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主题班会通用版冬季暴雪安全教育(课件)(共24张PPT)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小学生主题班会通用版冬季暴雪安全教育(课件)(共24张PPT)

资源简介

(共24张PPT)
Winter snowstorm safety education
冬季暴雪安全教育
冬季暴雪安全教育
—2023年冬季暴雪安全主题教育学习活动—
主讲人:刘老师
时间:2023年
目录
content
一、冬季暴雪知识科普
二、暴雪天气注意事项
三、暴雪天气安全防范
PART 01
预/防/暴/雪/保/障/安/全
冬季暴雪知识科普
冬季暴雪知识科普
黑龙江等地遭遇今冬首场强降雪
为此,哈尔滨机场提前取消39班航班。哈西客运站、道外客运站、三棵树客运站11月5日、11月6日全线停运,具体恢复时间待定。
黑龙江省气象台2023年11月05日17时00分发布暴雪红色预警信号,6日凌晨至下午,哈尔滨、鸡西、牡丹江部分地区将先后出现冻雨。
受今冬首轮寒潮影响,内蒙古和东北地区将迎来今冬最强降雪天气过程,局地将有大暴雪或特大暴雪,黑龙江局地降雪量有可能突破历史同期极值。
暴雪是什么
暴雪指自然天气现象的一种降雪过程,它给人们的生活、出行带来了极端不变;暴雪预警信号分为四种:蓝色、黄色、橙色和红色;当暴雪天气来临时当地政府部门应做到暴雪预警信号应急预案,提醒人们做好各方面应对措施。
对于降雪量,在气象上是有严格的规定的,它与降雨量的标准截然不同。雪量是根据气象观测者,用一定标准的容器,将收集到的雪融化后测量出的量度。气象上对于雪量有严格的规范。如同降雨量一样,是指一定时间内所降的雪量,有24小时和12小时的不同标准。在天气预报中通常是预白天或夜间的天气,这主要是指24小时的降雪量,暴雪是指日降雪量(融化成水)≥10毫米。
暴雪的测定方法
对降雪的观测是气象观测的常规项目,包括降雪量、积雪深度和雪压。
降雪量,实际上是雪融化成水的降水量。发生降雪时,须将雨量器的承雨器换成承雪口,取走储水器(直接用雨量器外筒接收降雪)。观测时将接收的固体降水取回室内,待融化后量取,或用称重法测量。当气象站四周视野地面被雪覆盖超过一半时要观测雪深,观测地段一般选择在观测场坦、开阔的地方,或较有代表性的、比较平坦的雪面。测量取间隔10米以上的3个测点求取平均;积雪深度以厘米为单位。在规定的观测日当雪深达到或超过5厘米时需要测定雪压。雪压以克/平方厘米为单位。
暴雪的测定方法
测定方法的具体说明:
1.发生降雪时,将雨量器的承雨器换成承雪口,取走储水器。
2.观测时将接收的固体降水取回室内,待融化后量取,或用称重法测量。
3.当气象站四周视野地面被雪覆盖超过一半时要观测雪深,观测地段一般选择在观测场坦、开阔的地方,或较有代表性的、比较平坦的雪面。
4.测量取间隔10米以上的3个测点求取平均。
5.积雪深度以厘米为单位。
6.在规定的观测日当雪深达到或超过5厘米时需要测定雪压。
报警预警信号
蓝色预警
12小时内降雪量将达4毫米以上,或者已达4毫米以上且降雪持续,可能对交通或者农牧业有影响。
橙色预警
6小时内降雪量将达10毫米以上,或者已达10毫米以上且降雪持续,可能或者已经对交通或者农牧业有较大影响。
黄色预警
12小时内降雪量将达6毫米以上,或者已达6毫米以上且降雪持续,可能对交通或者农牧业有影响。
红色预警
6小时内降雪量将达15毫米以上,或已达15毫米以上且降雪持续,可能或者已经对交通或者农牧业有较大影响。
报警预警信号
危害
及程度
1.暴雪及其伴随的大风降温天气,会影响居民的生产生活和身体健康。
3.会冻死、冻坏农作物、牲畜,会加重虫病害的发生,影响来年产量和品质。
2.会破坏交通、通信、输电线路等生命线工程,使城市断电、断水、压塌建筑物。
PART 02
预/防/暴/雪/保/障/安/全
暴雪天气注意事项
暴雪天气注意事项
暴雪来临前
1.需关注气象预警预报消息,以及高速封闭、机场延误等交通信息,及时调整出行计划;
2.还要准备充足的食物和水,做好保暖措施;
3.为预防积雪压垮屋顶,需确保待在结实的房屋内;
4.如在牧区,需尽量确保饲料充足。
暴雪来临中
暴雪来临中
1.不可急于出门扫雪,尽量待在室内取暖,取暖也需注意正确使用设备,若使用煤炭谨防一氧化碳中毒;
2.如果必须出门,需从头到脚全副武装,注意头部、脚部保暖;
3.雪天行车需注意保持较大的车距,预留充分的刹车距离,以免车辆打滑;
4.如果风雪太大,车辆被困住,也要在车中及时打电话求救,避免在车外停留太久失温。
暴雪结束后
1.暴雪结束后,气温往往仍较低,积雪还未完全融化,道路还可能有结冰的危险,外出仍需警惕路滑;
2.如果摔倒,应尽量用手部或双肘撑地,以免摔伤脑袋等重要部位;
3.在牧区,牧民需及时修理或重新搭建圈棚,并注意饲料补给,谨防牲畜掉膘。
