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课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文化建设 教案(表格式)-2023-2024学年中职高教版(202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11课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文化建设 教案(表格式)-2023-2024学年中职高教版(202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资源简介

中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第11课教案
教学课程 第11课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引领文化建设 课型 新授课
教学时间 课时 2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价值要求和作用;理解中国精神的内涵、爱国主义的内涵本质;了解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的要求。
过程与方法 学会用理论观点积极转化为实践行动,掌握演讲稿的撰写水平和方法。
情感与价值观 认同和牢固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胸怀忧国忧民之心,爱国爱民之情,弘扬中国精神;努力成长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教学重点 广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凝心聚力.
教学难点 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凝心聚力
教学方法 案例教学法、情境教学法、议题式教学法。
教学用具 教材、教辅书、课件
教学环节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新课教学 新课教学 新课教学 新课教学 新课教学 第一课时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导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是什么?如何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学习本课,我们将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和意义,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努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激发学生兴趣,导入新课: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板书) 1.认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板书) 【情境创设】教师课件展示教材101页的阅读思考1, 2022年7月,第五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微电影(微视频)征集展播活动评选出了88部优秀作品。这些优秀作品主题鲜明、立意深刻、贴近群众,通过新颖活泼的表现方式、生动感人的故事情节,讲述各行各业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精神风貌和生动实践,激励广大干部群众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 【呈现任务】你看过这些优秀作品吗?你最喜欢哪部作品?请说明理由。 结合这些作品,谈谈为什么要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学生活动】课前观看视频,记录感悟,挖掘其中阐释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课上交流分享观看心得,领悟意义 【教师引导总结】引申拓展,加深理解 (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涵义:核心价值观是一个民族赖以维系的精神纽带,是一个国家共同的思想道德基础;核心价值观是决定文化性质和方向的最深层次要素,是一个国家的重要稳定器。 (2)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国家层面的价值要求,回答建设什么样的国家 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社会层面的价值要求,回答建设什么样的社会 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公民层面的价值要求。回答培育什么样的公民 (3)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大作用: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凝聚人心、汇聚民力的强大力量。要在全社会牢固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全体人民一起努力,通过持之以恒的奋斗,把我们的国家建设得更加富强、更加民主、更加文明、更加和谐、更加美丽,让中华民族以更加自信、更加自强的姿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核心价值观,其实就是一种德,既是个人的德,也是一种大德,就是国家的德、社会的德。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如果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没有共同的核心价值观,莫衷一是,行无依归,那这个民族、这个国家就无法前进。——习近平 【相关链接】1阅读102页材料,读原文,找关键词,划重点,进一步明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两个概念的内涵及逻辑关系.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集中表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由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等方面构成。 2.广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板书) 【情境创设】教师课件展示教材102页的阅读思考2。 拉齐尼·巴依卡生前是新疆某边防部队的义务巡逻向导,他多次冒着生命危险救助巡逻战士,10余年来足迹踏遍帕米尔高原边防一线。2021年1月,拉齐尼·巴依卡为解救落入冰窟的儿童,不幸英勇牺牲。他爱国护边的执着坚守、舍己救人的英雄壮举,感动无数军民,鲜明体现了新时代共产党员忠诚奉献的真挚情怀。2021年中共中央宣传部追授拉齐尼·巴依卡“时代楷模”称号。 【呈现任务】拉齐尼·巴依卡是怎样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 【学生活动】阅读材料,观看视频,问题探讨,交流分享,初步感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意义. 【教师引导总结】拉齐尼·巴依卡通过身体力行,即爱国护边的执着坚守,舍己救人的英雄壮举,践行了一位共产党员的爱国情怀和敬业精神,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充分体现中华传统美德,具有很强的先进性、代表性、时代性和典型性。 (1)遵循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人生发展的重要意义: 青年的价值取向决定了未来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而青年又处在价值观形成和确立的时期。这就像穿衣服扣扣子一样,人生的扣子从一开始就要扣好。要从现在做起、从自己做起,遵循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相关链接】阅读103页材料,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地位。读原文,找关键词,划重点. 