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制作台灯模型或原型一、教学内容台灯制作前材料和工具的准备,台灯模型或原型的制作。二、学科核心素养要求1.技术意识:通过台灯模型的制作过程,掌握一些常用工具的使用方法,在技术实践活动中,逐步培养严谨、务实、坚持不懈、精益求精、不畏艰难等优良品质。2.工程思维:通过系统分析和比较权衡,选择台灯模型制作的材料和工具,认识系统与工程的多样性和复杂性,领悟结构、流程、系统、控制基本思想和方法的实际运用,顺利完成台灯模型的制作并能对自己的作品进行简单的性能评估。3.创新设计:在制作台灯过程中,采用 2P连接线与发光二极管直接插接,减少线路连接不良故障,提高作品成功率。4.图样表达:通过台灯模型的制作,让学生学会草图的使用和交流,实现有形与无形、抽象与具体的思维转换。在操作中提高合作精神和技术素养。5.物化能力:一是能根据设计要求选择合适的材料与工具,了解常用材料的属性及加工方法;在材料及其加工过程中,具有基本的安全、环保和质量意识;二是能根据时间要求进行简单的技术试验,对材料进行性能测试,根据材料性能列出用料表;在实施方案过程中,能从环境、经济、社会、质量、美学等方面考虑材料的使用,掌握基本的工具使用方法。重点就是第五个物化能力。三、学习目标(1)能够正确选择制作台灯模型的合适材料和工具;(2)掌握工具的使用方法,选择恰当的加工工艺,完成台灯模型的制作。四、教学重点、难点电工工具的使用,通过制作模型或原型掌握材料的合理加工。五、教学准备教学课件、学生设计的台灯设计图样、学生根据设计方案准备好的材料和工具等六、教学过程1.引入同学们好,这节课我们来学习第六章第四节制作台灯模型或原型。我们的核心素养目标有五个,重点是第五个“物化能力”:一是能根据设计要求选择合适的材料与工具,了解常用材料的属性及加工方法;在材料及其加工过程中,具有基本的安全、环保和质量意识;二是能根据时间要求进行简单的技术试验,对材料进行性能测试,根据材料性能列出用料表;在实施方案过程中,能从环境、经济、社会、质量、美学等方面考虑材料的使用,掌握基本的工具使用方法。本节课有两个教学任务:一是准备台灯制作的材料和工具,二是制作台灯模型或原型。在开始新内容之前,先请同学们思考一下,制作模型有哪几步?同学们总结的很好,有以下 8步:(1) 根据设计方案选择合适的材料;(2) 根据学校的实际条件,准备适当的加工工具和设备;(3) 按设计图样对材料进行画线;(4) 对材料进行锯割、切削等加工;(5) 装配连接;(6) 表面处理;(7) 对模型的外观造型和色彩进行评价;对模型的结构和功能进行检测和试验,检验是否符合设计要求;(8) 对设计方案进行修改,做成展示模型。通过前几节课学习同学们知道了如何选择制作模型的材料,掌握了一些木工和金工的加工工艺,这节课通过制作台灯这个案例分析,进一步理解制作模型时材料的选择和工具的准备以及制作过程和注意问题。(通过教学课件讲解)2.台灯案例分析下面,我们来进行任务一。通过前几节课学习同学们知道了如何选择制作模型的材料,掌握了一些木工和金工的加工工艺。生活中,有很多材料可供我们选择(如木材、塑料、金属、特殊材料等),那么,同学们会选择那些材料来制作台灯模型或原型?请思考:(1)在确定材料的规格时,需要考虑哪些因素?(遵照设计要求;能够在现有工具和设备条件下进行加工;可与其他材料搭配;节约成本等。)(2)若在选材时,学校通用技术室没有配备某些材料,同学们会如何处理?(可以换用其他类似材料,尽量不影响设计方案的实现、设计意图的表达,必要时可对方案进行微调。)3.分析制作该台灯需要准备的材料和工具下面,我们以第五个台灯为例来制作该台灯模型。