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初中地理八上《2.3河流和湖泊》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能说出黄河的发源地,注入的海洋,流经的省份及地形区,各河段的划分界点,这些黄河的基本情况;2.运用流域图和相关水文资料,描述黄河的主要水文特征;3.能够举例说出黄河对中华民族的贡献;4.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总结出黄河存在的问题,并尝试探讨形或这些问题的成因、危害及治理指施;5.通过查阅资料,分析黄河作为“母亲河”为中华民族的发展作出的贡献,增强民族自豪感和民族自信心。重点:黄河的概况;黄河的贡献;黄河的忧患和治理措施。难点:理解黄河的凌汛现象,分析其出现的河段;分析“地上河’的危害和治理措施。教学过程新课导入:在古典诗词中,有很多涉及黄河的诗词,比如“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黄河远上白间,一片孤城万仞山”。黄河是我们的母亲河,不仅孕育了灿烂夺目的中华文化,还给我们提供了丰富的淡水资源,塑造了肥沃的平原,带来了优美的风光和丰富的水能资源。这些都是黄河的馈赠。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黄河。新课讲授:阅读下面表格的数据,分析黄河是我们国家的第二长河,还是第二大河 答:黄河是第二长河,不是我国第二大河,主要原因是黄河的水量不是我国第二大。观察思考:(1)在地图中描出黄河的干流,观察黄河干流的形状。答:“几”字形探究学习:(2)读河流分布图和黄河流城水系图,找出黄河的发源地和注入海洋。答:发源于青藏高原巴颜喀拉山,源头处河流叫约古宗列曲,最终注入渤海全长 5464千米。阅读资料:了解约古宗列曲约古宗列曲,是一条河流,该河流是黄河源头之一,发源于巴颜喀拉山脉,约古宗列曲,在藏语中意为“炒青稞的锅”,该河流河道窄,深度约0.1米,流量小。探究学习:读黄河流域水系图,找出黄河上、中、下游的划分界点,并在图中标记出来。探究学习:(4)读黄河流域水系图,找出黄河的支流并观察它们位于哪里 (5)结合中国政区图,依次找出黄河干流流经的省份级行政单位。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陕西、山西、河南、山东(9 个)(6)结合中国地形图,找一找黄河干流主要流经了哪些地形区 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华北平原过渡:了解完黄河的基本概况,我们来学习各河段的水文特征。读图分析:结合中国干湿区和温度带区,分析黄河的水文特征。(1)黄河的水量请同学们找出黄河主要流经的干湿区,想一想:为什么黄河为我国第二长河,流量仅排全国第四呢?答:黄河主要流经干旱,半干旱区和半湿润区,降水较少,蒸发量大,因此水量较小,年经流量仅有长江的1/15。(2)黄河的结冰期黄河主要流经哪些温度带呢 这条河流有无结冰期 它与秦岭-淮河一线有何位置关系 答:主要流经高原气候区、中温带和暖温带,位于秦岭-准河一线以北,冬季有结冰期。过渡:除了水量和结冰期,其他水文特征因黄河河段的不同原而存在差异。读图分析:阅读中国地形图,结合黄河上游流经地形区,分析黄河上游的水文特征。答:黄河上游流经青藏高原,水多含沙量小,多峡谷,水流湍急,流速较快,水能资源丰富;黄河中游流经黄土高原,含沙量剧增,多峡谷,多支流,水量大;黄河下游流经华北平原,地势平坦,水流较缓。过渡:黄河作为我们的“母亲河”,自古以来给人类带来了许多便利和好处,但作为大自然的一部分,伴随着人类的开发和利用,它也存在着许多忧患,下面我们一起来学习黄河的价值和问题。思考讨论:阅读黄河流城历代古都遗迹图,分析黄河流域历来人口密集的原因。答:(1)塑造平原:黄河给人们提供了水源,塑造了肥沃的平原。读图分析:在黄河流域图上找到黄河流域的主要平原,说一说黄河塑造了哪些平原?答:河套平原、宁夏平原、华北平原教师讲解:宁夏平原:水稻产区集中,河湖众多,被称为“塞上江南”河套平原:降水少但濯溉方便,农业发达,被誉为“塞上粮仓”华北平原:是中国古代文化的摇篮,是现代经济发达地区之一。读图:黄河为沿岸提供了灌溉水源,早在2000年以前人们就开始引黄灌溉。“引黄济青”工程,将黄河水引向青岛的水利工程,该工程改变了原先缺水的青岛市面貌,居民的社会生活也得到改观,被誉为“黄金之渠”。(3)水能资源读图思考:观察黄河流域的水电站一般都建在哪里?为什么修建在这里 学生:阶梯交界处,落差大,水能资源丰富。教师补充:水电站多建在黄河上中游,因为上中游水能资源丰富。讨论分析:黄河自古多忧患,长期以来黄河流域就存在严重的水患问题。结合课本内容,小组合作讨论分析下面内容:(1)黄河的忧患在上、中下游各有哪些表现?(2)这些忧患形成的自然和人为因素各有哪些?(3)这些忧患能产生哪些影响 分别应该采取哪些措施?(1)结合地形图分析,黄河上游的忧患上游-土地荒漠化:讨论分析:从自然和人为的角度思考土地荒漠化的原因和主要治理措施。答:自然:深居内陆气候干旱、降水少人为:过度开垦草原,过度放牧治理措施:植树种草,退耕还草,合理放牧,控制畜牧业的规模,加强生态环境建设(2)黄河中游的忧患中游-水土流失:探究学习:从降水、植被、土质等方面分析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答:自然:黄土高原土质疏松,植被覆盖率低,地表裸露,降水集中在夏季,且多暴雨人为:人为毁林开星,过度放牧,不合理的放牧方式,不合理的开矿(3)黄河下游的忧患。读地上河“示意图下游-地上河:原因:中游的水土流失 华北平原水流平缓 下游的泥沙淤积 河床抬高“地上河”措施:修建分洪蓄洪工程,实现治沙和防沙并举;在下游加固黄河大堤;做好黄土高原的水土保持工作(植树造林,退耕还林,修建梯田)(4)黄河的凌汛讲解:凌汛是冰凌对水流产生阻力而引起的江河水位明显上涨的水文现象,一般发生在初冬或初春时节。思考分析:通过凌汛的定义分析凌汛发生的条件,黄河的凌讯一般发生在明里 凌汛发生的条件:河流有结冰期;河流由低纬流向高纬。凌汛发生的河段:黄河的上游和下游都有凌汛现象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