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通市2023-2024学年度职业学校高三年级第一学期校际联考农业试卷(PDF版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南通市2023-2024学年度职业学校高三年级第一学期校际联考农业试卷(PDF版含答案)

资源简介

南通市 2023-2024 学年度职业学校
高三年级第一学期校际联考种植专业综合理论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30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60 分。在下列每小题中,选出一个正
确答案,将答题卡上对应选项的方框涂满、涂黑)
A)生物部分
1.病毒被认为是生物的主要理由是
A.具有细胞结构 B.能产生后代 C.由有机物组成 D.能使其他生物致病
2.植物体内具有导管和管胞的是
A.衣藻 B.金鱼藻 C.墙藓 D.雪松
3.最先出现完全消化管的动物类群是
A.腔肠动物 B.线形动物 C.环节动物 D.软体动物
4.在下列动物中,具有链状神经系统的是
A.珊瑚 B.绦虫 C.蛔虫 D.水蛭
5.新冠肺炎疫情警示人们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提高公共卫生安全意识。下列叙述错误的

A.戴口罩可以减少病原微生物通过飞沫在人与人之间的传播
B.病毒能够在餐具上增殖,用食盐溶液浸泡餐具可以阻止病毒增殖
C.高温可破坏病原体蛋白质的空间结构,煮沸餐具可杀死病原体
D.经常开窗通风可以促进空气的流动,降低室内病原微生物的密度
6.引起白菜软腐病的病原菌是
A.细菌 B.真菌 C.病毒 D.放线菌
7.由真核细胞构成的一组是
A.蓝藻和 H7N9 B.细菌和病毒 C.衣藻和变形虫 D.细菌和酵母菌
8.经分析,一有机小分子样品,含有 C、H、O、N 等元素,这些有机小分子很可能是
A.葡萄糖 B.氨基酸 C.磷脂 D.蛋白质
9.下列生物中,所含遗传物质不包括 DNA 的是
A.绿脓杆菌 B.绿脓杆菌噬菌体 C.烟草 D.烟草花叶病毒
10.代谢旺盛的生物细胞中,数量或含量不会增加的是
A.线粒体 B.细胞核 C.自由水比例 D.酶的数量
11.题 11 图是按顺时针方向表示的 4 种植物细胞的细胞周期,其中说法正确的是
题 11 图
A.图中的 b→a→b表示细胞增殖过程的一个细胞周期
B.甲图的 b→a 与丁图的 b→a 所用的时间可能一样长
C.从 a→b,由于 DNA 的复制使染色体数目增加一倍
D.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实验材料最好是选植物甲
12.在有丝分裂过程中,DNA 和染色体数目比体细胞各增加一倍分别发生在细胞周期的
①间期 ②前期 ③中期 ④后期 ⑤末期
1
A.①② B.③④ C.④③ D.①④
B)种植部分
13.下列属于营养组织的是
A.瓠瓜果肉细胞 B.瓠瓜表皮 C.瓠瓜种子 D.瓠瓜果肉
14.双子叶植物根中,内皮层细胞的凯氏带加厚发生在
A.横壁和切向壁 B.径向壁和切向壁 C.横壁和径向壁 D.横壁、切向壁和径向壁
15.夹竹桃的叶序为
A.互生 B.轮生 C.对生 D.簇生
16.下列花冠中,____为合瓣花冠。
A.十字形花冠 B.舌形花冠 C.蔷薇形花冠 D.蝶形花冠
17.凤梨(菠萝)的果实的食用部分主要是
A.果皮 B.果皮和种皮 C.花序轴 D.花被
18.繁殖器官为真种子的是
A.向日葵 B.谷子 C.荞麦 D.棉花
19.在具有春化现象的植物中,春性类型的植物所需低温的天数是
A.5~15 B.15~25 C.20~30 D.30~70
20.为促进生根,油菜移栽时可选用的植物生长调节剂是
A.矮壮索 B.乙烯利 C.多效唑 D.吲哚丁酸
