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8课 在实践中提高认识能力授课时间 11.6-11.10 授课地点 教室 授课班级 电气系 授课类型 新授课 课时 80分钟教材选择 《思想政治:基础模块.哲学与人生》【M】.教育部组织编写.2023.8教材分析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充分体现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和基本立场,充分反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面对新时代提高全体国民素质的新要求,适应新时期培养大批德才兼备技术技能人才的新需求。发挥中职三科课程育人功能的需要,充分发挥其育人功能,帮助学生厚植文化底蕴、传承红色基因、打好中国底色,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学情分析 结合中职学生实际,立足中等职业学校实际,在义务教育基础上,进一步打好学生的文化基础,增强学生的理想信念和社会责任感,提升科学文化素养、终身学习能力、自主发展能力,提升共同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定坚实基础。注重专业课程配合,形成协同育人合力,突出实践,注重教学内容与社会生活、职业生活的联系,培育学生职业素养。课 题 在实践中提高认识能力教学目标 政治认同 把握现象与本质的辩证关系,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行为选择法治意识 理解现象表现本质具有复杂性和多样性公共参与 理解真理的作用,增强追求真理、勇于承担社会责任的意识职业精神 领会真理对人类社会和人生发展的指导作用健全人格 学会透过现象认识本质,识别真象与假象教学重点 以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为指导,帮助学生提高人生发展能力教学难点 理解在追求真理中提升人生境界,既要理解真理、谬误的含义,又要追求真理教学关键 理解真理指引人类社会前行,照亮人生发展道路教学方法 讲授法,案例分析法,讨论法,游戏法学习方法 任务驱动法,小组合作探究法教学用具 教材、学生学习用书、多媒体教学流程 课程介绍→课前思政→导入→教学实施流程→总结→反思教 学 实 施内容安排 教学内容与教学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课前准备 课前思政 三分钟 (红色歌曲) 安全教育 (宿舍安全) 习语金句 课前十分钟调试多媒体设备。 根据课程内容选择播放相对应的红色歌曲,加强学生思政内容学习的同时,提高学生的美育能力。 宿舍是我们学生寝室是学生日常生活和学习的重要场所,是学生在校园的家,但是寝室违章用电、寝室卫生安全等问题仍然是同学们寝室生活中的最大隐患来源,所以具有良好的安全防范意识和生活习惯对于同学们是十分必要的。 我们要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安全是发展的基础,稳定是强盛的前提。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健全国家安全体系。 课代表播放音乐 欣赏励志歌曲 《给十五岁的自己》 认真听讲,参与讨论 集体诵读 检查班级通设备是否运行顺利,同时营造良好的思政课学习氛围。 通过本课教学,帮助学生懂得必须透过现象认识本质,识别真相与假象,增强明辨是非的意识,在追求真理的过程中,不断提高认识能力,提升人生境界。组织教学 师生问好、清点人数;(签到) 同学们好!请同学们拿出课本,准备上课。本节课我们来共同学习第三单元第8课——在实践中提高认识能力,领悟透过现象看本质的重要性,在揭示事物本质的过程中不断提高认识事物的能力。 互致问候 拿出课本,准备上课 德育渗透 学会透过现象认识本质,提高辨识真善美、假恶丑的能力。讲授新课 知识学习一 一、透过现象认识本质 1、现象与本质的辩证关系 【阅读与思考】高级技师——张永忠 在发动机维修工作中提炼“望闻听切” 提问:张永忠为什么能够准确找出机器故障部位? 得出结论: 任何事物都是现象与本质的统一体。 现象与本质是相互区别的。 现象与本质是相互依存的。 观看视频,引发思考。 回答问题,提出自己的观点。 提炼总结:现象与本质的相互一寸,使透过现象认识本质成为可能。 引导学生感悟事物有现象和本质的区别,要善于观察、提炼和总结,透过现象把握本质。2、透过现象认识本质,提高认识能力 【阅读与思考】物体下落现象 思考:如何透过现象认识本质? “相关链接” 第一个材料:大数据分析在各个行业的广泛运用,说明掌握大量现象使透过现象认识本质的前提和基础。 