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等专业学校2023-2024-1教案编号:备课组别 政治组 课程名称 哲学与人生 所在 年级 主备 教师授课教师 授课系部 授课班级 授课 日期课题 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第一课时)教学 目标 1.理解矛盾的观点及其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2.掌握矛盾分析法,积极面对人生矛盾,增强法治意识。3.在处理问题时,既要看到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的区别又要看到它们的联系学会运用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方法。重点 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难点 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教法 讲述法、激励教学法、案例分析法、情景教学法教学设备 多媒体教学 环节 教学活动内容及组织过程 个案补充教 学 内 容 导入新课 讲述“飞艇误入事件”,回顾50年前“乒乓外交”。(中美关系) 提问:中美关系是什么关系?为什么那么重要?路在何方? 展示本节课议题: 议题一:中美两国是什么关系? 议题二:中美关系为何总是磕磕碰碰? 议题三:回顾历史展望未来,中美关系,路在何方? 讲授新课 阅读与思考 航天器返回地球时,表面温度可高达3000℃左右,教 学 内 容 因此必须给航天器穿上密度大、质量大的防熟外衣。20世纪80年代以来,科学家们对航天器防热材料集中攻关,取得了一项又一项技术创新。 对于高速穿越大气层的航天器来说,质量与射程密切相关。例如,火箭末级每减轻1千克质量,就能增加约15千米的射程。嫦城五号探测器返回地球时,面对地月平均距离38.5万千米的遥远路程,探测器外衣需要既能防热又尽可能轻便。 为了解决质量和射程之间的矛盾,科学家们在航天器的迎风面、背风面等不同部位采用了7种不同密度的防热材料,保每1克质量都用在刀刃上。穿着“拼接款防热外衣”的嫦娥五号返回器由此实现了“轻装上阵”。 中国航天事业正是在这样解决一个个技术难题和矛盾问题中不断发展的。 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含义:世界上一切的事物都包含着既相互对立又相互统一的两个方面。 矛盾的基本属性: 同一性和斗争性 矛盾的同一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属性。 矛盾的斗争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排斥、相互对立的属性。 同一性和斗争性的辩证关系 矛盾的同一性不能脱离斗争性而存在,是包含着差别的同; 矛盾的斗争性也不能脱离同一性而存在,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并被其制约。 矛盾双方的对立统一推动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由此构成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教 学 内 容 教 学 内 容 4.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体现 一方面,矛盾双方相互依存,一方的存在以另一方的存在为前提,使事物得以稳定存在;矛盾双方相互渗透,吸取对方的有利因素促进自身发展和事物发展;矛盾双方相互向对立面转化,规定着事物发展的趋势。另一方面,矛盾双方力量此消彼长,为事物的质变做量的准备;矛盾双方各自到达极限时矛盾分解,实现事物的质变。 5.我们该如何对待矛盾: (1)我们要敢于承认、正视矛盾,不能回避、掩盖矛盾; (2)要学会用科学的方法,正确认识和分析矛盾; (3)要以积极的态度去处理和解决矛盾,促进人生的发展。 (二)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 阅读与思考 公孙龙是战国时期赵国人,诸子百家中名家的代表人物之一,能言善辩。一天,公孙龙骑着一匹白马来到函谷关。当时赵国的马匹流行烈性传染病,秦国严防瘟疫传入国内,就在函谷关口贴出告示,禁止赵国马匹入关。 关吏对公孙龙说:“你人可入关,但马不能。”公孙龙辩道:“白马非马,怎么不可以过关 ”关吏说:“白马是马。” ”公孙龙说:“如果说马等于白马,或者马等于黑马,那岂不是说,白马等于,黑马 ”关吏愣住了。公孙龙继续从逻辑的角度来证明“白马”不是“马”。关吏越听越迷糊,被公孙龙的高谈阔论搞得晕头转向,无法应对,只好让公孙龙骑白马过关了。 你如何理解“白马”和“马”的关系 矛盾的普遍性: 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之中,无论是自然界、人类社会还是人的思维中都存在矛盾,可谓处处有矛盾;矛盾贯穿于一切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事物从产生、发展直到消亡始终存在矛盾,可谓时时有矛盾。 矛盾的特殊性: 世界上的事物虽然都包含矛盾,但具体矛盾却各不相同,所以我们生活的世界才会五彩缤纷、纷繁复杂。 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辩证关系 课堂小结: 中美关系在世界大格局中和中华振兴过程中关乎全局,是中国诸外交关系的主要矛盾,在本节课中,我们以中美关系走向为主线,了解了矛盾具有同一性和斗争性,着重分析了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及其方法论。我们应重点把握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是如何相互联结的。