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课题名称 4.1 权利保障 于法有据 课型 新授课课程标准 理解侵权责任的内容,树立依法承担责任的观念。学习目标 1.理解承担侵权责任的原因、方式及诉讼时效 2.理解侵权责任的一般规定和侵权责任的特殊规定 (过错推定和无过错侵权责任) 3.理解法律规定的侵权责任的意义。教材分析 本框包括两目,第一目:“侵权行为的法律责任”,阐述侵权行为应承担的民事责任、侵权责任的承担方式东讼时效等知识。第二目:“侵权责任中的情理法”,阐述了侵权责任的构成要件,特别是行为人的过错以及侵权行为与损害结果之间的因果关系的认定,还阐述了过错推定与无过错侵权责任的含义。学情分析 学生情况分析授课对象为高二年级选科专业班学生,在初中及高中已经学过法律的基本知识。学生在生活中能经常接触到与法律相关的新闻和案例,对宪法和法律有一定的了解,但生活经验和法律知识有限,对问题看法较片面和浅显对侵权事件和后果还未能客观公正地分析。教学目标 政治认同 树立法律的权威,提高对我国《民法典》这部法律的认同,认同建设法治社会建设重要性。科学精神 结合具体案例理解侵权责任的一般条件和特殊情形,分析涉案行为损害哪些民事权利,不同的侵权承担方式的作用和意义。法治意识 正确处理情、理、法的关系,树立依法承担责任的观念。公共参与 通过角色模拟环节让学生形成在生活中正确处理复杂的利益关系,用法律的手段处理各种纠纷,为建设和谐社会做贡献。教学重点 侵权责任的承担方式和侵权责任的原则教学难点 侵权责任的特殊情形教学策略 知识整合、合作探究法、自主学习法教学用具 多媒体课件、视频、图片、文本板书设计教学程序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一、温故知新 出示复习知识点,检查学习效果 学生复习: 1.什么是履行合同?履行合同要遵守什么原则? 2.履行合同的关键是什么? 3.什么是合同内容?合同内容一般包括哪些? 4.已生效的合同能变更、修改或解除吗?如何5.进行变更、修改或解除? 6.什么是违约责任?承担违约责任的限度是什么? 7.违约责任的承担方式有哪些? 8.哪些违约行为可以免责? 巩固复习,了解学生复习的效果,对重难点进行巩固二、导入新课 教师播放《校园暴力侵权责任认定》。 播放视频素材,引出问题: 侵权责任是什么? 侵权责任的承担方式是什么? 通过引起他们的求知欲,便于带着问题进入新课,这样效果更好,促使学生更加专注地投入到课堂学习中。三、自主预习 出示预习目录、预习要求 要求:浏览课本,找出下列问题答案 请认真阅读课本第,思考以下问题,并用笔勾画出关键字、词、句,5分钟后比谁能准确作答。 1.为什么要承担侵权责任(依据)? 2.★★★侵权责任的承担方式,诉讼时效具体为多久? 3.★★★侵权责任的一般规定是什么?侵权责任的构成要件有哪些? 4. ★★★特殊侵权责任(什么是过错推定侵权责任?什么是无过错侵权责任?) 5.法律规定侵权责任有什么意义? 学生自主预习问题,浏览课本,对本框知识有个初步印象,在讲解时理解能够更加深入。四、讲授新课 四、讲授新课 出示课本第32页探究与分享,引入议学情境,引导学生讨论。 教师活动: 点评学生的回答,引导学生纠正、补充,形成较完整的答案。 教师活动: 点评学生的回答,引导学生纠正、补充,形成较完整的答案。 探 究 与 分 享:君子报仇,十年真的不晚吗? 出示随堂案例:引导学生讨论。 出示案例:P33 探究与分享 引导学生解读探究已分享案例。 探究与分享 材料: 小壮和小杰是高一同班同学,在观看学校运动会比赛时,小壮跑过来从身后抱住小杰打闹玩耍间,小杰摔倒在地,致其右腿受伤,小壮赶紧和老师一起将小杰送到医院。经诊断,小杰右腿骨折,小杰虽经手术治疗痊愈,但其父母在医保之外还支付了医疗费、护理费等一万余元。 探究问题:你认为材料中谁应该承担法律责任,应如何承担法律责任?承担侵权责任的依据是什么 一、侵权行为的法律责任 1.侵权责任 (1)原因:法律保护民事主体的各项人身权和财产权。行为人侵害他人的民事权利,应当依法承担侵权责任。 (2)承担方式 ①包括停止侵害,排除妨碍,消除危险,返还财产,恢复原状,赔偿损失,赔礼道歉,消除影响、恢复名誉,惩罚性赔偿。 ②可以单独适用,也可以合并适用。 ③民事权利遭受侵害的形式多种多样,侵权人所须承担的法律责任也有所不同 ④法律规定惩罚性赔偿的,依照其规定。 惩罚性赔偿: 是指当侵权人以恶意、故意欺诈等方式实施加害行为而致权利人受到损害的,权利人可以获得实际损害赔偿之外的增加赔偿。(赔偿数额超出实际损害数额的赔偿。) 【特别提醒】民事权利侵权形式不同,侵权责任承担方式也不同。 【易混易错】违约责任与侵权责任 材料:2016年5月1日,甲借给乙10000元钱,约定1年后还款,后因乙失业,生活拮据,甲并没有向乙提出还款的要求。2020年6月,甲结婚需要用钱,便向乙索要欠款,乙以生活困难为由拒绝还款。甲决定向法院起诉乙。 你觉得甲还能通过法院要回钱吗? 【解析】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如果乙拒绝偿还10000元欠款,甲将不能通过法院要回原本属于他的钱。 2.诉讼时效 (1)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2)当民事权利受到侵害时,权利人应当及时提出相关请求。 二、侵权责任中的情理法 1.侵权责任的一般规定:行为人因过错侵害他人民事权益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 (1)民事主体的合法权益受到了损害。 (2)行为人主观上存在过错。 ①形式:故意或者过失。 ②影响:不影响其承担民事责任,但过错程度对于衡量其责任大小具有法律意义。 该行为与损害结果之间存在因果关系。一个人只能对自己的行为所造成的损害后果负责,法律通常要求受害人确定损害结果发生的真实原因。 随堂案例:某中学的初中生小杰和小涛因琐事发生争吵,在打斗过程中,小杰故意踢中小涛的腹部,致其脾脏破裂,住院治疗。小涛的父母对小杰的父母提起诉讼,要求其承担医疗费用10万元。 小杰的行为是否构成侵权?请以侵权责任的构成要件加以分析。 解析:小杰的行为构成侵权。 (2)小杰行为侵权的构成要件分析: ①有侵权行为并造成一定损害:小杰和小涛在打斗过程中,小杰踢中小涛的腹部,致其脾脏破裂。 ②侵权人主观上有过错:小杰故意踢中小涛腹部。 ③小杰的行为与脾脏破裂的损害结果之间存在因果关系。 思考: 假如有些案子,能证明清白责任人无错,责任人是否就不用承担责任了呢? 2.承担侵权责任的特殊情形:过错推定与无过错侵权责任。 (1)过错推定责任:依照法律规定推定行为人有过错,其不能证明自己没有过错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 简而言之:先推定有过错,行为人需要自证。 (2)无过错侵权责任:法律规定无过错侵权责任的,则行为人只要损害了他人的民事权益,不论其有无过错,均应当承担侵权责任。 简而言之:无论有无过错,均需承担责任。 3.法律规定侵权责任的意义(作用)是什么? 法律规定侵权责任,旨在保障民事主体的合法权利不受侵犯,合理确定相关行为人与权利人之间的利益。同时,法律规定在特定情形中适用过错推定与无过错责任原则,对社会某些群体的合法权利给予特别保护,体现了社会公正。侵权责任规则有助于平衡社会各方利益,合理预防损害,促进社会和谐。 使学生明白我们的生活中侵权责任离得并不遥远,而是与侵权行为密切相关,降低法律的神秘感,拉近与学生的距离。 通过探究一,让学生思考理解侵权责任的法律责任,明确不同的侵权承担方式的作用和意义。 通过案例分析,增强法治思维,遵守法律法规,能够运用侵权责任解释生活中的相关现象,提高在实际生活中树立依法承担责任的观念。 这一子目是本框题重点、难点,通过案例分析,明确侵权责任的一般规定,承担侵权责任的特殊情形,树立宪法、法律的权威,认同法治社会建设的重要性。正确处理情、理法的关系,树立侵权责任的观念。在生活中正确处理复杂的利益关系,用法律的手段处理各种纠纷,为建设和谐社会做贡献。五、同步练习 出示易混易错点、设置有针对性的、新颖的练习题,指导学生练习。 1.限时练习练习册上的习题,核对答案 2.订正错题后分组讨论,形成集体意见,派代表讲解错题 3.整理错题集,形成错题题库。 通过习题练习,掌握重点、难点,理清易错点,为后续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教学反思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