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目标)第15课 建设美丽中国 教案(表格式)-2023-2024学年中职高教版(202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核心素养目标)第15课 建设美丽中国 教案(表格式)-2023-2024学年中职高教版(202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资源简介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课程教案首页
上课班级 23电运二班 23高职计网 23智维二班 23智维一班
日期(节次)
上课班级 23机电三班
日期(节次)
课题(教学章、节或主题): 第15课 建设美丽中国
教学目标(知识、能力、素质目标)
知识目标:理解打赢蓝天碧水保卫战的原因和意义,明白打赢蓝天水保卫战的要求;理解我国加大生态系统保护力度的意义,明白我国加大生态保护与修复力度的要求。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理性思维、勇于探究的科学精神,树立保护碧水蓝天的环保意识,增强社会责任感。
素质目标:用实际行动为打赢蓝天碧水保卫战和打好净土保卫战作贡献;明白我国构建生态环境保护制度的要求,增强环境保护意识和能力,从身边小事做起,自觉为建设美丽中国作贡献。
教学重点:打赢蓝天碧水保卫战的意义。
教学难点:优化我国生态安全屏障体系的主要要求。
教法:讲授法、情境教学法、案例教学法
学法:讨论法、自主探究法
教学准备:教材、PPT、教案
授课方式(请打√): 理论课(√) 实训课(  ) 习题课(  ) 其他( )
系部主任: 教研组长: 任课教师: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课程教案内页
教 学 流 程
组织教学:师生问好
教学 环节 (时间 安排) 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 教学活动
复习 提问 中国近代史是从哪一年到哪一年? 教师总结
导入 新课 给出本课议题“为什么社会主义是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 学生思考
新课 讲授 建设美丽中国 着力解决突出生态环境问题 【视频】生态环境问题 打赢蓝天碧水保卫战 【提问】谈谈你对家乡空气质量和水质情况的看法。 空气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因素。 水是生存之本、文明之源。 【教师总结】深入打好蓝天保卫战,需坚持实施大气污防治行动; 深入打好碧水保卫战,要以改善水环境质量为核心。 深入打好净土保卫战 【阅读与思考】为加强土壤污染防治,逐步改善土壤环境质量,2016年5月,国务院却发《上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提出以下阶段性目标。 【提问】说说我国为什么要推进净土保卫战。深入打好净土保卫战,需要我们做哪方面的工作? 优化生态安全屏障体系 3、4月间,沙尘肆虐多地,有人说回到了宋代的“红尘昼夜飞,风吹满城黄。”有人要把杭州“下沙”(一个街道)的名号送给北方,转眼,自己就在江南昏黄的白天里“吃土”…… 这个春天里,21个省份数亿人被沙尘搅扰。 加大生态系统保护力度 【阅读与思考】 毛乌素沙漠被称为“人造沙漠”,历史上,这里曾水草丰美、牛羊成群,自唐代起至明清,由于人类的不合理开发利用,逐渐变长了茫茫大漠。 经过几代人的艰辛治理,到2020年,榆林沙化土地治理率已达93.24%,这意味着毛鸟素沙漠即将从陕西“消失”。毛点素沙漠其他区域的治理工作,也都取得了很高的成就。 【提问】毛乌素地区的变化给我们什么启示 我们应该如何保护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 【教师总结】健康稳定的自然生态系统能够为人类提供生命支持、生态调节、产品供给和文化娱乐等,对于维护生态安全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加大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力度,是建设美丽中国,构建生态安全体系的必然要求。 【材料展示】蚂蚁森林 蚂蚁森林是一项旨在带动公众低碳减排的公益项目,每个人的低碳行为在蚂蚁森林里可计为“绿色能量”。“绿色能量”积累到一定程度,就可以用手机申请在生态亟需修复的地区种下一棵真树,或者在生物多样性亟需保护的地区“认领”保护权益。 实行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 为保护和改善环境,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保障公众健康,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我国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保护环境作为基本国策写入环境保护法,明确环境保护坚持保护优先、预防为主、综合治理、公众参与、损害担责的原则。 【教师总结】对环境保护法内的相关内容进行简单举例讲解。 政府责任、监督管理、监测制度、污染防治…… 保护生态环境必须依靠制度、依靠法治。我国生态环境保护中存在的问题大多同体制不健全、制度不严格、法治不严密、执行不到位、惩处不得力有关。 制度的生命力在于执行。要落实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制度,推动民层压实环保责任,保证党中央关于生态文明建设决策部署装地生概见有。对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不能手软,要下大气力抓任破坏生态环境的反面典型,释放出严加惩处的强烈信号。对任何地方、任何时候、任何人,凡是需要追责的,必须一追到底,决不能让制度规定成为“没有牙齿的老虎”。 学生根据已有知识和书中内容进行回答,教师进行总结。 学生简要回答后,教师进行总结。 教师材料展示。 学生思考 教师总结 蚂蚁森林相关资料展示。 运用学生都能接触到的例子。 概念性问题 学生了解 通过举例,让学生更加的了解环境保护法律相关内容。
课堂 练习 习题练习 巩固知识
课堂 小结 建设美丽中国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应有之义,是人民群众对优美生态环境的热切期盼,也是生态文明建设成效的集中体现,必须锚定目标、攻坚克难、久久为功。 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新时代新征程上,人人都行动起来,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自然和生态环境,坚定不移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我们就能不断开创生态文明建设新局面,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为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注入源源不竭的动力。 课堂总结提升
布置 作业 地球是全人类赖以生存的唯一家园,珍爱和呵护地球是人类的唯一选择。面对全球环境治理前所未有的困难,国际社会要以前所未有的雄心和行动,勇于担当,勤力同心,共同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 查阅相关资料,了解我国在应对全球变暖等方面所作的贡献,说说我们能够做些什么。 加深认识
板书 设计 第15课 建设美丽中国 一、着力解决突出生态环境问题 1.打赢蓝天碧水保卫战 2.深入打好净土保卫战 二、优化生态安全屏障体系 1.加大生态系统保护力度 2.实行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 理清思路 把握脉络
教学 反思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