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4.2 挑战与应对 教学设计【教学目标】政治认同:认同中国倡导的国际关系民主化和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科学精神:理解国际关系民主化的科学内涵。法治意识:自觉维护《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为核心的国际秩序和国际体系。【重点难点】重点: 理解推动和平与发展的主要措施;.理解国际关系民主化的意义和要求。难点: 理解和平与发展的主要障碍,阐明霸权主义,强权政治的危害。【教学流程】(一)新课导入回顾旧知:当今时代的主题是什么?影响和平与发展的主要障碍是什么?我们一起进入今天新课的学习!(二)学生讨论学生对照学案进行分组讨论,并同时进行板书。(三)聚焦展示一区 探究一:和平与发展的主要障碍材料一:1999年3月24日至6月10日,以美国为首的北约,未经联合国授权、未经联合国安理会批准,对并未给北约成员国造成威胁的主权国家南斯拉夫进行轰炸战争,导致超过2000名平民丧生,至少40000间房屋被夷为平地或损坏,约90处历史遗迹被损坏。材料二:非政府组织研究机构经济与和平研究所表发表的2017年度全球恐怖主义指数报告指出,2016年,全球至少有一人死于恐怖主义的国家达77个,这比过去17年中的时候都多,亚太地区恐怖袭击事件由2002年的106起增至2016年的870起。材料三:联合国粮农组织2018年发布的全球粮食危机报告称,2017年全球共有51个国家,约1.24亿人受到急性粮食不安全的影响,比上一年增加1100万人。结合上述材料及自己所学的知识,思考当今世界存在哪些全球性的问题和挑战?二区 探究二:国际关系民主化“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国际关系民主化的本质是追求公平正义,要求各国主权平等,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当前,世界多极化深入发展,国际力量对比朝着有利于维护世界和平方向发展,国际关系民主化已经成为我们所处时代的本质要求之一。将某一种制度、价值标准、发展模式强加于人的垄断国际事务的做法,已经远远落后于时代,只能加剧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不公正和不公平,只会阻碍历史前进的步伐。只有实现国际关系民主化,才能尊重国际社会多样化的事实,保护和尊重各国在文化传统、生活方式、社会制度和价值观念上的差异性。习近平指出:“尽管当今世界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依然存在,但推动国际秩序朝着更加公正合理方向发展的呼声不容忽视,国际关系民主化已成为不可阻挡的时代潮流。”结合材料,说说中国为什么要推动国际关系民主化?【小结提升】【达标检测】1.世界经济的增长动力逐渐削弱,贫富差距逐渐扩大,地区的棘手问题处处潜伏。人类面临巨大挑战和难题,恐怖主义、网络安全、重大传染性疾病、气候变化等非传统安全威胁持续蔓延。这表明( )A.恐怖主义已成为和平与发展的最主要障碍B.和平与发展已不是当今时代的主题C.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对世界和平不再构成威胁D.威胁和平与发展的因素、非传统安全因素不容忽视2.当今世界,全球发展面临的问题有( )① 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② 南北发展不平衡③ 贫富差距越来越大 ④ 地区冲突不断A.① ② B.② ③ C.① ④ D.③ ④3.2021年1月25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北京以视频方式出席世界经济论坛“达活斯议程”对话会并发表特别致辞。解决好这个时代面临的课题,出路是维护和践行多边主义,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践行多边主义要( )① 基于各国根本利益的一致性,加强合作 ② 摒弃零和思维,坚持共商共建共享③ 坚持公平正义,反对单边主义和霸权主义 ④ 用对话代替对抗,发挥大国的主导作用A.① ③ B.① ④ C.② ③ D.② ④4.从进博会到博鳌亚洲论坛年会,再到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习近平主席多次发出呼吁,倡导各国弘扬多边主义精神,在开放中创造机遇,在合作中破解难题,为推动后疫情时代的世界经济复苏、完善全球治理、大变局下国家如何相处指明方向。由此可见( )① 我国在国际舞台上的话语权日益增强 ② 中国是促进国际新秩序构建的积极力量③ 谋求合作共赢是当今世界主题的应有之义 ④ 国际组织能有效调解国际争端,缓解国际矛盾A.① ② B.① ④ C.② ③ D.③ ④5.近日某国再次纠集其部分盟友,“组团”抹黑中国搞“网络攻击”,“妖魔化”中国。企图用各种颠倒黑白的极端标签攻击中国形象、遏制中国发展。由该国的行径可知( )① 中国坚定地维护自己的国家利益 ② 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任重而道远③ 竞争、合作和冲突是国际关系的基本内容 ④ 反对强权政治、维护国际新秩序势在必行A.① ② B.① ③ C.② ④ D.③ ④6.为进一步筑牢香港繁荣稳定的根基,实现“爱国者治港”,第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就修改、完善香港特别行政区选举制度作出重要决定。然而,国际反华舆论借机抹黑“一国两制”。中方呼吁有关国家恪守国际法和国际关系基本准则,在涉港问题上摒弃错误立场,停止以任何形式干预香港事务、干涉中国内政。这一严正立场表明我国( )① 反对霸权主义,主张通过对话解决国际争端 ② 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的坚定决心③ 作为主权国家,坚定地捍卫独立权和管辖权 ④ 以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为对外政策的出发点A.① ② B.② ③ C.① ④ D.③ ④7. 2021年12月,《光明日报》载文指出,近年来,个别国家以民主之名行霸权之实,破坏了国际关系民主化进程。但国际关系民主化进程不会由此止步。可见,推动国际关系民主化进程( )①应旗帜鲜明反对单边主义、强权政治 ②应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共同商量解决国际事务③应缩小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差距 ④是新时期各国外交的根本遵循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8.美国于2018年2月28日通过《台湾旅行法》,鼓吹台美官员“互访”。中国对此表示强烈不满和坚决反对,表示美国已严重违反“一个中国”原则和中美三个联合公报规定,并向美国提出严正交涉。中国的态度表明( )①中国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致力于建立国际新秩序②在涉及国家利益的问题上,中国绝不屈服于任何外来压力③领土争端仍是当前国际社会斗争的焦点④主权是国家统一而不可分割的最高权力,神圣不可侵犯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9.极端主义和恐怖主义正在危害全人类,极大地影响了世界和平与发展。国际观察人士认为,面对恐怖主义的疯狂挑战,世界大国、地区大国必须摆脱私心,端正动机,结成广泛的国际反恐统一战线,这是国际反恐的“牛鼻子”。消除恐怖主义威胁,国际社会之所以要联合起来,是因为( )①各国利益因反恐需要而渐趋一致 ②恐怖主义已经成为人类的共同威胁③在反恐问题上各国有共同的利益 ④恐怖主义是和平与发展的最大障碍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10. 2022年4月21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博鳌亚洲论坛开幕式上讲到,国际社会发展到今天已经成为一部复杂精巧、有机一体的机器,拆掉一个零部件就会使整个机器运转面临严重困难,被拆的人会受损,拆的人也会受损。这一讲话的寓意是( )①中国在全球治理中发挥积极的引领作用②推动全球治理体系改革,破解人类发展困境③国家间的共同利益高于一国的国家利益④建设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促进世界稳定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课后反思】答案:1.D 2.B 3.C 4. C 5.C 6.B 7.A 8.C 9.C 10.C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