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标题:小学综合实践活动三年级上册《学习如何测量物体的重量和质量》教案引言:重量和质量是物体的重要属性,学会测量物体的重量和质量是小学生必须掌握的基本技能之一。本次综合实践活动将带领学生通过实践操作,学习如何测量物体的重量和质量,从而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和科学素养。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和常识,但对于重量和质量的概念可能还不够深入。他们的好奇心强,喜欢动手实践,但注意力容易分散。因此,本次活动将通过有趣的讲解、讨论和实践操作,引导学生深入了解重量和质量的概念,掌握测量物体重量和质量的方法。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了解重量和质量的概念,掌握测量物体重量和质量的方法,包括使用天平、秤等测量工具。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讨论、实验和制作简易天平,学生能够积极参与活动,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合作能力。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够认识到测量物体重量和质量的重要性,树立科学严谨的态度,培养对科学的热爱和尊重。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了解重量和质量的概念,掌握测量物体重量和质量的方法。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进行实验和制作简易天平,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教学准备:1. 收集与重量和质量相关的图片、视频、案例等资料。2. 准备教学工具如天平、秤、砝码、简易天平制作材料等。3. 设计实践活动方案包括实验设计、操作步骤等。4. 制定评价标准和奖励机制激励学生积极参与活动。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5分钟)1. 通过展示不同重量的物体图片和视频资料激发学生对本课的兴趣。提问:“你们看到了什么?这些物体有什么不同?”引导学生初步感知重量的概念。2. 揭示课题:“今天我们将一起学习《学习如何测量物体的重量和质量》,通过实践活动深入了解重量和质量的世界。”强调本次活动的意义和价值。二、新课学习(30分钟)1. 讲解重量和质量的概念:介绍重量和质量的定义和区别,包括重量是地球对物体的引力作用,而质量是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教师可以展示实物并进行讲解和讨论。例如教师可以展示不同重量的物体让学生感受它们的重量并进行比较。同时教师还可以邀请学生分享他们对重量和质量的理解和经验拓宽他们的视野和思路。接下来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简单的实验如使用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让学生了解天平的使用方法和原理。教师可以提供天平、砝码等实验材料让学生分组进行实验并进行记录和总结。这个过程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重量和质量的概念提高他们的实验能力。2. 实践操作:学生分组进行关于测量物体重量和质量的实践操作活动。教师可以提供一些引导性的问题或建议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具体活动内容包括:使用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使用秤测量物体的重量;制作简易天平并测量物体的重量等。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正确使用工具和材料提高他们的安全意识和实践能力。教师可以先向学生介绍如何使用天平和秤包括调节平衡、放置物体、读数等步骤并进行示范操作。然后让学生分组进行实践操作教师巡回指导及时给予帮助和反馈。同时教师还可以邀请专业人士或志愿者来校进行实地指导与学生共同进行实践活动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在制作简易天平的环节教师可以提供材料和工具让学生分组进行制作并进行展示和评价。这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让他们更好地掌握测量物体重量和质量的方法。三、成果展示(10分钟)每个小组展示自己的实践成果包括测量的数据、制作的简易天平等进行简要的介绍和评价。其他小组可以进行观摩和学习并提出问题和建议。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互相学习和交流提高他们的合作意识和评价能力。同时教师还可以邀请家长或社区成员来校参加学生的成果展示活动增强他们对学生实践活动的关注和支持。四、课堂小结(5分钟)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小结强调重量和质量的概念和测量方法的重要性同时对学生的实践活动给予肯定和鼓励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为下一节课的学习打下基础。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