21.能延迟叶片衰老、具有保鲜作用的植物激素是
A.赤霉素 B.细胞分裂素 C.脱落酸 D.乙烯
22.三碘苯甲酸被广泛的应用于大豆生产,其适宜的施用时期是
A.开花期喷施 B.苗期喷施 C.播前浸种 D.成熟期喷施
23.土壤形成的因素包括有
A.三大因素 B.四大因素 C.五大因素 D.六大因素
24.下列不适宜在沙质土上生长的作物是
A.水稻 B.甘蔗 C.花生 D.西瓜
25.下列作物中较耐连作的是
A.烟草 B.小麦 C.豌豆 D.红麻
26.属于生态化生产技术的是
A.节氮增效 B.水稻抛秧 C.叶面施肥 D.化学调控
27.一家庭农场有耕地 50hm2。采用一年两熟的复种方式种植玉米—小麦,其复种指数是
A.50% B.100% C.150% D.200%
28.昆虫寻找食物和配偶的器官是
A.单眼 B.复眼 C.触角 D.口器
29.下列属于过渐变态昆虫的是
A.蓟马 B.蜻蜓 C.蝗虫 D.蝽象
30.鳃叶状触角的昆虫属于
A.蝗科 B.蝼蛄科 C.食芽蝇科 D.金龟甲科
二、判断题(本大题共 30 小题,每小题 1.5 分,共 45 分。下列各小题表述正确的,在答
题卡上将对应题号的 A 浍黑,表述错误的将 B 涂黑)
A)生物部分
31.任何生物体对外界的刺激都能够发生一定的反应。
32.生物体都在不停地与周围环境进行物质交换,这就是生物体的物质代谢。
33.一般说来,物种不因个体死亡而灭绝,这正是由于生物体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
2
34.一般说来,在中性或偏酸性的土壤以及有机物丰富的土壤中放线菌较多。
35.细菌、真菌、病毒各是一类生物,它们的结构都很简单,个体都很小,属微小的生物。
36.每个氨基酸分子只含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并且都连接在同一个碳原子上。
37.由于组成每种蛋白质分子的氨基酸的种类不同、数目不同,排列顺序差异很大,并且由
于氨基酸的空间结构千差万别,因此蛋白质分子的结构十分复杂,种类很多。
38.作为一个有机整体,细胞只有保持完整性,才能正常完成各项生命活动。
B)种植部分
39.主根和侧根都是直接或间接由胚根长成的,具有一定的生长位置,故为定根。
40.荚果是由复雌蕊发育而成的,如大豆、豌豆、花生等。
41.番茄、辣椒、玉米等作物的种子属于有胚乳种子。
42.一般情况下,植物种子正常萌发需要氧浓度在 10%以上。
43.冬性植物一般为晚熟或中晚熟品种。
44.通常情况下,黏质土比砂质土的宜耕期要长。
45.根对生长素所要求的最适浓度比芽高。
46.相对含水量可反映土壤中土水气之间的比例关系。
47.深松土是指超过一般耕作层厚度的松土,通常只用于旱地。
48.在同一田块内,两种或两种以上生育季节相近的作物,分行或分带间隔种植的方式称为
套作。
49.蜻蜓的不全变态属于半变态。
50.叶蝉对作物的危害症状是形成孔洞、缺刻等。
三、名词解释(本大题共 15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45 分。)
A)生物部分
51.腐生细菌
52.脊椎动物病毒
53.外植体
54.核苷
55.选择透过性膜
56.分裂间期
B)种植部分
57.次生分生组织
58.无融合生殖
59.营养器官的变态
60.春化处理
61.凋萎系数
62.土壤耕作
63.轮作
64.补充营养
65.昆虫的寡食性
四、填空题(本大题共 33 小题 75 空格,每空 1 分,共 75 分)
A)生物部分
66.生物体具有 ▲ ,才能适应周围的环境;生物体具有 ▲ ,才能保证生命的连续性。
67.扁形动物门具有 ▲ 神经系统;环节动物门具有 ▲ 神经系统。
68.腔肠动物身体的一部分受到刺激时,全身都会产生 ▲ 反应;而环节动物的身体由许
多体节组成,每个体节内都有一个膨大的 ▲ 。
3
