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等专业学校2023-2024-1教案编号:备课组别 政治组 课程名称 哲学与人生 所在 年级 主备 教师授课教师 授课系部 授课班级 授课 日期课题 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第一课时)教学 目标 1、新事物和旧事物的基本含义;量变和质变的基本含义2、量变和质变的辨证关系;事物发展的道路和方向3、理解事物发展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说明新事物必须战胜旧事物是宇宙间不可抗拒的规律重点 事物发展的前进性和日曲折性的统一,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难点 量变质变的辩证关系原理及其方法论。教法 讲述法、激励教学法、案例分析法、情景教学法教学设备 多媒体教学 环节 教学活动内容及组织过程 个案补充教 学 内 容 一、故事导入 以东汉大将吕蒙的故事引出 问题1: 发展的实质和事物变化的状态是什么 问题2: 如何正确对待顺境和逆境 二、新课讲授 (一)发展的普遍性 阅读与思考 地球经历了天文演化和地质演化阶段,形成了生命起源和演化的条件。生命的起源和演化又经历了从化学进化到生物学进化的上升过程,最终才产生了人类。从到人的进化大体经历了 期猿人、晚期猿人、早 期智人、晚期智人四个阶段。教 学 内 容 飞向太空,漫步太空,一直是中国人的美好梦想。经过一代代航天人的艰辛探索、砥砺前行,我国已经取得了运载火箭、通信卫星、导航卫星、载人航天、探月工程、空间站等多项里程碑式的进展,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掌握空间出舱活动技术,从而可以漫步太空的国家。 从哲学上看,生命的进化过程和我国舟 几天事业的进展历程有什么共同之处? 自然界是发展的。自然界总是处在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的发展过程中。整个自然界经历了一个从无机物到有机物、从无生命物质到生命物质、从生命物质到人的漫长发展过程。 人类社会是发展的。纵观历史进程,人类经历了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一些国家进人了社会主义社会。作为共产主义社会的第一阶段,社会主义社会经过长期发展,在高度发达的基础上,最终将走向共产主义社会。在一种社会形态内部,其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也是不断发展的。 人的认识是发展的。人对事物的认识是一个由浅入深的过程。人们不断拓展、深化对世界的认识,由不知到知、由知之不多到知之较多。 总结:发展的普遍性原理 原理:发展具有普遍性,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的认识都是发展的。 方法论:要求我们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提问:发展具有普遍性,是不是所有的变化都是发展? 学生回答。 (二)发展的实质 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教 学 内 容 教 学 内 容 思考1:运动、变化一定是发展吗? 思考2:下列关于新旧事物的标准正确吗? 展示三则材料“计算机科学算命”“第一台蒸汽机车问世”“欢乐斗地主”。 小结: 三则错误标准:形式的新旧,时间的先后,力量的强弱。 判定一个事物是新事物还是旧事物的标准,不是形式的新旧,不是出现时间的先后,也不是一时力量的强弱、发展速度的快慢、事物的名称和旗号等表面形式,其根本标志在于它是否同事物发展的必然趋势相符合。 事物变化的状态 1.请学生阅读书本40页相关知识点。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绳锯木断,水滴石穿。 上述古语说明了什么哲学道理 2.量变与质变的含义 量变是事物数量的增减和组成要素排列次序的变动,是一种较小的、不显著的变化。 质变是事物性质的根本变化,是事物由一种质态向另一种质态的转变,是一种根本的、显著的变化。 3.发展的状态:量变与质变的辩证关系。 原理: (1)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事物的发展总是从量变开始,量变达到一定程度必然引起质变。 人的认识是发展的。人对事物的认识是一个由浅入深的过程。人们不断拓展、深化对世界的认识,由不知到知、由知之不多到知之较多。 自然界是发展的。 人类社会是发展的。质变又为新的量变开辟道路,在新质的基础上事物又开始新的量变。如此循环往复,构成了事物变化发展的全过程。 三、课堂作业 完成课本相关习题 四、课堂总结 学习了本节课,我们了解到了世界是永恒发展的。在平时要学会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理解了新旧事物的判断标准,懂得了发展的实质,把握住事物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明白了量变与质变的辩证关系。