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9.2《文化发展的基本路径》教学设计一、课程标准要求领悟优秀文化作品的影响力和感召力,展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二、教材分析本课是必修四《哲学与文化》第九课《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第二框题。本框题讲述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回答时代问题,实现综合创新。与其他两个框题是从时间顺序布局,阐述我国文化发展的过去、现在、未来。三、学情分析高二学生已经有一定的哲学底蕴、文化基础、政治修养,对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回答时代问题和辩证认识对待不同文化有一定的理解,但学生对于在文化建设中坚持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持共产主义理想信念理解起来有难度,对以人民为中心的具体内涵和现实路径具体分析缺乏一定的辩证思维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四、核心素养目标政治认同:通过自主预习,我能说出并区别文化创新的基本路径;科学精神:通过赏经典—提建议—创精品活动,我能运用文化创新的基本路径分析具体文化现象,能在实践中提高文化创新的意识和能力。公共参与:通过角色扮演,我能综合所学知识进行文化创作,提高应用性和综合性。五、教学重难点(一)教学重点 文化创新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要立足时代之基,回答时代问题;要融通不同资源,实现综合创新(二)教学难点 文化创新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六、课前准备 学生结合预习导学案预习本课,对教材进行初步了解。七、课时一课时八、教学过程温故知新1.正确对待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推陈出新、革故鼎新,推动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2.正确对待外来文化面向世界、博采众长;立足国情、交流互鉴;以我为主,为我所用,坚守中华文化立场导入新课展示《洛神赋图》,引导学生思考文化发展创新的路径,播放取材洛神赋的水下舞蹈《祈》,激发学生探究文化发展基本路径的兴趣。总体设计学生在本节课以影评人的身份,通过赏经典、提建议、创精品活动,探寻文化发展的基本路径,坚定文化自信。自主预习【要求:在课本上标注并在学案上列出关键词】1.文化创新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原因、要求2.文化发展要立足时代之基,回答时代问题——关键、原因3.融通不同资源,实现综合创新——要求4.总结:文化创新的基本路径影视赏析活动方案1、分组并推选组长,明确各组赏析影片系列2、小组成员独立完成——小组讨论——组长形成小组观点并展示一组赏析影片:《长津湖》《战狼》《红海行动》二组赏析影片:《我不是药神》《人民的名义》《最美逆行者》《人世间》三组赏析影片:《哪吒之魔童降世》《大圣归来》《雄狮少年》《姜子牙》赏经典——感悟成功之路小组任务一1.这类影片成功的原因2.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对文化发展的启示重难点突破一——坚持以人民为中心1.解读:“文化是在人民群众伟大的社会实践活动中孕育和创造的”,并思考其哲学依据2.全面理解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并举例分析其不同的侧重点3. 暑假你会将哪个系列的影片列入最佳观影计划?对比你发现了什么?重难点突破二——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精神文化需求感悟区别——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精神文化需求观点一:人们的文化需求内容涵盖很广,包括教育、文化娱乐、体育健身、旅游、休闲观光等观点二:精神文化产品既具思想性又有艺术性,要采用沉浸式、体验式、交互式等不同形式,利用互联网技术、虚拟现实、人工智能等载体,让人民群众享受丰富多彩而又健康向上的精神文化盛宴。观点三:不同行业类别、不同社会群体、不同地区的人民群众因社会阅历、知识结构、生活环境等多重客观因素的差异性影响,既需要阳春白雪,也需要下里巴人;既对传统文化有共鸣,也对现代文化有兴趣,对外来文化存好奇。通过分众化表达、区域化表达,为不同群体、不同行业的群众提供均衡化、精准化、个性化的文化产品,创作群众喜闻乐见的精神文化产品。对点训练——如何满足多样化、多层西、多方面的精神文化需求1.在新时代,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呈现出多层次、多方面、多样化的特点,对于我们的公共文化服务工作提出了亲民化、优质化、个性化的新要求。为此,我们应该①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②发展先进文化,抵制落后文化,扶持流行文化③把满足人民群众文化需求当成全部工作的中心④发展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先进文化A. ①② B.③④ C. ①④ D.②③2.今天,我们可以在全网搜索推荐书单、点击阅读,可以在朋友圈里晒书单、聊感悟,阅读越来越变成“悦读”。从读者口碑传播到知名人士推荐、权威媒体打分排名,新的技术手段改变了人们的阅读习惯,也增添乐趣。