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名师导航】第三单元师长情谊 一轮复习学案(学生版+教师版)(全国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4中考·名师导航】第三单元师长情谊 一轮复习学案(学生版+教师版)(全国版)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4中考名师导航】第三单元师长情谊一轮复习学案(教师版)(全国版)
考点 中考命题预测 2024备考建议
师生交往 师生交往属于重要考点,通常以选择、材料分析的形式进行考查。 2024中考可能结合名人尊师故事、老师关爱学生的事例、国家教师节表彰大会以及具体师生交往情境,理解掌握教师职业的的特点、如何对待不同风格的老师、如何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等。
亲情之爱 亲情之爱基础考点,一般以选择、材料分析的形式进行考查。 2024中考可能结合“最美孝心少年”或“孝老爱亲”模范的事迹、中学生与父母产生冲突的现象或事例、漫画、名言警句等,认识和理解对中华“家”文化的解读、孝亲敬长的原因和要求、如何化解亲子冲突、如何构建和谐家质庭等。
【核心素养】
1.学会积极与教师进行有效沟通,正确对待教师的表扬与批评,增进与教师的感情。(道德修养)
2.正确认识父母对自己的关爱与教育,体会父母为抚养自己付出的辛劳,学会与父母平等沟通,能孝敬父母和长辈,增强与家人共创共享家庭美德的意识和能力。(健全人格)
【内容要求】
理解中华民族孝悌忠信、礼义廉耻的荣辱观念,崇德向善、见贤思齐的社会风尚。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
考点1 师生交往
1.教师职业的特点有哪些?(七上P61-62)
①教师是一个古老的职业。教师作为教育工作者,是人类文明的主要传承者之一。
②在现代社会,教师已发展成为一种专门职业。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承担教书育人的使命。
③今天的教师要努力成为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好教师。
2. 时代发展对教师提出了哪些要求?(七上P62)
时代在发展,教师的工作理念和工作方式发生了很大变化,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3. 为什么老师会有不同的风格?(七上P63)
由于年龄、学识、阅历、性格、情感与思维方式等差异,每位老师解决问题的方法和表达方式不同,由此呈现出不同的风格。
4. 如何面对不同风格的老师?(七上P64)
①承认老师之间的差异,接纳每位老师的不同。
②无论什么风格的老师都应该受到尊重。
5.如何理解“教学相长” (七上P66)
教与学是师生相互陪伴、相互促进、共同成长的过程。一方面,我们的学习离不开老师的引领和指导;另一方面,我们与老师交流互动,也可以促进老师更好地“教”。
6.怎样建立教学相长的师生关系? (七上P66-67)
①面对老师的引领和指导,主动参与、勤学好问。
②学会正确对待老师的表扬和批评。
7.怎样正确认识老师表扬和批评?(七上P67)
①老师的表扬意味着肯定、鼓励和期待,激励我们更好地学习和发展;
②老师的批评意味着关心、提醒和劝诫,可以帮助我们反省自己,改进不足。
8.如何对待老师的批评?(七上P67)
对待老师的批评,我们要把注意力放在老师批评的内容和用意上,理解老师的良苦用心。
9.师生交往的良好状态是怎样的?(七上P68)
学生乐于学习,老师寓教于乐,师生之间彼此尊重、相互关心、携手共进,是师生交往的良好状态。
10.如何建立亦师亦友的师生关系?(七上P68-69)
①彼此尊重,是我们与老师建立良好关系的开始。
②正确处理与老师之间矛盾。
③在平等相待、相互促进的师生交往中,我们可以和老师成为朋友,主动关心老师、理解老师。
11. 为什么要尊重老师?(七上P61-69)
①教师作为教育工作者,是人类文明的主要传承者之一。
②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承担教书育人的使命。
③尊重老师,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是我们作为“晚辈”的基本道德修养
④老师是我们知识学习的指导者,也是我们精神成长的引路人。
12如何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七上P64-69)
①承认老师之间的差异,接纳每位老师的不同,尊重不同风格的老师。
②面对老师的引领和指导,主动参与,勤学好问。
③学会正确对待老师的表扬和批评。
④彼此尊重,是我们与老师建立良好关系的开始。
⑤正确处理与老师之间的矛盾。
⑥在平等相待、相互促进的师生交往中,我们可以和老师成为朋友,主动关心老师、理解老师。
考点2 孝亲敬长
1.家对我们有什么意义?(七上P71-73)
①家是我们身心的寄居之所。
②家是我们心灵的港湾。家里有亲人,家中有亲情,让我们的心灵有所依靠。
③家是代代传承、血脉相连的生活共同体,是甜蜜、温暖、轻松的避风港。
2.为什么要孝亲敬长?(七上P74)
①我们的生命是父母给予的,我们的成长离不开家庭的哺育和支持。
②在中国的家庭文化中,“孝”是重要的精神内涵。
③孝亲敬长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每个中国公民的法定义务。
3. 如何孝亲敬长?(七上P74-75)
①尽孝在当下,从现在开始,我们就应该用行动表达孝敬之心。
②尊敬双亲长辈,听取他们的意见和教导。
③与双亲长辈保持亲近、融洽的关系,倾听他们的心声。
④知恩、感恩,用行动表达感恩之情。
4.如何理解家中的亲情?(七上P76-78)
①每个人的内心都有一份对家人割舍不断的情感,这种情感就是家庭中的亲情之爱。
