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目标】4.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 (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核心素养目标】4.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 (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资源简介

4.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教学设计
统编版思想政治必修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第一部分教学阐释】
一、理论依据与设计思想
依据高中思想政治新课程标准(2022版),发展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结合大单元教学和基于议题的辨析式教学模式,进行教学评一体化教学设计。本课通过议题式教学,打造活动型课堂,通过情景设计、议题开展、观点辨析等活动,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学生习得必备知识,提升关键能力,培育核心素养。以“如何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为主议题,把本节课分为三个环节,通过子议题一“感悟新时代:新中国取得了怎样的成就?”认识新时代的科学内涵和伟大意义;通过子议题二“追问新时代:新时代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明确新时代是变与不变并存的时代,突破本课的重点和难点;通过“践行新时代:如何跑出新时代奋斗者的更好成绩?”将新时代奋斗有我的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在阅读搜集资料、小组展示等活动中,增强学生对中国各领域发展的信心,努力追求从知识政治教学转向政治教育;通过“两封家书与现在生活的对比”,以小事件折射大时代,引出新时代主要矛盾的变化,引导学生联系生产力和生产关系这一社会基本矛盾运动,引发学生深度学习和思考;通过“国际对中国是否是发达国家”这一讨论,立足真实情境下的问题解决,通过思考强化辨析,构建思辨课堂,努力追求课堂教学从浅层转向深度;通过对“畅想2035年,我将如何为新时代接续奋斗”,将新时代奋斗有我的精神内化于心。
二、课标分析
本课依据《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2022版)》必修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内容要求2.3和2.4进行设计。课程标准内容要求及分析如下:内容要求:“2.3论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当代中国发展的根本方向,坚定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自信。”“2.4阐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宿伟大复兴的目标,明确把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自觉融入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之中。”
三、教材分析
本课是全书的落脚点。本册教材讲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开创、坚持、发展和完善的过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哪个阶段,有什么具体表现?我们国家的发展目标是怎样的?党和国家的指导思想是什么?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创立背景和核心内容是什么?这些都是本课要回答的问题。第一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包括三目。第一目“新时代的科学内涵”,阐述在实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分析了这一重大政治论断的科学内涵和重要意义;第二目“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明确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发生了转化,但同时指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没有改变我国的基本国情和国际地位;第三目“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要一以贯之”,阐述了新时代我们还面临问题、难题和挑战,必须坚持好发展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断在实践中奋勇开拓。
四、核心素养目标
1.通过讲述新时代的故事,理解新时代的科学内涵和重要意义,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认同;(政治认同)
2.通过探究新时代的“变”与“不变”,科学分析社会主要矛盾,辩证认识我国基本国情和国际地位,领悟党的基本路线的正确性; (法制意识,公共参与)
3.通过畅谈如何建功新时代,坚定一以贯之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增强建功新时代的责任担当和奋进力量。(科学精神)
五、学情分析
本课的授课对象是高一学生,通过对必修1前三课知识的学习已形成一定的学科基础与学科思维品质,初步具备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思维活跃,热爱探究,能较好地关注社会热点,具有资料搜集、调用知识分析的能力。这些都为本课的学习奠定了能力基础。
六、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新时代的科学内涵和伟大意义;明确新时代是变与不变并存的时代。
教学难点:理解新时代我国主要矛盾的“变”与我国基本国情和国际地位“不变”之间的关系,提升辩证思维能力,认同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增强政治认同。
七、教学主线
1.情景线:抗美援朝小战士李征明家书——初代打工妹郑艳萍家书——《时代家书》
2.知识线:新时代的科学内涵和伟大意义——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一以贯之(做法)
3.活动线:
(1)子议题一感悟新时代小组展示:新中国的伟大成就
(2)子议题二追问新时代合作探究:新时代,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观点辨析:中国是否是发达国家
(3)子议题三建功新时代分享交流:畅想2035年,我将如何为新时代接续努力
八、资源与工具
学生利用网络、报刊等搜集中国70多年以来的变化相关资料。
九、方法与策略议题式教学、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学习等
【第二部分教案设计】
课前活动
活动任务 设计意图
