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课 安全自护我能行 校园安全电子眼 安全宣传靠大家 教案 粤教版综合实践活动三年级下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一课 安全自护我能行 校园安全电子眼 安全宣传靠大家 教案 粤教版综合实践活动三年级下册

资源简介

第一课 安全自护我能行
课题四、五 校园安全电子眼 安全宣传靠大家
活动目标:
1、知识目标:引导学生通过对校园安全隐患的观察,让学生学会自觉地、逐步深入地反省和思考,从而引起对生命的关注和热爱.
2、能力目标:利用可能寻找到的各种材料,根据材料的特性开启创造性思维,设计出一个具有实用性与创造性的校园安全标志牌;培养学生善于发现问题的意识,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3、情感目标:以小组合作为主要活动方式,进一步感受团队合作的乐趣和必要性,在发展个性的同时注重同伴之间的合作;进一步增强学生主动参与实践的自信心和积极性。
活动准备:
(一)学生:
1、自由搭配成组。
2、小组组合完毕,大家进行一系列的研究准备,如组内分工、讨论、策划活动计划。
3、小组命名、明确组内人员分工。
4、创作小组口号、制作小组招牌。
5、卡纸、水彩笔、尺子、等本课将使用的材料和工具。
(二)教师:
拍摄其他校园安全标志牌;本校学生上下楼梯、下课时追打嬉闹、在教学楼的走廊拐弯处跑步易发生撞人事件的照片。
活动实施:
活动实施:
1. 引导阶段: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之前学习的交通标志牌的意义和作用,提出以下问题:“同学们,我们以前研究过交通标志牌,你能举例说明它有什么意义和作用吗?”学生可以举例如红绿灯、停车标志、行人过街标志等来说明交通标志牌的作用和意义。
2. 回忆校园存在的安全隐患:
(1)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并提醒他们在校园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同学们,我们每天在校园里学习、活动,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发现,一些在我们看起来很普通的活动,却隐藏着极大的危机,威胁着我们的人身安全。”
(2)教师出示一些校园存在的安全隐患的照片,如上下楼梯拥挤、滑楼梯扶手、下课时追逐打闹、在教学楼的走廊拐弯处跑步易发生撞人事件等。
(3)提问学生:“你还在校园何处见到过哪些危险的行为吗?”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
(4)学生分小组进行讨论,针对校园存在的安全隐患,讨论并提出他们的观点和解决方案。
(5)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总结并得出结论,强调校园安全的重要性。
3. 讨论、交流、总结:
(1)小组讨论:教师引导学生小组讨论,提问:“如果让你们制作校园安全标志牌来提醒同学,你想做关于哪方面的提示牌?”鼓励学生提出各自的想法和建议。
(2)教师通过课件展示事先准备好的拍摄的校园安全标志牌,供学生观看和参考。
(3)提问学生:“你喜欢哪一个,说说你喜欢它的理由,你觉得在设计时应注意什么?”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观点,并引导他们思考标志牌设计的要素和注意事项。
(4)总结:教师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总结:
- 语言文字是否生动:提醒学生在标志牌上使用简明扼要的文字,让信息传达清晰明了。
- 色彩搭配是否鲜艳:强调选择醒目的颜色,以吸引同学们的注意力。
- 图案设计是否漂亮:鼓励学生设计简洁、有创意的图案,使标志牌更具吸引力和辨识度。
4. 体验、实践、探究:
(1)教师宣布下一步是让学生亲手设计一个校园安全标志牌。
(2)学生根据摆放的地点和提示目的的不同,分小组制定设计方案,并在小组内进行讨论和商议。
(3)各小组展示他们的设计方案,学生可以提出修改意见和建议,进行互动交流。
(4)根据方案,学生们共同设计一个既美观又实用的校园安全标志牌。教师在指导下,帮助学生综合各组的设计意见,并进行最终的标志牌设计。
(5)学生根据最终设计方案进行标志牌的制作,教师到各小组进行指导和帮助。
5.汇报展示:
1. 各小组展示设计的校园安全标志牌,学生向班级同学介绍所设计标志牌的意义和作用。其他同学可以充当小评委,提出修改意见和建议。
2. 学生谈谈活动的体会和收获,分享他们在设计过程中的思考和创意。
3. 教师进行最后总结,回顾整个活动的目的和意义,强调校园安全的重要性,并表扬学生们的积极参与和创造力。
教学反思:
通过以上教学过程,学生在引导、回忆、讨论、交流、实践的过程中,深入理解了校园安全的重要性,并通过设计校园安全标志牌的实践活动,培养了他们的创意思维和团队协作能力。同学们通过亲身参与,体验到了安全意识的重要性,为创建安全的校园环境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