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9.2《严格执法》教学设计教学分析课标分析【课标要求】搜集材料,阐述严格执法的基本要求。【分析达标】1.通过具体执法案例,描述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情景,面对现实中关于执法的各种矛盾争端,进行有理有据的研判,弘扬科学精神。2.通过不同执法行为的评价及其建议,理解应该如何推进严格执法,表达法治使生活更美好的感悟,强化法治意识。教学内容教材分析本节课内容属于必修《政治与法治》第三单元“全面依法治国”中第九课“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第二框“严格执法”的内容,共包括两个目题,第一目“严格执法的内涵”,阐述严格执法的含义,并明确严格执法的最重要主体及其职责;阐明严格执法的意义,即有助于捍卫法律的权威和尊严、实现社会公平正义、推进建设法治政府。第二目“推进严格执法”,阐述实现严格执法的要求,即需要执法机关尤其是行政机关全面履行政府职能、坚持规范执法、坚持公正执法,坚持文明执法。本节课在整个单元中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可以为下节课公正司法的学习打下基础。学情分析从已备知识看,学生通过前面全面依法治国相关知识的学习,已掌握了我国法治建设历程和全面依法治国的总目标和原则,并对法治国家、法治政府和法治社会有了一定的了解。从生活经验看,学生对于生活中的执法案例了解不多,且主要是感性认识,缺乏对严格执法的理性分析以及推进严格执法的重要意义和要求的深人掌握,需要在课堂上通过列举执法部门严格执法的具体事例,帮助学生理解严格执法含义、意义和要求。目标确定必备知识1.明确严格执法的内涵、主体2.理解严格执法的意义3.深刻理解严格执法的要求关键能力通过自主学习,提升学生的阅读分析能力和总结归纳能力;通过理解严格执法的意义和要求,提高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核心素养目标1.政治认同:通过学习,认同严格执法是为了更好地保障人民群众的利益,支持执法机关严格执法。2.科学精神:理解严格执法的内涵、意义、要求,明白严格执法需要建立长效机制。3.法治意识:通过相关资料和所学,对政府持久性严格执法提出自己的建议。4.公共参与:以主人翁的姿态监督执法机关的执法行为。为法治政府建设贡献力量。学习重、难点【重点】严格执法的内涵、意义、要求【难点】推进严格执法的要求学习方法议题式教学、情景教学法、文本导读法、探究式学习法与引导分析法相结合课堂学习活动设计课题导入:学生阅读王勃和张居正关于执法重要性的表述,并结合科学立法导入:法立,有犯而必施;令出,唯行而不返。如果说,科学立法有利于实现良法善治和有法可依,而法律的权威和尊严则在于实施,法律的生命力也在于实施。因此,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既需要有完备的法律体系,更需要有严格的法律实施。这节课,我们就来以议题的形式共同探究——严格执法。展示:总议题:严格执法议题一:严格执法的内涵、意义议题二:推进严格执法议题一:寻找淄博烧烤出圈的秘密——严格执法的内涵、意义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效果分析活动一: 【议学情境一】展示视频:淄博烧烤火出圈,淄博警方夜巡烧烤摊全力护航,对食客们硬核喊话;淄博烧烤大热,一酒店涨价 1.5倍被立案调查。 【合作探究 1】淄博烧烤之所以能出圈主要得益于什么 【合作探究 2】淄博烧烤热背后的“政通人和”说明了什么?分组讨论,明确要求,小组代表记录关键词、句,分享成果。展示:视频主要信息: (1)民警温情提示:喝酒要理性,醉酒不挑衅;喝酒不开车;你们放心吃喝,我们全力护航;每天夜巡。 (2)市场监管局对涨价 1.5倍的酒店立案调查,对违法行为进行处罚,并加强对商家的监管和执法力度。 (3)完善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总结讲述: (1)严格执法的内涵强调:执法的主体和职责;在法律实施体系中,行政机关是执法的最重要主体,但不是唯一的主体。 【拓展延伸】 执法机关分为: 行政执法机关与司法执法机关。行政执法机关包括公安系统、工商系统、税务系统、技术监督局、食品药品、劳动安全、环保、国土、城建、规划、卫生、城管、水政、渔政、林业、盐业、矿产、农业、畜牧等政府所属的各行政部门。司法执法机关包括法院、检察院及有关功能部门。 (2)从对法律、社会、政府三个角度归纳严格执法的意义:有助于捍卫法律的权威和尊严、实现社会公平正义、推进建设法治政府。 学生带着议学问题认真观看视频,并随时标注教材相关知识。小组根据视频内容并结合视频主要信息,进行合作讨论、发表各自的看法。围绕两个探究问题,从不同角度分析出: ①行政机关:带头严格执法,依法全面履行职能; ②捍卫法律的权威和尊严; ③切实做到严格执法,推进法治政府建设; ④彰显公平,伸张正义,维护社会和谐。根据老师的点拨、提示,关注其他小组分享的内容。对小组分享的有疑问的内容,其他小组及时补充,学生记录并整合相关知识。教师点评,引导学生共同归纳严格执法的意义,并与建设法治政府的意义进行对照,形成相关知识的融会贯通。学生回忆意义类题型的解题方法。 能做到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利用课本知识分析现实问题,达到学以致用的效果。通过视频、议题创设情境,实现知识情境化教学,易于学生接受并主动探究,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和自觉深入思考。通过组内合作探究和小组间成果展示、补充,深化了对严格执法内涵和意义的全方位理解。