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目标】9.4全民守法 教案-(表格式)2023-2024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三政治与法治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核心素养目标】9.4全民守法 教案-(表格式)2023-2024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三政治与法治

资源简介

9.4全民守法 教学设计
一、核心素养目标
政治认同:
形成对宪法和法律的普遍信仰,认同全民守法是为了更好地保障人民群众的利益;
科学精神:
正确理解全民守法的的内涵、原因、要求,明白全民守法需要建立长效机制;
法治意识:
树立法治意识,自觉尊法学法守法用法;
公共参与:
在日常生活中,懂得运用法律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履行法律规定的相关义务,为法治中国建设贡献力量,做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定捍卫者。
二、学习重点难点
1.全民守法的基本内涵和要求。
2.推进全民守法的原因。
3.推进全民守法的要求。
三、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1.课堂导入(2分钟) 教师活动 师:大家先观看全民守法建设法治中国的视频 我们要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围绕保障和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全面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全面推进国家各方面工作法治化。 那么,怎样全面推进全民守法呢? 学生活动 通过教师引导思考:怎样全面推进全民守法呢?
设计意图 用课本知识导入,并且思考可思考的问题,这样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注意力,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探究学习的兴趣,这就自然而然地进入到全民守法的内涵、原因和要求。
2.第一篇:知法懂法,领悟全民守法(12分钟)
教师活动师:请同学们观看视频《百日誓师大会演讲》视频,并谈谈你看完视频的感受。 师:可是该视频流出后,却遭到了许多网友们的无情谩骂和嘲讽。 网友 A:你咬牙切齿的样子真的很难看网友 B:像得了甲亢的传销头目网友 C:上学时最烦这种学生网友 D:表情看起来怪怪的!我不希望我的孩子变成这样网友 E:如果这是我的孩子我会感动害怕和担忧...... 引导小组讨论: 1. 网络暴力有哪些危害? 2.试从法律层面探究网络暴力的成因。 知识点总结: (1)全民守法内涵:全民守法是指所有社会成员普遍尊重和信仰法律 依法行使权利和履行义务的状态。 内涵 ①全民守法要求依法行使权利内涵 ②全民守法要求依法履行义务内涵 ③全民守法意味着依法维护自己的正当权益 学生活动认真观看视频,自主思考并回答看完视频的感受。 学生讨论回答: 1. 网络暴力的危害:危害个人的身心健康、污染网络环境、危害社会秩序等。 2. 试从法律层面探究网络暴力的成因。 没有完善的立法,执法不到位,公民法律意识不强等
设计意图 通过让学生观看视频和材料,让学生亲手感受网络暴力的过程,能够让学生更深刻地了解到网络暴力的危害,雪崩的时候没有一片雪花是无辜的,要建设法治中国,必须推动全民守法!只有全社会普遍具有了法治意识,法律才能得到普遍的实施,才能达到公平正义的实施效果
3.第二篇:普法用法,践行全民守法(15分钟) 教师活动 师:看两高报告强调依法治理“网暴”的材料 材料一:两高报道指出:针对网暴行为,近年来各方都加大了依法整治力度。中央网信办开展专项行动重点开展集中治理网络暴力、散播谣言等问题。今年两会期间数十位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拿出了与网暴相关的议案、提案,全方位聚焦这类违法行为。 材料二:依法治理 网络暴力要注重源头防范,坚持全链条打击、一体化防治。推动网信、通信管理等部门综合治理,有效保护个人的名誉,荣誉隐私和相关信息。引导小组讨论:治理网络暴力需打好“组合拳”。针对如何解决网络暴力问题提出具体建议。 (国家,学校,个人)知识点总结全民守法措施: (1)着力增强全民法治观念:开展普法宣传、树立法治理念,引导全民守法、懂法、用法。 (2)调动人民群众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尊法守法成为全体人民的共同追求和自觉行动。 (3)加强公民道德建设,弘扬传统文化、倡导契约精神,引导人们自觉履行法定义务、社会责任、家庭责任。 学生活动通过观看视频和阅读材料,小组成员思考并讨论如何解决网络暴力问题。 (国家,学校,个人)学生回答:公民(个人):增强法治观念、学习法律知识、勇敢依法维权、积极参与社会活动、提高道德素养学校:加大普法宣传、举办各类普法活动、加强学生法治教育、加强学生道德教育国家:推进普法宣传、推进法治进社区、学校、新闻媒体加大宣、加强道德建设
设计意图 近年来,网络暴力事件层出不穷,危害严重,影响恶劣,在这网络时代,人人都可能成为网络暴力的施害者和受害者,让学生明白全民守法需要各方形成合力,需要每个公民的共同努力,拒绝网络暴力,从我做起。
4.尊法崇法,展现青年担当(8分钟) 教师活动 师:1.从网络暴力的发生和治理,请同学们从中领悟全民守法的意义。 2.作为新时代的中学生,谈一谈你可以为推进全民守法做点什么呢?让我们领悟领导的教诲,发出青春的声音。 守法宣誓:请全体同学起立,举起右手,郑重宣誓!我是新时代的中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我阳光我健康,我承诺我会:忠于宪法和法律,依法行使权利,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远离不良恶习,拒绝网络暴力,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请党放心,法治有我!请党放心,法治有我! 学生回答: 1.激发个人的积极性、形成良好的社会氛围等。 2.自身学习法律、向身边的人宣传、加强道德建设、积极参与全民守法的实践等学生起立共同宣誓
设计意图 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从身边的小事着手为全民守法贡献自己的力量,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新课程理念强调了学生主体参与性的原则,让学生自己用法律知识分析具体事件,让学生体会守法就在我们身边,守法无小事,守法要在落细、落小、落实上下功夫,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动性。
5.课堂小结(1分钟) 站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口,让我们共同携手推进全民守法!
