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成长的烦恼 教案辅导目的:认识青春期心理特点,体验异性交往的心理烦恼,学会积极选择,战胜烦恼,超越自我。课前准备: 在学生座谈的基础上,根据男女生交往中常见的心理困惑编写小品,指导学生创造性彩排。辅导模式: 采用“设情境,促互动,引探究,重体验”的辅导模式。辅导流程: 辅导程序:创设情境→引导发现→引导选择→引导领悟 学生活动:热身活动→剖析烦恼→尝试选择→交流体会 期望效果:激发兴趣→发现问题→积极选择→领悟青春主要辅导原则: 1、要给学生宽松的心理环境。目的是尽最大的可能让学生心理感受和看法表现出来即把问题暴露出来,体验和认清问题的实质是什么,为解决问题作准备。 2、要引导学生互相交流,积极反思。将不同的观念和看法进行比较和思考,目的是让学生自主地学会分析烦恼等心理现象,自主地选择积极的态度和行为。辅导方法: 采用人本主义和认知领悟相结合的基本辅导方法:即积极关注学生的心理需要和烦恼,启发学生对自己的烦恼进行反思,以发现和领悟问题的实质,从而产生解决问题,改变自我,超越自我的愿望,探讨对待烦恼的积极态度和方法。 具体的方法有:情境投射技术,同感接纳技术,澄清表达技术,质疑引导技术等。辅导活动过程(宜2课时) 一、热身活动: 1、拍手游戏:(由课代表带领全班男女生一起做拍手游戏。要求拍到5下,完成5下就停止。) 问:玩游戏开心不开心?要不要再玩一会儿好?为什么?——引:……“我们不能一开心了就忘记了规则”。 问:你拍到5下了么?为什么不拍下去?——引:应该做、能够做的为什么不努力去做? 问:有没有不好意思做这游戏的?是不是不喜欢愿意与男(女)生一起活动?——引:既没有不好意思,又喜欢与异性同学交往,岂不矛盾吗?你们在儿童时有没有有这种烦恼? 2、放“成长的烦恼”片头 问:电视剧里主要人物麦克、凯乐的年龄和我们相仿,美国孩子的成长有烦恼,我们中国学生的成长过程中就没有烦恼吗?处于花季年龄的少男少女们能不能战胜成长中的烦恼呢? 板书:成长的烦恼 一、他们有烦恼吗?[目的:体会和剖析烦恼(疑惑)] 1、小品表演:“快乐?烦恼?” 王成绩不好,父母责备“这样的成绩还想靠交大?”,王“放心,我会努力的”——教室里刘帮助王学习,成绩上升——雨天相遇,犹豫,共伞——刘邀王买书,肯德基——学习无心思,发呆,写纸条——王递条邀刘看“F4”,愉快接受——[旁白]以后常常约会——王成绩下降,烦恼。 2、引导讨论:品头论足[从不同角度剖析烦恼产生的过程] ⑴ 小品中发生的事在今天的中学生中有没有可能发生?为什么? 很可能发生——因为青春期心理特点——“发呆”时想什么?(音容笑貌,心理矛盾)——爱慕心理、外界信息刺激。 ⑵ 他们在交往中快活还是烦恼? 与异性交往常会感到快活——这是青春期对异性爱慕心理的表现 ⑶ 他们有没有烦恼?成绩下降——会不会烦恼? 无所谓?感到压力?引起重视、反思? ——烦恼往往难以避免,战胜烦恼,就能超越自我。 ⑷请给小品选择命题:“追求快乐”“自寻烦恼”“难以自拔”“爱慕→爱情”。并谈谈命题的理由。(不同答案的同学可以提问) A、关于“追求快乐” 问:我们现在应该追求知识,怎么可以把与异性交往的快乐当作追求呢?快乐应该在正常交往中获得,怎么可以追求呢? ——“追求快乐”是青春期心理的特点,是正常的。 ——人的需要:生存的需要、归属的需要、得到尊重的需要、爱(爱慕、爱情)的需要、求知发展的需要、奉献的需要——不断提升自己的需要。 ——刻意追求“爱慕”的快乐,会影响其他正常的更重要的需要,分散精力,就会影响学习。 B、关于“自寻烦恼” 问:他们在交往中的哪些变化使他们产生烦恼? 偶尔→频繁,无心(被动)→有心(主动)。 问:难道为了避免烦恼就拒绝与异性交往吗?