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北师大版九年级初中心理健康《第六课 “专心”全攻略》教案
一、教材分析:
本课是北师大版初中心理九年级全一册的第三章学习有方的第六课,题目为《专心》全攻略。本课主要介绍了专注力的概念、重要性以及提高专注力的方法。通过学习本课,学生能够认识到专注力对学习和生活的积极影响,并培养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和主动性。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 了解专注力的概念和重要性。
2. 掌握一些简单的提高专注力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
1. 在活动体验中明白专注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主动调整注意力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 认识到专注力对学习和生活的积极影响。
2. 培养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和主动性。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 提高学生对专注力的认识和重视程度。
2. 培养学生调整注意力的能力。
教学难点:
1. 帮助学生理解专注力对学习的重要性。
2. 激发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和主动性。
四、学情分析:
九年级学生正处于青春期,注意力容易分散,容易受到手机、社交媒体等干扰。部分学生对学习缺乏兴趣,容易心不在焉。因此,本课对于提高学生的专注力和学习积极性具有重要意义。
五、教学过程:
1. 导入:
教师可以通过播放一个与专注力相关的短视频来引发学生对专注力的思考。视频中可以展示一位成功的运动员、音乐家或学霸,让学生观察并讨论他们在专注的状态下取得的成就。然后,教师提出问题,如:“你们在学习或做其他事情时有没有遇到过注意力容易分散的情况?为什么会这样?”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经历和观点。
2. 知识讲解与案例分析:
教师简要介绍专注力的概念和重要性,并与学生展开互动讨论。教师可以提出问题,如:“你们认为专注力对学习和生活有什么影响?”学生可以分享自己的看法,如“专注力可以提高学习效果,增强注意力持久性,提高工作效率等。”教师也可以给出一些案例,如:“小明在上课时经常分心玩手机,结果导致学习成绩下降,这是为什么呢?”引导学生思考专注力与学习成绩之间的关系。
3. 活动体验与方法讲解: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专注力训练的活动体验。例如,教师可以给每个学生发放一块纸和一支笔,然后播放一段音乐。学生需要在音乐播放的同时,专心地在纸上画出他们对音乐的感受和想法。活动结束后,教师让学生分享他们在活动中的体验和感受。例如:“你们在活动中是否专心致志?有没有受到其他事物的干扰?”学生可以交流彼此的感受和困惑。
接着,教师讲解一些简单的方法来提高专注力。例如,教师可以解释番茄钟法,即将学习时间划分为25分钟的工作时间块,每个时间块结束后休息5分钟。教师可以与学生一起讨论如何减少干扰源,例如将手机静音、远离学习区域等。同时,教师鼓励学生合理安排学习时间,避免拖延和过度疲劳。
4. 学习任务与小组讨论:
教师布置学习任务,要求学生结合自身经历,设计一份提高专注力的学习计划,并组成小组进行讨论和分享。学生可以在小组内分享自己的计划,包括设定学习目标、制定学习计划、减少干扰、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等,并互相提供建议和反馈。教师在小组讨论过程中进行引导和辅导,确保学生的学习计划能够合理、实用。
5. 小结与展望:
教师与学生共同总结本节课所学到的专注力的重要性以及提高专注力的方法。教师可以提问,“你们觉得专注力对学习和生活有什么积极影响?”学生可以回答,“专注力可以提高学习效果,提高工作效率,增强注意力持久性等。”教师鼓励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并在学习过程中不断培养和提升自己的专注力。
六、板书设计:
专注力的重要性
- 定义:集中注意力、排除干扰、全神贯注
- 影响:学习成绩、工作效率、注意力持久性
提高专注力的方法
- 合理安排学习时间
- 减少干扰源
- 使用番茄钟等工具
七、教学反思:
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认识到专注力的概念和重要性,以及提供一些简单的方法来提高专注力,达到了教学目标。活动体验和小组讨论的形式有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更多地引导学生思考和分享,提高他们对专注力的理解和应用能力。此外,教师还可以与学生进行个别交流,了解他们在学习中的困惑和问题,进一步提供个性化的指导和支持。
展开更多......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