板 书 设 计教后札记中等专业学校2023-2024-1教案编号:备课组别 政治组 课程名称 哲学与人生 所在 年级 主备 教师授课教师 授课系部 授课班级 授课 日期课题 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第二课时)教学 目标 1.初步具有坚持和把握主次矛盾和矛盾主次方面辩证关系的能力2.初步具有运用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的方法安排自己学习和生活的能力。3.在处理问题时,既要看到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的区别又要看到它们的联系学会运用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方法。重点 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难点 主次矛盾与矛盾主次方面的辩证关系原理。教法 讲述法、激励教学法、案例分析法、情景教学法教学设备 多媒体教学 环节 教学活动内容及组织过程 个案补充教 学 内 容 导入新课 展示故事:袋鼠和笼子 问:你有什么启示? 启示我们做事要分析事情的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认清事情的“本末”“轻重”“缓急”,然后从主要矛盾下手。 讲授新课 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阅读故事,思考问题。(小明在上学途中遇车祸) 探究一:小明发生交通意外,导致皮外伤,骨折,失血过多,应该先治哪一处,为什么? 1.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区别:教 学 内 容 主要矛盾: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的矛盾。 次要矛盾:处于从属地位、对事物发展不起决定作用的矛盾。 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联系 (1)主次矛盾相互依赖,相互影响 (2)两者在一定的条件下相互转换 探究二: 小明治疗需要吃药,他坚决不同意,他认为是药三分毒,所以他不吃,你的看法呢? 1.矛盾的主次方面的含义 处于支配地位、起主导作用,这就是矛盾的主要方面。 处于被支配地位、从属状态的一方就是矛盾的次要方面。 2.矛盾的主次方面的辩证关系 事物的性质主要是由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相互作用,在一定条件下双方的地位相互转化。 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哲学依据:主次矛盾辩证关系和矛盾主次方面的辩证关系原理。 两点论和重点论的含义: A要着重把握事物发展过程中的主要矛盾,着重把握某一矛盾中的主要方面,这就是重点论。 B在认识复杂事物的发展过程时,既要看到主要矛盾,又要看到次要矛盾;在认识某一矛盾时,既要看到矛盾的主要方面,又要看到矛盾的次要方面,这就是两点论。 (二)坚持内因和外因相结合教 学 内 容 教 学 内 容 探究三: 在治疗的过程中,医生发现小明的开放性伤口还是止不住血,当天晚上小明发烧了。通过血液检查发现,小明的血小板指数远远低于正常水平,其中有什么关系? 1.内因与外因的含义与作用 (1)含义: 事物内部的矛盾,是事物内部的对立统一,即内因;事物外部的矛盾,是事物与其他事物之间的对立统一,即外因。 (2)地位和作用: 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据,事物的变化发展主要是由内因引起的。外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必要条件,但外因必须通过内因才能起作用。 2.阅读相关链接 2021年4月12日至13日,全国职业教育大会召开,习近平作出重要指示强调,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职业教育前途广阔、大有可为。此前,根据《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我国陆续出台了《关于实施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的意见》《职业教育提质培优行动计划(2020-2023年)》《关于提高技术工人待遇的意见》等一系列推进职业教育改革发展和提高技能人才地位、待遇的支持政策。在良好外部环境的推动下,许多技术能手刻苦学习专业知识,加强业务实践,专业技能不断提升。这些技术技能人才成长的背后,既有自身的努力又有家政策的支持,这正是内因与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 提问:上述材料对我们人生发展有什么启示? 小结:人生发展要坚持内因与外因相结合,正确处理好自身努力与外部条件的关系。 个人的成长首先要依靠自己的努力,无论从事何种职业,提高自身能力是关键因素。同时,也不能忽视外部条件的作用,要积极争取和创造有利于自己进步的外部条件。 (三)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分享故事,华佗治病。 提问:华佗给两位相似症状的病人开不同的处方,这说明什么哲理? 小结: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正确认识事物的基础。世界上的事物千差万别,其内部矛盾各有特殊性。 只有具体分析事物矛盾的特殊性,才能把不同的事物区分开来,从而正确认识事物。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正确解决矛盾的关键。事物的矛盾各不相同,决定了处理和解决矛盾的方法也各不相同。只有对具体问题做具体分析,把握事物矛盾的特殊性,才能找到解决不同矛盾的正确方法。 三、课堂作业 完成课本相关习题 四、课堂总结板 书 设 计教后札记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