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对立统一规律是事物发展的根本规律教案(表格式)-2023-2024学年中职高教版(2023)哲学与人生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6.1对立统一规律是事物发展的根本规律教案(表格式)-2023-2024学年中职高教版(2023)哲学与人生

资源简介

1
学法
合作探究法、小组讨论法、情境体验法
教学方法
教法
议题教学法、任务驱动法、案例教学法
教学难点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公共参与能力。
公共参与
析,正确认识和处理公共参与中的矛盾问题,在解决矛盾过程中提高
掌握矛盾分析法,理解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具体问题具体分
进取、不怕挫折、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不断提高人生发展能力。
健全人格
展和外部环境的关系,正确认识和处理人生发展中的矛盾,培养乐观
理解内因与外因的辩证关系,掌握矛盾分析法,正确认识自我发
利与义务关系,增强法治意识,自觉尊法学法守法用法。
法治意识
掌握矛盾分析法,积极面对人生矛盾,正确处理现实生活中的权
教学目标
学习。
质对个人职业成长的重要意义,在学习和生活中自觉向职业道德模范
职业精神
悟矛盾发展对自身成才的作用,正确认识国家社会发展条件和职业素
理解矛盾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把握内因与外因的辩证关系,感
色社会主义制度,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
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坚持和拥护党的领导,认同和拥护中国特
政治认同
及其意义,正确认识中国式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
的辩证关系、内因与外因的辩证关系,领会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
理解矛盾的观点及其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
方式。
学习特点
后的学习;喜欢贴近生活的案例,喜欢视频展示、讨论交流等学习
学生养成了线上线下一体化学习习惯,能较好地开展课前和课
绪、逃避心理。
认知能力
在成长中,当面对比较系统、有深度的学习内容时,容易产生畏难情
学生形成了一定的理性思维能力,但思维的抽象性、深刻性还处
学情分析
较弱。
技能基础
能,有一定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但采用理性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
授课对象是烹饪专业学生,具备了初步的专业理论基础和专业技
矛盾分析法奠定了基础。
知识基础
点有了一定的理解和认识,具备了一定的理性思维能力,为学习运用
学生经过之前的学习,对辩证唯物论和唯物辩证法包括矛盾的观
认知层面帮助学生理解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矛盾具有普遍性和特殊性。
分析法,在本课程教学中具有重要地位。本课时为第6 课第一框题内容,侧重于在
内容分析
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为人们提供了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矛盾
问题,走好人生路”,本课主要讲述唯物辩证法的基本原理——对立统一规律,这是
第6课是第二单元的最后一课,是本单元的核心内容。本单元的主题是“辩证看
教材选用
中等职业学校教科书《思想政治 基础模块 哲学与人生》(高等教育出版社)
课题
对立统一规律是事物发展的根本规律
教学类型
新授课
教学时数
2 课时
第6课第一框教案
2
的回答:
教师引用毛泽东语句,指出毛泽东对此给出了形象
学生回答问题,理解矛盾双方都不能独立存在。
吗?
丑、善与恶……这一对对矛盾中的每一方能够独立存在
与下、前与后、波动性与粒子性、进攻与防守、美与
教师提问:有与无、噪与静、难与易、长与短、高
【深入思考】
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
进攻是最好的防守。
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
教师列举出更多矛盾,如:
(一)
【更多事例】
学哲理
充分体现了事物既对立又统一的矛盾关系。
那样,而爱因斯坦的思路是:光既是这样又是那样。这
案例分析
光的本质呢?之前的观念认为:光要么是这样,要么是
波和粒子显然是两种不同的形式,究竟哪一种才是
又是不连续的。
波粒二象性:光既是波,又是微粒;既是连续的,
基本属性。
微粒说:光是粒子流。
理解矛盾的
波动说:光是连续不断的波。
一的关系,
【教师解析】
的基本属性。
既对立又统
么特点?