板 书 设 计教后札记中等专业学校2023-2024-1教案编号:备课组别 政治组 课程名称 哲学与人生 所在 年级 主备 教师授课教师 授课系部 授课班级 授课 日期课题 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第二课时)教学 目标 1、新事物和旧事物的基本含义;量变和质变的基本含义2、量变和质变的辨证关系;事物发展的道路和方向3、理解事物发展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说明新事物必须战胜旧事物是宇宙间不可抗拒的规律重点 事物发展的前进性和日曲折性的统一,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难点 量变质变的辩证关系原理及其方法论。教法 讲述法、激励教学法、案例分析法、情景教学法教学设备 多媒体教学 环节 教学活动内容及组织过程 个案补充教 学 内 容 导入新课 播放视频“手机的发展史”。 议一议:请用哲学的观点回答,手机发展史说明了什么? 讲授新课 世界是永恒发展的 展示图片,从大哥大到华为mate60,说明了什么? 小结:物质世界处于永恒运动、变化、发展的过程。 用发展的观点处理人生问题 阅读与思考 长征五号运载火箭发动机的喷管上有数百根几毫米的管线,管壁的厚度只有0.33毫米,需要通过3万多次精密的焊接操作,才能把它们编织在一起,焊缝教 学 内 容 细到接近头发丝,而长度相当于绕一个标准足球两周。这个看似不可能的事情,被高凤林完美地做到了。 他被称为火箭“心脏”的“金手天焊”。 “金手天焊”是怎样炼成的?火箭的零件非常小巧,精度要求非常高。动作不对,呼吸太重,焊缝就不均匀了。从姿势到呼吸,高风林从学徒起就开始了最严苛的训练。为了练好基本功,他甚至在日常生活中也进行各种练习:吃饭时习惯拿筷子比画着焊接送丝的动作,喝水时习惯端着盛满水的茶缸练稳定性,休息时举着铁块练耐力,更曾冒着高温观察铁水的流动规律。 正是这样日积月累的艰苦磨炼,高凤林锻炼出一手炉火纯青的接技术,成为当之无愧的“火箭发动机焊接第一人”。 说说高凤林是怎样成为“金手天焊”的。 根据材料,引出知识点 (1)方法论 人生是一个发展的过程,我们要脚踏实地,注重量的积累。人生之路需要一步一步地走,人生目标的实现需要一点一滴地奋斗。梦在前方,路在脚下。我们要埋头苦干,锲而不舍,用勤劳的汗水为实现人生的理想和抱负奠定坚实的基础。 要抓住时机,实现质的飞跃。在量变已经达到一定程度,只有改事物原有的性质才能向前发展时,要果断地抓住时机,促成质变,实现物的飞跃。人生的道路虽然漫长,但紧要处常常只有几步。在人生发过程中,我们要善于抓住机遇,攀登人生的新高度。 2.确对待顺境与逆境 阅读与思考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技校美发技术专业毕业的聂风,对此深有感聂凤曾参与过3次世界技能大赛。在参加第41、42届世界技能大赛选拔时,她满教 学 内 容 教 学 内 容 怀信心,却均以失败告终。之后很长一段时间,她都处在失败的阴影里。后来,她调整心态,认真总结前两次参赛失利的教训,重新投入日复一日的训练中。她努力抓好每一个细节,一点点纠正技术上的不足,做到每天都有进步。 她每天练习十几个小时,一年能剪掉两三千个头模。除了专业训练外,她每天还有近两个小时的体能锻炼。在强手如林的比赛中,在当了两届比赛的“陪练”后,聂凤终于成为美发行业里的“奥运冠军”。 2015年,在第43届世界技能大赛上,聂凤获得美发项目金牌,实现了我国在该项大赛上金牌零的突破,成为亚洲国家在世界技能大赛美发项目取得的第一个世界冠军。 正如聂凤所说,在技能学习和成长的道路上,会有困难和压力,也会有犹豫和茫然,但一定要相信自己,天生我材必有用。要坚定自己的选择并持之以恒地坚持下去,不怕失败,顽强拼搏! 聂凤对待人生逆境的经历对你有哪些启示 阅读材料,思考并回答: 什么是顺境?什么是逆境? 小结: 顺境为人生发展提供机遇和有利条件,可以让我们的才能得到自由充分的发展,但也容易使人安于现状,缺乏危机感和奋斗的动力。 逆境会使我们受到一时的挫折,但只要我们正确对待,就可以磨炼意志,积累经验,促使我们奋发向上。 (2)如何理解人生发展有顺境也有逆境? 小结:我们要用发展的观点正确认识和处理人生道路上的顺境与逆境。在顺境中,要居安思危、 有忧患意识,善于抓住机遇,促进自身发展;如果安逸解怠、 不思进取,就会出现逆境。 在逆境中,不要消极悲观、 畏难退缩、自暴自弃,而要冷静思考、善于反思,以乐观向上的心态勇于面对困难,应对挫折,从而度过逆境,迎来顺境。 三、启思导行 顺境出人才。 逆境出人才。 运用所学哲学原理,谈谈你对上述两种观点的看法。结合生活和专业学习中的经历,谈谈如何对待顺境与逆境,并组织班级辩论会或讨论会进行交流。 通过讨论交流,制定“顺境五戒”“逆境五戒”,提醒自己在顺境、逆境时需要注意的地方,并和同学交流分享。 顺境五戒 在顺境中我们要戒: 逆境五戒 在逆境中我们要戒: 四、课堂总结板 书 设 计教后札记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