②每个家庭的亲情表现不同,但不否认亲情的存在。
③家庭结构改变,家中亲情仍在。
5. 我们与父母之间为什么会发生爱的碰撞?(七上P79-81)
①进入初中我们意识到自己长大了,和家人的关系发生了微妙的变化。一方面,我们希望父母像对待成人一样尊重我们,不要过多干涉我们的生活;另一方面,面对父母的信任和放手,有时我们又觉得失落和不安,期望得到更多的关注和呵护。
②我们开始审视父母给予我们的爱,开始质疑父母,甚至挑战父母的权威与经验。
③作为两代人,我们与父母在心智、学识、经历等方面差异较大,对问题的理解、感受等方面必然存在差异,冲突难以避免。
6. 亲子冲突的影响?(七上P81)
亲子冲突会伤害双方的感情,影响家庭的和睦。
7. 如何化解亲子冲突?(七上P81-82)
①有效化解冲突,既需要父母做出榜样,也需要我们自己努力。
②亲子冲突需要双方通过良好的互动沟通来解决,我们要掌握互动沟通的技巧和应对冲突的智慧。
③试着去接纳父母的做法,理解父母行为中蕴含的爱。
④尝试让父母了解我们的变化和需要,用他们能接受的方式表达我们的爱。
8.现代家庭有哪些特点、变化?(七上P83-84)
① 现代家庭的结构、规模、观念等都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变化,不断趋向小型化。
②家庭成员的交流、沟通方式发生了较大的变化。
③家庭氛围越来越平等、民主。
9. 怎样让家更美好?(七上P85-86)
①家庭成员之间相互信任、体谅和包容,增进理解,化解矛盾与冲突。
②家务我分担。我们要积极参与家务劳动,养成劳动习惯,不断提高自我管理能力,增强家庭责任意识,为建设和谐家庭作贡献。
③以良好的心态面对家庭变化。
④当家庭成员之间发生矛盾或冲突时充当“黏合剂”。
考点1 师生交往
典例1.(2023云南中考)《闪亮的名字—2022最美教师发布仪式》通过真实有力的人物短片,生动表现了周荣方、李建国等最美教师的感人事迹,展现了他们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的崇高精神和高尚品德,在全社会弘扬尊师重教的良好风尚。这是因为( )
①教师承担教书育人的使命
②教师是人类文明的主要传承者之一
③尊重老师是每个中国公民的基本义务
④老师是我们学习的指导者和成长的引路人
1.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1.B【解析】本题考查教师的作用的知识。题干描述的是周荣方、李建国等最美教师的感人事迹,体系了教师的重要作用,教师作为教育工作者,教师承担教书育人的使命;教师是人类文明的主要传承者之一;老师是我们学习的指导者和成长的引路人,故①②④说法符合题意;尊重老师是我国公民的道德义务,不属于公民基本义务,故③说法错误;
故本题选B。
典例2.(2023四川乐山中考)初中要毕业了,还记得三年里老师给你的那些评语吗?每一次评语都是来自老师的一份专属礼物。下图是一位老师给自己学生的评语,反映出( )
①表扬与劝导都是关心,应理性看待 ②偏离教学的工作重心,应提出批评
③传道授业的学科素养,应走近老师 ④关爱学生的良苦用心,应认真对待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B【解析】本题考查教师职业的意义。分析题文,图片中老师对学生的评语,反映出表扬与劝导都是关心,应理性看待;关爱学生的良苦用心,应认真对待;①④正确;②并没有偏离教学的工作重心,②错误;图片内容没有反映传道受业的学科素养,③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B。
◆变式训练:(2023内蒙古赤峰中考)北京第二实验小学浮水河分校校长王春伟说:“教育就是以爱育爱,爱业爱生爱教育。不言光辉与奉献,只道尽职与尽责。”老师在点点滴滴中教育、爱护着学生,作为学生的我们应该做到( )
①主动关心、理解和尊重老师
②尊重不同风格的老师,学习他们的长处
③平等相待,就不必尊重老师
④正确对待老师的表扬与批评,在老师的引领和指导下健康成长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师生交往。依据教材内容,教与学是师生相互陪伴、相互促进、共同成长的过程。我们要主动关心、理解和尊重老师,尊重不同风格的老师,学习他们的长处,正确对待老师的表扬与批评,在老师的引领和指导下健康成长,①②④说法正确;彼此尊重,是我们与老师建立良好关系的开始,③说法错误;故本题选B。
考点2 孝亲敬长
◇典例1.(2023山东青岛中考)如图《听妈妈讲那过去的故事》告诉我们要( )
①用心感受体会父母的爱
②主动帮助父母分担家务
③给予父母精神上的慰藉
④用倾听来应付父母唠叨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1.C【解析】本题考查孝亲敬长。分析题文可知,漫画《听妈妈讲那过去的故事》告诉我们要用心感受体会父母的爱;给予父母精神上的慰藉;①③符合题意;主动帮助父母分担家务与漫画主旨无关;故②不符合题意;④是对漫画主旨的曲解;故④错误;故本题选C。
◇典例2:(2023黑龙江齐齐哈尔中考)下图启示我们,在家庭生活中应该( )

A.保持独立,我行我素 B.对父母的要求言听计从
C.积极构建民主平等的家庭氛围 D.减少与父母的沟通,避免产生矛盾
2.C【解析】本题考查构建和谐家庭的知识点。漫画“家庭会议”启示我们,在家庭生活中应该积极构建民主平等的家庭氛围,C说法正确;A不利于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A说法错误;“言听计从”的说法太绝对,B说法错误;我们要加强与父母的沟通,才能减少家庭矛盾的发生,D说法错误;故选C。
◆变式训练(2023湖北宜昌中考)漫画启示我们,要处理好家庭关系,应该( )
A.享受家庭带来的甜蜜温暖 B.感恩家庭成员的默默付出