通过精确的政治术语的表达,提升了学生分析和阐释的能力。设计意图: 通过视频中真人真事材料的展示,让学生在生动的情景中感悟严格执法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运用丰富的视频材料,激发学生的思考,从而了解学生理论水平和认知能力,为下一步理论学习做好铺垫,并引导学生对教材内容进行观点整合、突破重点。议题二:从人民评议探寻严格执法要求活动二: 【议学情境二】展示视频:(来自人民公安报、中国警察网)“请人民评议”:深入推进执法规范化建设,切实维护公平正义成效,我们来听听全国两会代表委员和群众怎么说。 【合作探究】思考:从全国多地“人民评议”的内容看,应该如何推进严格执法,真正做到“人民政府为人民”?引导学生合作探究,可给予适当提示,注意关键词的提炼和视频材料有效信息的概括分析。 展示:视频主要信息: ①首都公安机关紧盯规范执法,在推进执法规范化建设方面深耕自作,合力打造法治公安,并取得了良好成效。 ②公安机关坚守公平正义,践行执法为民,助推执法公信力不断提升,收获了群众的真心点赞。 ③为群众在及时追回被盗财产,对违法行为秉公执法,绝不姑息。昼夜巡逻成为日常,执法既有力度又有温度,极大提升了人民群众的安全感、幸福感和满意度。 总结讲述:推进严格执法的要求 1.全面履行政府职能(执法内容) (1)行政机关要坚持法定职责必须为、法无授权不可为,勇于负责、敢于担当,(2)坚决纠正不作为、乱作为, (3)坚决克服懒政、怠政, (4)坚决惩处失职、渎职。 【知识拓展】法定职责必须为:责任清单法无授权不可为:权力清单失职:是国家公务员严重不负责任,致使公共财产、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一定损失的行为。渎职:是国家公务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滥用法律赋予的职权,或违法乱纪、或玩忽职守、或以权谋私,致使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损害的行为。 坚持依法行政,加快建立“三个清单”: ①责任清单:明确政府能做什么,不能越位,做到法无授权不可为 ②权力清单:政府要明确该怎么管市场,做到法定职责必须为, ③负面清单:明确对企业的约束有哪些,做到法无禁止即可为。 2.坚持规范执法(执法程序) 3.坚持公正执法(执法原则) 4.坚持文明执法(执法方式) 学生结合视频内容阅读教材,小组围绕议学问题进行探讨。小组代表就不同全国两会代表委员或群众的发言一一评论,结合视频主要信息和教材知识总结出以下观点:政府应坚持规范执法、坚持公正执法、全面履行政府职能、坚持文明执法,让执法既要有力度,又要有温度,融法、理、情于一体,力求实现执法效果最大化。 每小组针对其他小组代表的观点进行评价与总结, 及时补充关于严格执法要求的相关侧重点,并进行 整体梳理,做好笔记。 通过学生对问题的讨论、展示和老师剖析相结合,一步步深化了对知识的理解,学生能从更深层次把握重难点。 通过学生对视频和主要信息的解读与分析,有效地训练了学生的概括、分析和语言表达能力。也激发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强化了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设计意图: 通过情境和问题设置,让教材理论贴近生活,贴近学生,让学生通过对比深入理解应如何推进严格执法。活动三 展示:体验践行社会调查:城区乱象与治理 【合作探究】问题:对城区乱象应如何治理,请说出你的看法。小组合作,利用本节所学知识点加以讨论,也可联系以前相关知识加以补充,为增强治理的成效建言献策。对各组代表的回答及时评价,并鼓励学生大胆说出自己的想法,适时引导、点拨,提升学生的思维。 总结讲述:国家:完善法律法规,使执法有法可依。政府:依法行政,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 司法机关:依法司法,公正司法,维护公平正义。公民:学法、尊法、守法,依法行使权利和履行义务。党:始终坚持党的领导...... 学生上台展示“城区 乱象调查结果”:1.车辆不礼让行人、闯红灯;酒驾、醉驾; 2.公用自行车、电动车乱停乱放; 3.小商贩占道经营; 4.未成年人进网吧通宵玩游戏; 5.晚上广场舞、网络直播、汽车鸣笛等噪音扰民; 6.恣意破坏公园等处公用设施;...... 学生积极探讨,边讨论边记录。四个小组代表分别展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能从多角度思考,也能就一个角度进行深挖,有理有据,思路清晰,表述条理。 通过小组互动与展示,从不同角度对城区乱象以及如何治理作出分析,很好地锻炼学生剖析问题、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以及多角度思考和归纳阐述问题的能力。设计意图: 通过学生的亲身体验,在结合具体事例探讨过程中感悟严格执法的重要性,进一步理解严格执法的科学内涵、意义和要求,锻炼学生的分析概括和知识运用能力。【情感价值提升】 运用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四次集体学习上的讲话,让学生进一步明确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必须坚持严格执法。法律的生命力在于实施,如果有了法律而不实施,或者实施不力,搞得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那制定再多法律也无济于事。作为青年学生,无论在任何时候,都应该做到学法、尊法、守法、用法,提高法治意识。