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地理下册知识点汇总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人文地理下册知识点汇总

资源简介

人文地理下册知识点汇总
第一课 国土与人民
1.中国的陆地面积:960 万平方千米,几乎与整个欧洲面积相等;
2.海岸线1.8万多千米:北起中朝边境的鸭绿江口,南到中越边境的北仑河口, 3.我国领土的四至、陆上邻国与隔海相望的国家、海陆位置、疆域优势
疆域四至 最北端:黑龙江省漠河以北的黑龙江主航道的中心线
最南端 南海的南沙群岛中的曾母暗沙
最西端 新疆的帕米尔高原
最东端 黑龙江与乌苏里江主航道中心线的交汇处。
14个陆上相邻国家。6个隔海相望:韩国、日本、菲律宾、马来西亚、文莱、印度尼西亚
海陆位置 海陆位置 半球位置 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东半球 ,北半球
濒临的海洋 太平洋、渤海(内海,最小) 、黄海、东海(浙江)、南海(最 大)
主要岛屿 台湾岛是中国最大的岛 、海南岛是中国第二大岛
疆域特点 海陆兼备
我国的海峡:台湾海峡、海南岛的琼州海峡我国最大的群岛:舟山群岛;
我国的行政区划
中国省级行政区划单位名称、简称、省级行政中心
三级行政区划 省 、县 、乡
34 个省级 行政区划 单位 23 个省: 面积最大、邻国最多的省:新疆 跨经度最广的省: 内蒙古 跨纬度最广的省:海南 邻省最多的省:陕西、内蒙古 (8 个) 少数民族最多的省:云南省 人口最多的省:广东 5 个自治区: 内蒙古自治区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西藏自治区、 广西壮族自治区、 宁夏回族自治区
4个直辖市:北京、天津、上海、重庆
2个特别行政区: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
4.我国人口概况:
①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 ②我国人口分布很不均匀,黑河-腾冲一线为界,东密西疏
★人口分布不均匀原因:地形、气候、经济发展水平
东部:地势平坦,以平原、丘陵为主;气候温暖湿润;经济发展水平高。因此东部地区劳动力丰富,
人才众多,提高人们生活水平,促进经济发展。但也造成东部资源短缺、容易得“城市病”
西部:地势以高原山地为主;气候干燥;经济发展落后、生活水平低,劳动力、人才不足,资源浪费
5.多民族的大家庭
①中国有 56 个民族,其中包括 55 个少数民族。壮族是少数民族中人数最多的
②各民族分布的特点是“大散居,小聚居,交错杂居”,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西南、西北和东北的边疆
③部分民族的习俗:
民 族 乐 器 节 日 或 活 动 民族 乐 器 节日或活动
蒙古族 马头琴 那达慕大会 彝族 口弦月琴 火把节
傣族 两面鼓 泼水节、孔雀舞 壮族 三月三歌会
山川秀美
1、我国的地形特点:地形复杂多样、山区面积广大
主要地形单元为
②三大平原:东北平原 (黑土地,最大) 、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 (鱼米 之乡)
③四大盆地:塔里木盆地(最大),准噶尔盆地、柴达木盆地(位于地势第一级阶梯、地势最高,有“聚宝盆”之称),四川盆地:被称为“紫色盆地”,其中成都平原被称为“天府之国”
④四大高原:
黄土高原:千沟万壑,支离破碎;地表覆盖着厚厚的黄土,土质疏松,水土流失严重。
青藏高原: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高原,有世界屋脊之称,适合种耐寒的青稞,特有的牲畜是牦牛。