C.包容接纳家庭成员的缺点 D.共同创建美满幸福的家庭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构建和谐家庭。依据漫画描述,乘凉的人大都感谢那棵大树,很少去感谢植下绿荫的人,启示我们要处理好家庭关系,应该感恩家庭成员的默默付出,故AD不符合题意;B说法正确;我们要帮助家庭成员改正缺点,故C说法错误;故选B。
1.(2023上·山西运城·七年级山西省运城市实验中学校考阶段练习)智能系统、智能移动终端、虚拟现实、增强现实、机器人、人工智能等各种教学设备,以至于目前出现的“智能芯片”,或许能帮助学生快速获取海量知识。但如何甄别知识、利用知识,还需要教师的正确引导。由此可见( )
A.教师是一个古老又传统的职业
B.教师决定了学生获取知识的量
C.教师不仅要传授知识还要承担育人的职能
D.教师比从事其他职业的人拥有更渊博的知识
1.C【解析】本题考查对教师职业的认识。根据材料,如何甄别知识、利用知识,还需要教师的正确引导,说明教师不仅要传授知识还要承担育人的职能,故C符合题意;材料未体现教师是一个古老又传统的职业,故A不符合题意;教师不能决定学生获取知识的量,故B说法错误;教师不一定比从事其他职业的人拥有更渊博的知识,故D说法错误;故本题选C。
2.(2023上·贵州黔南·七年级统考期末)“故土情怀根深蒂固,不希望家乡教育落后。”张巧是贵州毕节市人,从师范学校毕业后,她被分配到家乡一所山村小学任教。怀抱改变家乡教育面貌的信念,张巧在乡村教师这个岗位上,一干就是30年。张巧老师( )
①有法律意识 ②有仁爱之心 ③有理想信念 ④有生活常识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C【解析】本题考查教师的作用。根据题干描述可知,张巧老师有仁爱之心、有理想信念,②③正确;不是对老师职业的要求,①④错误;故本题选C。
3.(2022上·陕西咸阳·七年级统考期末)现在的很多学生都有自己独特的审美观,老师的穿衣风格和授课方式对课堂气氛和学生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下面是“你喜欢什么风格的老师?”相关调查数据,下列对该数据的讨论正确的有( )
风格 很酷有型文青范儿 美丽大方御姐范儿 井然有序教授范儿 严肃认真书生范儿
比例 45.4% 28.8% 18.8% 7%
①小海:“很酷有型文青范儿”是目前最好的教学风格
②小燕:由于年龄、学识、阅历等差异,老师呈现出不同的风格
③小程:风格差异是我们判断老师是否合格的重要标准
④小菲:我们应该承认老师之间的差异,接纳每位老师的不同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3.D【解析】本题考查面对风格不同的老师。表格中,教师有不同的教学风格。由于年龄、学识、阅历等差异,老师呈现出不同的风格,我们应该承认老师之间的差异,接纳每位老师的不同,故②④正确;“最好”说法绝对,故排除①;风格差异不是我们判断老师是否合格的重要标准,故排除③;故本题选D。
4.(2023四川雅安中考)“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对于《礼记·学记》中的这句话,下列理解正确的是( )
①学生的学习离不开老师悉心的引领和指导
②学生学习与老师教学,是两个互相独立的过程
③学生与老师的交流互动,可以促进老师更好地教
④教与学是师生相互陪伴、相互促进、共同成长的过程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4.C【解析】本题考查新型师生关系。教学相长是指教与学是师生相互促进、共同成长的过程,学生的智慧学习离不开老师的引领和指导,师生交流互动,可以促进老师更好地“教”,故①③④说法正确;教与学是师生相互陪伴、相互促进、共同成长的过程,是有关联的;②错误;故本题选C。
5.(2023湖南株洲中考)墨子对弟子耕柱子要求非常严格,耕柱子很委屈地说,“我不比别人差,为何老师对我这么严格呢?”墨子拍拍他的肩膀说,“假如我要去太行山,坐一辆由黄牛和快马拉的车,我是鞭策黄牛还是鞭策快马呢?”耕柱子不假思索地回答,“当然是快马呀!因为快马经得起鞭策。”这个故事告诉我们( )
①与老师产生矛盾时,绝不退让
②老师的批评可以帮助我们反省自己,改进不足
③把注意力放在批评的内容和用意上,理解老师的良苦用心
④要学会正确对待老师的批评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5.D【解析】本题考查正确对待老师的表扬和批评。题干中墨子和弟子耕柱子的故事,告诉我们老师的批评可以帮助我们反省自己,改进不足,把注意力放在批评的内容和用意上,理解老师的良苦用心,要学会正确对待老师的批评,故②③④正确;①不利于与老师相处,不利于解决矛盾,故①错误;故本题选D。
6.(2023内蒙古赤峰中考)北京第二实验小学浮水河分校校长王春伟说:“教育就是以爱育爱,爱业爱生爱教育。不言光辉与奉献,只道尽职与尽责。”老师在点点滴滴中教育、爱护着学生,作为学生的我们应该做到( )
①主动关心、理解和尊重老师
②尊重不同风格的老师,学习他们的长处
③平等相待,就不必尊重老师
④正确对待老师的表扬与批评,在老师的引领和指导下健康成长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6.B【解析】本题考查师生交往。依据教材内容,教与学是师生相互陪伴、相互促进、共同成长的过程。我们要主动关心、理解和尊重老师,尊重不同风格的老师,学习他们的长处,正确对待老师的表扬与批评,在老师的引领和指导下健康成长,①②④说法正确;彼此尊重,是我们与老师建立良好关系的开始,③说法错误;故本题选B。
7.(2023湖北十堰中考)孝亲敬长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下列言行与此相一致的是( )
A.爸妈,我现在没钱,孝敬不了你们,等我以后有钱了再说吧
B.爸妈,我没时间陪你们,你们去敬老院,以后自己照顾自己吧
C.妈,你到底有完没完?就这点小事你要一直唠叨到天亮吗
D.爸,你上了一天班很累了,还是我来拖地吧