69.鸟类的呼吸不仅有发达的肺,还有与肺相通的 ▲ ,鸟类的呼吸方式是 ▲ 呼吸。
70.为哺乳动物后代的生长和发育提供了良好条件的是 ▲ 和 ▲ ,从而大大地提高了
后代的成活率。
71.人类的一些疾病是由各种病原生物引发的,如:破伤风是由 ▲ 引起的,艾滋病是由
▲ 引起的,脚气是由 ▲ 引起的。
72.根据寄生对象的不同,病毒有四种类型,在生物防治中,可利用 ▲ 病毒来防治一些
农业害虫;也可利用 ▲ 病毒来防治一些农作物病害。
73.紫细菌利用 ▲ 作用合成自身有机物;硝化细菌利用 ▲ 作用合成自身有机物。
74.氨基酸分子的结合方式是 ▲ ,连接两个氨基酸分子的化学键叫做 ▲ 。
75.纤维素是 ▲ 的基本组成成分,它具有 ▲ 和 ▲ 的作用。
76.细胞膜的结构特点是 ▲ ,功能特点是 ▲ 。
77.细胞有丝分裂的重要特征是,亲代细胞的染色体经过 ▲ 以后, ▲ 分配到两个子
细胞中去。
78.洋葱根尖有丝分裂临时装片的制作过程分为 ▲ 、 ▲ 、 ▲ 、 ▲ 四步。
B)种植部分
79.双子叶植物茎的木栓形成层多数是由 ▲ 转变的,其分裂产生的 ▲ 代替 ▲ 起
保护作用。
80.双子叶植物的气孔器是由两个肾形的 ▲ 和它们之间裂生的 ▲ 组成。
81.雌蕊位于花的中央,由心皮卷合发育而成,每个雌蕊由 ▲ 、 ▲ 、 ▲ 三部分
组成。
82.植物发育是指植物的 ▲ 、 ▲ 和 ▲ 上发生质的变化过程。
83.若在暗期中途用闪光(几分钟至 30 分钟)打断暗期的连续性,长日照植物 ▲ 开花,
短日照植物 ▲ 开花。
84.植物体内的 ▲ 和 ▲ 含量的增多,可促使叶片衰老。另外,环境因素中的 ▲ 是
引起衰老的主要因素。
85.植物的生长发育可分为 ▲ 和 ▲ 两个阶段。
86.植物生长大周期的形成与细胞生长过程有关,生长初期以 ▲ 为主, 中期以 ▲ 为
主,后期以 ▲ 为主。
87.各种植物对日照长短的要求与 ▲ 有关。原产热带、亚热带地区的植物多为 ▲ ,
原产温带、寒带地区的植物多为 ▲ 。
88.土壤受 ▲ 、气候、 ▲ 、地形和时间等成土因素制约。
89.土壤中的次生矿物质主要有高岭石、蒙脱石、伊利石等次生 ▲ ;以及铁、铝、硅等
▲ 或 ▲ (如三水铝石)等。
90.土壤中各种粒级的 ▲ 叫土壤质地,也称土壤的 ▲ 。
91.进入土壤中的生物残体发生两个方面的转化,一是释放养分和消耗有机物的 ▲ 过程,
另一个是积累有机物,贮藏养分的 ▲ 过程。
92.土壤空气与大气交换的方式主要有 ▲ 和 ▲ 两种。
93.农作物生产是指人们借鉴 ▲ 和应用现代 ▲ 对农作物进行 ▲ 的一系列有目的
的活动。
94.作物布局原则主要包括:统筹兼顾,全面安排; ▲ , 因土种植; ▲ ,增进地力。
95.适宜的耕翻深度因 ▲ 、 ▲ 及 ▲ 不同而有所区别。
96.昆虫每蜕去一次皮增加一龄,第一次蜕皮后为 ▲ 幼虫,其前后两次蜕皮之间的时间
称为 ▲ 。
97.昆虫的体壁具有 ▲ 、 ▲ 、 ▲ 等特点。
98.黏虫整个生活史的发育起点温度为9.6℃ ,完成一代所需有效积温总数为682. 2(d·℃)。
4
若某地年平均有效积温总数为 1691.8(d·℃),则估计发生世代数为 ▲ 代,实际发生世代
数为 ▲ 代。
五、问答题(本大题共 12 小题,共计 75 分。)
A)生物部分
99.(8 分)由水生向陆生过渡的脊椎动物是什么纲动物 并简述其特点。
100.(8 分)简述真菌的主要特征,并从有益、有害两方面各举两例说明真菌与人类的关系。
101.(8 分)简述细胞膜的主要成分、结构、特点以及生理功能。
102.(8 分)简述植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分裂期各个时期的变化特点。
103.(8 分)什么是染色质?简述染色质和染色体的关系。
B)种植部分
104.(9 分)简述双子叶植物和单子叶植物叶片结构的异同点。
105.(8 分)简述营养繁殖的含义及人工营养繁殖在生产上的应用。
