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 周 星期 第 节 年 月 日课题 降水的分布 执教教学 目标 1.了解等降水量线的含义,判读世界年降水量分布图。 2.掌握降水分布的一般规律及影响因素。重点 掌握降水分布的一般规律及影响因素。难点 掌握降水分布的一般规律及影响因素。教具 演示 PPT、教材学生主 要 教 学 过 程 二次备课教学过程设计 复习导入:等高线和等温线的概念,引出等降水量线 二、新课讲授 活动一:根据课本上的世界降水量分布图,小组合作完成下列学习任务。 ①赤道附近各地的年降水量大约是多少毫米以上?两极地区的降水大约在多少毫米以下? ②在南北回归线附近,大陆东岸和大陆西岸的降水有什么差异? ③在中纬度地区,从沿海到内陆年降水量有什么差别? (一)降水的分布规律及影响因素 1.纬度因素:赤道附近降水多,两极附近降水少。 2.海陆因素:(1)南北回归线附近,大陆东岸降水多,大陆西岸降水少;(2)中纬度地区,沿海降水多,内陆降水少。 3.地形因素: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 活动二:请在世界年降水量分布图中找到世界“雨极”和“干极”并分析其成因。 (二)“雨极”、“干极” 1.世界雨极“乞拉朋齐” 成因:(1)位于喜马拉雅山脉的迎风坡,降水多; (2)来自印度洋的西南季风带来了充足水汽。 2.世界干极“阿塔卡马沙漠” 成因:位于安第斯山脉的背风坡,降水少。 3.资料补充: (1)印度东北部的乞拉朋齐,1861年的一年中,这里的降雨量达20447毫米,夺得了世界“雨极”的称号。时隔99年以后,也就是1960年8月至1961年7月,乞拉朋齐再一次以26461.2毫米的降雨量,打破了它自己保持的纪录。 (2)位于智利北部的阿塔卡马沙漠,被称为世界的“干极”,该地区气候极其干燥,经常连续几年不降雨水,是世界上最为干燥少雨的地方。据气象记录,1845~1936年,这里没有下过一滴雨。作业布置板书设计 水的分布教学反思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