7.D【解析】本题考查孝亲敬长的认识和理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孝亲敬长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帮爸爸拖地体现了孝亲敬长传统美德;故D正确;孝敬在当下,我们应该从小事做起,从现在做起;故A错误;我们应该多点时间陪爸爸妈妈,故B错误;我们应该正确对待父母的唠叨中蕴藏的爱,理性与父母沟通交流;故C错误;故选D。
8.(2023甘肃兰州中考)“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孝敬父母从道德角度来说是因为( )
A.孝敬父母是每个公民的法定义务 B.孝敬父母要了解长辈的期望喜好
C.孝敬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D.孝敬父母就应该用实际行动表达
8.C【解析】本题考查孝亲敬长的相关知识。孝敬父母是每个公民的法定义务,这是法律角度,故A不符合题意;孝敬父母要了解长辈 的期望喜好,这是孝敬父母的措施,不是原因,故B不符合题意;在中国的家庭文化中,“孝”是重要的精神内涵,孝亲敬长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故C符合题意;孝敬父母就应该用实际行动表达,这是孝敬父母的措施,不是原因,故B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C。
9.(2023山东潍坊中考)“您的嘘寒问暖,我知道是为我好的,但又让我觉得,我不曾被信任着……”2023年央视春晚歌曲《是妈妈是女儿》通过两代人以书信对话的形式,呈现出母女间的内心独白,表达彼此的牵挂。针对歌词中“爱的碰撞”,正确的做法是( )
①试着去接纳父母的做法,理解他们行为中蕴含的爱
②审视父母给予我们的爱,挑战他们的权威与经验
③换位思考,尝试用父母能接受的方式进行沟通
④保持个性,在与父母相处中坚持自己的立场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9.A【解析】本题考查对与父母沟通的方法和技巧的认识和把握。针对歌词中“爱的碰撞”,要选择不伤害父母感情和不影响亲子关系的做法,试着去接纳父母的做法,理解他们行为中蕴含的爱。换位思考,尝试让父母了解我们的变化和需要,用他们能接受的方式表达我们的爱,①③说法正确;审视父母给予我们的爱,挑战他们的权威与经验,是导致亲子冲突产生的原因,不是沟通、化解冲突的方法,②说法错误;面对“爱的碰撞”,如果一味坚持自己的立志,不利于冲突与矛盾的化解,要积极与父母沟通,尝试去接纳父母,找到双方都能接受的办法,④说法错误;故本题选A。
10.(2023山东临沂中考)2023 年春晚歌曲《是妈妈是女儿》歌词合唱部分中写道:“我希望你被爱着,我希望你要快乐,我希望我的双手可以为你挡着风,我知道爱会争吵,我知道人会变老,所以那一句爱你一定要大声地说。”歌词告诉我们( )
①亲情是双向奔赴的 ②亲情是需要呵护的
③亲情是需要质疑的 ④亲情是需要表达的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
10.D【解析】本题考查对亲情的认识和把握。题文中春晚歌曲《是妈妈是女儿》歌词中“我希望你被爱着,我希望你要快乐,我希望我的双手可以为你挡着风”告诉我们亲情是双向奔赴的,“我知道爱会争吵,我知道人会变老”告诉我们亲情是需要呵护的,“那一句爱你一定要大声地说”告诉我们亲情是需要表达的,①②④说法正确;亲情需要理解和信任,题文中的春晚歌曲《是妈妈是女儿》歌词也未体现亲情需要质疑,③说法错误;故本题选D。
11.(2023四川雅安中考)家是一束温暖的阳光,可以融化掉心上的冰雪寒霜;家是一盏明灯,可以照亮夜行人晚归的路:家是一个温馨的港湾,可以遮挡人生中不可避免的风风雨雨。为了让家庭更温馨和睦,我们应该( )
①主动与父母沟通,用心呵护亲情 ②懂得感恩,体谅父母的辛劳
③多陪伴父母,做力所能及的家务 ④为了避免冲突,互相不打扰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1.A【解析】本题考查构建和谐家庭的要求。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为了让家庭更温馨和睦,我们应该主动与父母沟通,用心呵护亲情;懂得感恩,体谅父母的辛劳;多陪伴父母,做力所能及的家务;①②③正确;我们要经常与父母沟通交流,增进亲子关系的情感;故④错误;故本题选A。
12.(2023上·江苏常州·七年级校考阶段练习)如果说孩子是一粒种子,那么家庭就是土壤,家庭氛围便是空气和水。家庭氛围属于家庭的精神环境,它往往是无形的,却对孩子的一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理想的现代家庭氛围应该是( )
A.平等、民主的 B.专制、集中的
C.以子女为家庭的中心 D.以妈妈为家庭的主导者
12.A【解析】本题考查现代家庭氛围。依据教材知识可知,家庭氛围属于家庭的精神环境,它往往是无形的,却对孩子的一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理想的现代家庭氛围应该是平等、民主的,故A正确;B不利于孩子健康成长,故B错误;不应以子女为家庭的中心,不利于构建和谐家庭,故C错误;不应以妈妈为家庭的主导者,不利于构建和谐家庭,故D错误;故本题选A。
13.(2023上·河北保定·七年级统考阶段练习)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在学校里,老师们各有各的教学风格。有的老师像“慈母”,很有亲和力,会极有耐心地跟学生讲道理,不厌其烦地做学生的思想疏导工作;有的老师有着一颗纯朴的童心,尊崇赏识教育的理念,对所有类型的学生,都可以找到其闪光点;有的老师不拘小节,经常与学生打交道,很豪爽,既能活跃于教学舞台,取得令人刮目相看的成绩,又能在学校文体活动中崭露头角,展示自己的才华……
(1)为什么会有不同风格的老师?
(2)我们如何面对不同风格的老师?