我们不需要提高战胜烦恼的能力吗? ——男女同学关系过分的发展必然会分散精力,影响学习,产生烦恼。 ——一般异性交往中也会有烦恼,但没有必要自寻过多的烦恼。 ——异性之间正常交往-→愉悦快乐异性之间过分亲密-→引起烦恼 C、关于“难以自拔” 问:男女同学一旦互相喜欢,就不可能回到一般同学关系了吗?他们能不能通过自我调节和他人的帮助来走出烦恼呢?他们两个在交往中的“升级”反映了他们的一种什么心理特点? ——一旦产生烦恼,甚至麻烦,应该设法尽快摆脱。 ——但往往情绪易冲动,自我控制力较弱、理智往往被情感俘虏——青春期另一个心理特点。 爱慕心理←-心理发展必然阶段。缺乏自制←-心理发展不够成熟。进入感情世界难以自拔。 D、关于“爱慕→爱情” 问:他们的感情有没有发展到爱情?异性同学间的爱慕心理与爱情有何区别? ——爱慕:正常交往、对象广泛、朦胧眷恋、藏在心里、为了学习成长 ——爱情:频繁交往、对象专一、感情亲密、表达出来、为了建立家庭…… 那一组回答的最好?举手表决。 小结提问:从刚才对小品讨论中你受到什么启示? 板书:青春期心理的矛盾:“对异性的爱慕”与“自我控制力弱” 的矛盾 “好奇心”与“不成熟” 的矛盾 问:发展下去还可能发生什么事? 二、他们遇到了什么麻烦? 1、小品2:“遇到麻烦”“倒霉”“担惊受怕” 老师找王谈话“你辜负了希望”,王求老师别告诉家长——刘得知,闷头,哭,跑出教室——“老师,她出校门了!”。 2、引导讨论: ⑴ 他们遇到了什么麻烦?⑵ 王为什么极力阻止老师告诉父母?⑶ 刘为什么会哭着跑出校门?⑷ 老师、家长、同学都怎么看?⑸ 他们“早恋”了吗?为什么?⑹ 高中生有没有能力建立爱情?⑺ 高中生有爱慕的心理需要,还有别的心理需要吗? “恋爱”:男女双方建立爱情,“早恋”:过早建立爱情。 爱情(恋爱)是以寻觅终身伴侣、建立家庭为目的。需要心理成熟,经济条件……。 问:一旦这种烦恼已经产生怎办呢? 四、学会积极的选择 1、小品3: “藕断丝连”(纠缠不休) 王打电话问题目,刘“不会做”;邀刘吃午饭,刘“影响不好”;王邀刘约会,说有事;王写信,无回音;王“我有什么对不起她?!”“我就不相信……”。 2、尝试选择: ⑴ 刘是否回绝了王? ⑵ 王如何“挣脱烦恼”?请你为他出主意。比较:“今天我没有空”“这题目我不会”“你去应该问课代表”“让我们各自都冷静下来”“我们不可能保持原来关系”“我不想让人说三道四” “我们只是同学关系”“请你不要勉强我”用哪种回答比较好? ——明白地表明不可能保持原来关系,避免有留恋的表示。——内心:快刀斩乱麻,超越自我。 ——其他办法:冷静反思,合理宣泄,转移兴趣,积极升华,求助咨询。 ⑶ 作为同学应该怎么对待他们? ——不要消极鼓动,要积极帮助他们摆脱冲动、摆脱消沉。 五、交流体会 引导交流:今天的活动给你最大的感受和启示是什么?——[根据学生回答,概括几点] 板书:哪个青年男子不善钟情?哪个妙龄少女不善怀春?这是人性中的至真至纯。——歌德 如果爱情应该用巨大的牺牲做代价,那也应当把这种牺牲掩盖起来,把它埋葬在沉默里。 ——巴尔扎克 树上的果子是熟的好吃,还是生的好吃?人也象果子,要是长得熟,有了学问,会做工作,又 有养育孩子的能力,就好比果子熟了……要是书还没有学习好,工作能力没有培养好,谈恋爱 会有好处吗?—— 陶 行 知 学生总结:人们说青春是美丽的,青春期是朝气蓬勃的,青春期有追求,青春期是多梦的季节。心理学家说青春期是危险期,是从儿童向成人过度的转折点,青春期将面临着脱胎换骨。我们的父母说青春期的孩子最令人操心,我们的老师希望我们青春期的少男少女勤学好问、珍惜大好时光。我们自己感到青春期常常被烦恼絮绕,但是我们要说我们不会辜负长者的呵护和期望,我们要学会积极地选择,战胜烦恼,超越自我。PAGE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