【教师引导总结】举例说明的方法,从国家、社会、个人三个角度分享自己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重要性的理解,在和学生交流分享的基础上,加深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 (2)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要求: 要勤学,下得苦功夫,求得真学问。 要修德,加强道德修养,注重道德实践。 要明辨,善于明辨是非,善于决断选择。要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要笃实,扎扎实实干事,踏踏实实做人。 (3)核心价值观的养成绝非一日之功,要坚持由易到难、由近及远,努力把核心价值观的要求变成日常的行为准则,进而形成自觉奉行的信念理念。无论什么时候,我们都要坚守在中国大地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时代大潮中建功立业,成就自己的宝贵人生。 【启思导行】参加校园、社区、专业实践的志愿活动,分享服务他人、奉献社会的体会,谈谈自己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做法。 操作方法:分享学生参与过的志愿服务活动;提供表格,撰写参与体会; 课堂上分享心得体会并谈一谈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过程中,除了主动参与志愿服务活动外,还有哪些好方法和好途径。 第二课时 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凝心聚力 二、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凝心聚力(板书) 1.弘扬中国精神(板书) 【情境创设】教师课件展示教材103页的阅读思考(通过展现比较熟悉的诗句,引导学生感悟其中蕴含的爱国主义精神和改革开放精神,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深入思考中国精神的内涵和价值)。 周虽旧邦,其命维新。 ——《诗经》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林则徐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 一腔热血勤珍重,洒去犹能化碧涛。——秋 瑾 【呈现任务】这些诗句体现了怎样的中国精神? 【学生活动】课前查找资料,加深感悟;班级分享,引发思考 【教师引导总结】 (1)中国精神内涵: 中国精神就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这种精神是凝心聚力的兴国之魂、强国之魂。 (2)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 内涵: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民族心、民族魂,是中华民族最重要的精神财富,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维护民族独立和民族尊严的强大精神动力。 对新时代青年的要求: 对每一个中国人来说,爱国是本分,也是职责,是心之所系、情之所归。 对新时代中国青年来说,热爱祖国是立身之本、成才之基。 当代中国,爱国主义的本质就是坚持爱国和爱党、爱社会主义高度统一。 新时代中国青年要听党话、跟党走,胸怀忧国忧民之心、爱国爱民之情,不断奉献祖国、奉献人民,以一生的真情投入、一辈子的顽强奋斗来体现爱国主义情怀,让爱国主义的伟大旗帜始终在心中高高飘扬。 (3)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内涵:改革创新是时代的最强音,是中华民族繁荣发展的灵魂,是我们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表现:与时俱进、锐意进取、勤于探索、勇于实践 意义: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是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中华民族开拓进取的思想品格与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实践相结合的伟大成果。 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已深深熔铸在中华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之一。 【相关链接】阅读104页材料,读原文,找关键词,划重点. 【教师补充总结】补充呈现卫国戍边英雄官兵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详细事迹, 请学生思考:卫国戍边英雄官兵身上展现了怎样的精神 你还知道哪些践行爱国主义精神的故事 感悟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热爱祖国、报效祖国. 2.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板书) 【情境创设】教师课件展示教材105页的阅读思考。 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简称“文博会”)自2004年创办以来,以博览与交易为主题,集中展示全国文化体制机制改革成果和文化产业发展新成就,突出文化产业核心层和科技融合的新产品、新技术,是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检阔台、风向标,被誉为“中国文化产业展”。作为中国唯一的国家级、国际化、综合性文化产业展会,文博会走过的历程,见证了中国文化产业日益枝繁叶茂、向高质量发展阶段不断迈进的过程。 【呈现任务】你知道的文化产业有哪些? 这些文化产业对于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发挥了什么作用? 【学生活动】分三组,课前进行资料收集,课上交流分享并思考。 【教师引导总结】 (1)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 (2)文化建设的指导思想和要求: 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 要求:第一位的要求就是推动全党全社会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按照学懂、弄通、做实的要求,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社会发展各方面,不断提高全社会文明程度,不断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 (3)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 (4)讲好中国故事,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 【相关链接】阅读106页材料,读原文,找关键词,划重点.进一步明确坚持马克
教学环节 教学过程
新课教学 课堂总结 布置作业 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原因。 【学生活动】调研、思考、讨论。 【教师引导总结】列举史实说明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的重要性以及必然性. 【启思导行】以弘扬民族精神或时代精神为主题,结合所学专业,发挥个人所长,说说自己可以为推义文化建设做些什么? 【学生活动】 分组讨论发言,多角度呈现个人或学校在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的具体实践,明确个人可以在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的具体做法. 【教师引导总结】视频提供模范榜样的优秀学生案例,在榜样的示范引领下,明确自己的奋斗方向. 教师归纳(略) 《导与练》基础训练
板书设计 第11课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文化建设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板书) 1.认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广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二、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凝心聚力(板书) 1.弘扬中国精神 2.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建设
教学反思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