106.(7 分)简述果树产生大小年现象的原因及预防措施。
107.(9 分)简述植物成花原理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
108.(8 分)试比较沙土与黏土的性质及其生产特性。
109.(7 分)简述复种的效益及技术要求。
110.(7 分)根据昆虫体壁的构造特点,简述如何提高触杀剂的杀虫效果。
5南通市 2023-2024 学年度职业学校
高三年级第一学期校际联考种植专业综合理论试卷答案
一、选择题
生物部分
1.B 2.B 3.B 4.D 5.B 6.A 7.C 8.B 9.D 10.B 11.B 12.D
种植部分
13.D 14.C 15.B 16.B 17.C 18.D 19.A 20.D 21.B 22.A 23.C 24.A 25.B 26.A 27.D
28.C 29.A 30.D
二、判断题
生物部分
31.A 32.A 33.B 34.B 35.B 36.B 37.B 38.A
种植部分
39.A 40.B 41.A 42.A 43.A 44.B 45.B 46.B 47.A 48.B 49.A 50.B
三、名词解释
生物部分
51.腐生细菌:是指靠分解动植物的遗体或粪便获得营养物质的异养细菌。如白菜的软腐细菌。
52.脊椎动物病毒:是指专门寄生在人和脊椎动物的细胞内,能够引起人和脊椎动物患病的病毒。如爱滋
病病毒等。
53.外植体:是指用于离体培养的植物器官或组织片段等。
54.核苷:核苷酸中的五碳糖和含氮碱基合称核苷。
55.选择透过性膜:是指可以让水分子自由通过,要选择吸收的离子和小分子也可以通过,而其他的离子、
小分子和大分子则不能通过的膜。
56.分裂间期:是指从细胞一次分裂完成时开始到下一次分裂之前的时期。
种植部分
57.次生分生组织:有的成熟组织因环境刺激或生理需要,又具有分裂能力,再次成为分生组织,称为次
生分生组织。
58.无融合生殖:是指有些植物不经过精卵融合也能形成胚的现象。
59.营养器官的变态:植物的营养器官(根、茎、叶)由于长时期适应于周围环境,使器官在形态结构及
生理功能上发生变化,成为该种植物的遗传特性的现象。
60.春化处理:是指采用低温处理萌动的种子,经过一定时间后,使其通过春化作用的方法。
61.凋萎系数:是指植物因吸收不到水分而发生永久萎时的土壤含水量。
62.土壤耕作:是指根据对土壤的要求和土壤特性,运用人、畜、机械动力来改善土壤的耕层结构、调节
土壤理化性状,以达到提高土壤肥力、消灭病虫杂草的目的而采取的一系列耕作措施。
63.轮作:是指在同一田地上,不同的作物在一定的年限内,按预定的顺序轮换种植方式。
64.补充营养:是指成虫期为完成性器官成熟而不可缺少的取食现象。
65.昆虫的寡食性:是指能取食同属、同科和近缘科的几种植物的食性,如菜粉蝶。
四、填空题
生物部分
66.应激性 繁殖作用
67.梯状 链状
68.收缩 神经节
69.气囊 双重
70.胎生 哺乳
71.细菌 病毒 真菌
72.无脊椎动物 微生物
1
73.光合 化能合成
74.脱水缩合 肽键
75.细胞壁 保护 支持
76.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选择透过性
77.复制 平均
78.解离 漂洗 染色 压片
B)种植部分
79.皮层的薄壁细胞 木栓层 表皮
80.保卫细胞 细胞间隙
81.柱头 花柱 子房
82.形态 结构 功能
83.能 不能
84.脱落酸 乙烯 短日照
85.营养生长 生殖生长
86.细胞分裂 细胞伸长和扩大 分化成熟
87.原产地 短日照植物 长日照植物
88.成土母质 生物
89.铝硅酸盐矿物 氧化物 含水氧化物
90.组合比例 沙黏程度
91.矿质化 腐殖化
92.扩散作用 整体交换
93.传统经验 科学技术 栽培管理
94.因地制宜 用养结合
95.土壤类型 作物种类 原耕作层深度
96.二龄 龄期