材料二 2023年6月5日是唐山金名学校高三年级同学们离校的日子。高三10班的同学收到了班主任的特别礼物“暖心书包”。每名同学都能在书包上找到自己的头像,满满的幸福和回忆。学生们也拿出自己备好的纪念卡送给老师。许多网友很受触动,发表感言:“师生之间的相处像朋友之间,有学习的氛围,也创造了其乐融融的氛围,这样的氛围会让学生在校园生活中感觉到轻松快乐。”
(3)结合“师生交往”的知识,请你概括许多网友很受触动的原因。
材料三 河北廊坊一老师分享的一段视频逗乐了网友。一名老师给学生批改作业,学生的字迹歪歪扭扭,有些字老师还能勉强看得清楚,有些只能靠猜。老师被气得又哭又笑,给学生的作业本上留下批语:“你开心就好,不用管老师的死活”“你眼睛疼吗?老师眼睛疼”。其中还有一句:“你觉得日常有什么改进的吗?”学生回答:“无。”对此,老师的批语是“你可真优秀”。
(4)运用所学知识,说说上述材料带给你哪些有关师生交往的启示。
13.(1)由于年龄、学识、阅历、性格、情感与思维方式等差异,每位老师解决问题的方法和表达方式不同。
(2)①承认老师之间的差异,接纳每位老师的不同。②发现不同风格老师的优点,寻找接纳老师的理由。③尝试了解老师教育行为的初衷和用意,更好地理解老师。④主动和老师交往,表达自己对老师的亲近感,拉近师生间的距离。
(3)①老师关心学生,学生关心老师。②师生之间良好的关系。③师生交往的良好状态。
(4)①教与学是师生相互陪伴、相互促进、共同成长的过程。②面对老师的引领和指导,主动参与、勤学好问的态度有助于我们与老师相互交流。③学会正确对待老师的表扬和批评,是我们成长的重要内容。④老师的批评可以帮助我们反省自己,弥补不足。
【解析】(1)本题考查老师风格不同的原因,可以根据教材知识进行回答。
(2)本题考查怎样面对不同风格的老师, 可以根据教材知识进行回答。
(3)本问的设问主体为中学生,需要调用师生关系的有关知识,从原因类问题的角度分析作答。许多网友很受触动,发表感言:“师生之间的相处像朋友之间,有学习的氛围,也创造了其乐融融的氛围,这样的氛围会让学生在校园生活中感觉到轻松快乐。”联系师生之间关系交往良好状态。
(4)本问的设问主体为中学生,需要调用师生关系的有关知识,从启示类问题的角度分析作答。一名老师给学生批改作业,学生的字迹歪歪扭扭,有些字老师还能勉强看得清楚,有些只能靠猜联系教与学是师生相互陪伴、相互促进、共同成长的过程。老师被气得又哭又笑,给学生的作业本上留下批语:“你开心就好,不用管老师的死活”“你眼睛疼吗?老师眼睛疼”。联系面对老师的引领和指导,主动参与、勤学好问的态度有助于我们与老师相互交流。其中还有一句:“你觉得日常有什么改进的吗?”学生回答:“无。”对此,老师的批语是“你可真优秀”。联系学会正确对待老师的表扬和批评,是我们成长的重要内容+老师的批评可以帮助我们反省自己,弥补不足。
14.(2023·湖南张家界·统考中考真题)【尊师孝亲传承美德】
孝:会意。从老省,从子,像一个孩子扶持老人之状。本义:尽心奉养和服从父母。善事父母者。从老省,从子。子承老也。
——《说文解字》
师:会意。从帀(zā),从垖(duī)。垖是小土山,帀是包围。四下里都是小土山,表示众多。本义:古代军队编制的一级。二千五百人为一师。最初来源于“为防止农民起义(帅)而部署的军队”;后逐渐发展为“教导所有人(包括贵族子弟和众人)和平、稳定、文明”的人。
(1)“百善孝为先”,在中国的家庭文化中,为什么要重孝?
(2)老师是我们学习的指导者和成长的引路人,古人云:“安其学而亲其师,亲其师而信其道。”你认为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应该从哪些方面入手?
14.(1)①在中国的家庭文化中,“孝”是重要的精神内涵,是“孝”字本身的应有之意。②孝亲敬长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每个中国公民的法定义务。
(2)①面对老师的引领和指导,主动参与、勤学好问。②学会正确对待老师的表扬和批评。③彼此尊重,是我们与老师建立良好关系的开始。师生彼此尊重,意味着尊重对方的人格尊严、个性差异和劳动成果。④在平等相待、相互促进的师生交往中,我们可以和老师成为朋友。⑤主动理解、关心、体谅老师,能正确处理师生之间发生的矛盾。⑥学会接纳风格不同的老师,尊重老师的不同。
【解析】(1)本题的设问主体为公民, 需要运用孝亲敬长的有关知识,从原因类习题的角度进行作答。在中国的家庭文化中,为什么要重孝可链接为什么要孝亲敬长。
(2)本题的设问主体为学生, 需要运用师生交往的有关知识,从做法类习题的角度进行作答。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的做法可链接正确面对老师的引领、正确对待老师的表扬和批评+师生彼此尊重、平等相待、正确处理师生之间发生的矛盾+接纳风格不同的老师。
15.(2023上·重庆开州·七年级校联考阶段练习)某校七年级(1)班正在开展以“亲情之爱”为主题的探究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下列任务。
调查分析
(跨数学·图表分析)下表为该班同学搜集的亲子沟通的相关数据

A不愿与父母沟通,B与父母沟通有障碍,C主动与父母沟通,D与父母发生冲突
(1)上述图表反映了什么信息?
(2)运用所学知识,任选一位同学的观点进行评析。

明理践行
在中国历史上,从古到今,没有哪个朝代不重视孝道。中华上下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关于“孝心”的故事层出不穷。花木兰代父从军、郑子鹿乳奉亲、黄香扇枕温衾等都是我们所熟悉的孝敬父母的典例。
(3)作为中学生,我们应如何向以上人物学习,弘扬孝敬父母的传统美德?
