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通用三年级上册综合实践活动《外出游玩防走失》 教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全国通用三年级上册综合实践活动《外出游玩防走失》 教案

资源简介

标题:小学综合实践活动三年级上册《外出游玩防走失》
引言:
孩子走失是家长内心最深的恐惧之一,特别是对于三岁的孩子,更容易成为被拐卖的对象。因此,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教他们认识自己的身份,牢记家庭住址和联系方式,以及在走失后如何寻求帮助,是每个家长都必须重视的问题。本活动旨在帮助学生认识自己的身份,学习如何在外出游玩时保护自己,并掌握如何正确地寻求帮助。
学情分析:
本次活动的对象是小学三年级的学生。他们已经有一定的认知能力和自我保护意识,但仍然需要进一步提高对自己身份和住址的认识,以及在走失后如何寻求帮助的能力。
教学目标:
1. 认知目标:帮助学生认识自己的身份,牢记家庭住址和联系方式。
2. 技能目标:学习如何在外出游玩时保护自己,并掌握如何正确地寻求帮助。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增强安全意识。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让学生认识自己的身份,牢记家庭住址和联系方式。
教学难点:学习如何在外出游玩时保护自己,并掌握如何正确地寻求帮助。
教学准备:
1. 学生准备:带上一张自己的信息卡片,用于展示自己的身份和住址。
2. 教师准备:课件、防走失手环等物品、通知家长的短信或电话等。
教学过程:
第一步:介绍活动背景
教师向学生介绍外出游玩时走失的危险性,特别是对于6岁以下的孩子,是最容易被拐卖的对象。学生在这个年龄段对陌生人的警惕性和自我保护意识较低,容易受到诱惑或欺骗,从而导致走失。因此,学会认识自己的身份,牢记家庭住址和联系方式,以及在走失后如何寻求帮助是非常重要的。
第二步:认识自己的身份
1. 教师让学生思考自己的身份,如姓名、年龄、学校、班级等。
2. 教师引导学生将这些信息记录在自己的信息卡片上。
3. 学生互相展示自己的信息卡片,并互相认识和交流。
第三步:牢记家庭住址和联系方式
1. 教师让学生思考自己的家庭住址和联系方式,并将这些信息记录在自己的信息卡片上。
2. 学生互相展示自己的信息卡片,并互相检查和确认对方的信息是否正确。
3. 教师向学生介绍如何通过通知家长的短信或电话等方式寻找走失的孩子。
第四步:学习如何在外出游玩时保护自己
1. 教师引导学生讨论外出游玩时可能遇到的危险和需要注意的事项。
2. 教师向学生介绍一些防走失手环等工具的使用方法,以及如何保持与家人的联系。
3. 学生互相分享自己的经验和建议。
第五步:练习
1. 教师让学生在教室里自由活动,尝试使用防走失手环等工具,并保持与家人的联系。
2. 教师巡视,检查学生是否能够正确使用防走失工具,并及时给予指导和帮助。
第六步:课堂总结
1. 教师让学生总结本次活动的内容和收获。
2. 教师强调学习认识自己的身份、牢记家庭住址和联系方式、以及如何在外出游玩时保护自己的重要性。
3. 教师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继续学习和应用这些知识和技能,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
教学反思:
本次活动的教学目标明确,教学过程丰富详细。通过让学生认识自己的身份、牢记家庭住址和联系方式、学习如何在外出游玩时保护自己等环节,培养了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增强了学生的安全意识。同时,通过学生之间的互相分享和交流,增强了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能力。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