97.延展性 坚硬性 疏水性
98.2~3 3
五、问答题
生物部分
99.(8 分)由水生向陆生过渡的脊椎动物是什么纲动物?并简述其特点。
答:两栖纲(1 分)
特点:(1)两栖纲的动物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1 分)
(2)成体大多数生活在陆地上(少数生活在水中),一般用肺呼吸,但是肺的结构比较简单,皮肤起着重
要的辅助呼吸作用;(2 分)
(3)成体的心脏有两个心房和一个心室,有两条循环路线;(1 分)
(4)由于体温随着外界环境温度的变化而变化,所以是变温动物;(1 分)
(5)生殖时,雌雄成体必须在水中产卵和排出精子;(1 分)
(6)因此,两栖动物是一类从水生向陆生过渡的脊椎动物。(1 分)
100.(8 分)简述真菌的主要特征,并从有益、有害两方面各举两例说明真菌与人类的关系。
答:(1)主要特征:
①细胞内具有真正的细胞核;(1分)
②体内不含叶绿体,营养方式是异养的;(1 分)
③能够产生孢子,用孢子进行繁殖;(1 分)
④除酵母菌外,都是多细胞的个体,都具有细长的菌丝。(1分)
(2)与人类关系:
2
①许多真菌对人类是有益的:
如:工业上利用真菌发酵来生产柠檬酸、酱油等食品;人们利用某些真菌来防治农业害虫;有些真菌
是名贵的中药材。(2 分,答对两个就满分)
⑵真菌也有对人类不利的一面:
如:有些真菌能使人患病;有些真菌能使食品、纺织品等发霉变质;真菌的主要危害是在植物方面,
许多植物病害是由真菌引起的。(2 分,答对两个就满分)
101.(8 分)简述细胞膜的主要成分、结构、特点以及生理功能。
答:(1)主要成分:蛋白质和磷脂;(2 分)
(2)结构:①磷脂双分子层构成基本骨架;(1 分)
②蛋白质分子镶在表面,或嵌入甚至贯穿双分子层;(2 分)
(3)特点:具有一定流动性(1 分)
(4)生理功能:不仅具有保护细胞内部的作用,而且与细胞的物质运输、能量转换和信息传递等有着密
切关系。(2 分)
102.(8 分)简述植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分裂期各个时期的变化特点。
答:⑴前期:
①核膜逐渐解体,核仁逐渐消失;(1分)
②染色质逐渐螺旋化,缩短变粗成染色体;从细胞两极发出许多纺锤丝,形成纺锤体。(1 分)
⑵中期:
①染色体着丝点排列在赤道板上;(1分)
②染色体形态比较固定,数目比较清晰。(1 分)
⑶后期:
①着丝点一分为二,由着丝点连接着的两条姐妹染色单体随着着丝点的分开而分离成染色体;(1分)
②细胞内出现两套形态和数目完全相同的染色体,并随纺锤丝的牵引,分别向两极移动。(1分)
⑷末期:
①到达两极的染色体逐渐变细变长成染色质;纺锤体逐渐消失,核仁核膜重新出现;(1分)
②赤道板处出现细胞板,细胞板由细胞的中央向四周扩展,逐渐形成了新的细胞壁。(1分)
103.(8 分)什么是染色质?简述染色质和染色体的关系。
答:(1)染色质:细胞核内分布着一些细长的丝状物质,它们交织成网状,由于这些物质容易被碱性染料
染上颜色,所以叫做染色质。(2分)
染色质主要由 DNA 和蛋白质组成。(2分)
(2)关系:
①在细胞进行有丝分裂时,染色质高度螺旋化,缩短变粗,成为光学显微镜下可以看见的形态清晰的
染色体。(2 分)
②在有丝分裂结束时,染色体逐渐解开螺旋,重新恢复成细丝状的染色质形态。(1分)
③可见,染色质和染色体是同一种物质在不同时期细胞中的两种形态。(1分)
种植部分
104.(9 分)简述双子叶植物和单子叶植物叶片结构的异同点。
答:⑴相同点:单、双子叶植物叶片的构造都分为表皮、叶肉、叶脉三个部分;(2 分)
⑵主要不同点:
①双子叶植物叶的气孔器,其保卫细胞呈半月形(或肾形)(1 分);而单子叶植物叶的气孔器,其
保卫细胞呈哑铃形,外侧各有一个副卫细胞(1 分),单子叶植物叶的上表皮中有许多泡状细胞(运动细胞),
这是双子叶植物叶所没有的;(1 分)