这一现象对图书出版企业的启示是①要大力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保障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②要不断丰富图书品种,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精神文化需求③要推动文化内容形式、传播手段创新,适应阅读方式新变化④要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以增进良好社会效益为经营目的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①④提建议——支招如何避雷小组任务二《小时代》系列电影根据郭敬明同名小说改编而成,口碑极差,根据网友评价中的问题,请你结合所学知识为影片创作支招。网友甲:跟底层人民脱节太严重。剧本距离生活太遥远,缺乏真实感。二十万的皮草、十万一把的伞、最低三千的欧洲水晶杯...这样的内容不符合时代特征,让观影者找不到城市的归属感和文化的认同感,虚浮在半空中。网友乙:价值观扭曲。影片宣扬浓浓的拜金主义,充斥着源源不断的奢侈品。姐妹的情谊也是建立在金钱之上。并且电影的对象设定为青少年,打着“青春”的幌子刻画了纸醉金迷的淫靡生活,对正处在树立价值观时期的青少年产生了过于追求物质生活的不良的影响。网友丙:审美极端西化。影片几乎把上海拍成欧美了。取景设定上,住的无一例外是独栋洋房,片中奢侈品众多,却没提到任何中国本土的品牌。剧中人穿的,玩的场所西化的无以复加,甚至剧中人物顾里的父亲死后也要埋在基督教墓地,充斥着浓烈的虚无主义。创精品——展示青春风采播放班级创作的青春短剧,感悟打动自己的那个瞬间,感悟有生命力的作品源于实践、贴近生活课堂小结本节课通过赏经典感悟成功之路,提建议反思如何避雷,创精品实践中感悟,请总结文化发展的基本路径。课后作业——实践创新2021年 2月 25日习近平:在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的讲话中提出:回首过去,我们在解决困扰中华民族几千年的绝对贫困问题上取得了伟大历史性成就,创造了人类减贫史上的奇迹。展望未来,我们正在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历史宏愿而奋斗。征途漫漫,惟有奋斗。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要更加紧密地团结在党中央周围,坚定信心决心,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真抓实干、埋头苦干,向着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奋勇前进!2049年的你作为一名导演,以“______2049”主题,自选题材,创作一个影视作品,结合“文化发展的基本路径”的相关知识,谈谈你的创作思路。相关影片简介1.《长津湖》以抗美援朝战争第二次战役中的长津湖战役为背景,讲述了一段波澜壮阔的历史,在极寒严酷环境下,中国人民志愿军东线作战部队凭着钢铁意志和英勇无畏的战斗精神,扭转战场态势,为长津湖战役胜利做出重要贡献的故事。作为民族精神和爱国主义精神的一部精品力作,该片再现了抗美援朝战争中第 9兵团在长津湖地区那场艰苦卓绝的战役,生动诠释了国家意志和民族力量的强大,有力彰显了中国军人为国舍命的碧血丹心。细腻描摹了志愿军将士的家国情怀和民族大义。影片中,先烈们的话语字字铿锵、句句滚烫,一直激荡在每个观众心间。诗意山河与无情战火的强烈对比,深切地表达了人民对和平与美好新生活的无比珍视和期许。深情礼赞了伟大的抗美援朝精神。《长津湖》对观众们的启示为:一个觉醒了的、敢于为祖国光荣、独立和安全而奋起战斗的民族是不可战胜的。伟大抗美援朝精神,是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它必将激励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克服一切艰难险阻、战胜一切强大敌人。2.《我不是药神》讲述了一位药店店主从印度代购开始贩药敛财之道后良心发现的故事。一个交不起房租的男性保健品商贩程勇(徐峥饰)从印度带回了天价药(格列宁)的仿制药“印度格列宁”,并私自贩卖,引起警方调查。从自私走向无私,为病人的生存权而抗争,最终被抓,赢得了尊严,多位角色的命运也因为“药”这一元素串联,演绎了一场别开生面的草根众生相该片于 2018年 7月 6日在中国上映。7月,李克强总理就电影《我不是药神》引发舆论热议作出批示,要求有关部门加快落实抗癌药降价保供等相关措施。3. 《哪吒之魔童降世》改编自中国神话故事。该片在前作的基础上大胆创新,既保留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又加入了流行元素,让所要展现的文化更易于被受众接受。它打破成见,强调自我的独立性,更兼顾有隐喻的现实。《哪吒之魔童降世》没有沿用元素叠加的改编套路,而是尝试进行彻头彻尾的神话重述,从而使一个“老故事”焕发出反映当代文化追求的“新面貌”。(四)板书设计课后反思本节课利用“影评人”为背景,通过“赏经典”感悟成功之路、“提建议”支招如何避雷、“创精品”勇于实践创新系列文化探索活动来创设情境,贴近学生生活设计,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并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了解了文化创新的基本路径,懂得了坚持人民为中心,关注时代话题、融通不同资源对文化创新的重要性。辩证理解了文化创新与人民、文化创新与时代、文化创新与传统文化、外来文化的关系。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最后以畅想 2049年明天中国的模样为课后作业,让学生在文化创作中感受文艺工作者肩负的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守护的是人民的诗与远方。教学过程寓教于乐,由画作和视频效果对比开篇,将学生带入情境,使学生由被动变主动,引发学生思考,促进学生对知识的认同和内化,树立了学生的创新精神。通过创设学生感兴趣的活动,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有效地调动了学生参与热情,增强了学生的公共参与意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