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20张PPT)篮球双手胸前传接球教学设计指导思想目录DIRECTORY123456教材分析学期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过程教学设计指导思想01一、教学设计指导思想本课以新课标理念为指导,贯彻“健康第一”的基本理念,实践“快乐体育”。根据学生年龄特点,以游戏为运动技能学习的载体,以趣促学激励学生积极参与课的各项活动,让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教学中通过之前所学知识的复习,引导学生对新学内容的学习,使学生通过对篮球技术的学习,逐步了解篮球运动并通过游戏、比赛等教学方式让学生能喜欢上篮球,了解篮球的魅力。同时发展学生的力量,灵敏,协调等身体素质,提高学生运动能力。培养学生团结合作、积极进取的精神,为学生的终身体育打好基础。教 材 分 析02篮球是青年非常喜欢的运动项目,在高职学习阶段主要学习内容有熟悉球性、移动、传接球、双手胸前投篮、原地和行进间运球等,本课的学习内容是双手胸前传接球,是篮球运动的一项主要技术,技术的重点是传球的翻腕、拨球动作以及接球的后引缓冲,难点为上下肢的协调用力和手对球的控制能力。本课通过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的教与学,引导学生自主、合作和探究学习,掌握篮球运动的技术技能和知识;在“练”和“游戏”中去体验学习的方法和运动的乐趣,培养学生学习篮球的兴趣,养成良好篮球运动习惯,并让学生从学习中体会到团队合作力量,提高学生在学习中学会交往的能力。二、教材分析学 情 分 析03学生有着较强的运动激情,他们对体育运动充满好奇和向往,有强烈的表现欲、好胜心强、竞争欲强,本课的授课对象是篮球选项课学生,共有44人,大部分学生喜爱篮球运动,对篮球活动积极性很高。本节课学习篮球双手胸前传接球,并采用分层次教学的方法,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达到学生基本掌握原地单手肩上投篮技术动作要领。三、学情分析教 学 目 标04四、教学目标发展学生的身体协调性、灵敏性,提高健康水平,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和终生体育的意识。通过多种形式的练习,使学生知道掌握双手胸前传接的动作要领,基本掌握传接球动作方法;在游戏中,提高学生的运球与传接球相结合能力。通过本课学习,学生能够体验到篮球运动带来的快乐,学会与同伴合作和互助学习,能够积极说出个人的练习体会,能够认真倾听并完成练习,要善于发挥团结合作的集体力。情感目标认知目标技能目标教 学 重 难 点05五、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传球的翻腕、拨球动作以及接球的后引缓冲。教学难点:上下肢的协调用力和手对球的控制能力。教 学 过 程06六、教学过程2、篮球双手胸前传接球动作讲解:1234561、篮球双手胸前传接球简介:篮球双手胸前传接球是篮球比赛中最基本、最常用的传球方法,是一名优秀篮球运动员应该熟练掌握的技术,这种传球方法便于控制球,适用于不同方向、不同距离的传球,而且便于和投篮、运球、突破等动作结合运用。六、教学过程传球动作要领:持球时,两手五指自然分开,拇指相对成八字形,用指根以上部位握球的侧后方,手心空出,两肘自然弯屈于体侧,将球置于胸前。肩、臂、腕肌肉放松,两眼注视传球目标,身体成基本姿势。传球时,后脚蹬地,身体重心前移,同时两臂前伸,手腕由下向上翻转,同时拇指用力下压,食、中指用力弹拨,将球传出六、教学过程123456六、教学过程接球动作要领:看到球传过来时,两臂提前前伸,两手五指自然张开,拇指相对成八字形,掌心向前,主动去迎接球,在手指碰到球的一瞬间,手臂顺势缓冲把球收回胸前。3、错误纠正1.传球方向和落点不好。原因是持球时手型不正确,全手掌持球,握球过紧,以致影响了手腕和手指发力。纠正方法:从纠正持球动作开始,讲解、示范正确的持球手型和手法规格。反复练习持球动作。2.传球时两臂用力不一致,身体动作和传球动作不协调。原因是身体过分紧张、站立姿势不正确,以及有习惯性的强、弱手之分。纠正方法:强调传球时正确的站立姿势,反复练习,并加强弱手的力量训练。3.传球动作不连贯,传球时将球推出手。原因是把传球技术片面地理解为持球翻腕和推球两个动作,从而引起整个动作脱节;出球部位太高;两肘关节外展,食、中指指尖拨不上球,而是将球推出手,不是传出。纠正方法:多示范正确动作,着重徒手模仿练习。强调持球时拇指相对成字形,两肘自然下垂,放松,靠近身体,并让学生体会持球出手时食、中指指尖内侧拨球的部位(感觉)。4、教学练习(1)徒手练习传、接技术。两人一组面对面站立,做徒手伸臂、抖腕、拨指练习。两人手掌相对,做推手练习。(2)持球练习两人一个球面对面站立,一臂距离推送球练习。学生尝试练习,胸前双手传球。(3)正确动作练习两人之间相距2-3米左右的胸前传球完整动作练习。学生展示,正确、错误动作对比。结束部分1、总结2、手腕、手指放松3、回收器材4、布置课外作业5、下课预计心率:115~125次/分运动密度35~45%感谢聆听 批评指导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