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教师 班级 教学日期课题名称 8.2诚信经营 依法纳税 课型 新授课课程标准 《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2017年版)》要求列举与创业有关的企业登记、企业信息公示、税收和知识产权保护等基本法律制度,评述市场竞争的基本规则,说明依法经营的必要性。教材分析 本课是人民教育出版社《思想政治》选择性必修“法律与生活”第三单元“就业与创业”第八课“自主创业和诚信经营”第二框“诚信经营 依法纳税”。本节课前承“自主创业,公平竞争”的内容,后启“认识调节与仲裁”的内容,有利于提高经营者诚信经营意识,增强消费者“尊法守法用法”意识,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事业发展,添砖加瓦。学情分析 本课教学活动面对的是高二下学期的学生。该年龄层次的学生的知识理解能力还停留在浅层次上,对知识点的理解仅停留在字面意思上,不能从学科意义上来把握知识,对于一些带有学科性质的名词,需要向学生进行详细地解释。并且学生的思想价值观还处于形成时期,缺乏坚定的,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对学生进行价值引导。教学目标 政治认同 认同我国重视对消费者合法权益的保护,贯彻依法治国。科学精神 保护消费者利益的必要性以及重大意义。公共参与 消费者对自身权益的维护;树立依法纳税意识。教学重点 保护消费者权益的必要性、意义,经营者对消费者合法权益的维护,消费者的维权途径,增值税的最大特点和作用。教学难点 依法纳税的意义,区分我国的主要税种教学策略 知识整合、合作探究法、自主学习法教学用具 多媒体课件、视频、图片、文本板书设计教学程序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备注一、梳理框架 展示本节课的知识框架 预习新课 学生自主思维,对本框知识有个整体认知。二、逐个击破 三、背诵识记 四、习题练习 通过课本研究与分享,谈谈对诚信经营 保护消费者的认识 通过课本探究与分享了解依法纳税是义务相关知识 设置有针对性的、新颖的练习题,指导学生练习。 学生在学习目标的指引下,通过预习,了解本节课的知识体系。 一:诚信经营 保护消费者 1.诚信经营,保护消费者利益的原因 (1)必要性 ①由于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市场上商品种类的不断增多,消费者仅凭一己之力,很难分辨商品的实际品质。 (补充说明:淘宝同类商品,价格多样。) ②经营者与消费者之间呈现一种“信息不对称”状态,消费者处于弱势地位,其利益容易受到损害。 (补充说明:老坛酸菜) (2)意义 这不仅有利于平衡经营者与消费者之间的关系,而且有助于守法诚信的经营者扩大市场,并最终增进社会整体福祉。 2.诚信经营,保护消费者利益的措施 (1)法律保护 我国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一系列法律、法规,要求经营者依法、诚信经营,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2)经营者对消费者权益对维护 ①保证消费者安全消费的权利 A.对可能危及人身、财产安全的商品和服务,经营者应当向消费者作出真实的说明和明确的警示,并说明和标明正确使用商品或者接受服务的方法以及防止危害发生的方法。 (补充说明:“避光存放”标志等,消毒水包装引发误解。) B.经营者发现其提供的商品或者服务存在缺陷,有危及人身、财产安全危险的,应当立即向有关行政部门报告和告知消费者,并采取停止销售、警示、召回、无害化处理、销毁、停止生产或者服务等措施。 (补充说明:汽车召回) ②保障消费者的知情权 A.经营者向消费者提供有关商品或者服务的质量、性能、用途、有效期限等信息,应当真实、全面,不得作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宣传。 (补充说明:宋小宝小品:海参炒面、“卖150碗熟肉被索赔”事件。) B.对消费者就商品或者服务的质量和使用方法等提出的询问,经营者应当作出真实、明确的答复。 C.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应当明码标价,还应当标明其真实名称和标记。 (补充说明:“梅你不渴”高价) ③尊重消费者的自主选择权 A.消费者有权自主选择提供商品或者服务的经营者,自主选择商品品种或者服务方式。 (补充说明:导游强迫购物) B.消费者在自主选择商品或者服务时,有权进行比较、鉴别和挑选。 (相关链接——关于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 国家层面:产品质量法和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宗 旨都在于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经济秩序,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 经营者层面:经营者应当遵循自愿、平等、公正、诚信的原则,合法从事经营活动。 个人层面:消费者可以借助多种法律手段,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3.消费者要增强权利意识和法律意识 (1)消费者可以与经营者协商和解; (2)可以请求消费者协会或者依法成立的其他调解组织调解; (3)可以向有关行政部门投诉; (4)消费者还可以通过仲裁或者诉讼的方式解决与经营者之间的争议。 二:依法纳税是义务 1.依法纳税的依据 (1)税收是国家财政的重要来源, 取之于民,用之于民。 (2)纳税人自觉履行纳税义务是对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贡献。 (3)企业依法诚信纳税,既是企业信用的最好体现,也是企业最好的市场名片。 2.目前我国实行的主要(常见)税种 (1)增值税 ①含义:以商品流转过程中产生的增值额为计税依据而征收的一种税。 (增值额就是生产经营者在一定期间的生产经营过程中新创造的价值。) ②作用:增值税的最大特点是减少重复征税,有利于减轻企业税收负担。 (补充说明:假设开一家肉夹馍店,一天赚1000元,成本为300元,净赚700元,对700元进行征税就是增值税,对1000元进行征税就是营业税。) (相关链接——“营改增”的目的 “营改增”的目的:是加快财税体制改革、进一步显著减轻企业税负、调动各方发展积极性、促进服务业尤其是高端服务业的发展、促进产业和消费升级、培育新动能、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2)企业所得税 ①含义:是对我国境内的企业和其他取得收入的组织的生产经营所得和其他所得征收的一种税。 ②适用范围:除个人独资企业与合伙企业外,其他企业统一适用《中华人微信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 (对个人独资企业和合伙企业征收个人所得税。) (3)个人所得税 ①含义:针对居民个人在境内外取得的收入或者非居民个人从境内取得的收入而依法征税的一种税。 (居民个人:在我国境内有住所,或者无住所而一个纳税年度 内在我国境内居住累计满183天的个人。 非居民个人:在我国境内无住所又不居住,或者无住所而一个纳税年度内在我国境内居住累计不满183天的个人。) ②改革:个人所得税法律制度改革由最初的注重效率转变为更加关注公平。新的个人所得税法不仅提高了基本减除费用标准,增加了与民众生活密切相关的专项附加扣除,而且采用综合征收的方式。 (补充说明: 专项附加扣除:包括子女教育、继续教育、大病医疗、住房贷款利息或者住房租金、赡养老人等支出。 综合征收:工资薪金、劳务报酬、稿酬和特许权使用费等4项劳动性所得,首次实行综合征收。) ③改革意义:个人所得税法律制度的完善有利于增强公民的纳税意识和法制观念。 辨识判断 1.企业作为以营利为目的的经济组织,注重保护消费者权益就不利于企业的发展。( ) 提示 × 企业注重提供优质的产品和服务,注重保护消费者权益,有利于企业树立良好的信誉和形象,这是企业的无形资产,有利于企业的长远发展。 2.经营者应当向消费者提供有关商品或者服务的质量、性能、用途、有效期限等信息,这是保障消费者的知情权。( ) 提示 √ 3.税收取之于民、用之于民。( ) 提示 × 社会主义国家的税收取之于民、用之于民。 4.强买强卖侵犯了消费者安全消费的权利。( ) 提示 × 强买强卖没有尊重消费者的自主选择权。 5.所有企业都要缴纳企业所得税。( ) 提示 × 为避免重复征税,国家取消对个人独资企业和合伙企业征收企业所得税,对这些企业投资者的生产经营所得征收个人所得税。 【1】 央视3·15晚会曝光直播领域乱象,男运营冒充女主播诱骗用户打赏,并且利用直播平台带货,很多商品功效失实,负面作用大,聚享互娱传媒公司、亿泰传媒公司、华亿播商贸有限公司被点名。诸如此类直播( ) ①侵犯了消费者的知情权 ②应该依法禁止直播行业的经营 ③侵犯了消费者的自主选择权 ④侵犯了消费者安全消费的权利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答案 C 解析 题干指出有些主播诱骗消费者购买副作用很大的产品,侵犯了消费者的知情权和安全消费的权利,故①④正确。并非所有直播都是违法违规的,故②说法错误。消费者的自主选择权是指消费者有自主选择商品或服务的权利,材料未体现,故③不选。 命题角度二 依法纳税 【2】 随着改革的推进,我国个人所得税迈向综合与分类相结合的所得税制度,工资薪金、劳务报酬等统一纳入综合范围征税,增加赡养老人支出、子女教育支出、大病医疗支出、住房贷款利息和住房租金等专项附加扣除。上述改革有利于( ) ①增加居民财产性收入,优化分配结构 ②增加家庭可支配收入,提高生活水平 ③减轻纳税人家庭负担,促进社会公平 ④减少纳税人重复征税,根除偷税行为 A.①② B.①④ C.③④ D.②③ 答案 D 解析 财产性收入指通过资本参与社会生产和生活活动所产生的收入,即家庭拥有的动产(如银行存款、有价证券、车辆、收藏品等)和不动产(如房屋等)所获得的收入,可见上述改革不会增加居民财产性收入,①排除。材料所述的改革措施有利于增加家庭可支配收入,提高生活水平,可以减轻纳税人家庭负担,促进社会公平,②③符合题意。根除偷税行为,说法过于绝对,④错误。 【3】 税收宣传是优化纳税服务、构建和谐税收的有效手段。税收宣传标语都应体现相应的《法律与生活》道理,下列对应正确的是( ) ①自觉纳税光荣,偷逃骗税可耻——依法纳税是公民的基本义务 ②税收促进发展,发展改善民生——税收取之于民,用之于民 ③国以税为本,人以信为先——国家依法加强税收的监管和使用 ④索要发票习惯好,有了问题跑不了——违反税法必然受到法律制裁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 A 解析 依法纳税是公民的基本义务,公民要自觉纳税,偷逃骗税是违法行为,①正确。税收促进发展,发展改善民生,体现了我国税收的性质,税收取之于民,用之于民,②正确。国以税为本,体现了税收对国家的作用,人以信为先,体现了公民要诚信纳税,对应不正确,③错误。“索要发票习惯好,有了问题跑不了”体现了发票是消费者维权的重要证据,④错误。 1.限时练习,核对答案 2.订正错题后分组讨论,形成集体意见,派代表讲解错题 3.整理错题集,形成错题题库。 在学习新课的过程中,理解诚信经营 保护消费者的相关知识。 通过具体的事例,掌握依法纳税是义务的相关知识 通过习题练习,掌握重点、难点,理清易错点,为后续知识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教学反思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