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6课 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授课时间 授课地点 授课班级 授课类型 课时 80分钟教材选择 《思想政治:基础模块.哲学与人生》【M】.教育部组织编写.2023.8教材分析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充分体现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和基本立场,充分反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面对新时代提高全体国民素质的新要求,适应新时期培养大批德才兼备技术技能人才的新需求。发挥中职三科课程育人功能的需要,充分发挥其育人功能,帮助学生厚植文化底蕴、传承红色基因、打好中国底色,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学情分析 结合中职学生实际,立足中等职业学校实际,在义务教育基础上,进一步打好学生的文化基础,增强学生的理想信念和社会责任感,提升科学文化素养、终身学习能力、自主发展能力,提升共同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定坚实基础。注重专业课程配合,形成协同育人合力,突出实践,注重教学内容与社会生活、职业生活的联系,培育学生职业素养。课 题 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教学目标 政治认同 理解矛盾的观点及其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领会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意义法治意识 掌握矛盾分析法,正确处理现实生活中的权利与义务关系公共参与 理解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正确认识和处理公共参与中的矛盾问题职业精神 理解矛盾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把握内因与外因的辩证关系健全人格 正确认识自我发展与外部环境的关系,正确认识和处理人生发展中的矛盾教学重点 理解矛盾的观点及其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从而为理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奠定理论基础教学难点 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人生矛盾是推动人生发展的动力教学关键 事物矛盾的双方既像话对立又互相统一,由此推动事物的发展教学方法 讲授法,案例分析法,讨论法,游戏法学习方法 任务驱动法,小组合作探究法教学用具 教材、学生学习用书、多媒体教学流程 课程介绍→课前思政→导入→教学实施流程→总结→反思教 学 实 施内容安排 教学内容与教学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课前准备 课前思政 三分钟 (红色歌曲) 党史教育 习语金句 课前十分钟调试多媒体设备。 根据课程内容选择播放相对应的红色歌曲,加强学生思政内容学习的同时,提高学生的美育能力。 在一百年的接续奋斗中,党领导人民创造了伟大历史,铸就了伟大精神,形成了宝贵经验我们党作为世界上长期执政的最大政党,最有资格也最有底气向世人讲清楚党的过去、现在、未来,引导干部群众把党的历史学习好、总结好、传承好、发扬好。 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提出,“要坚持用联系的发展的眼光看问题,增强战略性、系统性思维”。 课代表播放音乐 欣赏励志歌曲 《少年壮志不言愁》 认真听讲,参与讨论 集体诵读 检查班级通设备是否运行顺利,同时营造良好的思政课学习氛围。 从上海嘉兴的已艘红船开始,讲一讲共产党的发展。 诵读金句,回忆复习思考第二单元中讲过的联系、发展。组织教学 师生问好、清点人数;(签到) 同学们好!请同学们拿出课本,准备上课。本节课我们来共同学习第二单元第6课——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学习对立统一规律是事物发展的根本规律,正确认识和处理人生矛盾。 互致问候 拿出课本,准备上课 德育渗透 正确认识处理人生矛盾要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导入 老子: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 含义:有和无,在对立统一中产生,难和易相反又相成,长与短有比较才能显形,高低相倾而自然归于平等,音乐与声音相互应和,前后相互跟随。 引用老子的话,提出问题:举例相反的词语;进一步请同学们思考自己在学习或生活中遇到“两难”问题要怎么办? 认真听教师讲解,并将含义写在课本上。 思考自己在生活学习中遇到过哪些困难?当时自己是怎么解决的? 揭示本科的主题:对立统一规律是事物发展的根本规律;要正确认识和处理人生中的矛盾和问题:学会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坚持内因与外运相结合、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讲授新课 知识学习一 一、对立统一规律是事物发展的根本规律 1、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1)【阅读与思考】科学家解决相关难题不断推进航天器材料技术创新。 提问:科学家是怎样解决相关矛盾关系并不断推进航天器材料技术创新的?