PART 03
预/防/暴/雪/保/障/安/全
暴雪天气安全防范
暴雪天气安全防范
出行安全篇
1.关注天气、理性出行
降雪天气易出现在周一早高峰时间,出行前,请及时关注天气状况,合理选择出行方式,减少夜间出行;
建议首选公交、地铁等公共交通,缓解交通压力;
尤其是新手驾驶人,切勿冒险驾车驶入冰雪路面,确保交通安全。
2.检查车况、更换冬胎
降温、降雪天气,易对车辆产生影响,出行前,尤其有中长途自驾需求的驾驶人,一定要认真检查车灯、喇叭、转向、刹车、雨刷器等部件,确保正常有效;
建议降雪前更换雪地胎,增加行车安全系数,避免意外情况发生。
出行安全篇
3.控制车速,保持车距
降雪天气下,建议减少不必要的高速公路、国省道行车,如出行,要关注道路实时限速规定,严格遵守;
遇急弯陡坡、长下坡、背阴路段等区域时,控制好安全车速车距,切勿急转方向,留意其他车辆行驶轨迹,预防交通事故的发生。
出行安全篇
4.坡路行车,预留距离
市区内高架桥、地道桥等区域较多,在坡路等待时,提前预判与前车的停车距离,尤其是手动挡车辆,切勿猛踩油门,在坡路缓慢启车。
5.外出警惕,防范盗窃
冬季衣服穿得厚,身体敏感度明显降低,在乘车、购物时,以及在人流密集场所,容易给扒手可乘之机,需要时刻警惕;
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时要有序排队,应提前准备好零钱或乘车卡,不要在公共场所翻找钱款,人多时可用手护住背包;
逛街购物时,应将背包放在胸前或视线可及的地方,手机及现金等财物不要放在外套外侧没有拉链的衣兜内,钱包或手机应放在贴身口袋内,信用卡和身份证应分开存放。
冬季出行安全第一
出行安全篇
6.出行避开高物,保暖防滑
暴雪天气出门在外,需要远离积雪严重的植物和建筑,以免尚未采取加固防护措施的建筑与植物被雪压垮造成伤亡;
暴雪天气出门时应当防寒防滑,行人选择防滑性能好的鞋,不宜穿高跟鞋或硬塑料底的鞋;
行人在暴雪天气出行应注意尽量不走结冰道路,远离电线杆,以免被雪压断的电线杆有安全隐患。
居家安全篇
冬季保暖,消除火灾隐患
秋冬季历来是火灾多发期,应加强防范意识,及时消除火灾隐患,确保消防安全;
冬季取暖,切勿在电暖气上烘烤衣物,电暖气与可燃物要保持安全距离,取暖要注意安全用火用电,及时清理周围可燃物;
要正确使用电器设备,不私乱接电线插座,不超负荷用电,及时更换老化电器设备和线路,外出时要关闭电源开关;
遇到火灾时,要及时拨打119。
谨防一氧化碳中毒
不要使用直排式热水器,要及时更换;
使用燃气热水器洗澡时,要注意通风,打开排气扇或不要紧闭门窗;
洗澡时间不要太长;
家中使用燃气热水器时,最好安装一氧化碳探测器,一旦识别到一氧化碳过高,可报警提示。
居家安全篇
秋冬季历来是火灾多发期,应加强防范意识,及时消除火灾隐患,确保消防安全;
冬季取暖,切勿在电暖气上烘烤衣物,电暖气与可燃物要保持安全距离,取暖要注意安全用火用电,及时清理周围可燃物;
要正确使用电器设备,不私乱接电线插座,不超负荷用电,及时更换老化电器设备和线路,外出时要关闭电源开关;
遇到火灾时,要及时拨打119。
极端天气居家,注意安全用气
居家安全篇
不擅自改动、改装燃气管线、灶具等设施,定期检查燃气软管、接头。
不包裹燃气表、热水器等燃气设施及附属管道;不在燃气设施上捆绑、悬挂物品,以免影响密封效果。
使用燃气的房间应打开门窗保持通风,做饭、烧水时要有人照看,避免汤水沸溢造成火灭漏气。
使用完燃气后,应关闭气瓶阀门、管道与软管连接阀门和灶具开关。
发现燃气泄漏时,要迅速关闭气源,打开门窗通风,不触动电器开关,不使用打火机等明火进行燃气泄漏检查。
极端天气居家,注意安全用气
饮食安全篇
01
02
03
04
05
极端天气时食物可能会紧缺,需时刻注意所囤食物是否腐败变质或者已过保质期;
购买食物时,注意食品包装有无生产厂家、生产日期,是否过保质期,食品原料、营养成分是否标明,不购买三无食品;
注意个人卫生,饭前便后洗手,养成良好的饮食卫生习惯;
烹调食物时应煮熟、煮透,再次食用时要彻底加热;
熟食在室温下不得存放超过2小时,所有熟食及易腐烂的食物应冷却至室温后,及时冷藏。
饮食安全篇
如果遇到食物中毒,不要恐慌,及时拨打120,如极端天气可能无法得到及时救治,可以采取以下应急措施:
催吐:用手指压迫咽喉,尽可能将胃里的食物吐出。
饮水:立即饮用大量干净的水,对毒素进行稀释。
处理:将引起中毒的饮食进行有效处理,避免更多的人受害。保存导致中毒的食物样本。如果无法取得样本,也可保留呕吐物和排泄物,以方便医生确诊和救治。
Winter snowstorm safety education
冬季暴雪安全教育
冬季暴雪安全教育
—2023年冬季暴雪安全主题教育学习活动—
主讲人:刘老师
时间:2023年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