台灯外形制作所需材料有底板、木块、支杆、灯罩、LED灯珠、电池盒、开关、连接线、扎线、双面胶、定位片等。对应的工具可能会用到钢直尺、木工锯、手锯或钢锯、热熔枪、木锉、砂纸等。在电子元器件和台灯电路连接时,还需要一些电工工具,如偏口钳、尖嘴钳、剥线钳、螺丝刀、测电笔、万用表、电烙铁等。请同学们分组体验一下各种工具的使用。大家要时刻牢记安全第一的原则,严禁拿着工具打闹。4.分组制作台灯模型(1)严格按照模型制作的步骤进行;(2)组内分工合作,体验合作精神;(3)注意发光二极管的正负极:长管脚为正,短管脚为负;(4)用电烙铁手工焊接时,要求使用不低于 25瓦,且最高不超过 50瓦的电烙铁,温度必须保持不高于 300摄氏度(一般建议在 260摄氏度左右),焊接时间不要超过 3秒。考虑到安全,这节课我们先不进行焊接,直接将线头拧到接线处,但要注意防止短路。(5)创客小组注意组装顺序和程序的编写。5.教师对作品进行点评,学生进行自评和互评:每组对各组制作过程和台灯的模型或原型进行评价评价角度 评价内容 评价程度 (低、中、高) 评价说明材料的选用 各部件的材料是否符合要求 材料的规划 料尽其用,优材不劣用,大材不小用,长材不短用 材料的加工方法 材料选择的加工方法是否正确 总体制作水平 总体是否达到了设计图样的要求 安全性 外形不刺手、散热好、材料绝缘、开关明显 照明效果 光线柔和、发光平稳无闪烁 6.课后要求:课后,学有余力的小组可尝试制作不同样式的台灯:如采用开源硬件做成的坐姿矫正智能台灯。七、教学总结1. 这节课前半部分教师阐述分析,后半部分学生互动体验,整个学习过程中学生较轻松。2. 电工的工具准备比较充分,能让学生有一个广泛的了解。3.一节课时间,只有部分小组组制作完成,但本节课主要体验在模型的制作中,工艺的加工和工件的装配。认真制作的组要提出表扬,没做好的组课后可以继续做。八、教学反思1. 讲解分析电子电工工具的使用的深度很难把握,真的能让学生制作电子电路,焊接讲解和体验还需增加一节课时间。2. 半节课时间讲工具和材料的准备都是概述,实际运用涉及的不多,可以考虑在学生动手制作过程中进一步讲解工具的使用。3.设计方案比较复杂、设计功能比较多的小组,制作难度大,设计方案简单、制作容易的小组所需的时间短。设计制作不能太开放。比如,可以有制作时长、功能多少的限制。4.两个创客组主要精力放在程序上,需要对学生加强程序理念的提升。5.对成品的评价需要进一步细化标准,提高要求,让学生通过制作台灯模型,提高将方案转化为有形物品的能力,能独立完成模型或产品的成型制作、装配及测试,具有较强的动手实践与创造能力。《制作台灯模型或原型》课后反思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有以下几点反思:1. 讲解分析电子电工工具的使用的深度很难把握,没时间让学生焊接电子电路,焊接讲解和体验还需增加一节课时间。2. 前半节课时间讲工具和材料的准备都是概述,实际运用涉及的不多,可以考虑在学生动手制作过程中进一步讲解工具的使用。3.设计方案比较复杂、设计功能比较多的小组,制作难度大,设计方案简单、制作容易的小组所需的时间短。设计制作不能太开放。比如,可以有制作时长、功能多少的限制。4.两个创客组主要精力放在程序上,需要对学生加强程序理念的提升。5.对成品的评价需要进一步细化标准,提高要求,让学生通过制作台灯模型,提高将方案转化为有形物品的能力,能独立完成模型或产品的成型制作、装配及测试,具有较强的动手实践与创造能力。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