15.(1)大部分学生与父母沟通存在问题或与父母存在亲子冲突。
(2)小吴的观点是错误的。家不只是一所房子、某个地域,家是我们身心的寄居之所;家是我们心灵的港湾,家里有亲人,家中有亲情;家是代代传承、血脉相连的生活共同体,是甜蜜、温暖、轻松的避风港。
小月的观点是正确的。创建和谐家庭是家庭成员共同的责任。我们要互相信任、体谅和包容,增进理解,化解矛盾与冲突;积极参与家务劳动,养成劳动习惯;不断提高自我管理能力,增强家庭责任意识;传承家庭美德和优良家风,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
(3)①我们应该继承和弘扬孝敬父母的传统美德。从现在开始,我们就应该用行动表达孝敬之心; ②尊敬双亲长辈,听取他们的意见和教导;④与双亲长辈保持亲近、融洽的关系,聆听他们的心声;⑤用行动表达感恩之情,主动体谅父母,自觉承担家务,减轻父母压力等。
【解析】(1)本题的设问主体为公民,需要运用学会与父母沟通的有关知识,从说明类习题的角度进行作答。34%与父母发生冲突、23%不愿与父母沟通链接大部分学生与父母沟通存在问题或与父母存在亲子冲突。
(2)根据所学知识和材料信息,判断观点①错误。家的重要性。根据所学知识和材料信息,判断观点②正确。创建和谐家庭的做法。
(3)本题考查孝敬父母的做法,可结合教材知识作答。
备考指南
知识归纳
课标要求
考点梳理
典例分析
模拟演练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4中考名师导航】第三单元师长情谊一轮复习学案(教师版)(全国版)
考点 中考命题预测 2024备考建议
师生交往 师生交往属于重要考点,通常以选择、材料分析的形式进行考查。 2024中考可能结合名人尊师故事、老师关爱学生的事例、国家教师节表彰大会以及具体师生交往情境,理解掌握教师职业的的特点、如何对待不同风格的老师、如何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等。
亲情之爱 亲情之爱基础考点,一般以选择、材料分析的形式进行考查。 2024中考可能结合“最美孝心少年”或“孝老爱亲”模范的事迹、中学生与父母产生冲突的现象或事例、漫画、名言警句等,认识和理解对中华“家”文化的解读、孝亲敬长的原因和要求、如何化解亲子冲突、如何构建和谐家质庭等。
【核心素养】
1.学会积极与教师进行有效沟通,正确对待教师的表扬与批评,增进与教师的感情。(道德修养)
2.正确认识父母对自己的关爱与教育,体会父母为抚养自己付出的辛劳,学会与父母平等沟通,能孝敬父母和长辈,增强与家人共创共享家庭美德的意识和能力。(健全人格)
【内容要求】
理解中华民族孝悌忠信、礼义廉耻的荣辱观念,崇德向善、见贤思齐的社会风尚。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
考点1 师生交往
1.教师职业的特点有哪些?(七上P61-62)
①教师是一个古老的职业。教师作为教育工作者,是人类文明的主要传承者之一。
②在现代社会,教师已发展成为一种专门职业。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承担教书育人的使命。
③今天的教师要努力成为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好教师。
2. 时代发展对教师提出了哪些要求?(七上P62)
时代在发展,教师的工作理念和工作方式发生了很大变化,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3. 为什么老师会有不同的风格?(七上P63)
由于年龄、学识、阅历、性格、情感与思维方式等差异,每位老师解决问题的方法和表达方式不同,由此呈现出不同的风格。
4. 如何面对不同风格的老师?(七上P64)
①承认老师之间的差异,接纳每位老师的不同。
②无论什么风格的老师都应该受到尊重。
5.如何理解“教学相长” (七上P66)
教与学是师生相互陪伴、相互促进、共同成长的过程。一方面,我们的学习离不开老师的引领和指导;另一方面,我们与老师交流互动,也可以促进老师更好地“教”。
6.怎样建立教学相长的师生关系? (七上P66-67)
①面对老师的引领和指导,主动参与、勤学好问。
②学会正确对待老师的表扬和批评。
7.怎样正确认识老师表扬和批评?(七上P67)
①老师的表扬意味着肯定、鼓励和期待,激励我们更好地学习和发展;
②老师的批评意味着关心、提醒和劝诫,可以帮助我们反省自己,改进不足。
8.如何对待老师的批评?(七上P67)
对待老师的批评,我们要把注意力放在老师批评的内容和用意上,理解老师的良苦用心。
9.师生交往的良好状态是怎样的?(七上P68)
学生乐于学习,老师寓教于乐,师生之间彼此尊重、相互关心、携手共进,是师生交往的良好状态。
10.如何建立亦师亦友的师生关系?(七上P68-69)
①彼此尊重,是我们与老师建立良好关系的开始。
②正确处理与老师之间矛盾。
③在平等相待、相互促进的师生交往中,我们可以和老师成为朋友,主动关心老师、理解老师。
11. 为什么要尊重老师?(七上P61-69)
①教师作为教育工作者,是人类文明的主要传承者之一。
②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承担教书育人的使命。
③尊重老师,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是我们作为“晚辈”的基本道德修养
④老师是我们知识学习的指导者,也是我们精神成长的引路人。
12如何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七上P64-69)
①承认老师之间的差异,接纳每位老师的不同,尊重不同风格的老师。
②面对老师的引领和指导,主动参与,勤学好问。
③学会正确对待老师的表扬和批评。
④彼此尊重,是我们与老师建立良好关系的开始。
⑤正确处理与老师之间的矛盾。
⑥在平等相待、相互促进的师生交往中,我们可以和老师成为朋友,主动关心老师、理解老师。
考点2 孝亲敬长
1.家对我们有什么意义?(七上P71-73)
①家是我们身心的寄居之所。
②家是我们心灵的港湾。家里有亲人,家中有亲情,让我们的心灵有所依靠。
③家是代代传承、血脉相连的生活共同体,是甜蜜、温暖、轻松的避风港。
2.为什么要孝亲敬长?(七上P74)
①我们的生命是父母给予的,我们的成长离不开家庭的哺育和支持。
②在中国的家庭文化中,“孝”是重要的精神内涵。
③孝亲敬长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每个中国公民的法定义务。
3. 如何孝亲敬长?(七上P74-75)
①尽孝在当下,从现在开始,我们就应该用行动表达孝敬之心。
②尊敬双亲长辈,听取他们的意见和教导。
③与双亲长辈保持亲近、融洽的关系,倾听他们的心声。
④知恩、感恩,用行动表达感恩之情。
4.如何理解家中的亲情?(七上P76-78)
①每个人的内心都有一份对家人割舍不断的情感,这种情感就是家庭中的亲情之爱。