(2)矛 盾
和理解矛盾
爱因斯坦对光的看法与波动说、微粒说相比有什
的含义。
归纳,体会
学生思考:
(1)矛 盾
导学生分析
索。
源泉和动力
例分析,引
阅读教材第46页“相关链接”:关于光的本质的探
事物发展的
境创设和事
【情境创设】
1.矛盾是
通过情
用?这就是我们接下来要学习的内容。
生活中所说的矛盾是什么关系?哲学上的矛盾有什么作
关系在哲学上就叫矛盾。那么哲学上的矛盾和我们日常
后等,它们都有一种互相对立又互相依存的关系,这种
老子的这段话提到了有无、难易、长短、高下、前
导哲理
【教师总结】
古语引思
——老子《道德经》
声相和,前后相随。
课主题。
课。
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
题,引出本
趣,导入新
学生诵读古诗句,并分享对诗句的认识。
于矛盾的问
生学习兴
导入关
【情境导入】
激发学
教学步骤
教学内容
教学活动
设计意图
课中达成
娥”比钻石还刚?(见《科技日报》2020年12月18日)
(2)线上平台上学习关于“嫦娥五号”新型防热外衣的学习资料:什么样的外衣让“嫦
(1)预习教材第6课第一框内容,了解本节课知识要点,并尝试列举生活中的矛盾。
2.教师布置学生完成以下学习任务:
1.教师选取授课资源,准备好教学课件,上传线上平台学习资料。
课前驱动
教学实施
3
自然界中:
性。
家庭生活中:
具有普遍性。
具有普遍
(二)
学习过程中:
(1)矛盾
生理解矛盾
学哲理
足球比赛中:
特殊性
究,帮助学
案例分析
根据你的生活经验,举例说明事物中存在的矛盾。
的普遍性与
组合作探
2. 矛盾
【设置问题】
通过小
事物的质变。
做量的准备;矛盾双方各自到达极限时矛盾分解,实现
另一方面,矛盾双方力量此消彼长,为事物的质变
事物发展的趋势。
发展和事物发展;矛盾双方相互向对立面转化,规定着
在;矛盾双方相互渗透,吸取对方的有利因素促进自身
怀。
一方面:矛盾双方相互依存,使事物得以稳定存
国报国情
化和发展,由此构成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发学生的爱
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从而推动事物的运动、变
伟大的,激
【归纳总结】
作是艰难而
决一个又一个技术难题和矛盾问题中不断发展的。
科学家的工
许许多多的矛盾需要解决,中国航天事业正是这样在解
意识,体会
航天事业是国家发展的大事,在这一高精尖行业有
崇尚科学的
款防热外衣”。
热爱科学、
解决了质量和射程之间的矛盾,为航天器打造了“拼接
导学生树立
天器外层材料达到既防热又轻便的效果,科学家们着重
力;同时引
航天器的质量和射程是一对矛盾关系。为了保证航
的源泉和动
【教师解析】
是事物发展
外衣”?
生理解矛盾
3.科学家最后研制成的外衣为什么叫“拼接款防热
例,帮助学
2.探测器外衣为什么要既能防热又尽可能轻便?
矛盾的事
力。
1.为什么要给航天器穿上防热外衣?
研制中解决
分析:
的源泉和动
航天器材料
是事物发展
阅读教材第45页“阅读与思考”材料,分小组思考
国科学家在
(3)矛盾
【合作探究】
通过我
并被其制约。
性也不能脱离同一性而存在,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
离斗争性而存在,是包含着差别的同一;矛盾的斗争
(3)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关系:矛盾的同一性不能脱
(2)斗争性:相互排斥、相互对立。
(1)同一性:相互联系、相互依存。
3.矛盾的基本属性:同一性和斗争性。
“两位同学吵架闹矛盾了”是指生活矛盾。
问题、回答问题时出现前后不一致、互相冲突的现象;
谈。如自相矛盾的故事就是逻辑矛盾,是指人们在叙述
2.不能把哲学矛盾与逻辑矛盾、生活矛盾混为一
一的两个方面,这种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就是矛盾。
1.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包含着既相互对立又相互统
师生一起总结归纳,教师指出矛盾误区。
【归纳总结】
性。
事物的矛盾体现出两种基本属性:同一性和斗争
无所谓下;没有下,也无所谓上……
没有生,死就不见;没有死,生也不见。没有上,
4
国特色社会
性。
加坚定对中
论怎么特殊,都含有果酸、多汁、是植物等水果的共
析,学生更
苹果、香蕉、橘子等水果虽有自己的特点,但无
代化的分
种具体水果之中。
对中国式现
具体水果中概括出来的,存在于苹果、香蕉、橘子等各
2. 通过
“水果”这个普遍性是从苹果、香蕉、橘子等各种
要求。
存在一个既不是苹果也不是香蕉的抽象的“水果”。
握其方法论
果”,现实中只有苹果、香蕉、橘子等具体的水果,不
证关系,掌
只想吃“水果”的病人吃不到自己想要的“水
特殊性的辩
【教师解析】
盾普遍性和
这位病人能吃到他想要的“水果”吗?
