学生在校外捡来名为“麻风果”的野果来到学校分发食用。
一、食物中毒的类型
1.细菌性食物中毒。因摄入含有细菌或细菌毒素的食品而引起的食物中毒。其中,动物性食品是引起细菌性食物中毒的主要食品。
2.含毒性食物中毒。有些动植物因自身含有某种有毒天然成分(如河豚含有河豚毒素、毒蕈含有毒蕈碱等),或因食用方法不当而导致中毒。另外,有些食物在一般情况下并不含有毒物质,但由于储存不当而形成某种有毒物质(如发芽的马铃薯,霉变的甘蔗、甘薯、花生米、大米、凉粉等),食用后也会引起中毒。
一、食物中毒的类型
3.化学性食物中毒。因误食被有毒害的化学物质污染的食品;或超量使用食品添加剂、营养强化剂等食品;或因贮藏等原因,造成营养素发生化学变化的食品而引起的食物中毒。
一、食物中毒的类型
二、如何预防食物中毒
1.尽量在学校的食堂用餐。如果在校外的小店用餐时,应注意察看其卫生条件。另外,尽量不要吃路边摊。
2.认真对待“有效期”和“保质期”。在超市或便利店购买食物时,要仔细查看商品的生产日期和保质期,拒绝购买过期的、包装变形的、盖子鼓起的盒装或罐装食品。
二、如何预防食物中毒
3.瓜果蔬菜一定要洗干净或去皮后再食用。瓜果蔬菜在生长过程中不仅会沾染病菌、寄生虫卵等,还会残留农药、杀虫剂等。如不洗净食用,可能会染上疾病或造成农药中毒。
二、如何预防食物中毒
4.饮水要注意,不喝生水。饮用水水源尽量选择清洁卫生的,自来水应烧开后饮用。如果使用饮水机,要购买符合食品安全卫生标准的桶装饮用水,合格的饮用水应该无色、透明、清澈、无异味和异臭,没有肉眼可见物。另外,要定期清洁饮水机,避免二次污染。
二、如何预防食物中毒
5.注意个人用餐卫生。餐前、便后勤洗手,经常修剪指甲。
二、如何预防食物中毒
三、食物中毒后如何处理
食物中毒一般具有潜伏期短、时间集中、突然爆发和来势凶猛的特点。据统计,食物中毒绝大多数发生在七、八、九三个月份。临床上表现为以上吐、下泻、腹痛为主的急性胃肠炎症状,严重者可因脱水、休克、循环衰竭而危及生命。因此一旦发生食物中毒,千万不能惊慌失措,应冷静地分析发病的原因,针对引起中毒的食物及服用的时间长短,及时采取如下应急措施。
1.饮水。立即饮用大量干净的水,对毒素进行稀释。
2.催吐。如果中毒者服用食物的时间在1小时~2小时内,可使用催吐的方法:立即取食盐20 g加开水200 mL溶化,冷却后一次喝下,如果不吐,可多喝几次,迅速促进呕吐。也可用鲜生姜100 g捣碎取汁用200 mL温水冲服。还可用筷子、手指等刺激咽喉,引发呕吐。
三、食物中毒后如何处理
3.导泻。如果中毒者服用食物时间较长,一般已超过2小时~3小时,而且精神较好,则可服用泻药,促使中毒食物尽快排出体外。
三、食物中毒后如何处理
4.解毒。如果吃了变质的鱼、虾、蟹等食物导致中毒,可取食醋100 mL和水200 mL,稀释后一次服下。若是误食了变质的饮料或防腐剂,最好的急救方法是用鲜牛奶或其他含蛋白的饮料灌服。
三、食物中毒后如何处理
5.去医院就诊。如果中毒症状特别严重,应立即前往医疗机构就诊或拨打120。
三、食物中毒后如何处理
安全互动抢答
(1)食物中毒的类型有哪些?
(2)如何预防食物中毒?
(3)食物中毒后该怎么办?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