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通用三年级上册综合实践活动《来之不易的粮食》 教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全国通用三年级上册综合实践活动《来之不易的粮食》 教案

资源简介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三年级上册《来之不易的粮食》教案
一、活动背景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这首诗是农民辛勤劳动的真实写照,然而在日常生活中,孩子们很少有机会真正体验农民种粮的艰辛。因此,我们设计了本次活动《来之不易的粮食》,希望孩子们通过亲身体验,了解粮食的来之不易,懂得珍惜粮食。
二、活动目标
1. 感受农民伯伯劳动的辛苦,懂得珍惜粮食。
2. 学会吃各种粮食的正确方法。
3. 培养幼儿观察、记录、分析问题的能力。
三、活动重难点
1. 重点:通过各种感官活动,感受农民伯伯劳动的辛苦;学会正确地吃各种粮食的方法。
2. 难点:让幼儿发现不珍惜粮食所带来的后果。
四、活动准备
1. 与附近农村联系,请农民伯伯带领孩子们到幼儿园开展实践活动。
2. 准备一些照片:农民伯伯在烈日下锄地、收割;农民伯伯用扁担挑着粮食;孩子与农民伯伯拉家常等。
3. 准备一张大表格(用于记录孩子对食物的喜好)。
五、活动过程
(一)引言:小朋友,今天我们一起来谈谈“来之不易的粮食”的话题。
(二)学看照片,进行交流。
1. 这些照片拍下了农民伯伯在干什么?(在辛苦劳动)他们在干什么?(播种、锄草、收割)你们觉得他们在干什么?(非常辛苦)
小结:农民伯伯在太阳底下种地,天气很热,很容易中暑。所以小朋友以后一定要好好吃饭,不挑食,这样才会长得又高又壮。
2. 农民伯伯除了种粮食以外,还会养蚕(拿出另一张照片)。看,这张照片上的农民伯伯在干什么?(喂蚕)说明农民伯伯还养了许多小动物。真辛苦啊!我们吃饭前也要像农民伯伯一样仔细把饭吃干净,不剩饭剩菜,让农民伯伯少操心。
3. 孩子与农民伯伯拉家常,了解他们一年四季都在地里忙碌的情况。
(三)了解各种粮食及正确吃法。
1. 粮食有很多种,你知道哪些粮食?它们分别是怎样生长的?请幼儿说说。(如水稻、小麦、玉米、蚕豆等)
2. 粮食是我们的好朋友,我们每天都要吃它。小朋友,你们喜欢吃这些粮食吗?为什么?请幼儿说说。(大米:又软又香;小米:很香;红豆:补身体等)教师针对幼儿的喜好进行分析:原来小朋友喜欢吃的是米饭(大米饭)。它是用大米和小麦一起煮成的。现在我们来看看这盘菜是用哪些粮食煮成的:荤菜里的肉是猪肉、鱼肉等;蔬菜里的黄豆也是粮食的一种。所以小朋友吃饭时一定要多吃米饭或粥等食物,这样就不会挑食、偏食了。
3. 小结:小朋友要记住吃饭时一定要吃各种粮食做的饭,这样才会身体长得好。同时也要尊重农民伯伯的劳动和辛苦。
(四)观察实验记录表,进行讨论。
1. 发给幼儿每人一张记录表(如右表)。要求幼儿回家后询问爸爸妈妈或爷爷奶奶种植粮食的经验及辛苦,并把结果记录下来带到幼儿园与老师和小朋友一起分享。如:我喂过青菜、蚕豆、小猪……可费劲了!有时半夜也要起床去田里看看等等。)这张表格的目的不是为了让幼儿完全记录农民种粮的过程,而是让孩子们在了解种粮辛苦的同时,学会尊重农民伯伯的劳动成果和辛勤付出。同时通过讨论和交流,让孩子们明白“粒粒皆辛苦”的含义。
2. 幼儿自由交流自己的记录内容。如:有的孩子记录爸爸说种水稻要经过浸种、育秧、插秧、除草、施肥、收割等过程;还有的孩子记录爷爷奶奶说小时候用板车拉水浇田的情景等。这些交流内容都是孩子们亲身经历和感受过的,非常真实和生动。
六、教学反思:
本次活动通过照片的展示和教师的讲解,孩子们了解了农民伯伯种粮的不易和自己动手吃饭的重要性。同时通过讨论和交流,孩子们学会了正确地吃各种粮食的方法和技巧,懂得了要尊重农民伯伯的劳动成果和辛勤付出。整个活动过程生动有趣,孩子们非常喜欢。但是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如有些孩子对表格的记录不够认真和仔细;有些孩子的语言表达不够清晰和流畅等。针对这些问题,教师需要加强引导和指导,帮助孩子们更好地掌握正确的方法和技巧。同时也要注意观察孩子们的表现和反应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