内蒙古高原:地势平坦,草原辽阔,是牧人的天堂。
云贵高原:地势崎岖不平,石林广布
我国地势呈西高东低, 自西向东逐级降低,呈级阶梯状分布
平均海拔 地形类型 主 要 地 形 单 元
第一级阶梯 4000 米以上 高 原 青藏高原、柴达木盆地
界线 昆仑山——祁连山——横断山
第二级阶梯 100—2000 高原、盆地 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云贵高原、塔里木盆 地、准噶尔盆地、四川盆地
界线 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
第三级阶梯 500 米以下 平原和丘陵 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东南丘陵
我国地势呈西高东低对气候、河流等的影响
①对气候的影响:西高东低的地势,有利于海上湿润气流深入国内陆形成丰沛的降水
②对河流的影响:我国的大江大河大多发源于第一级阶梯,自西向东奔流入海。在阶梯交界处,地势落差大,水能资源丰富,有利于修建水利工程
③对交通的影响:东流的大河沟通了我国东西部的交通
④对人口分布:使人口集中分布在东部地区,呈东密西疏的特点。
3、我国的气候类型及特点
特点:①季风气候显著(季风气候对我国影响最大) ②气候类型复杂多样
原因:①纬度高低不同,气温差距大 ②东西跨度大,离海远近,降水不同 ③地形地势起伏大
冬、夏季风比较
类型 方 向 来源 性质(特点) 特点及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夏季风 偏南风: 太平洋(东南季风) 印度洋(西南季风) 太平洋 印度洋 温暖湿润 雨热同期有利于农作物生长 不稳定性,夏季风不稳定引发洪涝灾害和旱灾;冬季风强烈会爆发寒潮
冬季风 偏北风 西伯利亚 蒙古 寒冷干燥
4、中华民族的母亲河
黄河、长江 (都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也是世界著名的古代文明的发祥地)
黄 河 长 江
发源地 青海省巴颜喀拉山北麓 青海省唐古拉山脉主峰各拉丹冬雪峰
全长 5400 多千米(中国第二长河) 6300KM(中国第一大河) “黄金水道”之称
入海 渤 海 东 海
流经地 形区 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 黄土高原、华北平原 青藏高原、云贵高原、 四川盆地、长 江中下游平原
流经的 省级行 政区 青海省、四川省、甘肃省、宁夏、陕西省、山西省、河南 省、山东省 青海省、西藏自治区、四川省、云南 省、重庆市、贵州省、湖北省、湖南 省、江西省、安徽省、江苏省、上海 市
河段 划分 上、中游的分界点:河口 (内蒙古) 中、下游的分界点:桃花峪 (河南 ) 上、中游分界点:宜昌 (湖北省) 中、下游分界点:湖口 (江西省)
水文特征 上游:水力资源丰富 中游:含沙量大 下游:地上河 上游:峡谷多、落差大、水力资源丰富 中游:河道弯曲,河湖众多 下游:江阔水深,航运便利
支 流 渭河 (陕西省) 、汾河 (山西省) 雅砻江、岷江、嘉陵江、乌江、湘江、 汉江、赣江
主要景 观 “黄河第一坝”:龙羊峡大坝 开封附近的“悬河” 壶口瀑布 “塞上江南”:宁夏平原 古代水利工程:都江堰 著名峡谷:虎跳峡 三峡工程
作用 灌溉、发电 灌溉、发电、航运 (黄金水道)
危害 水土流失严重,使黄河成为世界上含沙量最大的一条河流;下游“地上悬河” 降水丰沛,干流水量大, 容易造成洪 涝灾害
原因 人类过度利用自然,滥用自然,造成黄河流域生态环境的恶化。 季风气候带来的弊端。人们不合理地占用河道、围湖造田,使河流、湖泊的行洪能力大大降低,更加大了沿岸 地带发生严重水灾的可能性。
如何治 理 加强中游黄土高原地区的水土保持、修建水库 加固江防大堤、兴建水库、疏通河道、 中下游禁止砍伐树木
.黄河下游为什么支流少,流域面积小?