9.4全民守法评测练习 1.《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是一部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基础性法律。中共中央宣传部等八个部门联合印发通知,要求全国各地开展《民法典》学习宣传工作。该要求旨在( )①推动民法典融入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②推动全体人民对民法典的认可和接受③大力营造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浓厚氛围④创新学习宣传形式,增强民法典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A.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2.近几年,广大网民通过网络参与公共生活的热情高涨,屡屡成为一些焦点案件审判的旁听者。一些网民在案件还未进入审判阶段时,就在网上进行舆论审判,对正常的司法审判造成一定的压力和干扰。为避免出现这种情况,公民要( ) ①增强法治观念,在法律范围内行使自己的民主权利②理性行使自己的政治自由,尊重法院的独立审判权③珍惜自己的民主权利,直接参与国家和社会的管理④树立权利意识,更加积极主动地维护自身权益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3.“法立于上,教弘于下。”从设立国家宪法日、开展“宪法宣传周”活动,让宪法深入人心,到加强国旗法、国歌法等宪法相关法的学习宣传,强化国家认同......开展这些活动的目的在于( ) ①依靠人民通过公正司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②加强公民道德建设,增强法治的道德底蕴③推动所有社会成员普遍尊重和信仰法律④调动人民群众投身依法治国实践的自觉性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4.据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消息,2022年国家网信办组织开展 13项“清朗”专项行动,清理违法和不良信息 5430余万条,处置账号 680余万个,下架 APP、小程序 2890余款,解散关闭群组贴吧 26万个,关闭网站 7300多家,有力维护网民合法权益。国家网信办指出,网络不是法外之地,任何人不得利用网络传播违法信息。这则消息启示我们( ) ①在互联网时代,公民不能发布自己的观点②坚持在言论自由的前提下,有序发布自己掌握的所有信息③坚守法律法规和社会公共秩序底线,捍卫网络自由④在互联网发表信息,要坚持权利与义务相统一的原则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5.拓展学习设计 (1)以社会调查的方式了解你身边人的守法意识 (2)结合所学知识向你身边的人宣传法律知
9.4全民守法课后反思 本框题教学以探究网络暴力,推进全民守法为总议题,运用三个篇章让学生领悟全民守法、践行全民守法和展现青年担当。通过在议题情境中设置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整节课以学生的自我参与为主,学生的核心素养得到提升,能充分理解理论知识,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并能提出可行性建议,展现出一定的创新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规范、流畅,表现出较强的法治意识和公共参与素养。课堂教学脉络清晰,本框题重点在于如何推进全民守法,因此在课程的环节设计、活动设计上紧紧围绕培养学生的法治观念、道德观念,培育学生践行法律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通过教学活动真正让全民守法深入学生内心。最后第三个篇章中先让学生感悟全民守法的积极意义,然后引导学生思考新青年可以为全民守法的推动做些什么,这样层层推动和引导更能触动学生,激发学生投入到全民守法的实践当中。 在组织教学时,对学生回答的问题有一些反馈不到位,有些地方语速过快,在议题情境的问题设计方面,还可以再思考有没有更好的表达方式。 时光不老,奋斗不止,立志于千秋伟业,百年恰是风华正茂。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继续努力,不断探索,不断反思,力争使自己的教学上升到一个新的台阶!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