第二个材料:透过现象认识本质的重要方法,即“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进行了具体分析和阐释。 思考“物体下落现象”的现象与本质的关系。 继续阅读相关链接材料 与老师共同探讨如何透过现象认识本质,提高认识能力。 引导学生体会和理解透过现象认识本质的重要意义,并进一步思考如何透过现象认识本质。启思导行 (小组讨论) 以“耳听为虚,眼见为实”和“耳听不一定为虚,眼见也未必为实”为辩题,组织一次辩论会。 观点辨析,通过举例证明自己的观点。 进一步思考现象与本质的辩证关系,运用哲学原理分析具体问题的能力。知识学习二 (小组讨论) 二、明辨是非,追求真理 1、学会识别真象与假象。 【海市蜃楼】 提问:人们对海市蜃楼现象的认识说明了什么? 总结:体会现象表现本质具有复杂性和多样性,认识事物需要辨别真象和假象。 观看视频。 通过展示古人对海市蜃楼的描述和认识以及现代科学对这一自然现象背后原理的揭示,说明海市蜃楼是一种假象,从而引导学生思考要学会识别真象与假象。“相关链接1”:谁是你真正的好朋友? 孔子交友观点:“益者三友”“损者三友” 讨论发言。 集合班级学生交友情况,帮助学生正确认识和处理交友问题。人际交往中也要学会分别真假,善于结交益友。“相关链接2”: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 仔细聆听教师讲课。 解放战争初期,在国共双方力量悬殊情况下,毛泽东透过敌人表面强大的假象,认识到了其实质是外强中干,作出了“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的正确论断。“相关链接3”: 在社会生活中,是非善恶并没有被贴上黑白分明的标签,我们要学会理性分析、判断,要懂得自己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 认识事物的三个路径:一是坚持唯物论要求,实事求是;二是坚持辩证法的思想方法,辩证看问题;三是坚持实践第一观点。 认真听讲,并归纳总结三个认识事物本质的三个路径。 材料指出了正确识别真象与假象的具体路径与方法。2、在追求真理中提升人生境界 【阅读与思考】 陈望道翻译《共产党宣言》的故事 提问:为什么说“真理的味道非常甜”? (课前组织学生查找《共产党宣言》这本经典著作在中国的翻译、传播的过程以及产生的巨大影响) 引导思考真理的“甜”在于它是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能够指引人类社会前行,照亮人生发展道路。墨汁不是甜的,但在共产党人心中,是甜的。 正因为这种无以言喻的精神之甘、信仰之甜,无数的革命先辈,才情愿吃百般苦、甘心受千般难,甚至付出献血与生命的代价。(小组讨论) 相关链接:革命先烈追求真理的事迹。 (课前搜集材料中提到的革命先烈追求真理的文本或视频资料,并在课上展示) 追求真理的过程不是一帆风顺的,有时会付出很大的代价,甚至失去生命,我们要不畏艰险,勇往直前,在实践中不断认识和发展真理。启思导行 (游戏活动) 学会辨别信息 主题:“如何辨别网络信息”? 随着社会信息化水平的不断提升,我们获取信息的途径越来越丰富、方法越来越便捷,但是在拥有更多信息获取渠道的同时,我们也常被各种错误信息、虚假信息所烦扰。 网络是我们获取信息的重要渠道,也是人民日产生活的重要方面。 第一,请学生分享自己平时上网喜欢查询什么信息,经常登录是什么网站,是否遇到过被错误或有害信息误导蒙骗的经历。第二,请学生分享自己甄别网络信息的方法,并总结自新方法。 通过引导学生树立和回顾信息获取方面的经历,帮助学生理解识别真象与假象、明辨是非的重要性,从而增强在实际生活中辨别信息真伪的自觉性,提高辨别真象和假象的能力。课堂练习 1、交流分享会,分享自己的收集的革命先烈故事; 2、诵读习语金句,并录制成小视频; 3、根据课前收集的材料,在课堂上以小组的形式积极发言。成果展示 分享自己的甄别网络信息的方法,并制作宣传海报张贴在教室。总结与评价 1、本节课我们学习了现象与本质的辩证关系,理解了现象于本志既相互区别又相互依存。我们明白了认识事物需要透过现象认识本质现象有真象与假象之分,我们需要学会正确区分真象与假象,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有真理和谬误之分。我们在学习、生活和未来的职业活动中,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运用科学的思维方法,对大量感性材料进行科学的分析和研究,做到“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不断提高认识能力。 2、通过“班级小管家”小程序计算学生小组评分及学生课堂出勤与回答问题分数,对学生表现进行量化评价。布置作业 《学生学习用书》+课堂练习教学反思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