②每个家庭的亲情表现不同,但不否认亲情的存在。
③家庭结构改变,家中亲情仍在。
5. 我们与父母之间为什么会发生爱的碰撞?(七上P79-81)
①进入初中我们意识到自己长大了,和家人的关系发生了微妙的变化。一方面,我们希望父母像对待成人一样尊重我们,不要过多干涉我们的生活;另一方面,面对父母的信任和放手,有时我们又觉得失落和不安,期望得到更多的关注和呵护。
②我们开始审视父母给予我们的爱,开始质疑父母,甚至挑战父母的权威与经验。
③作为两代人,我们与父母在心智、学识、经历等方面差异较大,对问题的理解、感受等方面必然存在差异,冲突难以避免。
6. 亲子冲突的影响?(七上P81)
亲子冲突会伤害双方的感情,影响家庭的和睦。
7. 如何化解亲子冲突?(七上P81-82)
①有效化解冲突,既需要父母做出榜样,也需要我们自己努力。
②亲子冲突需要双方通过良好的互动沟通来解决,我们要掌握互动沟通的技巧和应对冲突的智慧。
③试着去接纳父母的做法,理解父母行为中蕴含的爱。
④尝试让父母了解我们的变化和需要,用他们能接受的方式表达我们的爱。
8.现代家庭有哪些特点、变化?(七上P83-84)
① 现代家庭的结构、规模、观念等都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变化,不断趋向小型化。
②家庭成员的交流、沟通方式发生了较大的变化。
③家庭氛围越来越平等、民主。
9. 怎样让家更美好?(七上P85-86)
①家庭成员之间相互信任、体谅和包容,增进理解,化解矛盾与冲突。
②家务我分担。我们要积极参与家务劳动,养成劳动习惯,不断提高自我管理能力,增强家庭责任意识,为建设和谐家庭作贡献。
③以良好的心态面对家庭变化。
④当家庭成员之间发生矛盾或冲突时充当“黏合剂”。
考点1 师生交往
典例1.(2023云南中考)《闪亮的名字—2022最美教师发布仪式》通过真实有力的人物短片,生动表现了周荣方、李建国等最美教师的感人事迹,展现了他们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的崇高精神和高尚品德,在全社会弘扬尊师重教的良好风尚。这是因为( )
①教师承担教书育人的使命
②教师是人类文明的主要传承者之一
③尊重老师是每个中国公民的基本义务
④老师是我们学习的指导者和成长的引路人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典例2.(2023四川乐山中考)初中要毕业了,还记得三年里老师给你的那些评语吗?每一次评语都是来自老师的一份专属礼物。下图是一位老师给自己学生的评语,反映出( )

①表扬与劝导都是关心,应理性看待 ②偏离教学的工作重心,应提出批评
③传道授业的学科素养,应走近老师 ④关爱学生的良苦用心,应认真对待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变式训练:(2023内蒙古赤峰中考)北京第二实验小学浮水河分校校长王春伟说:“教育就是以爱育爱,爱业爱生爱教育。不言光辉与奉献,只道尽职与尽责。”老师在点点滴滴中教育、爱护着学生,作为学生的我们应该做到( )
①主动关心、理解和尊重老师
②尊重不同风格的老师,学习他们的长处
③平等相待,就不必尊重老师
④正确对待老师的表扬与批评,在老师的引领和指导下健康成长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考点2 孝亲敬长
◇典例1.(2023山东青岛中考)如图《听妈妈讲那过去的故事》告诉我们要( )
①用心感受体会父母的爱
②主动帮助父母分担家务
③给予父母精神上的慰藉
④用倾听来应付父母唠叨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典例2:(2023黑龙江齐齐哈尔中考)下图启示我们,在家庭生活中应该( )
A.保持独立,我行我素 B.对父母的要求言听计从
C.积极构建民主平等的家庭氛围 D.减少与父母的沟通,避免产生矛盾
◆变式训练(2023湖北宜昌中考)漫画启示我们,要处理好家庭关系,应该( )

A.享受家庭带来的甜蜜温暖 B.感恩家庭成员的默默付出
C.包容接纳家庭成员的缺点 D.共同创建美满幸福的家庭
1.(2023上·山西运城·七年级山西省运城市实验中学校考阶段练习)智能系统、智能移动终端、虚拟现实、增强现实、机器人、人工智能等各种教学设备,以至于目前出现的“智能芯片”,或许能帮助学生快速获取海量知识。但如何甄别知识、利用知识,还需要教师的正确引导。由此可见( )
A.教师是一个古老又传统的职业
B.教师决定了学生获取知识的量
C.教师不仅要传授知识还要承担育人的职能
D.教师比从事其他职业的人拥有更渊博的知识
2.(2023上·贵州黔南·七年级统考期末)“故土情怀根深蒂固,不希望家乡教育落后。”张巧是贵州毕节市人,从师范学校毕业后,她被分配到家乡一所山村小学任教。怀抱改变家乡教育面貌的信念,张巧在乡村教师这个岗位上,一干就是30年。张巧老师( )
①有法律意识 ②有仁爱之心 ③有理想信念 ④有生活常识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3.(2022上·陕西咸阳·七年级统考期末)现在的很多学生都有自己独特的审美观,老师的穿衣风格和授课方式对课堂气氛和学生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下面是“你喜欢什么风格的老师?”相关调查数据,下列对该数据的讨论正确的有( )
风格 很酷有型文青范儿 美丽大方御姐范儿 井然有序教授范儿 严肃认真书生范儿
比例 45.4% 28.8% 18.8% 7%
①小海:“很酷有型文青范儿”是目前最好的教学风格
②小燕:由于年龄、学识、阅历等差异,老师呈现出不同的风格
③小程:风格差异是我们判断老师是否合格的重要标准
④小菲:我们应该承认老师之间的差异,接纳每位老师的不同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4.(2023四川雅安中考)“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对于《礼记·学记》中的这句话,下列理解正确的是( )
①学生的学习离不开老师悉心的引领和指导
②学生学习与老师教学,是两个互相独立的过程
③学生与老师的交流互动,可以促进老师更好地教
④教与学是师生相互陪伴、相互促进、共同成长的过程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5.(2023湖南株洲中考)墨子对弟子耕柱子要求非常严格,耕柱子很委屈地说,“我不比别人差,为何老师对我这么严格呢?”墨子拍拍他的肩膀说,“假如我要去太行山,坐一辆由黄牛和快马拉的车,我是鞭策黄牛还是鞭策快马呢?”耕柱子不假思索地回答,“当然是快马呀!因为快马经得起鞭策。”这个故事告诉我们( )
①与老师产生矛盾时,绝不退让
②老师的批评可以帮助我们反省自己,改进不足
③把注意力放在批评的内容和用意上,理解老师的良苦用心
