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贯彻新发展理念教学设计(表格式)高中思想政治统编版必修2 经济与社会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3.1贯彻新发展理念教学设计(表格式)高中思想政治统编版必修2 经济与社会

资源简介

教学设计
基本信息
学段 高中 学科 思想政治
使用教材版本 人教版必修二《经济与社会》
课题 贯彻新发展理念
课型 新授课 章/单元复习课□ 专题复习课□ 习题/试卷讲评课□ 学科实践活动课□ 其他□
1.单元学习内容分析
本单元讲述在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和市场经济体制背景下,我国经济要发展与社会要进步必须回答、解决的最基本问题。具体讲述了指导我国经济社会建设的新思想、新理念和建设中有关收入分配公平、共同富裕、社会保障的基本问题。 本节课位于第二单元,第二单元“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分为“我国的经济发展”和“我国的个人收入分配与社会保障”。理解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探究这个问题,有助于学生深入理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认识我国经济发展与社会建设当中的有关问题,有助于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更好的参与社会实践。
2.本课时学习内容分析
本节课内容位于本单元第一课,只有深入理解新发展理念,才能更好认识社会发展中的社会公平、经济发展等问题。 新发展理念 第三课第一框介绍了我国新时代的经济发展以及新时代如何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社会建设取得更伟大的新成就。本节课先从“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三个方面介绍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又突出介绍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及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必须建设好现代化经济体系。
3.学习者分析
高一学生基本具备初中道法知识,对新发展理念有所了解,但缺乏对理论逻辑的认知。本节课立足天津当地的经济发展,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4.学习目标确定
政治认同:通过对新发展理念的学习,深刻领会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根本立场,是为解决我国社会主要矛盾从而很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而确立的重要发展思想。 理性精神:识记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内涵;明白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是新发展理念必须始终坚持的基本原则;理解新发展理念重要性和贯彻新发展理念的要求。 公共参与:能够结合实际,阐述坚持新发展理念的原因和重要性,用实例说明在现实生活中是如何贯彻新发展理念的;能够根据实际情况运用新发展理念对经济社会发展和自己的生活提出合理化的建议。
5.学习重点难点
重点: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内涵;贯彻新发展理念的要求。 难点:理解五大发展理念的关系;如何贯彻五大新发展理念的要求。
6.教学准备
导学案、PPT
7.学习过程设计
教学环节 教师行为 学生行为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请学生为生活再天津的幸福感打分(1-10分),通过打分让学生思考生活在天津的幸福感高低,这和天津的经济、政治、文化等领域的发展成果是离不开的,由此引出在新时代书写天津之为之进的新篇章应该怎么展开? 打分 引发学生思考天津的发展现状,为本节课学习做铺垫
新课讲授 播放视频资料《天津飞腾芯片应用》教师活动:点评学生发言,引导出教材知识点。 结合视频思考飞腾芯片的创新和应用对天津发展的意义,自由发言。 理解创新理念
新课讲授 播放视频资料《北辰区双街村的变化》 学生活动:结合视频思考北辰区双街村的变化得益于怎样的发展理念,自由发言。 理解协调理念
新课讲授 播放视频资料《天津港智慧零碳码头》 结合视频思考天津港码头是如何实现零碳目标,践行了什么发展理念,自由发言。 理解绿色理念
新课讲授 播放视频资料《东疆综保区飞机租赁集聚地》 结合视频,阅读38页第2个相关链接“新发展格局”,思考打造飞机出口租赁中心的意义,自由发言。 理解开放理念
新课讲授 播放视频资料《天津民生保障数据》 结合视频思考天津大力保障民生体现了什么发展理念,自由发言。 理解共享理念
课堂小结 新发展理念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的主要内容。这五大发展理念相互贯通、相互促进,是具有内在联系的集合体,要统一贯彻,不能顾此失彼,也不能相互替代。要将新发展理念完整、准确、全面贯穿发展全过程和全领域,推动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 学生复述 巩固知识
8.板书设计
9.作业与拓展学习设计
1.必做:复习教材,归纳总结,填写表格。 新发展理念解决问题原因要求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
2.选做:调查身边亲朋好友对美好生活有哪些需要,探索满足他们美好生活需要的路径。
10.教学反思与改进
【亮点】 1.教学环节较为完整; 2.仪式感较足,学生有统一的虚拟背景,学生的精神面貌佳; 3.选取的议题和案例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能够最大限度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不足及再设计】 1.教学语言比较单一,多为“打开教材xx页”,比较呆板单调→应提升教学语言功底,可适当增加“阅读教材”“结合教材”等口语表述。 2.教学时间控制还稍显紧张,前半节较为松弛,后半节较为紧张→应课下多模拟,掌握上课进度,并适度展示教学机智,在面对学生回答问题得时候精准点评,克服重复性的口语表达。 3.学生点评以知识性点评为主,缺少鼓励性、精神性点评→应多给予学生有关学习态度、学习品质的肯定、正面、积极的评价。 4.教学活动呈现模式化,表现为每个议题都由一段视频资料引入,结合视频思考问题,灵活性不足→应增加多种教学资料,比如共享发展议题里可以放数据图片,这样更加直观。 5.多增加一些师生互动,不需要自己通篇把知识点全部说出来→可以让同学阅读教材,归纳总结知识点。 6.有的议题标题前置得太早,比如“共享——升盈天津发展温度”这一议题,在课件中已经呈现出来了,后面有设置了问题“结合视频思考天津大力保障民生体现了什么发展理念”,前后倒置→可以先把视频资料和问题抛出,待学生回答完,教师总结得时候把议题作为结论呈现出来。 7.缺少最后总结升华的部分→导入时使用了“幸福感”,引发大家思考生活在天津的幸福感和天津发展的关系,在课堂小结时应该呼应前文,总结:大家之所以觉得生活在天津幸福感较高,正是因为天津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和贯彻新发展理念,在新时代书写天津之为之进的新篇章。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