这体现了怎样的哲学道理? 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阅读书中材料。 观看航天技术不断创新的小视频。 回答自己的理解,总结矛盾的概念:世界上一切事物都包含着既相互对立又相互统一的两个方面,这种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就是矛盾。 矛盾双方通过相互作用推动事物发展。 引导学生理解事物包含的既对立又统一的矛盾关系,以及解决矛盾能够促进事物发展。2、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 观看视频:白马非马 思考:“白马”与“马”的关系? (1)矛盾具有普遍性。 (2)矛盾具有特殊性。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也就是矛盾的共性和个性、绝对和相对的关系,这是关于事物矛盾问题的精髓。 观看视频。 思考问题。 学习矛盾的两个特点:普遍性和特殊性。 教师认真讲解。 普遍性:处处有矛盾、时时有矛盾。 特殊性:世界上事物都有矛盾,但矛盾各不相同。启思导行 (小组讨论) 辩论赛:手机是一把“双刃剑”,用得好是一个宝库,里面有取之不尽的宝物;用不好,它是“潘多拉的魔盒”,会带来很多问题。 (辩论环节) 正方:手机对学生的影响利大于弊。 反方:手机对学生的影响弊大于利。 双方阐明自己论点。 双方在1分钟内输出自己的论点。 群众自由提问,双方回答问题。 总结自己论点。 讨论后,根据学校实际情况及校规校纪要求,理解为什么要统一保管手机,并按照学校要求管理自己。 按照辩论赛环节发言。 选拔好主持人、书记员等角色,做好辩论环节。 在辩论的过程中,积极思考自己所在方的论点,体验矛盾的对立统一性。 自由发言,引导学生开展激烈的辩论。 教师对辩论结果进行总结,并加分作为评价。 通过开展活动,引导学生思考如何看待手机使用的利与弊这对矛盾,体会矛盾的对立统一。知识学习二 二、正确认识和处理人生矛盾 1、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 【阅读与思考】独龙江乡脱贫 观看视频 思考问题:独龙江乡在脱贫过程中为什么提别强调优先发展教育? 两点论:在事物发展过程中有多重矛盾,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的矛盾就是主要矛盾;处于从属地位,对事物发展不起决定作用的矛盾就是次要矛盾。 重点论:要着重把握事物发展过程中的主要矛盾,着重把握某一矛盾中的主要方面,就是重点论。 观看视频。 感慨独龙江脱贫前后的重大变化; 探讨教育的重要性,以此为例子来讲解“两点论”和“重点论”。 独龙江的例子也体现着我国的矛盾: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与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总结:“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阐明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辩证关系,说明想问题办事情要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 第一层意思,阐明主要哦矛盾和次要矛盾的含义及其辩证关系、矛盾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含义及其辩证关系。 第二层意思,在想问题办事情以及认识和处理人生矛盾时,要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相统一,既要全面分析,又要善于抓住重点和关键。2、坚持内因与外因相结合 内因:事物内部的对立统一 外因:事物与其他事物之间的对立统一 观看“裴先峰”视频。 感受:人生发展要坚持内因与外因相结合,正确处理好自身努力与外部条件的关系。 说明事物的内部矛盾(内因)和外部矛盾(外因)及其在事物发展中的不同作用。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正确认识事物的基础。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正确解决矛盾的关键。 对待人生矛盾要学会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阅读书中案例。 引导学生思考要正确分析和把握事物矛盾的特殊性,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启思导行 (采访) 通过对本校优秀校友成才的自身素养和外部条件进行分析,并填写表格。 填写表格。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提升自身素养。课堂练习 1、填写访谈校友表格,反思自己可提升的自身素养和可利用的外部条件; 2、诵读习语金句,并录制成小视频; 3、根据课前收集的材料,在课堂上以小组的形式积极发言。成果展示 填写课本中访谈表格,练习册中的“画竹”习题感想。总结与评价 1、矛盾是我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却具有普遍性和特殊性;在解决矛盾问题时,应注意: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坚持内因与外因相结合,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2、通过“班级小管家”小程序计算学生小组评分及学生课堂出勤与回答问题分数,对学生表现进行量化评价。布置作业 《学生学习用书》+课堂练习教学反思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