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通用三年级上册综合实践活动《来之不易的粮食》 教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全国通用三年级上册综合实践活动《来之不易的粮食》 教案

资源简介

《来之不易的粮食》教案
一、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目标:了解粮食的生产过程,懂得珍惜粮食的重要性。
2.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讨论、分享等方式,了解粮食生产的艰辛,增强对粮食的珍惜之情。
3.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学习,体会到粮食来之不易,培养勤俭节约的好习惯,养成不浪费的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
1. 教学重点:通过观察、讨论、分享等方式,了解粮食生产的艰辛。
2.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勤俭节约的好习惯,养成不浪费的意识。
三、教学准备
1. 教学PPT。
2. 一些粮食作物的图片,如水稻、小麦、玉米等。
3. 一些记录粮食生产过程的视频或图片。
四、教学过程
1. 导入新课
(1)教师向学生展示一些粮食作物的图片,如水稻、小麦、玉米等,并提问学生:你们知道这些粮食是从哪里来的吗?
(2)学生可能会有不同的回答,如超市、市场、农民伯伯种的等。
(3)教师总结:这些粮食是农民伯伯种出来的,是农民伯伯辛勤劳动的结果。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来之不易的粮食》,了解粮食生产的过程。
2. 讲解粮食的生产过程
(1)教师向学生介绍粮食的生产过程。
(2)教师播放一些记录粮食生产过程的视频或图片,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到粮食生产的艰辛。
(3)教师引导学生讨论:通过观察,你们觉得粮食生产过程中最辛苦的是什么?
(4)学生可能会有不同的回答,如耕田、播种、浇水、施肥、收割、晾晒等。
(5)教师总结:粮食生产过程中,每一个环节都很辛苦,需要农民伯伯付出很多的汗水和努力。
3. 引导学生珍惜粮食
(1)教师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我们要珍惜粮食?
(2)学生可能会有不同的回答,如粮食来之不易,我们要尊重农民伯伯的劳动成果,珍惜粮食是一种美德等。
(3)教师总结:珍惜粮食是一种美德,也是我们每个人应该做到的事情。我们不能浪费粮食,要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
4. 引导学生养成不浪费的好习惯
(1)教师引导学生思考:我们应该如何养成不浪费的好习惯?
(2)学生可能会有不同的回答,如吃饭的时候要细嚼慢咽,不要挑食,不要剩饭剩菜,要珍惜粮食等。
(3)教师总结:养成不浪费的好习惯,需要我们从小事做起,从身边的事情做起。吃饭的时候要细嚼慢咽,不要挑食,不要剩饭剩菜,要珍惜粮食。
5. 课堂总结
(1)教师总结: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粮食的生产过程,懂得了珍惜粮食的重要性。我们不能浪费粮食,要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希望同学们在日常生活中,能够珍惜粮食,不浪费。
(2)教师播放一些粮食生产过程的视频或图片,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到粮食生产的艰辛。
(3)学生可能会有不同的回答,如耕田、播种、浇水、施肥、收割、晾晒等。
(4)教师总结:粮食生产过程中,每一个环节都很辛苦,需要农民伯伯付出很多的汗水和努力。
6. 布置作业
(1)回家后,和爸爸妈妈一起观看一些记录粮食生产过程的视频或图片,了解粮食生产的艰辛。
(2)在日常生活中,要珍惜粮食,不浪费,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