④要学会正确对待老师的批评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6.(2023内蒙古赤峰中考)北京第二实验小学浮水河分校校长王春伟说:“教育就是以爱育爱,爱业爱生爱教育。不言光辉与奉献,只道尽职与尽责。”老师在点点滴滴中教育、爱护着学生,作为学生的我们应该做到( )
①主动关心、理解和尊重老师
②尊重不同风格的老师,学习他们的长处
③平等相待,就不必尊重老师
④正确对待老师的表扬与批评,在老师的引领和指导下健康成长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7.(2023湖北十堰中考)孝亲敬长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下列言行与此相一致的是( )
A.爸妈,我现在没钱,孝敬不了你们,等我以后有钱了再说吧
B.爸妈,我没时间陪你们,你们去敬老院,以后自己照顾自己吧
C.妈,你到底有完没完?就这点小事你要一直唠叨到天亮吗
D.爸,你上了一天班很累了,还是我来拖地吧
8.(2023甘肃兰州中考)“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孝敬父母从道德角度来说是因为( )
A.孝敬父母是每个公民的法定义务 B.孝敬父母要了解长辈的期望喜好
C.孝敬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D.孝敬父母就应该用实际行动表达
9.(2023山东潍坊中考)“您的嘘寒问暖,我知道是为我好的,但又让我觉得,我不曾被信任着……”2023年央视春晚歌曲《是妈妈是女儿》通过两代人以书信对话的形式,呈现出母女间的内心独白,表达彼此的牵挂。针对歌词中“爱的碰撞”,正确的做法是( )
①试着去接纳父母的做法,理解他们行为中蕴含的爱
②审视父母给予我们的爱,挑战他们的权威与经验
③换位思考,尝试用父母能接受的方式进行沟通
④保持个性,在与父母相处中坚持自己的立场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0.(2023山东临沂中考)2023 年春晚歌曲《是妈妈是女儿》歌词合唱部分中写道:“我希望你被爱着,我希望你要快乐,我希望我的双手可以为你挡着风,我知道爱会争吵,我知道人会变老,所以那一句爱你一定要大声地说。”歌词告诉我们( )
①亲情是双向奔赴的 ②亲情是需要呵护的
③亲情是需要质疑的 ④亲情是需要表达的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
11.(2023四川雅安中考)家是一束温暖的阳光,可以融化掉心上的冰雪寒霜;家是一盏明灯,可以照亮夜行人晚归的路:家是一个温馨的港湾,可以遮挡人生中不可避免的风风雨雨。为了让家庭更温馨和睦,我们应该( )
①主动与父母沟通,用心呵护亲情 ②懂得感恩,体谅父母的辛劳
③多陪伴父母,做力所能及的家务 ④为了避免冲突,互相不打扰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2.(2023上·江苏常州·七年级校考阶段练习)如果说孩子是一粒种子,那么家庭就是土壤,家庭氛围便是空气和水。家庭氛围属于家庭的精神环境,它往往是无形的,却对孩子的一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理想的现代家庭氛围应该是( )
A.平等、民主的 B.专制、集中的
C.以子女为家庭的中心 D.以妈妈为家庭的主导者
13.(2023上·河北保定·七年级统考阶段练习)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在学校里,老师们各有各的教学风格。有的老师像“慈母”,很有亲和力,会极有耐心地跟学生讲道理,不厌其烦地做学生的思想疏导工作;有的老师有着一颗纯朴的童心,尊崇赏识教育的理念,对所有类型的学生,都可以找到其闪光点;有的老师不拘小节,经常与学生打交道,很豪爽,既能活跃于教学舞台,取得令人刮目相看的成绩,又能在学校文体活动中崭露头角,展示自己的才华……
(1)为什么会有不同风格的老师?
(2)我们如何面对不同风格的老师?
材料二 2023年6月5日是唐山金名学校高三年级同学们离校的日子。高三10班的同学收到了班主任的特别礼物“暖心书包”。每名同学都能在书包上找到自己的头像,满满的幸福和回忆。学生们也拿出自己备好的纪念卡送给老师。许多网友很受触动,发表感言:“师生之间的相处像朋友之间,有学习的氛围,也创造了其乐融融的氛围,这样的氛围会让学生在校园生活中感觉到轻松快乐。”
(3)结合“师生交往”的知识,请你概括许多网友很受触动的原因。
材料三 河北廊坊一老师分享的一段视频逗乐了网友。一名老师给学生批改作业,学生的字迹歪歪扭扭,有些字老师还能勉强看得清楚,有些只能靠猜。老师被气得又哭又笑,给学生的作业本上留下批语:“你开心就好,不用管老师的死活”“你眼睛疼吗?老师眼睛疼”。其中还有一句:“你觉得日常有什么改进的吗?”学生回答:“无。”对此,老师的批语是“你可真优秀”。
(4)运用所学知识,说说上述材料带给你哪些有关师生交往的启示。
14.(2023·湖南张家界·统考中考真题)【尊师孝亲传承美德】
孝:会意。从老省,从子,像一个孩子扶持老人之状。本义:尽心奉养和服从父母。善事父母者。从老省,从子。子承老也。
——《说文解字》
师:会意。从帀(zā),从垖(duī)。垖是小土山,帀是包围。四下里都是小土山,表示众多。本义:古代军队编制的一级。二千五百人为一师。最初来源于“为防止农民起义(帅)而部署的军队”;后逐渐发展为“教导所有人(包括贵族子弟和众人)和平、稳定、文明”的人。
(1)“百善孝为先”,在中国的家庭文化中,为什么要重孝?
(2)老师是我们学习的指导者和成长的引路人,古人云:“安其学而亲其师,亲其师而信其道。”你认为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应该从哪些方面入手?
15.(2023上·重庆开州·七年级校联考阶段练习)某校七年级(1)班正在开展以“亲情之爱”为主题的探究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下列任务。
调查分析
(跨数学·图表分析)下表为该班同学搜集的亲子沟通的相关数据

A不愿与父母沟通,B与父母沟通有障碍,C主动与父母沟通,D与父母发生冲突
(1)上述图表反映了什么信息?
(2)运用所学知识,任选一位同学的观点进行评析。

明理践行
在中国历史上,从古到今,没有哪个朝代不重视孝道。中华上下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关于“孝心”的故事层出不穷。花木兰代父从军、郑子鹿乳奉亲、黄香扇枕温衾等都是我们所熟悉的孝敬父母的典例。
(3)作为中学生,我们应如何向以上人物学习,弘扬孝敬父母的传统美德?
备考指南
知识归纳
课标要求
考点梳理
典例分析
模拟演练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