性,理解矛
思考回答:
盾的特殊
不是水果,我要吃水果。”
普遍性和矛
果,可病人拒绝吃苹果、香蕉、橘子,并且喊道:“这
殊性的关系。
区分矛盾的
只想吃“水果”的病人 :医生让一位病人多吃水
普遍性和特
事例分析,
(3)矛盾
【创设情境】
1. 结合
也各有其特殊性。
三是同一事物中的不同矛盾、同一矛盾的不同方面
矛盾;
二是同一事物在发展的不同过程和阶段上有不同的
了一事物区别于他事物的特殊本质;
一是不同事物有不同的矛盾,这些不同的矛盾构成
矛盾的特殊性主要包含三种情形:
【归纳总结】
的世界万象,这就是矛盾的特殊性。
具体矛盾却各不相同,由此才有了五彩缤纷、纷繁复杂
业研究和课程设置。世界上的事物虽然都包含矛盾,但
各专业的研究对象是不同的,由此产生了不同的专
【教师解析】
学生分小组讨论,并派代表上台分享观点。
提出问题:从哲学上说,这体现了什么道理?
形。
己实际情况,制定学习方法。
性的三种情
内容。学好各门课要具体分析各门课程的特点,根据自
析矛盾特殊
发等专业课程。同一专业,不同学期有不同的课程学习
性,简单分
膳食等专业课程;美容美发专业设置有美容、美甲、美
盾的特殊
是不一样的:中餐烹饪专业设置有中餐烹饪技术、营养
学生理解矛
职业学校有各种各样的专业,不同专业的课程设置
特点,帮助
创设情境:
具有特殊性。
业学校学习
(2)矛盾
【探究任务】
结合职
矛盾,善于分析矛盾,积极寻找正确的方法解决矛盾。
何时候对任何事物,我们都要敢于承认矛盾,勇于直面
承认矛盾的普遍性是坚持唯物辩证法的前提。在任
时有矛盾。
处有矛盾;矛盾贯穿于一切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即时
矛盾具有普遍性: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之中,即处
【归纳总结】
点。
学生分小组进行合作探究,填写表格,上台分享观
思维领域中:
5
(1)矛盾具有普遍性
2.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
(3)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板书设计
(2)同一性和斗争性是矛盾的两种基本属性
(1)矛盾是事物的对立统一关系
1.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一、对立统一规律是事物发展的根本规律
人生。
传播谣言,不泄露他人隐私,不恶意攻击他人。
以哲学指导
于网络;学会自我保护,营造良好网络环境,不制造和
助学生学会
料、提升文字和数据处理能力;加强自我约束,不沉溺
的问题,帮
如何利用它。如:我们可以积极利用互联网查找学习资
网络使用中
2.网络有利又有弊,无法割裂开来,关键要看我们
看待和处理
影响学习、工作和生活,个人隐私容易被侵犯等现象。
导学生正确
弊:网络中存在信息良莠不齐,易让人沉迷网络,
解;又能引
娱乐等。
对矛盾的理
友、查阅资料、学习新知、购买物品、寻医问药、休闲
一性,加深
利:网络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多便利,如结交朋
盾的对立统
我们来说是一把“双刃剑”,既有利又有弊。
一步体会矛
1.矛盾是普遍存在的,互联网也不例外。互联网对
帮助学生进
用哲理
【师生总结】
活动,既能
联系实际
2.我们应当怎样利用网络促进自己的进步和发展?
问题的讨论
1.我们如何看待网络使用的利与弊这对矛盾?
络使用利弊
辩论结束后,教师组织学生进行讨论交流:
通过开展网
【讨论交流】
实际问题。
方观点,并派代表上台分享观点。
需要解决的
学生分为两组,分别代表正方、反方观点,罗列本
学生生活中
反方观点:网络对学生的影响弊大于利。
种问题,是
正方观点:网络对学生的影响利大于弊。
使用中的各
有弊?
处理好网络
盒”,会带来很多问题。网络使用对我们学生有利还是
部分,如何
里面有取之不尽的宝物;用不好,它是“潘多拉的魔
不可或缺的
网络是一把“双刃剑”,用得好,它是一个宝库,
用的利与弊
学生生活中
网络使
【课堂辩论赛】
网络是
系的具体体现。
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这正是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关
社会主义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
习近平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
【原理运用】
精髓。
和个性、绝对和相对的关系,这是关于事物矛盾问题的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也就是矛盾的共性
一个场合则变为特殊性的东西;反之亦然。
特殊性相互转化,即在这个场合为普遍性的东西,在另
(2)相互转化:在一定条件下,矛盾的普遍性与
事物是不存在的。
不开普遍性,特殊性中包含着普遍性,不包含普遍性的
特殊性表现出来,没有特殊性就没有普遍性;特殊性离
(1)相互联结: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并通过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
信心。
【教师总结】
主义道路的
6
题的小论文。
拓展提升
2.整理课堂辩论观点,写一篇以“我如何利用网络促进自己的进步和发展”为主
布置作业
1.完成配套学生学习用书练习。
课后巩固
(3)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
(2)矛盾具有特殊性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