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通用三年级上册综合实践活动《公共图书馆志愿服务》 教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全国通用三年级上册综合实践活动《公共图书馆志愿服务》 教案

资源简介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三年级上册《公共图书馆志愿服务》教案**
**标题**:《小小志愿者,大大图书馆:公共图书馆志愿服务之旅》
**引言**:
公共图书馆是知识的海洋,是每一个热爱阅读的人的乐园。作为小学生,我们不仅可以在这里汲取知识,还可以成为其中的小小志愿者,为他人服务,感受助人的快乐。通过本次实践活动,让我们一同走进图书馆,体验志愿服务的乐趣,培养社会责任感和团队协作精神。
**学情分析**:
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自主阅读能力和社会交往能力。他们对社会公益活动有着浓厚的兴趣,愿意积极参与并贡献自己的力量。通过本次活动,学生们不仅可以增强对图书馆的了解和使用技能,还可以学会关心他人、服务社会,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了解图书馆的基本功能和布局;掌握基本的图书分类和检索方法;学习志愿服务的基本礼仪和技能。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地参观、讲解演示、实践操作等方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志愿服务活动,培养其观察、思考和实践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团队协作精神;激发学生对阅读的热爱和对知识的渴求;让学生懂得尊重他人、关心他人、服务他人。
**教学重难点**:
1. **教学重点**:图书馆的基本功能和布局;基本的图书分类和检索方法;志愿服务的基本礼仪和技能。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将所学的志愿服务技能应用到实际服务中;如何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团队协作精神。
**教学准备**:
1. **教师准备**:提前与图书馆工作人员沟通,了解图书馆的基本情况和志愿服务需求;准备相关的教学资料和演示文稿。
2. **学生准备**:收集有关图书馆的资料或故事,为实践活动做好准备。
3. **教学环境与资源**:确保实践活动的场地安全、宽敞,并配备所需的教学设备和资源。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10分钟)**
1. **故事导入**:讲述一个关于图书馆志愿者的感人故事,让学生感受志愿服务的意义和价值。然后提问:“你们想不想成为像故事中的志愿者一样,为他人服务,感受助人的快乐呢?”引导学生表达自己的想法和兴趣。
2. **揭示课题**:介绍本节课的主题和目标,即走进图书馆,体验志愿服务的乐趣,培养社会责任感和团队协作精神。
二、**新课学习(30分钟)**
1. **了解图书馆(10分钟)**:通过PPT展示和讲解,让学生了解图书馆的基本功能和布局,包括借阅区、阅读区、儿童区等各个区域的功能和特点。同时介绍图书馆的规章制度和使用注意事项。
2. **学习图书分类和检索方法(10分钟)**:通过实地参观和演示,让学生了解图书的基本分类方法,如按照内容、读者对象、读者年龄等进行分类。同时教授学生使用图书检索系统查找所需图书的方法。
3. **学习志愿服务基本礼仪和技能(10分钟)**:通过讲解和示范,让学生了解志愿服务的基本礼仪和技能,如接待读者、整理书架、维护阅读环境等。强调在服务过程中要尊重他人、热情周到、耐心细致。
三、**学生实践(60分钟)**
1. **分组与分工(10分钟)**: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4-5人。各小组分别承担不同的志愿服务任务,如接待读者、整理书架、维护阅读环境等。明确各自的职责和任务要求。
2. **实地参观与讲解(15分钟)**:带领学生实地参观图书馆各个区域,并由图书馆工作人员或教师进行讲解和示范,让学生了解各区域的功能和使用方法。同时引导学生观察并记录图书馆的环境和服务情况。
3. **实践操作与志愿服务(30分钟)**:各小组按照分工开始实践操作和志愿服务活动。教师在旁指导和监督,及时给予帮助和支持。鼓励学生积极与他人合作和交流经验共同完成任务。在这个阶段学生们将亲身参与志愿服务活动体验助人的快乐并培养自己的社会责任感和团队协作精神。同时他们也将学会如何与他人有效沟通和协作提高自己的交际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 **分享与交流(5分钟)**:完成志愿服务活动后各小组分享自己的实践经验和心得体会。其他学生可以提问和建议互相学习和交流。教师对学生的表现给予积极的评价和反馈肯定他们的努力和成果。
四、**课堂小结与拓展(10分钟)**
1. **课堂小结(5分钟)**: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和成果强调图书馆的重要性和志愿服务的意义和价值。同时鼓励学生们在日常生活中继续关注图书馆的发展积极参与志愿服务活动为社会做出贡献。在这个阶段教师可以通过总结性的语言概括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帮助学生加深对图书馆和志愿服务的理解和认识。同时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在课后继续探索和实践将所学的知识和技能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去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2. **拓展延伸(5分钟)**:提出拓展问题:“除了图书馆志愿服务外你们还想参与哪些社会公益活动呢?”引导学生思考并表达自己的想法和兴趣。同时鼓励学生关注社会热点问题积极参与各种形式的公益活动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在这个阶段教师可以通过提供一些相关的学习资源和建议引导学生进行课后的拓展学习和实践帮助他们更好地掌握和应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实现知识的迁移和应用达到教学的最终目的——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为他们的未来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教学反思**:
本节课通过实地参观、讲解演示、实践操作等方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志愿服务活动体验助人的快乐并培养自己的社会责任感和团队协作精神基本达到了教学目标的要求。但在教学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如部分学生在实践操作环节缺乏主动性和创造性需要我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引导和启发鼓励他们多尝试、多探索;同时我也意识到在评价学生表现时应更加注重过程性评价而非仅仅关注结果以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力为主要目标;此外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还应更加注重课程资源的整合和利用如结合学校或社区的活动进行主题性志愿服务或邀请相关领域的专家进校园与学生进行面对面的交流和指导等以丰富教学内容和形式提高教学效果和质量。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