板书设计:【课堂评测】 一、选择题 1.习近平在中央政治局第三十五次集体学习时强调,推进法治体系建设,重点和难点在于推进法律的正确实施,要把“纸上的法律”变成“行动中的法律”。要把“纸上的法律”变成“行动中的法律”是因为() ①法律的生命力和权威在于实施 ②法律不严格执行就会损害法律尊严③建设法治国家需要完备的法律体系 ④法律的贯彻落实离不开完善的机制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二十大报告指出全面推进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加大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重点领域执法力度,完善行政执法程序,健全行政裁量基准。下列与材料内容意思表达一致的是() ①徒善不足以为政,徒法不能以自行 ②法立,有犯而必施;令出,唯行而不返③盖天下之事,不难于立法,而难于法之必行 ④法者,天下之程式也,万事之仪表也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3.10年来,全国累计资助学生近13亿人次,坚定践行了党和政府“不让一个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的庄严承诺,形成了中国特色学生资助体系,为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促进教育公平作出了重要贡献。这充分说明() A.党和政府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B.党和政府始终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 C.党和政府始终严格执法走在时代前列 D.党和政府职能科学、公开公正、廉洁高效 4.《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规范行政裁量权基准制定和管理工作的意见》指出,对同一种违法行为,法律、法规、规章规定可以选择处罚种类、幅度,或者法律、法规、规章对不予处罚、免予处罚、从轻处罚、减轻处罚、从重处罚的条件只有原则性规定的,要根据违法行为的事实、性质、情节以及社会危害程度细化量化行政处罚裁量权基准,防止过罚不相适应、重责轻罚、轻责重罚。此举有利于() ①防止行政执法权力缺失和滥用,杜绝不作为、乱作为 ②落实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原则,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③彰显柔性执法温度的同时维护法律的尊严和权威 ④推动严格规范公正文明司法,提升依法管理水平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5.2023年春晚小品《坑》深刻讽刺了当前一些不担当不作为、不肯干不敢干、卷起袖子一边看的“躺平式干部”。避免“躺平式干部”再坑人,需要() ①领导干部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 ②行政机关文明执法维护人民权益③国家完善反腐倡廉系统治理体系 ④监察机关强化监督严肃执纪问责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二、非选择题 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某省要求各级行政执法机关加快推进行政执法信息化建设,为全面推行“三项制度”提供技术保障。依托省执法信息服务平台实现执法信息网上录入、执法流程网上流转、执法活动网上监督、执法决定实时推送、执法信息统一公示、执法信息网上查询,提升行政执法工作信息化水平。有执法办案(处罚)系统的行政执法机关要对现有执法办案(处罚)系统进行规范,年底前实现与省行政执法信息服务平台的数据对接。 结合材料,运用依法治国的相关知识,分析该省要求是如何推进严格执法的?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1.A 2.B 3.A 4.A 5.B 二、非选择题 ①该省全面履行政府职能,要求行政机关坚持法定职责必须为,法无授权不可为,勇于负责,敢于担当,坚决纠正不作为、乱作为,坚决克服懒政、怠政,坚决惩处失职、渎职。 ②该省完善执法程序,全面推行“三项制度”,建立执法全过程记录制度,按照严密的执法程序执法。严密的执法程序是规范执法的重要前提,也是执法公开公正的重要保障,坚持规范执法。 ③该省依托省执法信息服务平台实现执法信息网上录人、执法流程网上流转、执法活动网上监督、执法决定实时推送,坚持公正执法,提升执法机关的公信力。解析解答本题需要围绕设问“是如何推进严格执法的”,运用依法治国的相关知识,提取材料的关键信息,从规范执法、公正执法等几个角度分析。课后作业与拓展学习 假如你将来成为一名执法工作者,应该如何做才能不负国家的培养,不负人民的期盼? 要求:每个小组以 PPT的形式形成探究报告课后反思与改进 本讲内容离学生的生活实际较远,教学活动主要采取小组合作探究的方式进行,充分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最大限度地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但是如果将视频配之以适当的文字资料,则更有助于学生对所学内容的深刻理解,由此能更好地处理教材与学生需求之间的关系,使理论资料实际化,从而收到更好的课堂教学效果。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