出了黄土高原,黄河流人下游平原地区,河道变宽,坡度变缓,流速慢了下来,大量的泥沙沉积于河底,使河床逐渐抬高,其它的河水很难流进黄河。所以无支流,流域面积小。
第三课 地域差异显著
1.根据气温、降水、地形等各种自然地理要素可将我国分为:
北方地区:平原、高原、山地为主,温带季风气候为主
南方地区:平原、丘陵、高原为主,亚热带季风气候和小部分的热带季风气候
西北地区: 以高原、盆地为主,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
青藏地区: 以高原、山地、盆地为主,高原山地气候
2.以秦岭—淮河为界,大体上将东部季风区划分为北方和南方两大区域。
北 方 南 方
民居 墙厚窗小,有取暖设备 注意通风散热,房顶坡度较大,没取暖设备
饮食 面食 米饭
耕作 小麦、玉米 水稻
耕地类型 旱地 水田
作物熟制 一年一熟或两年三熟 一年两孰甚至三熟
交通 陆路交通发达 铁路、公路、水路航运
1 月均温 0℃以下 0℃以上
年降水量 800 毫米以下 800 毫米以上
气候类型 温带季风气候 热带、亚热带季风气候
气温带 温带 亚热带、热带
水文状况 河流少,水量小,冬季结冰 河湖众多,水量大,冬季普遍不结冰
3.南北方的气温差异 (同线等温)
⑴冬季气温南北差距大,越往北气温越低
原因:①南北纬度跨度大
②北方地区离冬季风发源地近
4.我国降水的特点:从东南向西北内陆递减
原因:①东多西少:海陆位置
②南多北少:季风影响
5.东部和西部、南方和北方的交流与互补
目的:互通有无、优势互补、共同发展、 内容:资源、能源 资金、技术、人才、信息
措施:①南水北调工程:②西电东送工程: ③西气东输工程
综合探究五——认识宝岛台湾
1.台湾位置:东临太平洋、北临东海、南临南海、西隔台湾海峡 与福建省隔海相望
2.范围:台湾岛、澎湖列岛、钓鱼岛、赤尾屿
3.地位:我国第一大岛屿,我国东部沿海的屏障,联系太平洋各国,是海上交通的枢纽
4. 自然环境 ①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热带季风气候,雨热同期
②地形:山地、丘陵为主,平原主要分布在西部地区。地势中间高四周低,导致台湾河流多,水量大,河流短,水能丰富。
5.台湾之最:
我国降水最多的地方:火烧寮 台湾最高的山:玉山
台湾最大的湖泊:日月潭 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高山族
6.台湾特色:
(1) 物产丰富:①水稻:分布广,主要分布在沿海平原 ②甘蔗:东方糖库
(2) 矿产资源丰富:金、铜、铁、硫、石油
7.雅称:“天然植物王国”、“蝴蝶王国”“水果之乡”“东方糖库”
8.台湾主要城市分布在沿海平原区,交通呈环岛分布,
台北:台湾政治经济与文化中心,岛内第一大城市。
主要景观; 日月潭、太鲁阁、阿里山
北方地区
一、红松之乡——小兴安岭
1.地理位置:小兴安岭位于黑龙江省中北部,这里有亚洲面积最大的红 松原始森林,是我国著名的林区,有“红松之乡”之称。
2.生产特色:小兴安岭林业发达,是我国重要的木材基地。
(1)自然:地形是以山地为主,气候为温带季风气候。
这里的地形与气候适宜 红松的生长。
(2)人文:交通十分便利,森林铁路纵贯南北,公路四通八达,
水路也是主要途径。
3.问题及对策 (1)问题:森林资源急剧减少,林区生态环境破坏严重。
(2)对策:寻找新的生产方式,实现林业资源经济转型,坚持创新发展,开发森林食品、森林旅游和木材深加工等。
(二)黄土高原
1.地理位置:黄土高原东起太行山脉,西到乌鞘岭,北抵长城,
南连秦岭,是世界上最大的黄土堆积区。
2.生产特色:黄土高原是我国农业发达的地区。
(1)成因:黄土高原冬季干燥寒冷,夏季湿润炎热;
黄土土质疏松,便于开垦。
问题:过度开发,植被破坏。水土流失严重
成因:过度开发,高原上的植被遭到严重破坏。
降水集中且多暴雨,土质疏松
对策:植树造林、退耕还林、修建挡土坝等
3.生活特色:独具特色的黄土高原文化。
(1)民歌:信天游,《山丹丹花开红艳艳》 民间歌舞:安塞腰鼓。
(2)传统民居:窑洞。冬暖夏凉、隔热保暖
(三)古老而现代的首都——北京
1.地理位置:北京位于华北平原的北部,西、北两面
有太行山和长城作为屏障, 东临渤海湾。
2.城市特色:
(1)政治中心:北京是首都,中央国家机关所在地。
文化中心:北京具有成熟、大气、
厚重的文化氛围。现代文化元素的渗入,
增强文化之都的魅力。
(3)国际交往中心:外交机构、国际组织、国际商业机构云集北京。
(4)科技创新中心:“三城一区”——中关村科学城、怀柔科学城、未来科学城、 创新型产业集群和“中国制造 2025” 创新引领示范区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