1.阅读教材:感悟什么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意味着什么? 2.搜集资料:分组收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取得的各项辉煌成就。 3.自主学习:阅读教材42—47页,完成预习思维导图。 1.通过学生自主收集资料,感受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各方面成就及标志性事件,感悟新时代,树立道路自信,培养政治认同。 2.培养学生对学习资料的搜集、整理、归纳能力并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提高学生自主和互助的能力。
新课导入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我们如何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呢?让我们一起走进今天的课堂。
步骤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知识生成 设计意图
子议题一感悟新时代:新中国取得了怎样的成就 组织学生展示课前搜集建国前、改革开放时期、新时代时期的成就变化 小组展示:畅谈新时代我们取得的伟大成绩,感受新中国的震撼成就。 学生通过展示分享、感悟新时代中国取得的成就。
引导学生自主思考:新时代到底新在哪里?归纳新时代的科学内涵和伟大意义。 1.学生通过新时代的奋斗目标、伟大事业、历史使命,说出新时代科学内涵的关键词,引出五个时代内涵 2.跟随教师引导,总结新时代对本民族的意义,通过苏联解体、东欧剧变让学生感受我们走社会主义道路的正确性,认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新时代的五个内涵及意义(对民族、对科学社会主义、对世界) 引导学生自主思考,培养学生调用知识分析的能力和总结归纳知识的能力。
子议题二追问新时代:新时代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对比李征明和打工妹郑艳萍家书,谈谈新时代发生了哪些变化,引出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学生合作探究:新时代,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1.对比两封家书和我们现在的生活,说说有哪些不同。 2.新时代人们有哪些更高层次和更丰富的需求? 3.这些需求现在都能满足吗?有哪些制约因素? 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 通过小组合学及结论分享,给学生提供表达的机会,引导学生联系之前所学将社会主要矛盾变化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这一基本矛盾运动结合起来,并让学生感受到社会矛盾的变化也体现了新时代是以人民为中心、人民至上的时代。
结合新闻,引导学生辨析美国认为中国应列为发达国家的观点。 引导学生思考新时代的飞速发展,导致美国认为中国是发达国家。辨析我国是否是发达国家。 新时代我国基本国情和国际地位没有改变。 通过观点辨析,培养学生思辨能力,并让学生感受到正是因为党和国家把握住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遵循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才实现了生产力的极大解放,实现了我国的快速发展
子议题三践行新时代:如何跑出新时代奋斗者的更好成绩 观看视频:时代家书。 议题任务:畅想2035年,你将如何为新时代接续奋斗? 议题探究:引导学生通过群众和党员的角度谈谈新时代可以如何奋斗,并结合学生的畅想进行引导和升华,增强对党的领导的认同感,将国家利益、民族利益和个人利益牢牢结合在一起。 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要一以贯之。 培养学生公共参与的核心素养,让学生感知到新时代新青年应接续努力,砥砺前行。
新课小结 新时代既是拥有科学内涵和伟大意义的时代,又是变不变并存的时代,更是一以贯之、奋斗有我的时代。 学生活动: 1.结合所学内容完善思维导图; 2.分层练习。 通过绘制思维导图,培养学生概括归纳能力
板书设计
课后活动作业设计 【学习强国】论文投稿:请结合本课知识和个人发展规划,谈谈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交汇期,新时代青年应如何接续奋斗、砥砺前行。(150—200字) 引导学生树立参与国家建设的自觉,成长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基础过关】1.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这个新时代是() A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同步富裕的新时代 B实现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新时代 C我国主导世界和平与发展的时代 D决胜全面兼程小康社会、进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时代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这个历史方位() ①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续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胜利②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基础上,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时代③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逐步实现同步富裕的时代④全体中华儿女勠力同心,朝着消除贫富差距而努力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直击高考】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指出,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全面总结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特别是改革开放40多年来的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既有客观需要,也具备主观条件。在建党百年之际我们党做出第三个历史决议是( ) ①奋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需要②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需要③基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根本变化的需要④适应我国社会基本矛盾发生转变的客观需要 A 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课后反思 基于高考评价体系和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要求,提升教学质量的唯一方法是改进教学,树立大单元教学理念,通过议题式教学帮助学生深度学习。在筹备本次公开课展示过程中,我认为我们对于统编教材的理论要更加游刃有余,议题设置要更加丰富,与学生的课堂互动也要更加深入且有效,板书设计上力求新颖,对于高考的形式和要求也要能够融入到日常教学中。在新时代思政课教学中,要避免教考分离,把握教学考评的一体化。思考在教学设计中怎样把握内容的层次性,学业质量不同水平如何体现;从大单元教学角度出发,在议题的设置上,在活动的设置上怎样体现单元的设计等等,都是需要我们进一步思考和完善的。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