②双子叶植物叶片的叶肉明显分化出栅栏组织和海绵组织(1 分);而单子叶植物叶片的叶肉没有明
显的栅栏组织和海绵组织;(1 分)
③双子叶植物叶片的叶脉为网状脉(1 分);而单子叶植物叶片的叶脉为平行脉。(1 分)
3
105.(8 分)简述营养繁殖的含义及人工营养繁殖在生产上的应用。
答:(1)营养繁殖:借助植物营养繁殖器官的再生能力而不是用种子进行的繁殖。(2 分)
(2)人工营养繁殖在生产上的应用
①分离:将植物的营养器官与母体分离,移栽长成新植株的繁殖;(2分)
②压条:将靠近地面的枝条埋入土中,上端露出地面,生出不定根后与母体分离的繁殖;(2分)
③扦插:将能产生不定根的营养器官插入土壤进行繁殖;(2分)
④嫁接:将一株植株上的枝或芽移接到另一株具有根的植株上,利用创伤愈合,使两者共同生长在一
起的繁殖。(2分)
106.(7 分)简述果树产生大小年现象的原因及预防措施。
答:(1)原因:
①与内源激素水平有关。如大年结果多,产生种子多,内源 GA 多,抑制花芽分化,使第二年花果少;
(2分)
②由于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不协调而引起的,如大年结果多,消耗养分就多,当年积累的养分少,则
花芽形成少而弱,造成第二年结果少,产量迅速下降。(2 分)
(2)预防措施:
①适时修剪和疏花、疏果;(1分)
②适当增施肥料;(1分)
③合理灌溉。(1分)
107.(8 分)试比较沙土与黏土的性质及其生产特性。
答:(1)性质:
①沙土透水透气性强,而黏土透水透气性差;(1分)
②沙土保水保肥性差,而粘土保水保肥性强;(1 分)
③沙土含养分少,肥力猛而不长;黏土矿物质养分丰富,肥效稳长后劲足;(1分)
④沙土土温升降速度快,称“热性土”;黏土土温升降速度慢,称“冷性土”;(1 分)
(2)生产特性:
①沙土发小苗不发老苗;而黏土发老苗不发小苗;(1分)
②沙土易于耕作,而黏土难于耕作;(1 分)
③沙土适宜种植生育期短,耐贫瘠,要求土壤疏松、排水良好的作物,如薯类等(1 分);黏土宜种植
生育期长、需肥量大的作物,如水稻等。(1 分)
108.(9 分)简述植物成花原理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
答:(1)引种 短日照植物南种北引时,生育期延长,应引种早熟品种;(1 分)北种南引时,生育期会缩
短,应引种晚熟品种。(1 分)长日照植物则相反。
(2)育种 通过人工光周期诱导,可以使花期提前,如南繁北育;(1 分)育种中常遇到父母本花期不能
相遇的问题,可通过人工控制温度和光照时间,促进或延迟植物开花,使花期相遇。(2分)
(3)控制花期 通过低温处理,可促进花芽分化;(1 分)通过温度控制,可提前解除春化,可使某些植
物不开花,如对洋葱鳞茎在春季种植前采用高温处理,可增加产量;(2分)通过利用人工控制光周期的办
法来提前或推迟花卉的开花期。(1 分)
109.简述复种的效益及技术要求。(7 分)
答:(1)复种效益:
①复种可以充分利用光、热、水资源;(1 分)
②复种可以扩大土壤碳循环,促进农田物质循环;(1分)
③复种可以促进农田的均衡发展。(1 分)
4
(2)技术要求:
①选择适宜的作物组合和品种;(1分)
②采用套作;(1分)
③改直播为育苗移栽,缩短本田生育期;(1分)
④推广新技术。(1 分)
110.根据昆虫体壁的构造特点,简述如何提高触杀剂的杀虫效果。(7 分)
答:(1)昆虫体壁的上表皮具有亲脂性、拒水性等特性;(2 分)
(2)在害虫防治时,选用脂溶性药剂可穿透上表皮中的护蜡层和蜡质层,而达到较好的防效;(2 分)
(3)在药剂中加入中性洗衣粉或肥皂等湿润展布剂可提高防治效果;(2 分)
(4)刚脱皮的幼虫蜡层尚未长好,此时防治药剂易渗透体内,效果较佳。(1 分)
5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